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475节

      这回,总算觉得肚子里舒服了。
    小孩吃饭都快,不多时都吃完了,又歇了会儿,开始干活。
    下午三点多钟不到四点,总算把棒槌都起完了。
    也顾不上拦,男老师赶紧就开始往外扛麻袋。
    学生们一半留在这边,一半扛着工具还有塑料布啥的往外走,到外头看货。
    “哎呀,中午我把带的饭都吃完了,这会儿怎么觉得肚子又饿了啊。”
    一边往外走着,就有人在嘟囔。
    许海源这会儿也觉得,好像肚子又空了似的。
    哎呀,早知道就带着饼干好了,这会儿饿了可咋办?
    许海源扛着几个三齿子,伸手摸了摸兜。
    忽然发现,兜里还有东西,是早晨奶奶给塞的沙果儿。
    行啊,别管啥东西,有吃的就行。
    于是摸出个沙果来,一边走一边啃。
    一个沙果能有多大?两三口就全都进嘴了。
    “许海源,你吃啥呢?”旁边有人看见了,就问。
    “沙果,早晨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我奶给塞兜里的。你要么?”
    许海源摸摸兜,又掏出来三个。
    “要啊,都快饿死了,有啥吃的都行。”对方伸手,拿过去一个。
    旁边的男生瞧见了,也过来拿走一个,最后一个留给了许海源。
    许海源也没客气,把最后一个又啃了,然后扛着工具到路边等车。
    过了一会儿,大汽车来了,男老师们一趟一趟的也把棒槌都倒腾出来装车。
    所有东西都装好,确定没落下啥东西,孩子也都清点好人数,这才上车往回走。
    五百丈棒槌,一共起了一百四十多个麻袋,这产量算起来也还是可以的。
    得亏车多,好几辆大车装上麻袋,上面坐人,就这么一路拉回了东岗。
    高校长跟苏安瑛约定好了,直接送去加工厂,现场过秤。
    这边过秤,那头记账,最后把总数拢起来。
    去了皮,还剩一万四千来斤,平均一丈产二十八斤左右。
    也还行,比起以前来说,产量就不错了。
    毕竟这都是老师们利用周日那点儿时间侍弄的,咋地也比不过正经参户那么精心。
    现场过秤之后,麻袋上全都用黑笔写上字,做了记号。
    正好之前的货已经都加工完了,库房都是空的,也不会混。
    “高校长放心,明天我就带人开始加工这些货,争取早点儿加工出来。”
    这么大的数量,真得抓紧时间,要不然棒槌起出来时间太长回浆,做出来的货就不好了。
    得亏今年人手多,机器也多,应该能赶出来。
    “苏经理,给你添麻烦了。
    哎呀,真的是太感谢你们夫妻了。
    要不是有你们夫妻帮忙,你说我们就算是种了这五百丈棒槌,不也愁着加工做货往外卖么?”
    高校长感激的不行。
    当初是看着人参行情好能挣钱,大家伙儿啥都不管了,集资凑钱投地里栽棒槌。
    可谁想后续这么多麻烦事儿啊。
    这要是没有加工厂,他们起出来的棒槌咋整?还能全校停课加工么?估计就只能卖鲜参了。
    那样的话,挣钱是挣,可挣不来那么多。
    扣去老师们的分红,哪里还有多少剩余?咋修校舍啊?
    “高校长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高校长是一心为了孩子,为了教育,这份情操,让人敬佩。
    但凡我们能帮忙的,肯定不会推辞。”
    场面话嘛,谁都会说,再者高校长确实也做的不错。
    双方交接完毕,约定好第二天学校安排没课的老师过来帮忙加工。
    要是实在忙不开,就把五年级的孩子调过来干几天活,争取尽快把货做完。
    高校长亲眼看着大库锁上大锁头,这才放心的领着老师们走了。
    至于孩子们,早已经在烈士墓就下车各自回家了。
    “奶,饭好了没有?我快饿死了。”
    判断失误的许海源,进门哭唧赖歪的找奶奶。
    “马上就好,屋里有蛋糕有饼干,先去垫一口吧。
    早上就跟你说了,多带点儿吃的,愣是不听,咋样儿?饿了吧?”
