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爱的你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第575章

      算了,这不着急。
    她现在要是急着要,没准一个两个太高价,她表现出不是很大的意愿,过一阵没准她们就会把价格拉低。
    福星儿已经提前打好招呼让人把绣架送回去,连带着牌子送回来。等她回去大嫂和二嫂她们已经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也贴上了福字,然后院子摆着发财树还有一些兰花,看起来特别高大上。
    她们打算开设两个班,一个是年纪较小,一个是年纪较大的,分开交。
    就由大嫂还有雨柔嫂子分别教导,至于二嫂则是在旁帮忙指导,处理一些琐碎事。
    “大嫂,我回来了。绣架还有牌坊这些他们都送过来了吗?”
    “送来了送来了,福宝,你看看我们这样布置怎么样?”
    她们已经把绣架都分别布置在两个屋里,摆放整齐,到时一屋几十来人,光是学徒就得几百个。
    就是不知道到时报名的人多不多,明天就可以开始报名了。
    一两学费,还真不多,包学包费。
    要是报名没几个她们损失就大了,要是光开始投入就花了多少银子。
    一般机灵的少则半个月就能掌握基本,比较迟钝的可能就要费长时间。
    当然教学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打算把绣坊作成一个作坊,当时靠着她们这些免费的劳动力开始生产。
    就体现出她们谁学得快了,到时就快速进入就业,不管是基础学习,最重要就是实战,能拿得出手的。
    福星儿到时画出一些新颖的包包,到时就让大嫂和雨柔嫂子制作出来,然后再由这些学徒集中生产,弄成类似流水线那种,给他们分配任务。
    刚上手的就绣一些容易的,开始熟练的就可以挑战高难度的。
    教她们的同时也让她们开始真正上手,让她们看看自己的绣活能不那么拿得出手。
    争取在年前狠狠挣一大笔,怎么也得把花出去的钱给挣出来。
    若是学习一段时间后,她们都能够出师了,到时自然就会成为正式工,她们会发放一定的工钱。
    当然她们收学费之前会先说清楚,学成之后必须在绣坊免费做一个月学徒,不是学会就走人;到时还给她们提供就业机会,就看看她们到底想不想留下。
    一般人都会选择留下,毕竟你是新手,不是很多铺子愿意给你活做。
    而她打算把绣坊弄成作坊,到时就是生产源头,挣的才是第一手利润才可观。
    至于布匹还有针线这方面她们有合作的对象,都会给最低的价格。
    她们要出新品,到时市面特别可观。
    特别是女孩子的东西,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好久都没绣了,也不知道这手艺会不会退步了。”江杏花开玩笑说。
    “是呀,以前还能给孩子绣几件衣服,现在都没时间了,只想买了了事。”陈雨柔也是颇有感慨,这几年都在烤鸡铺帮忙,毕竟挣的钱比较多。
    没想到最后还是捡回老本行,当然做自己做的事情,会更有兴趣。
    “大嫂,雨柔妹子你们说什么笑话!你们这都绣了几十年,就算落下一段时间,那几十年的习惯可不是说忘就能忘的。”
    就她的绣活也就近几年才学,比不上她们又快又精致,不过算是马马虎虎,还是能挣钱的。
    “福宝,你看看这牌匾怎么样?等你大哥还有二哥回来就让他们给挂上,到时开业再揭开红布。”
    福星儿看着福宝绣坊心里,都是大金字,看着特别威风。
    “好看。”
    “对呀,希望我们绣坊财源滚滚,更上一层楼。”
    转眼绣坊就开业了,一大早鞭炮响起,她们一家开始拜财神爷和土地爷,村里人都过来围观。
    新书《闪婚后大佬一亲每次我就晕》求收藏投票票哦。
    第474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你们福家一个个真有本事,瞧瞧现在媳妇都开始开绣坊了。”
    鞭炮声响着,福星儿还特地请了舞龙舞狮的过来热闹热闹,把气氛搞到最嗨。
    “大伙!想报名就赶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这个机会到时就比人落后了。
    每人一两包教包会,到时闺女挣的银子就不止这个数了。女孩子学会能养家,以后嫁人也有底气不怕被人刁难,学一门技艺傍身一辈子吃喝不愁。“刘桂梅站在门口,吆喝着嗓子,那张嘴厉害得不得了。
    “来来来,今日报名免费送一个香囊,都是我们亲自绣的。”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报名,她们提前准备一份小小的礼物,一个香囊特别是手工好的,在外面还不知道要多少钱。
    说真的学费一两这价格已经很便宜了,因为在这学浪费各种针线布,也要不少银子呢。
    特别是一些学得比较慢的,要教好少不了费心思。
    “我之前给我闺女报名了,这一两银子我现在教。”
    “对对对,我也给我闺女报名。她现在还小,等她学会到时挣的可比这一两多得多了。”
    有些父母有远见的,很愿意出这一两,女儿学会一门技艺吃喝不愁,还能给家里挣不少呢。
    “我也交,一两是吧。就算我找人借也得给这孩子学,不求她以后能够回报父母,就希望她能够养活自己。”
    瞬间村里报名的人不少,一下子就报了一百多人,年龄有大有小,最小8岁,年龄大的有20岁,都想有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