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靠我吃上三个菜[七零] 第168节

      玩了两天以后,坐上了火车,买的是卧铺,大家白天玩扑克牌,晚上弹琴唱歌侃天侃地。
    唱的都是流行歌曲,一个车厢的都会哼两句,晚上也跟着一起唱,偶尔还会跑过来看看弹琴唱歌的乔燃几人。
    也有些人认出了乔燃,说他是不是青歌赛的亚军,夸他唱歌好听,跳舞好看。
    大家看到这么多的孩子,还以为都是姜海城和乔念生的呢,面露羡慕,这可真是多子多福的代表啊。
    乔念:……
    同车厢的一对年轻夫妻也凑过来,小媳妇拿着瓜子糖果之类的来找乔念聊天,说想要蹭一蹭乔念的福气。
    说自己两口子结婚两年了,还没有孩子呢,以后要是能有个一儿半女的就好了。
    还抓了糖果给贝贝吃。
    贝贝接了一个说道:“谢谢。”转头又和姜之淮下棋了。
    接着继续试探乔念是如何这么生的。
    乔念笑着说了几句,解释了一下是两家的孩子,便结束了话题,小媳妇也带着瓜子糖果离开了。
    一路上,贝贝洗漱上厕所都是由姜海城或则哥哥们跟着的,她十来岁的样子,玉雪可爱的,不敢让她落单的。
    等到了省城火车站,他们下了火车,苏恒和苏也先把火车票退了,提着东西跟着姜海城一起出了火车站,车站人来人往,听着熟悉的口音,贝贝恨不得立刻就能回到姜家村了。
    姜海城问问大家要不要先吃了饭再回去,众人早上在火车上吃过了,表示不饿,直接回家!正好回家赶上中午饭。
    苏恒又找了公共电话亭,打了两通电话,先和王绪绪说,要跟着乔师傅去他们老家玩一阵,过几天再去京城。接着又打给姥姥家,告诉姥姥,要在豫省玩一阵子再去。
    王家老太太也是知道姜家的,自是同意了,不过也嘱咐他们,来京城时提前打个电话。
    姜海城也往家里打了电话,让大哥到县里接他们,不过没有人接,便作罢了。
    接着他们又换上了大巴车,这大巴车晃得比较厉害,乔念又晕车了,全程闭着眼睛睡觉,贝贝趴在窗户边往外看,看着马路两边绿油油的麦苗,只觉得这路太熟悉,这麦苗也熟悉,哪哪儿都觉得好,如此过了两个小时,就到了县里了。
    站在县里,众人也不多逛,提着东西玩往姜家村的方向走,看看能不能搭上顺风车。
    “二叔二婶!”不远处有人喊道,姜海城一扭头就看到了坐在拖拉机上的姜之书。
    姜之书和姜之杭从拖拉机上跳下来,朝着大家跑了过来。
    姜之遇也迎了上去,一把抱住姜之书和姜之杭,“你们怎么在这儿啊?”
    姜之书:“我爹说你们这两天就该到家了,让我守在这儿等你们,也好接你们回家。”
    姜之杭拉着贝贝看:“贝贝又长高了,更好看了。”
    接着众人亲亲热热的说着话,提着东西放到了拖拉机上,姜之书和姜之杭一起摇响了拖拉机,开着拖拉机停在了以前乔念工作的国营饭店门口。
    姜之书道:“我娘吩咐了,你们到了以后,先带你们来吃饭。”
    乔念:“回家吃就行。”
    姜之杭笑呵呵的说道:“这里也算是咱家,我娘之前听二婶的建议,把这里盘下来了。”
    乔念:“那必须得吃了。”
    汪琴看到儿子领着小叔子一家进来,立刻迎了上来,“快坐,这么远回来,累了吧。”又赶紧安排后厨做饭,还让姜之杭去拐角处的服装店里去一趟。
    安排好之后,坐在乔念的跟前,拉着她说话,自家如今能有如今,那可都是乔念指点,在汪琴的眼中,乔念可是自家的贵人!
    如今她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的,那可是比城里人过得都好!
    不,她家如今已经是县里人,她的户口可是挪到了县里的,在县里还分了一套房子呢。
    过了一会儿,姜之杭就回来了,身旁跟着一个长相甜美穿着洋气的女人。
    贝贝惊喜的喊道:“小姨。”直接冲了过去,抱着许淼淼。
    许淼淼抱着小姑娘:“哎哟,贝贝高了,也更漂亮了。”
    贝贝:“小姨才好看呢,我差点都没有认出来。”
    许淼淼颠了颠小姑娘,没有抱动,“贝贝长成大姑娘了。”贝贝也搂着小姨贴贴抱抱亲亲热热
    一群孩子喊着:“小姨。”还在乔念和贝贝中间又放了个板凳让许淼淼坐。
    乔念拉着许淼淼的手看她,那真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先问了星澜星瑜两兄弟,又问她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许淼淼道:“我最近开了一家服装店,位置也不远。星澜星瑜放假以后回张家村了,天天跟着我嫂子家的孩子在山上跑呢。”
    接着又问了苏恒和苏也,怎么没有见过,乔念又解释了一番。
    后厨这会儿上了一桌子的好饭好菜,汪琴道:“咱们先吃饭。”
    乔念夹了一筷子的酸菜鱼:“真不错,很有特色,是徐婷的手艺?”
