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3章

      介绍完毕,自然是直接上机体验。
    为了全方位记录下每位嘉宾的表情,增添拍摄素材,摄影师在不同角度、毫无死角的架立了摄像机。
    第一个体验的是跟拍工作人员。
    在仪器中待了将近五分钟之后,学生的电脑上显示出体检报告数据。
    由于技术还不算太成熟,目前的病例数据只有发明者自己能够看明白。
    “你的脊椎不大好,有点侧弯,最近是不是总觉得腰很酸?建议你更换坐姿,并且在家里做一些康复性的锻炼,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给你推荐视频。”
    工作人员面露讶异。
    “我也要来我也要来!”郝小南主动举手上机体验。
    “你呀……”发明者仔细阅读体检报告,最后微微一笑,“你很健康,但是,你最近在减肥对么?这样不大好哦,小女孩还是要营养均衡,健健康康的才最漂亮,知道么?”
    郝小南的耳朵有些红。
    她的确在刻意减少吃的东西,她想每次都以最好的状态去见夙星爸爸和修寒爸爸。
    “那下一个我来!”夙星也往前跨了一步,走进体检机中。
    五分钟后,发明者开始解读报告。
    看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发明者微微皱起眉头,神情看起来有些奇怪,显然是在疑惑。
    夙星更不可能看懂那些代码,疯狂跳动的英文和数字晃得他头晕眼花,于是凑过去问:“我的身体出什么事了?”
    他现在使用的可是路修寒的身体。
    “嗯……”发明者有些迟疑的开口,“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就是,血液结构似乎和普通人不大一样?但具体哪里不同,我还需要进行更精确的化验。”
    “而且,你的味觉系统退化,胃部结构产生了异变,大脑部分,桥脑那一块——就是控制睡眠的神经区域,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你平时应该不怎么睡觉?”
    这份体检报告似乎给发明者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他推了推眼镜,又反反复复查阅了好几遍,最终还是没忍住,抬头问夙星:“冒昧的问一句,您是怎么活下来的?”
    夙星:“……”
    发明者见夙星没有回答,也是认为自己的问题太过突兀了,说了句抱歉,又道:“后面那位,要不您也进来试试吧?”
    路修寒点头,面无表情的走进体检机中。
    在路修寒进去那一刻,屏幕上的数据发了疯似的跳动,数据流像是正在下一场大暴雨,没完没了的更新个不停,电脑主机因为运行量过载不得不加大散热量,机箱风扇“嗡嗡”转个不停。
    其他人看不懂屏幕上数据的含义,但发明者却是表情大变,他猛地贴近屏幕,流动的数据印在他的镜片上,发明者那一张典型理工男脸上露出怀疑自己、怀疑体检机、直至怀疑整个世界的表情。
    郝小南有些紧张的牵住夙星的手。
    “这位哥哥的表情好奇怪啊,修寒爸……不是,你是夙星爸爸……在里面的修寒爸爸怎么了?不会是生大病了吧?”
    “嗯?”
    “嗯??”
    “嗯????”
    发明者接连发出一连串的惊叹,最终,在路修寒走出体检机时,用某种近乎于世界崩塌的眼神看向他。
    摄像机记录下了发明者表情变化的全过程,高清镜头甚至能录下他瞳孔的震颤和嘴唇的颤抖,最高品质的收音话筒更是录下了包括吞咽声、呼吸声在内的一切声音,还有发明者带着震骇的疑问。
    他就那样定定的看向路修寒,眼镜歪斜挂在鼻子上,本就不大的眼睛瞪得彻底,他指着路修寒,指尖不稳的颤抖着。
    “你你你……”
    路修寒指了指自己——或者说,他指了指夙星的身体:“我怎么了么?”
    “你……你……”发明者努力让自己找回发出声音的能力,他吞咽了好几下,最终,才如同拼尽全力,却又脱力至极的问出他想问的问题。
    “你怀孕了?!”
    第50章
    气氛有一瞬间变得尴尬。
    路修寒的眼睛微微眯起。
    周围人:“……”
    发明者:“……”
    其实就连常年不善交际,醉心搞研究的发明者都觉得自己这话问得突兀又没道理。
    男人怎么可能怀孕?
    于是他又回过头,重新去看数据,试图找出数据错误的源头。
    路修寒也一块凑到屏幕前,饶有兴致的积蓄问道:“能不能看出孩子的情况,健康么?他是什么物种?平时我需要用什么东西调理?我……”
    路修寒一口气蹦出不少问题,还要继续问,夙星一个盖帽,毫不心疼的往自己的身体上招呼,打断路修寒源源不断的提问。
    路修寒回过头:“宝……”
    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在拍摄,如果真让路修寒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宝贝”两个字喊出来,指不定会闹出什么舆论大危机。
    而且,路修寒这个狗比,还是用他的身体喊出来的!!
    到时候被各种奇怪传言淹没的将会是他!
    夙星直接将路修寒夹走,在要离开时,还不忘回头鼓励这位大学生发明者:“不错,你的设备真的挺准的。”
    “再测一次,要不再测一次!”发明者试图拉住路修寒,想要让他再进一次机器,只有足够多的数据才够他找到结论偏差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