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五十二回全面战争五

      金旋大军取得襄阳,吕布随即率兵回返,到得半途,正逢颜良败兵。
    原来庞统所行之计,与金旋取襄阳之策大同小异。庞统因江陵易守难攻,吕布分军十万协助金旋攻打襄阳,自己手中所部兵马仅剩十万。
    庞统思金旋破江夏一事,突思得一计。
    入夜,庞统命甘宁率原刘表降军三千装扮文聘败兵,赚开城门,高顺、纪灵、徐盛等将随后率大军杀进城中。
    颜良、逢纪不备,见金旋军入城,又不知金旋兵力多少。连忙杀出一条血路,退往襄阳。及到天明,在城外聚得士兵,八万军突出城的不足四万。
    时颜良所部不知襄阳已失,惧金旋军出城追赶,急行军到半途,却正逢吕布的十万大军。
    吕布见颜良兵寡,率部兵将颜良等团团包围。袁绍军战斗力本不及金旋军,厮杀一夜之后又急行军百里,支撑片刻,便已不支。
    袁绍士兵降者无数,颜良、逢纪率残军左冲右撞,冲突不出,身边士兵,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五千余众。
    吕布见袁绍士兵多已投降,只有颜良一支人马在苦苦支撑。颜良为当世勇将,所过之处,士兵损失甚众。吕布策马赶来,抵住颜良。吕布所部孙韶、傅彤、张任又率兵过来,高沛率所部押解降兵回返江陵。
    逢纪见败局已定,又无外援,率所本部兵投降。逢纪降后,颜良所部士气更低,颜良分神间被吕布一戟扫落马下,为士兵活捉。颜良被擒,余兵全降。
    到庞统率军来援时,战役已经结束。庞统因为颜良为当世勇将,不敢擅专,命纪灵率所部押解颜良,赶往襄阳交金旋处置。
    此战金旋大获全胜。战局发生扭转。襄阳既下。江夏、江陵、武陵、长沙都成为内郡。金旋中路军兵力只须驻扎在重镇襄阳、永安两郡。
    三郡既得。刘表三十六万大军只余二十万驻守新野。而颜良所部八万兵马全军覆灭。金旋第一、二、三路军团兵力升至七十万。其中尚不含金旋亲兵和粮草队伍。
    颜良、逢纪、霍峻、黄祖、蒯越、蒯良皆降。金旋命其暂回长沙安置。
    金旋见上庸城坚兵众。黄忠、徐庶牵制任务完成。命所部返回永安。沿西川奔下弁。支援西路军。
    而吕布、庞统地第二军团。则率兵二十五万驻守永安。关羽、姜维地第一军团。率兵二十五万驻守襄阳。金旋率亲兵返回长沙。
    江陵、襄阳、江夏三郡已下。金旋分派官员。命黄权为江陵太守、雍屺为江陵守备。张松为襄阳太守。傅彤为襄阳守备。秦宓为江夏太守、高沛为江夏守备。
    双方力量在中路兵力对比为永安吕布、庞统部二十五万对上庸文丑、审配所部二十万,襄阳关羽、姜维所部二十五万对刘表新野守军二十万,已经占尽优势。
    中路军战斗至此告一段落,取得三郡,大败联军,在整个过程中占尽主动。
    在中路军大战的同时,张辽、吕蒙的第七兵团和太史慈、法正的第六兵团,开始了艰苦的防卫战。
    寿春城内,所有的民兵也上了城头。三十万联军已连续攻击了十余天,挡住了联军无数次的进攻。幸亏是坚城,幸亏寿春的百姓全面出动,幸亏防御的器械先进而且数量充裕。
    金旋、诸葛亮在发动这次全面战争之前,就敏锐得觉察到东路二个兵团是整个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一半的防御器械都装配到寿春和建业两城。而张辽是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对防御器械的使用和功能都了如指掌,对那些新近研制的器械,在理解上也胜过他人。
    联军的大营里,刘备、夏侯渊、程昱等人正在研究破城良策。刘备道:“寿春城坚,张辽善守。今攻城十多日,损折士兵虽多,然皆无甚建树。诸公有何良策?”
    程昱道:“寿春、建业城坚,张辽、太史慈坚守不战,我大军在此无计可施。今庐江孙策率兵助金旋攻中路,城中只贾诩率二万人防守,不若分军住攻庐江,若庐江有失,则江东门户大开,南下鄱阳,扰金旋后方。江东内郡,防守空虚,若攻下庐江,金旋必会阵角大乱。此事宜速。缓恐金旋率兵往助,不可为也。”
    刘备、夏侯渊皆言此计可行,逐分夏侯渊、程昱等率汝南兵十五万往攻庐江。
    此时庐江城内文有贾诩,武有黄盖、全琮两将领兵两万,守备笮融有兵马五千。
    贾诩闻夏侯渊部来攻,急召黄盖、全琮、陆绩、笮融计议。
    贾诩道:“今夏侯渊大军十五万来攻,又得程昱相助,孙策将军率军八万往助主公攻取襄阳。今城中士兵二万五千名,开城中甲库,发给民兵,则民兵也有二万之数。其他役差,由陆太守发百姓强壮者替之,使我士兵可全力守城。另派人赴鄱阳报讯,使做好防御准备。”
    陆绩立即出去安排。黄盖道:“夏侯渊兵众,是否急报主公,使孙策将军率兵来援,则庐江可转危为安。若庐江有失,江东震动,此事牵连过大,是否报告主公。”
    贾诩道:“庐江易守难攻,我军精兵虽寡,然军民一心,必不会有失。况主公现在正在急攻江夏,江夏若下,孙策将军必会快马赶回。我等现在发动军民,最多坚守三日,孙策将军必回。”
    众将听命,回去安排守城事宜。贾诩写书一封,让人飞马报给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