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我爱的你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216节

      厨房改过, 面积比客厅和卧室加起来都大,只是如今依旧满满当当的,仅容一人穿行。
    她看了眼吊篮里的食材,肉是没有的, 平日吃的最多的事食堂, 有时候忙的不可开交, 回来根本没时间做饭。
    这样的天气, 肉放不了多久,就坏掉了。
    只有几个鸡蛋,还有能随洗随吃的西红柿和胡萝卜, 另有一些佐料。
    宋满冬想了想, 到底还是出门了一趟。
    不过没去买, 而是找李师傅借了点儿菜。
    贺新云是不必去问的,她那里比自己这儿更干净。
    李师傅知道她要待客,热心的拉她进厨房挑,还把今日买的五花肉塞给了她。
    宋满冬带着东西回来,就见宋瑾正坐在桌边,翻着她随手放在桌面上的蛋糕书。
    虽说那书就搁在客厅的桌子上,瞧着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但他擅自翻动,还是叫宋满冬生出不满。
    碍于宋瑾的身份,又念在他帮了河东大队的份儿上,宋满冬只蹙了下眉,没有多说。
    虽然有段时间没怎么做饭,但那些刻在记忆里,身体已经形成了本能的东西,很快便让宋满冬找回了手感。
    她端着饭菜出来,见宋瑾还在看那本蛋糕书。
    翘着腿坐着,直到她把碗筷也摆好,“宋县长,饭菜准备好了,你看看?”
    宋瑾这才慢悠悠的移开视线,先看了眼桌上的菜,眉头一皱,而后目光上移,落在宋满冬身上,啪的合上了手里的书。
    宋满冬也扫了眼自己做的饭。
    称不上精致,毕竟条件如此。
    更何况她急着送人离开,叫她雕花摆盘,她也耐不下心来做。
    但也绝不简陋,待客绝对是过得了关的。
    她便抬起眼跟宋瑾对上。
    数秒后,宋瑾才放下手里的书,改拿筷子。
    他用筷子将回锅肉里的肥肉与瘦肉分开,瘦肉放进嘴里,眉头才舒展开来,不再挑剔饭菜,而是问道,“你这本书哪儿来的?”
    宋满冬如实道,“朋友寄给我的。”
    “这种书可不便宜。”宋瑾拿目光扫了下,“是国外的原版英文书,一本至少得几十块,而且还得有关系才能带回来。”
    虽说蛋糕、面包在国外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她们吝啬极了,一点儿也不想叫国人学来,这样跟技术有关的书,想带回来可不容易。
    宋满冬知它价格不菲,倒是没想到会这么贵重,也没想过另外一重。
    宋瑾又问,“你朋友为什么给你带这些东西?”
    宋满冬也不大清楚具体缘由,不过对着他只说,“想让我学习一下里面的东西,送这些书还能是为什么?”
    宋瑾继续追问,“普通朋友?”
    “你怎么认识这种人的?”
    “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宋满冬觉得他问的有点儿没有分寸,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讲了她们去北京的事情,“许是我幼时结识的玩伴,被我给忘记了。”
    宋瑾,“身份都没弄清楚,这东西也敢收。”
    宋满冬,“他对我有没有坏心我还是弄清楚了的。”
    而且郑先生也着实是对她用心,若是送钱送礼物她要怀疑,可送这种书是真真送到她心坎上了,这是叫她无法拒绝的礼物。
    换做研发车间的其他师傅,也拒绝不了。
    贺新云前些日子还同她一起看呢,看的入迷晚上都没睡觉。
    话说到此,宋瑾冷哼一声,不再说了。
    宋满冬也乐得清闲,等他吃完,送人离开,才回来收拾桌子,看着盘子里余下的蒜片和肥肉,叹息一声。
    宋瑾挑不挑剔还不大好说,但挑食是肯定的。
    也必定没吃过什么苦,条件优渥,不然不会讲肥肉给剩下。
    这别说在大队上了,即便是在他们食品厂,也是大家争着抢着想吃的好东西。
    尤其是她今天做的这回锅肉,用油煸过,肥肉又香又糯,很难有人能完全抵抗。
    宋满冬觉得可惜,但也只能丢掉,她如今还不至于捡人剩饭吃,给别人吃也不大妥当。
    比起这点儿肥肉,更叫她在意的是宋瑾,也不知道使出了什么情况。
    心里惦记着,宋满冬也无法静下心来。
    转天下午,便请了会儿假,找到宋瑾家里。
    今天是工作日,按理来说,宋瑾应该在县政府上班。
    她这趟来不找宋瑾,而是找刘妈。
    只是大门敲了许久,也不见人应答。
    反而将隔壁的保姆敲了出来。
    这才得知刘妈进了医院。
    邻居家的保姆啧啧感叹,“昨天那群人吵吵嚷嚷的,话说的可难听了,刘妈起先还能同他们争论几句。
    后来好像是说到什么人,连刘妈那种向来好脾气的人也没能压住火气,跟他们吵了起来,然后就气急攻心,进医院了。”
    县城里就一家医院,宋满冬谢过邻居,找到医院,见到了坐在病房里忧心忡忡的刘妈。
    刘妈瞧见她,惊讶一下,笑着招呼她坐下,“你怎么来了?”
