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在叛军看来,这些世家就是肥羊,一群家里堆满了金子的肥羊住在一起,抢起来连路都不用走,三两步一家,七八丈一户,随便欺负。
抵抗都可笑极了。
叛军拿出了一个月打到洛阳城的行军速度,仗着弓马娴熟,抢完了就跑。被抢的世家有心报信给姻亲,可惜他们传信的速度根本比不上叛军行军的速度。
博陵郡和清河郡分别在赵郡南北,也挨着赵郡,严庄和高尚商量了一下干脆兵分两路,一南一北分开抢。
你往南,我往北,抢完了两个崔之后,你去荥阳找郑氏,我会范阳找卢氏算账,如何?严庄眼中精光闪烁。
荥阳离洛阳很近,这些世家再慢也能反应过来堵截叛军,十有八九有去无回。范阳就不一样了,范阳是他们老家,在北边,他抢完了卢氏之后正好收拾细软往北去逃往契丹,出了大唐以后他就安全了。
什么狗屁世家和李长安,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造反,杀五姓七望,还烧他们祖宗宗祠,轰轰烈烈的大事做完了,要留下的名声留下了。志向已了,要紧之事就是保命了。
高尚抹了把脸上的血,嘲讽一笑:共事多年,我还不知道你,跑就跑吧。
有人造反,是因为心里不甘心默默无名一辈子;有人造反,只是单纯为了造反。前者尚且有逻辑可言,后者毫无逻辑可言。
严庄心里嗤笑一声,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就算已经不再是安禄山麾下有竞争关系的谋士了,可严庄依然不喜欢高尚,高尚也依然不喜欢严庄。
长安城中朝堂上臣子难得异口同声起来。
大唐的臣子里面十个有八个出身世家,八个里面又有六个和五姓七望有关系。
何况五姓七望世家子弟遍布天下,就算是老家出了事,祖宗宗祠被烧了,家里子弟也死了一大批,可剩下的人依然也不少。
好不容易上一次朝,朝堂上乱七八糟,姓崔姓王的大臣个个怒急攻心七嘴八舌要求剿灭叛军。
当初安禄山打进了长安城,也不见他们这么急。
一个留着一把柔顺长须的老臣连胡须都来不及打理,红眼厉声:逆贼祸乱大唐江山,活该千刀万剐,臣乞殿下立刻派军剿灭叛军以安人心啊!
他祖宗的祠堂都被烧了,那可是他亲祖宗啊!
李长安认识这个人,姓崔,不是博陵崔氏就是清河崔氏,平日一向以严肃闻名。
是啊殿下,反贼罪该万死,我等与反贼不共戴天请殿下立刻出兵为百姓做主啊
一群人义愤填膺,甚至顾不上世家子弟的仪态各个唾沫乱飞,此时都成了为大唐江山考虑的忠臣。
李长安却只想冷笑。
百姓死了那么多这些人也没见着急,现在轮到他家祖坟被刨了,开始知道和反贼不共戴天了。
刀不砍在他们身上,他们永远都不知道疼。
先前叛军在太原附近游荡之时,本宫已经给太原境内所有郡县发了命令,命令各县严格巡逻各处防备叛军劫掠,怎么还会出这样的事呢?李长安揣着明白装糊涂,露出一副很迷惑的模样。
大臣一噎,这谁能想到叛军会胆大包天敢抢劫世家大族啊。叛军早就占据了太原,可也没杀太原王氏子弟反而以礼相待谁知道他们忽然就疯了!
李长安看够了热闹,这才不慌不忙道:本宫正打算调兵收复太原,等太原收复之后,太原百姓就不必提心吊胆担忧再被叛军劫掠了。
第258章
李长安又磨蹭了几日,直到荥阳郑氏也被叛军劫掠之后,又一次朝会,李长安才应承下来。
她心地善良,还不忘记安慰这些祖宅和祖宗祠堂都被烧了的五姓七望可怜官员,替他们找到突遭横祸的原因。
唉,谁让五姓七望名声太大呢,那些反贼多出身胡人,粗鄙无知,估计也只听说过五姓七望的名头。如今眼看着叛乱不成,只怕是生了劫掠之心,想要劫掠财物,就盯上了尔等家族。
李长安明着是安慰,实际上却就差指着这些朝臣的鼻子笑了。
让你们平时把门第挂在嘴边上吧,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下连叛军都知道你们五姓七望有钱,专门劫掠你们。
几个抱团过来请李长安出兵的大臣哑口无言。
谁能想到那群反贼这么混不吝,专逮着世家抢啊?
看来尔等遇上贼匪,也就是只有一条命,不比普通百姓厉害啊。李长安还叹息,罢了,本宫这就派人去攻打太原,再去荥阳看看能不能截住那群为非作歹的反贼。
只是反贼有日行千里之能,安禄山起兵时候,二十万大军从范阳到洛阳都只用了二十九日,如今这群反贼都是骑兵,来去如风只怕更快,也不知能不能堵到他们。
李长安又不着痕迹在这些出身世家的臣子心上捅了一刀。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四家都是河北境内的贵族,安禄山造反得屯粮,得征兵,得打造兵器甲胄,这一桩桩事哪一件事动静能小了,四家子弟遍布河北为官,安禄山想要造反哪里瞒的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