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我爱的你

第191节

      纪衡和曹旭自然是一早就去等着迎接,等人到了,又安排着住下,孙氏对曹旭倒是很夸赞的,尤其是听说他们的住处还是曹旭操心着布置的时候,更是夸了曹旭不少话。

    好吧,孙氏这真不是要巴结这个家里显贵的儿媳,她是真的觉得曹旭应该夸的。

    毕竟曹旭大致是个什么画风,成亲之前她就打听清楚了,后来曹旭和纪衡婚后在谯县住着的那段日子,孙氏充分了解了这个儿媳在某些事情上到底有多么废柴。

    这次曹旭的事情虽然不说做的十万分的好,但一切也都妥当,他们初来乍到住下也没有任何的不便,很多事情都提前考虑到并且做了准备,孙氏当即就知道曹旭这是用了心的。

    纪父一个大男人想不到这些,但孙氏是明白的,因此这时候她当然要把话讲明了来夸奖曹旭,作为她这段时间辛苦的回报。

    虽然曹嵩一家不是仗势欺人的人家,这些年他们也都清楚这一点了,但实际上就算曹旭略有不周到的,考虑到人家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只曹旭一人的官职就高过他们所有人了,手下好几万的兵马,这要是真有点不合适,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呀。

    可曹旭就考虑的很细心很下功夫,甭管这份细心是不是曹旭自己的,但她为此下功夫了,孙氏就是一定要有所表示了。

    毕竟以后大家就一起住在临淄了,和以前逢年过节才通讯送礼不同,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怎么相处也是个学问。

    更何况,孙氏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纪衍的事情,可不是还得看曹操的意思么?

    当初曹旭和纪衡成婚的时候,天下还没乱,曹操也只是个济南相,虽然官职相对于那个时候的纪家来说也是高的,但到底和今天完全不同。

    如今的曹操雄兵数十万,手握两州之地,北方除了袁绍就数曹操最强大了,再加上这世道乱了,当官和以前可不同。

    以曹操来讲,就说他是青州徐州的土皇帝,这似乎也是没什么错的。

    曹旭倒是也被介绍着认识了纪衍的夫人,姑娘还小,看起来差不多十五六岁的样子,看起来清秀温婉,见谁都带三分笑,很好相处的样子,姓方,据说父亲是原本的沛国相,后来起了战乱就辞官了。

    纪衍和当初曹旭见到的小男孩也不一样了,如今纪衍也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他倒是比纪衡还要稍微高一点,两人相貌之间也有几分相似,站在一起明显能够看出是兄弟。

    虽然纪衍目前也是无官职在身的,不过这一天大家并没有谈论这些事情,只是说了在家乡的事情,又说了这些年的生活,然后就是家常闲聊拉近一下感情而已。

    纪衡家里的人挺好相处,之前大家很多年不见,自然也是没什么矛盾的,于是说起来倒是有很多话题。

    毕竟,曹旭和纪衡都是很多年没有回去过了。

    由于是刚好,并不好打扰到太晚,因此天还没黑曹旭和纪衡就告辞了。

    之后倒是又去了一趟丁氏那里,丁氏对曹旭问了些事情,然后又说:“到底也是亲家,之前多分别两地,多年不好拜访也就算了,这时候倒是该多多走动呢。”

    而且比曹旭更加聪明的是,丁氏在简单的问了孙氏那边的情况之后,就大致明白该什么时候递帖子拜访最合适了。

    有听说纪衡的庶妹纪英最后嫁了郡丞的嫡次子,丁氏也说这婚事其实不错。

    曹旭倒是不这么觉得的:“之前说起这事的时候,她母亲面上似乎不太好呢。”

    丁氏道:“这事你就别操心啦,总归是个好姻缘。”

    关于纪英那档子事情,丁氏心里大致有数,不过就是纪英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的更好一些罢了。

    嫡次子说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就如同纪衍的尴尬一样,次子到底是次子,比不得长子的。

    纪衍以后倒是不用愁的,毕竟家产什么的,纪衡还真不在乎,纪父要是疼小儿子多给纪衍留一点,估摸着纪衡也不在乎。

    可纪英那边不一样啊。

    并不是每个长子都是纪衡,也不是每个次子都是纪衍的。

    按照纪英母亲的想法,他们家如今也厉害了,为什么不能让女儿嫁的更好一点呢?

    只是孙氏不同意罢了。

    比起孙氏看好的郡丞家的嫡次子,纪英的母亲倒是觉得选个嫡长子才更合适。

    孙氏当时抽了抽嘴角,没好意思说,纪英毕竟是庶女,母亲的出身也不高,这就盯着人家的嫡长子看,还觉得郡丞的官职小了点,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若是往上选,难道要选个郡守的嫡长子?

