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我爱的你

第八百二十章 编制的梦

      事实证明,秦麒说的一点都不错,秦游险些就尴了个大尬。

    红衣骑司成群结队的在官道上巡视着,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天子安排的,东大门,昌平坊全部清空了,就等着秦游等人入城,城外上百名武将杵一上午了。

    秦游也没想到秦老大竟然搞这么大阵仗,心头一暖。

    虽然实惠可能是捞不着了,可这面子活秦老大是做到了。

    随着不断接近京城,秦游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秦狰也是如此,可秦麒的脸上却带着几丝莫名的神色。

    “狰儿,游儿。”骑在马上的秦麒,轻声问道:“秦昭与秦烈,他们…他们还会认得我吗?”

    秦狰哈哈笑道:“二伯您怎还扭捏上了,陛下和爹爹岂会认不出,您离京后,他们不知派了多少人马打探您的下落。”

    “义父。”乔冉笑道:“当年飞马骑司衙门初建时,陛下交代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等寻找您的下落。”

    秦麒微微叹了口气,心中生出懊悔之感。

    当年诈死离京的原因,如今再想起来,似乎有些幼稚可笑。

    秦氏三雄,横扫中州,而秦麒诈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和秦烈太争气,而秦昭太拉胯了。

    文治武功,秦麒占前两个字,秦烈占后面两个字,秦昭占个寂寞。

    武将拥护秦烈,谋士支持秦麒,秦昭唯一的优势就是他是秦家长子,可笑的是,秦昭登基最大的阻碍就是自己的两位老弟。

    如果没这两位小老弟,就凭秦昭自己,根本不可能破了京城,可正是因为秦麒和秦烈猛到没边了,两人的人格魅力也远远超于秦昭。

    如果说只是谋士或者武将某一方不支持秦昭也就算了,主要是当时两帮人马都不看好秦昭,武将想的是哪怕秦烈不当皇帝,老二秦麒也行啊,而谋士想的是,哪怕秦麒不当皇帝,老三秦烈也行啊,然后…老大秦昭登基了。

    要知道古人讲究一个长子嫡孙,虽然是夺的国,可毕竟秦昭是老大,所以当时秦老大就经历了好几起刺杀,还都是支持秦烈和秦昭的人干的,问题是人家自发的行为,并不是秦麒秦烈策划的。

    就是在这种前提下,秦麒诈死,下落不明,之后秦烈也去了边关,偌大个京城,秦氏二点五雄也只剩下了个秦昭端坐在皇位之上。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秦麒不当王爷当海贼的真正原因,并不单单是因为如此。

    除了乔冉外,无人注意到秦麒的异色,策马继续行进。

    眼看到了城东门,数十名兵部将领全身披挂立在两旁。

    秦游挺直了腰杆,他对这种形式主义,深感痛觉。

    但是如果这种形式主义是因为他的话,三个字---美滋滋。

    大旗猎猎作响,武将们昂首挺胸。

    将领都是六品以及六品以下的,大多都很年轻,没人认识秦麒,不过都是认识秦狰的。

    秦狰哈哈一笑,策马狂奔,翻身下马后刚要挨个踹一脚,一个老太监开始拿出了圣旨。

    这圣旨一出,秦游这次去东海平乱就定性了,不负皇命,大功于朝。

    所有人下马,双膝跪地,低着头。

    叽哩哇啦一大堆,就和要水字数似的,足足念了十多分钟,大致意思就是什么玩意和什么玩意,然后怎么怎么滴,实际上就那个什么之类的,最后就这样式儿了。

    反正秦游是一句没听懂,听的昏昏欲睡。

    他觉得应该弄份圣旨随身带着,以后睡不着的时候就让凤七给自己念一遍。

    接了圣旨,秦游强忍着哈欠说了声谢主隆恩,实际上是驴唇不对马嘴,因为圣旨的内容全是假大空的话,没谈封赏,就是将这次“私人行动”变成“官方名义”罢了。

    老太监也不在意,他就负责水字数,武将们装作听不到,他们就负责当背景墙。

    不过圣旨依旧是圣旨,虽然没什么营养,可代表的却是意义非凡,秦狰再次上马,只是这一次队伍不像刚刚那般散乱,秦麒在最前方,秦狰秦游在后,老大是右侧,老三秦游是左侧,三人之后,便是凤七等人。

    入了城门,数不胜数的百姓早已分站两旁,人挤着人,垫着脚伸着脖子,吵吵闹闹的。

    秦游的目光收紧了,深怕冒出个刺客大喊一声“取你狗命”然后就冲上来捅他。

    对京中的刁民们,秦游一直都是这样的印象。

    事实上,没人跳出来找死。

    当入内城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声如蚊呐。

    “世子殿下公侯万代。”

    声音很突兀,紧接着,是第二个声音,奶声奶气的。

    “世子公侯万代。”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张开了嘴巴。

    “殿下威武。”

    声音逐渐响亮,逐渐整齐,一声高过一声。

    无数百姓开始挥舞着手臂,大声喊着。

    “殿下威武。”

    “殿下威武。”

    “殿下威武。”

    秦游满面困惑。

    他以为,京城的百姓是麻木的。

    守好自己的屋子,看好自己的孩子,填饱肚皮,搂着婆娘,屋子外面的事情,坊外的事情,京城外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事实上,的确是如此。

    东海,太远,官府没有贴告示,关于东海,他们只是耳闻了一些事,心中没有任何波澜。

    可北郊大集很近,寒山书院很近。

    大集里,都是曾经的流民,被三世子殿下所收容,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过了大集,那里有书院,那是一所特别的书院,没有王公子弟,没有高门之子,有的,只是寒门的孩子。

    寒山书院,寒门之子的书院,京中,夏朝,最好的书院,那里,是越王府的小世子所建,书院的人都说,等小世子回来了,将会创办更多的寒山书院。

    书院北侧,有好多工坊,那里,收留的都是穷苦人,工钱给的更多,待遇更好。

    所有的一切,都与别人无关,只与百姓有关,与普通的百姓有关。

    今天,小世子回来了,活着回来了,那么,就代表着希望。

    小世子会创办更多的寒山书院,会创办更多的大集,会建造更多的工坊。

    这一切,都和百姓有关。

    京城里,官员太多,世家太多,富户太多,多的数不胜数,可愿意为百姓谋出路的世子,却只有一位。

    小世子离京后,所有百姓,都牵挂着。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宁愿所有官员死绝,世家死绝,富户死绝,换小世子平安归来就好。

    因为,夏京之中,只有这么一位小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