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8章

      每一摞里面,是不同角度拍摄的高清照片。
    看到这些照片,沈瑜心里面暗暗惊讶,三摞照片里全部都是青铜器,看样子事情小不了。
    标号为一的三张照片,是一件青铜尊。标记为二的照片是青铜玺。标记为三的照片是青铜觥。
    他仔细的翻看了一遍之后,发现这三件青铜器像是传世品。由于是看照片,没有办法见实物,只能大概出个判断,三件物品保存的很好。
    沈瑜对张鞠说道:“张姐。我没有看实物,只看照片的话,也就看个大概。”
    张鞠说:“我正在开车。你先不要详细讲解。等会儿到了地方,你再跟我详细说。”
    沈瑜只好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照片,同时理清自己的思路。
    两人很快来到了港口区附近。
    这一片港口区域,沈瑜没有进去过。
    滨海有几个承担不同任务的港口,部分港口属于封闭区域,无通行证不得入内的。
    前方已经能看到哨卡。
    沈瑜看到张鞠从车门里拿出一张塑封的通行证,利索的扔在了前挡风玻璃后面。
    到了关口的时候,张鞠的车辆减速。关口人员按动按钮,阻拦杆自动向上升起。
    车子进入港口,张鞠就把通行证收回物品栏里。
    沈瑜好奇的看着张鞠的一系列动作。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还是很新奇的,这也算是开了眼界。
    车子来到一座大楼前,沈瑜看到了进出口检验中心的标牌。
    张鞠没有着急下车。她停了半晌,才对沈瑜说道:“现在可以跟我说,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情况?”
    沈瑜先拿出青铜尊那一组照片,说道:“这件物品像是青铜尊。造型为觯形尊。这种造型流行于西周中早期。但是这件物品的真假,我看不出来,要看实物才行。
    不过,从照片儿看,这件物品可能有点儿问题。”
    沈瑜要给自己留一个退路,是因为在没有看到东西实物之前,他没有办法用地图验证。必须要给自己留出余地。
    他又拿出青铜觥的照片,说道:“这种东西应该叫做觥,就是觥筹交错的那个字。你看,这上面用雷纹为地,外壁满饰浮雕,立体感颇强。耳部前端为兽面,器盖顶部正中装饰两组兽面纹。
    两组兽面均以盖正中的一道扉棱为鼻梁。共有数条扉棱将器身分隔,颈部每组纹饰均装饰夔纹。
    喔,还有铭文,应该是——亚者以,大子彝。
    意思应该是祭司历代先王及太子而做。
    看整体器型,像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但是具体什么时候的,我还要再判断。”
    他拿起第三个青铜玺的照片说道:“姐。这东西应该不大吧。”
    照片没标尺寸。
    张局看了沈瑜一眼:“你能看出来吗?”
    沈瑜说:“这种玺的造型通常不大。这上面的动物应该是蟠龙,两爪平伸,抓着一条蛇,张口噬咬。
    这种造型,豫州楚墓曾经发现过类似的镇兽。
    整体看来有些像战国时期的东西,不过,有古怪。当时中原地区已经不再流行这些种造型。
    还是那句话,只看照片儿,我没有办法去判断。”
    其实,沈瑜看到这组照片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这一件青铜玺有问题。
    沈瑜把照片收好,还给张鞠。
    张鞠接过文件袋放好,琢磨了片刻,对沈瑜说:“下面我对你说的话很重要,你一定要记住。”
    沈瑜打起精神:“我一定注意。”
    张鞠说道:“等一会儿,我带你上去看。这些东西,是进出口部门查获的物品。不管你看到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要马上说出来,可以悄悄告诉我。
    另外,你比较年轻。这件事情涉及到不少部门,各个部门都请了人来鉴定,作为检验的依据。所以,如果有人说三道四,请你不要放在心上。这些往来的事情,由我来出面。你只要仔细看,把结论记下来,悄悄告诉我。不要在里面多说,能记住吗?”
    沈瑜虽然不知道接下来会面对什么场面,但从张鞠的要求来看,应该是很复杂。
    他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第56章 青铜觥
    张鞠带着沈瑜走进办公楼,与前台打过招呼,乘电梯到了一间综合办公室。
    她让沈瑜在这里等候,自己走进东侧一间办公室。
    沈瑜左右打量,这间综合办公室是开放式结构,靠窗位置摆着几张宽大的办公桌,北面是一溜工作台,整个环境整洁肃穆。
    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各自的电脑前忙碌。笨重的十七寸显示屏,挡住了工作人员的脸。
    有人正在用电话联络,也有人抬起头,对沈瑜投来审视的目光。
    沈瑜用笑容回应,那几个工作人员也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示意。
    张鞠走进办公室,对一个满脸胡茬、穿灰衬衣的中年人说道:“金处,我带人来鉴定查扣的那几件东西。”
    金处把抽到半截的烟,塞进烟灰缸,问道:“这次带来的是什么人?靠不靠谱?”
    张鞠说道:“上次跟您提过,是个大学生,万利拍卖行请来的几个专家都曾经说,这小伙子鉴定水平不错,让他来试一试。”
    金处站起身,走到门边儿,透过玻璃窗,向外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