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章

      看着购物车里可怜巴巴的泡面,南溪悲从中来,谁能想到已经财富半自由的她会再次体验到被金钱支配的痛苦,哎。
    在收银台结账的时候,南溪发现柜台上换购的商品里有橡胶手套,联想到那个家太过脏乱,打扫肯定是个大工程,南溪低头看了看自己青葱一样娇嫩的手指,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用购物积分外加5元买了一双橡胶手套,准备打扫的时候戴着,保护她的小手手。
    付完账从超市出来,南溪提着新买的东西和医生给开的中药包,徒步回到家中,换了一身宽松耐脏的衣服后,就带上橡胶手套开始热火朝天大扫除,把周五下午要去接原主住校弟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经过半个上午加几乎一整个下午的努力,南溪总算将原来脏乱不堪的屋子收拾的能看一点了。
    尤其是自己住的那个房间,南溪拿着小牙刷将边边角角也刷的干干净净,比起她刚来的那会,干净的简直跟换了一个房间一样。
    南溪扶着因为长时间弯腰拖地擦洗而酸疼的腰去厨房煮了一包方便面,简单对付了一下,想着晚上怎么安排的时候,终于想起了被遗忘的原主弟弟。
    根据原身的记忆,每到周末的时候姐弟两一般都会到老太太家吃饭,而今天就是周五,她得去接弟弟陈北海回来。
    原主的弟弟大名陈北海,小名小海,今年才8岁,正在读小学三年级。
    陈水生为了可以将马芸带到南城去做生意,特意多花了点钱让儿子读的是那种可以住宿的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宿管老师会跟孩子住在一起,跟着照顾孩子们的起居,但是周末宿管老师也要休息,孩子们是不能住在学校里的,所以陈北海每周都回家。
    陈北海的学校周五下午五点半放学,南溪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是下午4点半,还来的及。
    于是她赶紧找出身份证和陈北海学校发的家长亲属卡,出发去接陈北海。
    出门前,南溪特意专门找了陈北海的照片细细看了一阵,确定自己见了面不会认错人了,急冲冲出门。
    陈北海的学校离家不近,南溪一路上紧赶慢赶,总算在5点20分的时候赶到了学校门口。
    她到的时候,学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来接孩子的家长。
    南溪注意到来这里接孩子的家长几乎都是开车来的,看起来经济条件都比较不错,看来陈北海读的学校除了可以住校这一便利外,师资力量也应该不错,否则不会有这么多有条件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这里。
    南溪不知道的是,她自己读公立高中一个学期的学费不到800,但是弟弟陈北海所读的学校一个学期的学费就要小一万,不光基础教学设施好,里面的老师也是校方高薪从各个地方挖过来的,教学水平相当不错。
    可以说,在教养儿子上面,陈水生和马芸还是花了心思的。
    陈水生和马芸两人一致觉得南溪读作为一个女孩子读书不好的话找个条件好的人家嫁了就行,一辈子也能过。
    但是儿子将来是要顶门立户的,所以绝对不能养废。陈水生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但他深知那一纸文凭的重要性,所以对陈北海的学习他也很关心。
    所以精打细算的陈水生才会斥巨资将陈北海送到私立学校,不光这里有老师可以照顾年幼的陈北海,陈北海的学习他也能放心。
    而且,不同于陈南溪学习差的让人一言难尽,陈北海的脑瓜子相当聪明,学习成绩在班里回回考试都是第一,每学期都可以领到奖学金。
    不过大部分时候,陈北海的奖学金还没有捂热,就会被陈南溪以各种理由给骗走或者是抢走。后来陈北海干脆一领奖学金就交给马芸,根本不给陈南溪下手强的机会。
    在南溪得到的记忆里,陈南溪和陈北海姐弟两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好,原身讨厌弟弟得到父母的关注比她多,而弟弟也不喜欢老抢他东西的姐姐。
    南溪趁着陈北海还没有放学,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原身与弟弟的相处方式,忍不住感叹,造孽呀,高中生居然抢小学生的钱,真够可以的。
    时间一到,老师打开校门,一堆可爱的幼崽涌出,奔向来接自己的大人。
    来的路上,南溪还担心自己会认不出陈北海,但当一群孩子涌出来时,她才发现她想多了。
    在一群白包子中间,南溪一眼就注意到夹杂其中的黑煤球,陈北海。
    说他是煤球并不是因为陈北海小朋友长得黑,而是因为他脏兮兮的。
    不同于其他小朋友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陈北海小朋友的校服黑乎乎的,白的都穿成了黑的,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没有洗了。
    南溪忍不住扶额,她记起来了,照顾陈北海的舍管老师是不负责给学生洗衣服的,学生穿脏的衣服都是周末带回家清洗的。
    显然,连自己衣服都懒得不愿意洗的原主是不会专门给这个弟弟洗衣服的。即使陈北海想自己洗,家里也没有洗衣液不是。
    所以陈北海成了人群中显眼的小煤球。
    不用南溪招呼,背着大大书包的陈北海看到人群中的南溪就主动走过来,还不到南溪胸口高的小正太,见了南溪也不叫人,闷着头转身往家的方向走。
    南溪想到过去原身对小正太的所作所为,也觉得这声“姐”原身的确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