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10节
据说,在岛国,所有不以米饭为结尾的饭局,都是耍流氓。
受大米文化与岛国忧患意识的影响,虽然地少人多,岛国大米却一直保持极高的自给率,虽然这是以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岛国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约占水田面积的60以上为代价的。
众所周知,岛国农业是精耕细作的东亚农业的典型代表。而岛国一贯变态的工匠精神使得他们样样都喜欢做到极致,大米也不例外,不同的地区根据地理条件育不同品种的大米已经是岛国基本的育种体制。
为了吃上好吃的大米,岛国可以几代人殚精竭虑,穷一生精力培育良种,并各个拿出看家本领伺候自家的稻谷。
因此,在岛国,种不出好米是要被歧视的。
北海道因为水稻成熟期时温度已经很低,出产的稻米一直营养不良。还因为米太难吃被耻笑,被称为“鸟不理米”。
很遗憾,渡边次郎就是来自被人耻笑的北海道。
为了改良本地的稻谷品种,甚至是培育出新的品种,北海道知事渡边次郎已经努力奔波了十年。
奈何十年来,北海道的大米品种改良有所成效,但还是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在岛国国内找不到突破口后,渡边次郎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尤其是中国大陆。
虽然渡边次郎不怎么看得起中国的大米,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实也不单纯是看不起中国的大米——岛国人虽然爱大米,但岛国人的爱很专一,只对岛国大米有爱。
在岛国人心目中,岛国米世界第一,天下无双,其他著名的南韩大米、中国东北大米、泰国大米等等,都差得很远,都是不到灾年万不得已不会选择的。
毕竟,撇开地域性的口味不论,岛国大米在世界米圈子,也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学术界把水稻分为两种籼稻和粳稻。粳稻的英文直译就是岛国产稻米。
渡边次郎所在的北海道虽然没有知名的大米,但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岛国人对本国大米充满信心和自豪感。
岛国稻米整体优于中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毕竟,岛国已经有了几十年丰富的育种、种植经验,70年代就开始追求稻米的质量;而中国现在才刚从吃饱过渡到吃好。
不过渡边次郎认为,中国稻米有很大的潜力,还在等待被人们发掘。
他觉得自己可以充当这么一个伯乐。
因为岛国大米都属于粳米,也就是寒冷地区生长粳稻出产的米。而在中国广大南方地区出产的籼米,从来入不了岛国人的法眼——他们也种不了籼米。
所以渡边次郎首先瞄准了中国东北大米。
恰逢春城农博会开展在即,想到在农博会上必然会展出中国国内最优秀的农产品,他就拿到了农博会的邀约,作为一个岛国采购商参加展会。
然后……他对岛国大米的自信和自豪,在碰到仙茗大米时,被击成了碎片。
他在大米的评选上也是非常专业的,品鉴过仙茗大米的光、香、白,还有口感、黏度、甜度,以及吞咽时候的感受后,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基本无可挑剔!
更过分的是,人家还有食疗的作用!
要他说,这仙茗大米已经彻底超出“特a”的等级了。
要知道,在岛国人对米饭的极致要求下,岛国谷物检定协会对全国各地上百种大米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感官实验,每年都选出“大米口感排行榜”。
根据协会标准,大米共分为五个等级特a、a、a、b、b,等级越高,代表米品质越高,也越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仙茗大米明显已经不属于这个等级行列了——它比岛国等级最高的大米还要优秀得多。
这一发现,差点引发了渡边次郎的信仰危机。
天照大神啊,你这是抛弃了你的子民了吗?
……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因为“大米口感排行榜”这种给大米定三六九等的方式,让每个岛国米农都绞尽脑汁提高米的品质。
在最适合种植稻米的岛国东北部,就是整个岛国大米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这里强敌环伺,山形县“艳姫米”、宫城县“一见钟情米”、秋田“小町米”等著名的大米都集中在一起。
而经过重重考验,公认的“岛国第一米”,就出自东北部的新潟县鱼沼“越光大米”。
悲剧的是,北海道在这轮竞争中,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存在。
但如果仙茗大米时属于北海道的,那就算是越光大米,也根本不足为虑了。
一想到北海道的大米能够崛起,威胁到东北和北陆地方的霸主地位,渡边次郎就激动得发抖。
为此,他还狠下心来,采购了一批仙茗大米回国销售。
之前说过了,岛国人只认本国大米。超市里卖的基本是岛国大米,几乎看不到外国米。价格上,岛国大米更是抛出外国米很远很远。
而引进仙茗大米,一来是想打击一下越光大米的嚣张气势,同时引起国民的危机意识;二来,也是为了找机会跟嘉谷接触,为后面的图谋做准备。
当然,鹿血酒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顺便采购一批也是值得的。
而在顺利混入考察团后,渡边次郎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仙茗大米的存在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奇迹。
要知道,越是高级的大米,往往对生长要求就越高。
譬如越光米,就是好吃稻难栽。
越光米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越光米的稻梗比一般米纤弱,栽种是非常容易受风雨的影响,造成倒伏而减少产量,收成最理想的也就约为一般良质米的23,稍有差池,甚至只有一半或更低。同时,一般稻米脱粒后都在常温下储存,越光米则必须冷藏,否则会发生炸裂现象……
但仙茗大米就显得格外的清新脱俗了。
没有那么娇弱,产量又高,品质还那么优秀,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不过他也知道,高级大米是很讲究种植环境的,无论是土壤还是水源,换一个地方稍有偏差,种出来的性状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嘉谷的介绍无疑也是证实了这一点,仙茗大米只适合在这个南开市地区栽种。
但他没有放弃心中的念想,就算不能百分百将仙茗大米复制,只要能复制到它的部分性状,北海道的大米品种改良就能取得巨大的突破,进而挑战越光大米的地位亦无不可。
为此他一咬牙,决定“引狼入室”,将仙茗大米推上“大米口感排行榜”的评选,以诱惑嘉谷与自己进一步合作。
在他想来,嘉谷肯定拒绝不了他的邀请,毕竟,这是扬名国际的好机会啊。
渡边次郎已经在心里谋划,要怎么谈具体的合作条件了,比如这毕竟是岛国国内的权威排行榜评选,出于销售战略考虑,产地和分销商都对每年的大米排行榜格外关注。
大米,在岛国不仅已经形成一项产业,而且还是政治角逐的重要砝码。
为了这个名额,嘉谷最好是先与北海道合作建一个育种基地吧,当然,基地可以先放在中国,后面再引进北海道……
渡边次郎美滋滋地打着主意,再看到张泽宏笑容灿烂地找到他时,心里已经是稳得一批。
“张君,贵公司做出决定了吗?”
