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章 生日准备

      农历的六月十五是赵家老太太的生日,今年闰四月,公历就到了8月初。

    本来日子过的清苦,农村人家大多不讲究这个,但是今年赵老太太六十九了,再过一年便是七十整寿,赵建国坚持要给老娘过个寿辰。

    按照当地的习俗,给老人做寿讲究“过九不过十”,就是说在逢整十岁之年的时候,往往不在这一年过生日,而要提前一年逢“九”过。比如70岁的大寿,要在69岁这年提前庆祝。

    因为“九”与“久”同音,寓意“长长久久”,而“十”与“死”谐音,为人们所忌讳;而且做整寿提前一年举行,有“八九不离十”之说,也是取“不离世”的谐音。

    大哥坚持,赵建业和赵建平也不可能说不做,自己的亲娘呢,那不成不孝了。

    寿宴在村里摆,到时候亲戚邻里都来吃席热闹。办寿宴的钱是三兄弟合出的,一家10块,公平公正。

    宴席上要做什么菜、摆几个盘都是林红霞和李彩凤这对妯娌商量着定下的,一应准备也具是两家来做,李红离得远,是个甩手掌柜。

    这些天小茜跟着忙活,家里的碗碟盘子、桌椅板凳都不够,她便跑了好几家借,跟人订好,寿宴当天过来取。

    宴席定了八个盘,三荤五素,主食是饸饹面。

    小茜没吃过饸饹面,好奇不已,素琴便提出家里先做一顿吃。

    饸饹面的主要原料是榆树皮,家里的榆皮是早就磨成粉的,黄黄的一大包,素琴舀出一些,加上荞面和匀,再加水和成面团。

    然后小茜就见大哥和父亲从厢房抬出个厚重的木架子,管这个叫“饸饹床”。

    饸饹床由一条粗壮的横木和四根纤细的小木棍组成,形似一匹小木马。在横木的一头有一处碗口大小的方形窟窿,窟窿底部被穿透了许多细小的小孔。窟窿上盖了一块四方形木头疙瘩,木头疙瘩上还横着一根铁棍。

    向东直接把饸饹床架到了灶台上,底下是煮沸的滚水。

    素琴把和好的面团放进方形窟窿里,向东盖上木头疙瘩,再用力压铁棍,那一根根圆圆的面条便从底下的小孔挤出来,直接落进滚水里煮。

    觑着时候差不多,林红霞捞起煮熟的面条,再过一遍冷水,就是“饸饹面”了。

    配上咸香的卤丁,夏日吃起来劲爽弹牙,只是做一顿着实费功夫。

    “跟建军媳妇儿说好了,十五那天过来帮忙”,吃着饭,林红霞道,“还有向福,到时候也过来。”向福是赵建军的儿子。

    “再加上咱家和你三婶她们,应该能忙得过来。”

    “咱提前一天,把能做的做出来,到时候也能省点功夫。”素琴道,“还有该买的东西,也得买齐。”

    寿宴前一天刚好是小茜学校出成绩的日子,向东便决定送小茜去学校,顺便买东西。

    农历六月十四,向东和小茜照例起了个大早,准备进城。

    素琴叮嘱:“别忘了买红纸和糖,还有猪头肉,千万买城东那家的。”

    “都记下了,忘不了”,向东拍拍口袋,那里小茜早列好了清单。

    走到村子口的时候,小茜听见后头有人喊他,回过头,见向宾气喘吁吁的跑来:“大哥、小茜,我跟你们一块去。”

    “三婶不放心,派你来啦?”小茜开玩笑道。

    因是三家均摊的钱,向东买了什么、买了多少都得记账,明明白白的,饶是如此,李彩凤也不放心,总觉得别人会趁机占便宜。

    向宾撇撇嘴:“我才不听她的”,又转向小茜,“哥陪你去学校,壮胆。”

    “我又不是去打架。”

    小茜哭笑不得,到底让向宾陪着一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