    “宋县长昨晚找了我,他模样不太对,我有点儿不放心。”宋满冬如实说了,又将从国营饭店打包过来的汤放在床头。
    说实话,她对刘妈的感觉比对宋瑾更亲切些。
    这位不似保姆,倒像是宋瑾长辈,心肠也极好,更不像宋瑾那么深沉,偶尔甚至让人觉得他在谋划什么不太好的事情。
    刘妈叹了声气,“昨天吓到你了吧?阿瑾气性是大了些,家里人打小就纵着他,没让他受过什么委屈,就是这两年生了点儿变故,他脾气更差了。”
    “那倒没有。”宋满冬如实道,“吃过饭,宋县长就走了。”
    当然,中间就蛋糕书对她进行了一番责问,这事儿宋满冬没忘,但也没必要提了。
    提防是应当的。
    宋满冬又问起刘妈她住院的事儿。
    刘妈开口一阵气闷,“这真是……”
    宋满冬连忙帮她顺了顺背,“若是说起来教您难受,还是算了。”
    “我只是顺口关心一下,也帮不了什么忙,还是不折腾您了。”
    刘妈缓过来摇摇头,“我还是该跟你说的。”
    宋满冬听着她的话,偏过头来。
    刘妈不提那些脏污字眼,只说,“还是水渠那点儿事儿,东风公社受河西大队牵连的几个干事家里人找上来,我知晓他们不容易,便叫人进了屋,想着宽慰一下他们。”
    “谁知道他们没说两句,就开始骂起人。
    他们心里头有气,分明自己也没做出,都是出于好心,没成想办了坏事,还叫自己丢了饭碗。
    我想着骂两句就骂两句,左右阿瑾不在家,也听不着,只是人多容易上头,他们骂到了阿瑾父母,我劝了两句,没劝到,被气住了。”
    宋满冬心想,这恐怕不是一句两句,应该还夹了什么过分的话。
    刘妈又说,“我一晕倒,他们就把我送来医院了,交给医生才离开。”
    “我后来想了想,也明白了,他们恐怕也没什么坏心,更不知道阿瑾家里的情况,就是憋着气,想痛快一把。见我出事儿,也没丢下我不管。”
    "而且这其中,也有阿瑾插手东风公社事务的原因,"刘妈脸上有些难色,低声说了出来。
    宋满冬经她一提醒,这才想起来,豫农二号是东风公社丢给宋瑾的难题,他们应当也没想过叫河东大队颗粒无收,但肯定想着叫这未定的种子让宋瑾好一阵头疼,谁知道任研究员竟然赶了过来,在河东大队住下。
    这种子出自他们的那里,生根发芽到长成的每一步,没人会比他们更熟悉。
    可以说从任研究员住下,就注定这玉米能长起来,能大丰收!
    河东大队是欢欢喜喜,宋瑾也得了好,可不叫当初把麻烦推给宋瑾的人懊恼起来?
    宋满冬神色复杂,还好她心里觉得不对,跑了一趟。
    宋瑾虽说跟那些人结了怨,但要是没河东大队的事儿,恐怕也不会加剧到现在的地步。
    刘妈也说,“我也怨他们说话难听,但他们丢了铁饭碗,家里也不容易,倒不如就此扯平。”
    “我是这么想的,但阿瑾恐怕不愿意。”她担忧着,“自打阿瑾爸妈出意外后,他这孩子就有点儿偏激了。”
    宋满冬也颇为头疼,叫她对付敌人还行,叫她劝人她可做不来。
    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宋瑾继续跟东风公社的人别起来。
    更叫她无从下手的是,这里头没一个坏人。
    连河西大队都无法责难。
    想来想去,宋满冬还是决定回去找援兵,她又宽慰道,“刘妈,你放心,宋县长不是是非不分的人,他不会乱来的。”
    刘妈点着头,心里头却放心不下。
    宋瑾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除了宋瑾爸妈,最了解他的人便属自己的。
    “我找朋友同宋县长一起吃顿饭,看他们能不能开解一下宋县长。”宋满冬也不敢说大话,只道,“大家年纪相仿,说不定聊起来亲近了,能劝慰一下。”
    至于东风公社那边,就只能看看张大队长他们愿不愿意帮忙了。
    “好好好。”刘妈紧紧的握着宋满冬的手,感激道,“麻烦你们了。”
    “我真没什么事儿,要不是阿瑾不放心,我都能直接出院了。”
    比起自己,她更关心宋瑾那边。
    宋满冬也不做迟疑,恰逢周末,便回河东大队,路上又同陈家明说了这事儿。
    “管他们干什么。”陈家明嘀咕着,不过还是道,“我找找贺永明吧,他人脉广,跟政府的人也经常打交道。”
    他进食品厂之后,跟贺永明的关系反而更亲近了,虽然平日里不常见面,但是食品厂出了什么稀罕的新东西,他都会用自己的职工便利,带一些回去给贺永明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