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93节

      至于铁铉,此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虽是文臣,却有武略,将兵部交给他,也是合适的。
    官职的调整,自是令人鼓舞。
    黄子澄初入内阁,意气风发,进言道:“皇上,一条鞭法、遏田产之争国策已施行一年有余,然仍有一些州县并未彻底推行,臣请派出官员,盘查地方,以防地方增设税目盘削百姓。”
    朱允炆肃然应允,道:“此事可交付户部稽查总司负责,都察院外派御史同时汇报此事,若两者奏报对不上,该治谁的罪,便治谁的罪!”
    夏元吉与戴德彝皆是面露苦色,看来都察院与户部,都不好办事啊,一个不小心,就很可能追责过来……
    黄子澄的举动,其实是文官集体焦虑的一种体现。
    现在广西战事结束,韩观、张辅名扬天下,武举制度与全军兵王之策,又让“尚武”之风吹了起来,文官集体必然需要做点事出来,以“文治”压制“武治”。
    朝会结束后不久,解缙、杨士奇与董伦等人便完成了春闱会试试卷批阅,至武英殿汇报相关事宜。
    杨士奇拿出一份名录与几份试卷,递给一旁内侍,禀告道:“因今年春闱与元年高考时间间隔仅有数月,此番会试取士有所缩减,总计选出二百三十四人,黄榜已拟写完毕,明日一早张贴,所点会元为江西吉安人曾棨(qi),此乃其经义文章。”
    朱允炆接过之后看罢,微微赞道:“曾棨文思敏捷,文风豁达,颇有大局,点他为会元朕无异议。除曾棨外,可还有难得一见的人才?”
    人才乃是国之根本,也是朱允炆未来推行更多新政与变革的中坚力量,不可不重视。
    解缙点了点头,道:“皇上,说起人才,倒还真有几位可堪大用。”
    “哦,能赢解大才子肯定,看来此人不凡。”
    朱允炆感兴趣地看着解缙。
    解缙挥袖一笑,道:“臣尤看好两人,一名为周述,一名为周孟简,令人称奇的是,此两人是一家之人,实为亲兄弟。”
    “一门两进士?这倒是厉害。”
    朱允炆眉头微动。
    解缙面带红光,道:“皇上,此二人臣早有耳闻。”
    “这两人是江西吉安人?”
    朱允炆问道。
    解缙连忙称是。
    朱允炆看了看名录,问道:“这前十之中,有多少吉安府之人?”
    解缙脸色凛然。
    虽说进士黄榜名录除会元之外并无其他排序,但名字越靠前,则越说明其会试成绩更优。
    杨士奇肃然回道:“前十之中,吉安府进士占七名,然皆是真实学问,经各考官综合评定而出。”
    朱允炆看着紧张的解缙与杨士奇,解缙是吉安府人,杨士奇也是江西人,眼下江西出了那么多人才,御史们会不会怀疑存在科场舞弊,考试黑幕,这倒是个需要考虑的事。
    不过在朱允炆看来,解缙与杨士奇还不至于在这种事上做小动作。
    “人才不问出处,吉安府教育得当,人才辈出,这是好事,你等无需担忧。解缙,你方才言到曾听闻过周述、周孟简,说来听听。”
    解缙松了一口气,道:“周述、周孟简才名早已满吉安,但为吉安府津津乐道的,是周述、周孟简的父亲周子旭与叔叔周子益。在周子旭、周子益父母去世之后,两兄弟亲密无间,有一年,周家因事牵连,两兄弟争着入狱。”
    “周子旭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且弟尚未有后,想要入狱承担灾祸。周子益认为需留下兄长,以主持宗祀之事。周子益争执不过大哥,便私自做主入狱,被朝廷发配遣戍辽东,但不知何故,其死在了路上。周子旭听闻消息之后,痛哭不已,将次子周孟简过继给周子益一脉……”
    朱允炆听闻之后,也不由暗暗感慨。
    人世间中,有多少兄弟家人能做到这一步的,看多了尔虞我诈,利益纠葛,人间的真情,反成了奢侈之物。
    “让五军都督府查一查,看看周子益如何是死在发配的路上的!”