    大厨做好了饭,也从后厨出来,“师傅。”
    乔念看着她笑:“尝一口修就知道是你的手艺,很好吃。”
    这饭店其实算是汪琴和徐婷合伙的,汪琴负责经营,徐婷负责后厨,如今是县里生意最好的一家饭店了,饭点时都不够坐的。
    之前旁边的小商店转让,汪琴便把旁边的小商店也盘了下来,准备打通以后重新装修,开一家县里最大的饭店。
    徐婷也在汪琴旁边坐下,“师傅,你都尝尝。”
    乔念便依次尝了尝,不是单纯的好吃,这些菜很有徐婷的特色,“这些年,你没少琢磨菜色,比我都要厉害了。”
    徐婷腼腆的笑着:“师傅的话,我都记在心里呢,而且我可比不上师傅。”
    乔念的话让她受益匪浅,她这些年都在琢磨饭菜,如今在县里的名气都是数一数二的。
    只要她做饭好吃,在哪里都能过得好。
    厨师讲究的就是一手的饭菜,其他的都是虚的。
    如今,她也成了这件饭店的老板,她不懂经营,也不管经营,但她什么都不怕,因为这家饭店是靠她手艺撑起来的。
    孩子们专注吃饭,连着吃了多天的火车盒饭,面对这么一大桌子的美食,啥也不说直接冲。
    贝贝最喜欢的是菌子汤,鲜香!连着喝了两小碗,喝的胃里暖暖的,吃了凉拌木耳和酸菜鱼,红烧肉和辣子鸡也吃点些。
    这饭菜真不错!很有特色和记忆点!
    不过贝贝最喜欢的还是乔念做的饭。
    吃了饭以后,姜之书开着拖拉机带着大家回姜家村,许淼淼也跟着一起坐车回去,她今天和乔念可是有说不完的话。
    拖拉机走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姜家村,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正在和几个大爷下棋的姜老头就放下棋子跑了过来。
    “贝贝。”姜老头伸手拉着贝贝,又挨个的喊了四哥孙子,看到苏恒和苏也时,他道:“你们是苏家的两孩子?”
    姜老头之前见过照片的。
    苏恒和苏也道:“爷爷好。”
    姜海城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和几个叔伯打招呼。
    几个老头道:“赶紧先回家。”
    姜老头看着儿子孙子孙女回来,乐的合不上嘴巴,牵着贝贝往家里走。
    姜海城和几个孩子也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跟着一起走。
    碰到村里人时,就礼貌的喊人说话,拖拉机跑得快,他们还没有到家呢,姜老太已经跑了出来,看到孙子孙女,眼泪就往下掉啊。
    抱抱这个,搂搂那个,最后牵着贝贝不撒手,牵着进了院子,孩子们往院子里卸东西,带回来的都东西真不少。
    海边的特产,还有羊城买的礼物。
    要不是天气太热,没法带海鲜,真想带回来一些石蟹龙虾给大家尝一尝了。
    姜老太搂着贝贝说了一会儿话,又开始看带回来的特产,“这些东西都沉啊。”
    姜之遇笑着说道:“你孙子力气大着呢!”
    乔念也让姜之遇和乔燃去张家村喊星澜和星瑜过来,苏恒也跟着一起去,他没来过农村,觉得哪哪都新奇。
    姜老太看着晒好的海带、海鱼和各种海鲜罐头,另外几兜子的水果干,笑着说道:“等会儿分一分,也给亲戚送一些,都尝尝味。”
    乔念又拿出来在羊城买的衣服,姜老太和姜老太一人一身衣服,还有一双皮鞋。
    姜老太拿着枣红色的褂子说道:“我哪能穿这个颜色呀。”
    乔念便拿着衣服往她身上比:“怎么不能穿,我看城里的老太太都喜欢这个款式。”
    许淼淼也跟着夸:“这衣服好看,婶子穿上精神。”夸着姜老太赶紧试一试。
    姜老太的衣服是从里到外的,浅紫色的短袖衬衣,黑色的涤纶长裤,外面是枣红色的褂子,再穿上小皮鞋,精神还显年轻。
    “哎,我都一把年纪了,还穿什么新衣服啊。”嘴上如此说着,脸上已经笑成了一朵花,还对着衣服又摸又看的,可见是非常喜欢了。
    姜海城也把给姜老头选的衣服拿出来,也是短袖,裤子和褂子,脚上一双大皮鞋。
    姜老头也换上新衣服,不过褂子穿上一会儿就热得不行了。
    乔念又把姜之书和姜之杭的衣服挑出来给两人看,孩子的就简单了,短袖和军裤,外加一人一双运动鞋。
    姜之杭:“婶子,这鞋子可真好看!”
    乔念又把另外一兜子给姜之书:“之旋呢?里面还有给之旋买的两件裙子。”
    姜之书:“大姐在厂里上班,估计得等晚上和我娘一起回来。”
    给许淼淼带的衣服在另外一个兜子里,许淼淼看着衣服夸乔念眼光好,“羊城的衣服比省城的更洋气好看,你们走的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羊城进衣服。”
    乔念笑:“我在家呆不久,岛上还有饭店要营业,过十来天就走。”
    贝贝和姜老太亲亲热热的说着话,还说了四个哥哥参加高考的事情,而且考的都可好了。
    姜之书:“???”
    如今高二的他,心中有些慌,弟弟们都参加高考,他还要不要面子了?
    正在读高一的姜之杭顿时压力山大,比他大一岁的堂兄们参加高考了,并且考了好成绩。
    其中大堂哥还报了华清。
    虽然还没有录取呢,但没点自信的人敢抱华清吗?
    姜之书和姜之杭两兄弟同时有些自闭。
    也预料到未来的日子将会有多大的压力了,他娘一定会让他们拼了命的学习的。
    贝贝又拉着苏也去看家里的母鸡,当初小黄和小花跟着一起去了琼州岛,其他的母鸡还在家里养着呢,如今就剩下了最后一只,其他的已经去世,被姜老太埋在了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