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银子

      对于京营一事,孙嘉淦、何显祖和曾逸书三人并未说话,明显就是打着酱油。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他们三人在这件事上没有发言权,不仅是因为他们只是军机行走,更重要的是他们三人中前两者可以说是纯粹的文官,而曾逸书在众人中资格最弱,再加上他的本职是户部右侍郎,在军事问题上不便说话。
    不过对于马功成部的战略部署,曾逸书就无法沉默了,毕竟这么大的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后勤压力是极大的。虽然现在大明的国力异常强盛,可要准备并支持持续如此之久的全盘计划,户部的压力不小。
    王樊如今人在南京,所以在北京真正主持户部日常工作的其实是曾逸书。实话说,曾逸书是进士出身,他当年考的是进士科不是明算,作为读圣贤书的他原本对经济可以讲是一窍不通。
    不过曾逸书在担任军机中书之后,平日里都在军机处坐班,同各军机大臣时间呆的长了,尤其是有些时候代军机处理事务的时候渐渐学了不少。再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好友兼妹夫黄履庄平日来往密切,从黄履庄处明白了不少书中未有的道理。
    同其他读书人相比,曾逸书原本就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要不然他当年也不会和黄履庄这样的人成为好友了。正是如此,再加上如今大明的商业风气,曾逸书早就明白了要做一个能臣仅仅靠读几本圣贤书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官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所考虑的问题和判断能力必须要全面,其中就包括经济之道。
    正是这样曾逸书在军机处的时候和王樊走的比较近,也从王樊处学了不少关于经济的知识。这也是朱怡成后来准备重用曾逸书,同时提拔他为户部右侍郎的主要原因。
    在庄岩讲完后,曾逸书开始汇报物资的准备情况和后续的一系列准备方案。他不愧在军机处锻炼了这么多年,汇报起来条理分明,准备充分。对于一些资金上的问题曾逸书只是一笔带过,因为他很清楚这场仗是必须要打的,朝廷的财力虽然因为这仗会有些吃紧,可这绝对不能影响到全局的部署。
    再说了,随着吕宋的拿下,大明几乎已经控制了整个南海,而现在大明海军已经按计划准备攻占柔佛,只要打下柔佛,那么南海就成了大明的后花园,这对于大明海贸的飞跃和获利是极其有利的。
    因为这些原因,就算有短时间的经济压力户部也能解决,所以这时候在朱怡成面前叫苦是件不明智的事。聪明的曾逸书仅只简单地提了两句,随后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随着他的讲述,在场众人都心中暗叹。
    “后生可畏啊!”半眯着眼,廖焕之心中不由得轻叹了一声。曾逸书他自然是不陌生,毕竟在军机处担任中书这么多年了,同样也在廖焕之手下干了那么久。
    原本,廖焕之就觉得曾逸书是个可造之才,但却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短短几年内就会被朱怡成提拔到如此高度。他不得不承认,朱怡成的眼光过人,能够看出曾逸书的不凡之处,更为朱怡成现在安排曾逸书作为之后军机处的接班人选而感觉到佩服万分。
    相比其他人,廖焕之年龄最大,资格除了董大山外也算最老。他以当年七品知县的身份一直做到如今大明的首席军机,可以说位及人臣。随着任期的将至,廖焕之心里已经没有了什么进取心,只想着安安稳稳到时候退下来,然后得一个三师的职位安然度日。
    至于爵位的问题,廖焕之丝毫不担心,以他的地位到时候一个公爵是稳稳跑不了的,这点其实不仅是他,满朝上下都是如此想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廖焕之近两年做事越来越稳,但他的眼光和心机却在,许多事看得明明白白,却不说而已。
    对于这点,朱怡成心里也清楚,君臣两人私下心照不宣,就等着到时候军机处平安交接即可。
    “户部财政现在可有问题?”朱怡成听完后主动开口问道。
    曾逸书刚才并未多提,但朱怡成却不能不问,作为皇帝一个国家的财政是否良好是极其重要的事,何况如今的大明虽然国内还未完全平定,但在海外却已经不断开疆拓土,如果以国土面积而言,如今大明的国土已远远超过了之前。
    “回皇爷,自吕宋拿下后,我大明东南沿海商贸大增,根据各地市舶司的统计,等到年底其税收至少增长四成。有了这么大的一笔收入,就算稍有不济也能过去,何况户部也已做好了发售债券的准备,不过依臣看,这债券发不发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哦,户部原打算发售多少债券?”朱怡成之前倒不知道这件事,听曾逸书这么一讲顿时饶有兴趣地问。
    “三千万而已。”曾逸书平静地说道:“但臣以为这三千万债券不发的为好,如今户部的款项基本可以支持到年底,而到年底后各处税收交款,自然就接上了。再者,实在不行稍有缺口也可向皇家银行进行短期借贷,所以这债券的想法臣只是做不备之需罢了,故之前未向皇爷禀报。”
    听到这句话,朱怡成不由得笑了起来。曾逸书口中如此轻描淡写,这件事如果放在多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要知道当年朱怡成因为财政问题逼的王樊焦头烂额,为了几百万银子王樊急得差一点儿就要跳长江了。
    而现在才过了多少年,大明的国力就到了想象不到的地步。当初大明复国之初,通过大开海贸的收入,大明财政每年的收入是三千万两白银,折银元四千万。
    之后,大明的财政逐年上升,由四千万上升到六千万……八千万……一亿……一亿四千万。
    在福建案后,大明整顿了整个福建沿海,财政收入在第二年一举就突破了二亿,而现在大明全年财政收入已达到了二亿五千万左右,这个数字是历朝历代都是未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