    朱允炆皱眉道。
    发配就是分配,把人玩死了算什么。
    不过从江西到辽东,路途遥遥,累死在路上,病死在路上,也都有可能……
    解缙叹息道:“皇上,此事年岁已久,已很难查探,不若就此作罢,由其后人光耀门楣,告慰宗族吧。”
    朱允炆暗暗叹息。
    大明太大,总有阳光照不进去的地方。
    也许,自己应该去地方上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去经历一场,底层的真实的大明。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安南胡氏的对策
    可朱允炆不是大臣,上午请个假,下午就出发,误工一个月也不打紧,活总有人可以代替。
    问题是,自己的活谁能代替?
    内阁是可以处置很多事,但一些干系重大的事,作为皇帝若不操持,拿个主意,那这大明到底是姓朱,还是姓内阁?
    诸事掣肘,让朱允炆一时无法抽身。
    “准备殿试吧。”
    朱允炆没有再坚持,过去的悲剧无法挽回,唯能做的,就是竭心尽力做好当下。
    就在贡院墙外贴出黄榜,一干进士弹冠相庆的时候,在大明的南方——安南却是另一幅景象。
    安南,西都(清化),仁寿宫。
    金碧辉煌的王宫里,一身黄袍的胡季犛坐立不安,丹凤眼中时不时闪烁出阴冷的杀机,然而当杀机隐藏之后,遮盖不住的是畏惧与不安。
    世子胡元澄、胡汉苍就站在一旁,低头不敢言语。
    胡季犛止住脚步,回头看向两个儿子,厉声道:“胡杜被杀,我们胡朝应做何打算,你们可有个主意?”
    胡元澄瞥了一眼胡汉苍,想说话却又止住。虽然自己为胡季犛长子,胡汉苍为次子,但从血脉上来看,胡汉苍是徽宁公主陈氏之后,流淌着陈氏王朝的血脉。
    胡季犛成功篡位,登上皇座,然朝廷之中依旧有不少亲陈氏的大臣,所谓的陈朝遗臣。或许是为了拉拢他们,胡季犛将次子胡汉苍立为太子。
    二弟成了太子,当大哥的自己就尴尬了。
    胡元澄虽心有不满,却不敢表露,对于自己的父亲,他可不会遵循什么“虎毒不食子”的规则,只要对他有利,什么老子儿子的,该干掉绝不会犹豫。
    三日前,父亲胡季犛找到自己,让自己对一对联,对联以“砚”为名,出上联为:
    此一卷奇石,有时为云为雨,以润生民。
    翻云覆雨乃是帝王之道,润泽万民,又是帝王之术,自己如何会不知道父亲的心思,他在揣测自己是否有野心篡位!
    幸是当是,回道:
    这三寸小松,他日作栋作梁,以扶社稷。
    以下联告诉父亲,自己只想当胡朝的栋梁,是扶持社稷的臣子,会安心辅佐弟弟胡汉苍,不会干掉他,自己上位的。
    胡元澄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足以让父亲放心,但此时还是不要第一个说话的,作为老大,身居老二,那就得丢下老大的架子,有老二的觉悟。
    胡汉苍见胡元澄没有言语,心中颇为满意,上前一步,回道:“父皇,明廷竟杀我大将,屠我将士,此仇不可不报。然眼下我们筹备不足,不宜直接与明廷再起冲突,应争取更多时间,以筹力量,再战明军!”
    “哦,你认为我们应该与明廷作战到底?”
    胡季犛盯着胡汉苍,目光锐利。
    胡汉苍坚定地回道:“我胡朝立于天地,焉能为明廷所欺?思明府原本就是我朝领地,夺回来是理所当然之事!胡杜之败,皆是大意,若重整旗鼓,胜败谁属,尚不可知!”