    那纪英自己的身份就不够了。

    当然了,纪英身份差点没关系,有纪衡这个大哥在,他们家的女孩儿就不愁嫁,但换到了郡守的份上,这做正室是肯定不够的啊。

    毕竟纪英只是纪衡的庶妹,两人的关系又不像曹操和曹旭那么好。

    若说纪英是纪衡的庶女,那嫁个郡守的儿子倒是可能的,庶妹就别想了。

    纪英当初会去找曹旭,显然心里也是有些想法的,她自己也不太满意这门婚事。

    虽说放在以前,能嫁郡丞的儿子做正室,对他们来说是很不错了,可现在不是不一样了么?

    但在这种事情上,不管是纪英还是纪英的母亲都没什么决定权,最后这事还是孙氏说了算。

    这时候丁氏就告诉曹旭:“以后关于伯瑾那个妹妹的事情,你就尽量不要说起了,我看孙夫人是个不错的,只是那母女俩……心未免大了点。”

    孙氏虽然对不是自己生的女儿没啥感情,但从纪衡的身上就知道,她并不是个不好相处的母亲,孙氏虽孩子们还是挺不错的,从来不偏颇也不亏待了谁。

    毕竟纪英嫁的再好也不会抢了纪衍的,就连当初和纪衍有竞争的纪衡孙氏都没有下手打压,何况是一个庶女?

    因此孙氏只是照着条件合适的范围内选,她觉得他们家出了一个纪衡取了个显贵的夫人已经很够了,这还是人家曹家主动说起呢,否则要是纪衡一头热,孙氏根本连提亲都张不开嘴的。

    这种事,门当户对是最好了。

    纪英不满意孙氏也不可能由着她,否则他们家还不得闹出笑话来。

    人家要说他们家靠着儿子娶了个好夫人发达起来了,于是就连庶女都金贵起来,想要再套个好人家呢。

    孙氏觉得吧,何必做这种事情呢?

    你看,就连纪衍她都没上赶着给找个特别高贵的人家。

    曹旭对于丁氏的嘱咐也是点头:“我今日也只是随口一问,以后也不会说什么了。”

    纪英这次毕竟没在,不问一句她的情况也是不好的。

    然后丁氏又给曹旭说了要跟纪衍的夫人方氏好好相处:“我一早就教过你的,不许看不起人家身份不高,你既然说那个女孩儿不错,以后也都是一家人,如今他们又住在临淄,你可得好好相处,知道没有?”

    曹旭笑眯眯的点头:“这个我知道的,都好大年纪了,母亲还不放心我这个。”

    丁氏好笑的戳戳她脑门:“你呀,我当然是知道的,你从小就不做这些看不起人的事情,不过多说一句罢了,再说了,你就算年纪再大,到了我这里,还是我的小女儿呢。”

    曹旭嘿嘿笑:“就知道母亲疼我。”

    不过曹旭和方氏之间大概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毕竟压根不混一个圈子。

    丁氏于是又戳了曹旭一把:“你就不知道动动脑子?你不是跟蔡先生的关系好么?下次你们一处玩的时候就把方氏也叫上,你与她话题少,蔡先生总是能说上几句的,有她在也不会冷场,方氏刚来临淄,也没什么交际圈,夫人小姐这里自然有我以后邀请他们一起玩,玩几次见见面也就都认识了,话虽如此,但你也不能表现的太冷漠,总得介绍几个人给她认识,显得你关心人家。”

    蔡先生说的就是蔡琰了,如今蔡琰也被尊称一声女先生的,丁氏也觉得蔡琰很不错,至少比当年只会耍棍棒的曹旭好多了。

    要说曹旭不同于一般女子,蔡琰也是啊,蔡琰也很坚强独立,但人家就是个文化人,现在在临淄也很有名声,大家都称她蔡先生的。

    对于曹旭能够交到蔡琰这么靠谱的朋友,丁氏终于算是欣慰了一回。

    要说起来,儒家是官定的学说,但各种经典当年由于种种缘故损坏了不少,记录下来的,有些残存不全,有些因为笔误又或者记忆错误,可能会有错误和矛盾的地方,有时候同一段文章,不同人记载流传下来的也不同。

    这就给大家学习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蔡邕于是提出了重新考证校对的事情,这事需要有个学问高声望高的人来主持,最后也是交给了蔡邕负责。