张泽宏脸色一肃,点头道“没错,咳……是这样的,我们的公司还很小,对于合作,还需要考虑……”
哦,还需要考虑……
嗯?渡边次郎反应过来,脸上的笑容顿住了。
他没听错吧?他这是被拒绝了?你怎么能拒绝呢?
第171章 注定白费心机
“张君,您没跟贵公司高层说清楚参加这个评选的好处吗?”渡边次郎难以置信道。
张泽宏秉持着齐政“任你有百般算计,我自岿然不动”的理念,摇头说道“事实上,我们的仙茗大米已经是供不应求了,我们对扬名国际的兴趣是有的,但不着急。这毕竟是贵国的评选活动,除非得到官方邀请,否则,作为国际友人,我们是不会喧宾夺主的。”
渡边次郎嘴角抽搐。
这话里槽点太多了,他都不知道从哪里反驳好。
卖得好了不起啊?
还非要得到官方的邀请才肯参加评选?你咋不上天呢?
再说了,你哪来的自信参加了评选就会喧宾夺主啊?
好吧,仙茗大米如果参选了,是很有可能喧宾夺主!
但是我们不要面子啊,大家都是东方人,说好的谦虚呢?
渡边次郎不甘心,他继续劝说张泽宏推动合作。
但张泽宏不想陪伴这个注定会失望的男人,诚恳地敷衍一番后,就离开了。
被嘉谷拒绝后,渡边次郎并没有放弃,而在三番四次劝说无果后,他在南开市的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一方面是拜访政府,意图从官方层面推进合作。奈何嘉谷与政府的合作更牢靠——又是大投资,又是培育主导了一个几百亿的产业。嘉谷不配合,政府根本不会勉强。
渡边次郎又是频频参观稻田收割,不断接触合作社的社员,说是想深入了解仙茗大米的生产流程,甚至还想跟实验室的研究员探讨水稻的改良方案……
“这简直是司马昭之心啊!”张泽宏就愤愤不平地说道,“这小鬼子,是明的不行来暗的,肯定是在觊觎我们的水稻资源!”
齐政了解到渡边次郎的行程后,一脸淡定,“慌什么慌,实验室不是试验过了吗,仙茗大米在其他地方根本是无法种植,就算他盗取了我们的水稻,卵用没有!”
张泽宏可没有齐政的自信,听说过不少岛国商界想方设法偷得国内专利的故事,他已经对渡边次郎提起了最高的警惕。
“这种事哪里说得准?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种植,万一在岛国有地方能适合种植呢?”
“再说了,你忘了我国在大豆种质资源遗失上的教训了吗?”
说起来,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有着最为丰富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是全球大豆品种改良的宝库。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美国人就来华考察并采集野生大豆材料,当时国内正处于外敌入侵、军阀混战、灾害频发、民不聊生的年代,有谁会关注宝贵的大豆野生资源被任意撷取呢?
这也就算了,及至70年代,美国又派出一支庞大的植物代表团访问我国。当时正值北方地区大豆成熟季节,代表团是在国人的亲自陪同下,在各地到处游走,采集到不同类型的野生大豆资源。
正所谓“识者若珍宝,弃者如敝履”,这些在国内被认为是遍地生长的“野草”,成为美国珍贵的大豆育种材料,也成为后来生物技术公司作为转基因研究和商业化利用的重要试材。
新世纪伊始,媒体就曝出农业科研领域一件重大新闻“种中国大豆侵了美国专利权!”
原来,美国孟山都公司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一项有关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国际专利。这项专利源于中国沪市郊区的一个野生大豆材料作亲本,与另一个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具有基因“标记”的新品种。
孟山都公司拥有此项专利意味着其所有大豆品种均拥有垄断权,包括对中国这一野生大豆遗传资源的控制。
也就是说,如果未获孟山都公司首肯,中国的研究人员将不能自主使用基因“标记”进行研究或培育大豆新品种,尽管它来自中国!
消息传出,国人哗然。
第一个激烈反应,就是老外明目张胆地“盗窃”中国大豆资源,明明是“你拿了中国的野生大豆,抢注为自己的专利,反过来又向中国兜售!”
但在反思过往后,国内大豆资源持续地流向国外的过程中,是“既有窃贼,也有内奸”。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对种质资源的认识起步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