    作为胡季犛的接班人,胡汉苍很清楚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在任何立场上,都与父亲一致!
    胡季犛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那自己就得有野心。
    胡季犛是一个好战强硬的人,那自己就得好战强硬。
    胡季犛想要攻略占城,谋取思明府的人,那自己就得是他的兵。
    果然,对于胡汉苍的回答,胡季犛很是满意,笑意冲走阴冷,道:“若我胡朝将士皆有你之勇气,何愁胡朝基业不万年!具体说说,你认为该怎么做?”
    胡汉苍思索了下,回道:“第一,遣使臣至大明,假意求和,以争取时间。第二,加强战备,扩大军队,准备作战。”
    胡季犛沉默下来,分析着胡汉苍的方法。
    现在的明廷已经不是那个懦弱(对安南问题上,朱元璋始终坚持“和平为主”,以使臣解决问题,即使是安南占据中国领土,朱元璋也没有发动过一次大军,从安南的角度来说,朱元璋追求和平,显得懦弱,当然,从大明的角度并非如此,视角不一样。)的朱元璋了,而是一位好战的少年天子朱允炆!
    朱允炆虽是年轻,却没有半点遵循朱元璋“祖制”的意思,老朱说好的,安南乃是永不征讨之国,到他孙子这一辈,竟然打起来了,实在是太可恶,太小人了。
    因为朱允炆的“战”,让胡季犛有些难以判断,大明到底会不会派遣军士进入安南境内。
    虽然前往大明的使臣胡利平来报,大明朝廷并没有大举兴兵的迹象,但据细报,云南出现了军士调动,沐晟蠢蠢欲动,这极有可能是进军安南的准备。
    当下的安南,还没有全面抗衡大明的实力,除非,推动新的军制!
    而这需要时间。
    “安排阮景真携谢罪国书前往大明交涉,麻痹明廷,争取时间。另外,传召大将范元瑰、振纲军将朱秉忠、左圣翊军胡问,大臣黄晦卿等,议论对策。”
    胡季犛终下定决心。
    面对到来的大臣、大将,胡季犛陈说大明之害,然后道:“胡杜与两万军士身死,是我胡朝之大损失。明廷夺我土地,杀我子民,此仇不可不报!诸位畅言,安得百万兵,以敌北寇?”
    黄晦卿思虑之后,言道:“应于户籍入手,于全国之内攒造户籍,规定国人两岁以上的皆得入籍,隐瞒不报的判罪,不许流亡。以户籍为准,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悉数可入军伍,得兵无数。”
    胡季犛听闻之后,马上答应下来,道:“此策可行,交付诸衙署马上置办,不可迁延。兵力问题可解,如何应对大明?”
    左圣翊军胡问肃然道:“臣有五策,其一,命有爵者,出资募招逃亡人为勇悍军,置千百户以管之,以为前驱。其二,抵御北寇,多邦城是重中之重,应征调民力,加筑多邦城,并设大军。其三,凡有巧艺者,皆充役,加大兵器制造。其四,沿江布防……”
    胡汉苍站在城墙之上,遥望着远方,对身旁的胡元澄道:“大哥,你认为大明真的会兵发我国吗?”
    胡元澄平静地回道:“总需要做点准备。”
    胡汉苍淡然一笑,转身看向胡元澄,道:“其他人都在准备了,只是神机炮的数量依旧不足,还请大哥多多费心才是。”
    胡元澄凝重地点了点头,侧身看向城墙之上的神机炮,道:“我最近研制神机炮,发现火药威力是可以再提升一些,若大明敢来,我定让他们陨落于此!”
    胡汉苍眼神一亮,道:“若如此,大哥将是第一功臣。”
    胡元澄不止是胡季犛的儿子,还是安南最为顶级的火器人才,其对火炮的研究,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在威力上,已然超出了大明。
    当然,只是当下,不是未来。
    几乎就在同时,大明的二炮局传出了一声巨响……
    第三百四十九章 偷得浮生一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