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87章

      “有人看不惯方如逸的举止,偷偷换掉了她坊中供给军营的熟铁。”
    元轼故作惊讶,抬头道:“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是谁做的?为何如此?”
    徐瑞微微含笑:“王爷,虽然小可不知对方是谁,可王爷不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好机会么?”
    “好机会?”
    徐瑞点头,语调颇为恳切:“王爷细想,方如逸捏着的那件私铁坊,是硬生生从王爷手里夺走的,里面的秘密她多半早已知晓。若是放任她做大铁冶生意,积蓄起同何家抗衡的实力,对王爷有什么好处?
    可如今我们发现她的熟铁有问题,要是能赶在军中察觉之前,找到对她下手之人,一同布个局出来,王爷岂不是既打压了方家,又多了一个盟友?”
    元轼缓缓饮了一口茶:“徐先生,本王为何要打压方家?”
    “方家是个认死理的,如今方孚远圣眷正隆,将来说不定会调回京都,掌管三大营之一,甚至接替史开宗的位置。王爷,若真被方家捏住了禁卫军,对我们而言,必会十分麻烦。”
    元轼盯着他,脸色低沉。
    徐瑞所说,正戳中了自己的痛处。
    方孚远借着养伤的名头,得了庆德帝的怜爱,在京中三大营间四处走动,又是看火铳火炮,又是请教什么粮草兵策,还对史开宗几番献媚,不知道的,多半会以为他才是禁卫军的统帅。
    方岱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怎么可能舍得他在漠北镇守?必然会想尽法子送他回来。
    如今他又同左家结了亲……
    想到这一层,元轼心里的那股气翻江倒海,一下跃上眉头:“方家真是好谋算!”
    徐瑞连忙道:“王爷的高志,绝不能断在方家手里。眼下趁他们还没起来,重重地捅上一刀,叫他们知道王爷的厉害。”
    元轼微微颔首,眸光忽然一凛:“你是如何知道,方家的熟铁有问题?”
    徐瑞神色自若:“自从小可发现方家同王爷不对付,就留了意,偶尔会去私铁坊看看,想替王爷把秘密按住。不过,小可去了几回,方如逸防得跟什么似的,根本没有探查的机会。
    好在今日她送完熟铁,心中得意,便带小可进库房瞧了瞧。小可跟着江首辅,见过几回军中的熟铁,一看库房里余下的那些铁块,就知已经被人掉了包。”
    元轼安静地听他说完,心思一动,搁下茶盏,打量着他:“徐先生,方家和你家,可是有长辈之谊的,你处心积虑地算计方如逸,难道不怕令尊恼怒?”
    徐瑞别过头去,冷笑一声:“家父那般清苦的日子,小可无论如何都过不下去。王爷,小可曾经说过,我之所求是登阁拜相,青史留名,只要能做到,违背父命又如何?一朝功成,那些史官难道还敢记小可的不是?”
    元轼探寻的目光在他身上一遍遍地过。
    若说从前自己对徐瑞还有六七分的犹疑,可今日见他主动送来打压方家的消息,又字字句句为自己谋划上位之途,这份犹疑也随之烟消云散。
    为了青云路,连父亲都能背弃的人,有什么不敢做?
    “说得好!”元轼大笑起身,拍了拍他的肩。“徐先生真乃本王知己,不妨告诉先生,方家铁坊里的熟铁,是本王派人换的。”
    徐瑞猛地仰头,脸色大惊,很快又是一喜:“原来如此高计是王爷想出来的!小可方才在王爷面前说了这许多话,真是班门弄斧啊!”
    元轼轻甩了回衣袖,心中甚是满意:“徐先生为本王费心筹谋,本王都明白。这件事原本要早些知会你的,可你时常去方家走动,本王怕你不小心露出破绽,这才瞒了几日。徐先生,你可怪本王?”
    “王爷说的哪里话!”徐瑞忙道。“小可佩服王爷还来不及,怎敢言怪!不知王爷接下来准备如何做?”
    --------------------
    第106章 下狱
    ======================
    元轼回身坐下,不疾不徐:“戏台已经搭好,自然是等着唱戏之人登场。”
    徐瑞忙问:“王爷可是要等着军营那边发作?”
    见元轼点了点头,他又道:“王爷的打算是极好的,不过,小可觉得,这次的机会实在难得,王爷在朝中布下官员,尽可用起来,务必把方家踩得死死才好。”
    元轼沉思片刻:“这话倒也不错,方如逸做事谨慎,从前连本王都识不破她的诡计。方家满口的忠心,把咱们这位陛下哄得团团转,本王便趁着这次机会,让满朝文武好好看看,方家究竟是如何忠心。”
    他看了徐瑞一眼:“徐先生,这些自有本王着人安排。眼下快要到三月下旬,放榜的日子也近了,你有高才,定是榜上有名,若得殿试,可要好好准备才行。”
    徐瑞拱手道:“多谢王爷挂怀,小可今日登门,也只是为了献计。话已说完,事情还得劳烦王爷的手下去做。方家出事,小可不好作壁上观,少不得要假意相帮一番。”
    “自然,如今你在江介手底下做事,方家定会来找你。若从他们那里得了什么消息,便派人告知本王,也好应对。”
    徐瑞连声应是,很快告辞离开。
    就在徐瑞入梁王府密谈的当口,方如逸已然赶回家中,可徐孚远和左思音却并不在家。
    两人今日去东郊踏青,只怕要到黄昏时分才会进城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