    但之后熹平石经毁坏,于是这份心血也就被破坏了,大家又没有了可以作为参照的标准。

    蔡琰却将熹平石经的字字句句都记了下来,又默写出来,对照其他材料来看,显然是没有错误的。

    不过蔡琰却说,蔡邕晚年的时候经过大量的对比考证,觉得当初的熹平石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作为天下读书人的范本,所有人都要对照学习的标准,熹平石经是必须要精益求精的,蔡邕在找到一些当年没有发现的错漏之后,就将这个工程重启,重新审定经文,他自己还写了很多心得体会,以及各种总结,也有了些成果。

    但在蔡邕最终把这些都整理好,完成出本的之前,他被王允下狱,最后死于狱中。

    蔡琰原本只想守着父亲的遗产,保护好这些东西,可来了青州之后,又有纪衡和曹旭劝说她,蔡琰看着曹旭就觉得自己也该做出点事情来,女子又如何呢?于是她重新接起了蔡邕当年未完成的工作,如今已经颇有成效如《尚书》《春秋》之类的,蔡邕当年已经完成的,蔡琰将其重新整理写出来,还有些只搜集好了资料的,蔡琰就自己进行研究。

    但就算是是只出了一部分成果,可大家看到成品的时候也是非常惊艳的,曹操很干脆的下令以后青州就以蔡琰整理出的这些作为范本学习了

    因此称蔡琰为先生,是半点都不过分的。

    丁氏有时候会想啊,如果一定要给她一个挺出息,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女儿,给个蔡琰那种画风的多让人省心啊。

    不过也因为蔡琰着实做出了成绩,因此女学的规模也在纪衡的建议下,改成了二十人。

    当初的女学人数稍稍却也是压根凑不齐人数,最后纪衡只好去找同僚们,让他们把家中适龄的女儿送去学习……就当做是去拓展一下交际圈,交个朋友也好啊。

    纪衡的面子还是很好使的,家中有女儿的便也同意把孩子送去,反正是一群小女孩跟着蔡琰读书,想想总不会吃亏的,也不是什么坏事,既然如此,纪衡都开口了,以他的好人缘,大家自然也就同意了。

    就这么着,纪衡才给青州女学凑齐了最初的人数。

    但这次,人数是上调了,改成了二十人,可和当初压根没人有兴趣还需要纪衡亲自上门劝说不同,这次大家可是积极报名的,家里没点关系,父母的官职不够硬气的,都别想进门。

    蔡琰现在就是女学的金字招牌。

    纪衡算着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再次提议扩大规模了,到时候大家都想要学,就算是曹操也拦不住的。

    而青州女学也改名为昭明馆,这名字是蔡琰取的,按照她对曹旭的说法,这昭字是她和曹旭一起用的,当初正是因为曹旭的鼓励,所以她才敢迈出第一步。

    曹旭回去就跟纪衡显摆,说自己以后也是个文化人了,全青州最有文化的地方,现在挂上了她的名字。

    ……纪衡觉得心里有点泛酸。

    于是他对曹旭说:“要不我把这次的改进的地雷型号叫昭瑾雷?也能带上我们两人的名字呢!”

    不就是挂名字么,谁怕谁啊!

    曹旭看他一眼:“然后我们两就一起炸了?”

    纪衡:“……_(:3ゝ∠)_”

    他错了还不行吗。

    地雷什么的,先挖坑埋下,然后被人触发……多数是踩上去了,然后就炸了。

    这么想想,这寓意似乎确实比不上学馆要好。

    纪衡心塞塞。

    他想想青科院里的那堆东西,除了民用的磨盘水车一类的东西之外,就是打仗用的了,好像不管是把名字挂在哪个上面,都挺让人糟心的。

    ……早知道当年他就该好好学文科qaq

    学什么理科啊!理科又不能哄老婆!这直接就比人家输了一截!

    而对于蔡琰来说,她压根体会不到纪衡的苦逼心情,她只知道最近熹平馆热闹的很,武将们集体来补课。

    这群之前在战场上杀的血肉横飞,仿佛杀神一般的将领们,此时每人抱着自己的小本本,对着带来的练习册很认真的写写画画。

    吕布勾着脑袋看曹旭写题目:“哎,这题你居然会?”

    曹旭看看自己正在写的这一题于是点头:“对啊,之前伯瑾给我讲过,他讲题比学馆里的先生还要耐心呢。”

    吕布心说那能比么,你是先生的学生,但对于纪衡来说,你是他老婆啊!

    不过,既然曹旭这么说的话……

    吕布很认真的看着曹旭的习题本:“你这本,都是伯瑾给你出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