    周桂兰一听孙子这动静,哎呦,可心疼坏了。
    多亏白天她去卖店买了些吃的,就知道,这些熊孩子那肚子跟无底洞似的,回来就得饿的直叫唤。
    “老许啊,赶紧给孙子找点儿吃的,就在那柜子里。
    我赶紧做饭,一会儿瑛子回来,咱就吃饭。”周桂兰朝着东屋喊了声。
    许成厚再屋里听见了,忙去柜子里翻找出好吃的,给孙子吃。
    “是不是饿了?哎呀,早晨你奶给你吃的,干啥不要呢?
    你奶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不知道?你们现在,饿得最快了。”
    老爷子一边往外拿吃的,一边儿念叨。
    “你爸和你叔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哎呦,家里成天那饭不够吃。
    那时候哪有这些东西啊?都是吃大煎饼。
    你四叔念着书呢,中间还能跑回家来掸几张煎饼。
    他那时候淘啊,好几张煎饼卷一起,里头卷上大葱抹上大酱。
    回头还出去跟人说,你奶烙的煎饼那么老厚。
    都知道你奶手艺好,再说了,谁看不出来那是好几张啊?”
    许成厚笑呵呵的,讲起了过去的事儿。
    “咱家还是好的呢,你没听你大妈说,她家你那个薛姥姥。
    哎呦,为了不让孩子偷着拿干粮,都把干粮放筐里,吊在房梁上,家里柜子也全都锁起来。
    别看你大妈是工人家庭,还赶不上咱农村呢,更是吃不饱。”
    这种情况在当时,太普遍了,粮食不够吃,都得省吃俭用。
    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要去羊城
    周一这天,小学果然把五年级的学生给整过来两个班级,帮着干活。
    孩子们小,刷水子的活干不了,只能干一些零杂活。
    帮忙泡鲜参、上料、刮水锈、出锅摆叉子啥的,反正也能帮不少忙呢。
    周二这天,又换了俩班级。
    就这样轮换着来,好歹把这一万多斤鲜参都刷洗、蒸熟、摆在叉子上,后面就不用孩子们过来了。
    秋天就是这么忙,苏安瑛这头一个小加工厂都这样,更别提一参场这头,那更是忙的所有人都快顾不上吃饭了。
    一参场今年做货四万丈,加上松江河林业局的三万多丈,这些就不少了。
    加工厂从九月初,得一直忙到近了十一月,才能松口气。
    十月中旬,地里的栽子该起了。
    柳毛河那边有两千丈留着各家用,剩下八千丈,开始放出风去往外卖。
    今年的人参行情依旧很好,参栽子价格也水涨船高,一丈参栽子,比去年要高一百多块钱。
    柳毛河这块参地栽子好,个头又大,价钱肯定是不低。
    但是今年来买参栽子的,却不像去年那么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栽子太大,下地的本钱也多。
    很多人舍不得,都想买点儿小一些的,本钱轻。
    好在只有八千丈,到最后也都卖出去了。
    五百块钱一丈,光是这八千丈,卖了四百万,扣除税和各种费用,还剩三百多万呢。
    柳毛河这块参地算下来,光是参栽子就卖了一千来万。
    杂七杂八各类都扣完了,也能剩将近九百万呢,这也太挣钱了。
    “嫂子,当初咱要是不往外卖那两万丈,全都撒籽的话,得挣老鼻子钱了。”
    赵建设等人高兴的都快找不着北了,在那儿直嚷嚷。
    “做梦去吧,那些参籽,还是三哥从好几个参场求爷爷告奶奶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