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我爱的你

拒绝嫁给权臣后 第347节

      可是这世上,真正能做到,至之生死与度外的人太少了。
    再说了,人人便该有活着的权利,不能因为被人害了,不死便是错。
    她的母亲,一直努力的活着,就是因为这份努力,让当时进京赶考的陶县令,一眼相中。
    一个是清贫书生,一个是花魁娘子,就如同戏文上说的一般,爱而不得,历经千险,终难两全。
    可是,即便暂时的分开,陶县令却始终没忘了这份心思。
    榜上有名,他没求更好的前程,而是来了遥远的平城,路过楼里的时候,用官威逼得那老鸨不得不放人。
    她们来到了平城,来到了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重新生活。
    先夫人的籍契单子,确实是陶县令做的假,却并非陶夫人说的那般,是被先夫人哄骗,而是为了签订婚书,给先夫人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这些话,那时候先夫人常常挂在嘴边,自然她不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她出生女支门,而说的是大户人家的婢女,是陶县令帮她脱了奴籍。
    也许,是福分浅薄,平城突然发现了盐矿。
    原本陶县令因为怜惜发现盐矿的百姓,允他度过难关后便将盐矿上报,可后来被人发现,他便赶紧写了文书,想要奏请朝廷,因为一旦盐矿被越多的人知道,利字当头,怕是会引起纷争来。
    可这个盐矿上报之后,知府也动了念头,便对县令威逼利诱,不许他对外说,更要将知情人都灭口。
    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便陶县令不愿意,却也不能奈何知府。
    知府那边先是,派了陶夫人当时的妾氏来监视陶县令。
    这还不算完,那一日,朝廷的调任下来了,知府那边怕陶县令告发他,一直压着不放,直到,查出了先夫人的底细。
    便以此要挟陶县令,让他拒绝朝廷,只安心做一府县令。
    先夫人始终记着当初陶县令进京赶考的誓言。如今,不能造福一方百姓,却也不能一直助纣为虐的祸害人。
    这次朝廷调文是大机会,终于能越过知府,将平城的事给传出去了,免得死更多的人。
    即便最后难逃一死,也要死得其所!
    当时的妾陶夫人,一看先夫人马上便要让陶县令改变主意了,便起了杀心。
    趁着陶县令去看西山的时候,让下头人熬了毒药。
    二姑娘正好从外头回来,便瞧见,陶夫人灌自己母亲的那一幕。
    二姑娘像发疯一样去打陶夫人,可是她哪里是陶夫人的对手,被人一把给推倒了。
    母亲想要护自己的时候,从塌上掉下来,喷了一身的血。
    这一幕,一直压在二姑娘心头,怎么也散不去。
    后来,陶县令回来后,二姑娘急切的将这事告诉他。
    只是,一直所见的鹣鲽情深,却在这个时候,淡漠了。
    就看到陶县令一脸失神的坐在地上,久久不发一言。
    二姑娘只觉得恨,便一直催促,“爹,杀了她,你快杀了她!”
    可是却被陶县令给推开了。
    陶夫人居高临下的看着陶大人,她说,“知府大人已经没有耐心了,若是大人想死,那么贱妾,便一个一个的送你们上路!”
    语气,极尽张狂。
    这个时候,她的好姐姐,竟然跪在陶大人跟前,“女儿不怕死,只是心疼爹爹,十年寒窗,终究错付,心疼爹爹,还未享受女儿的孝顺。”
    话,说的特别的好听。
    陶夫人这时候笑了,“大姑娘如此懂事,那便,先送大姑娘上路吧!”
    到底,陶县令的手,还是拽住了长姐。
    他原本心是最乱的时候,女儿这般乖巧,如何能让他狠下心来。
    这手,一旦攥住,便再难松开。
    再后来,先夫人走了没多久,妾氏抬正,待到大姑娘及笄后,便送到了知府府内,做了知府的妾氏。
    尘封的往事,渐渐的除了二姑娘,没人再提起。
    至于二姑娘,一度被陶县令骂,是要逼死他们一家人。
    多么可笑,明明是贪官将他们逼到这个地步,却成了一个小丫头的错。
    可是,先夫人临走前的那一幕,一直是二姑娘的执念,总是对亲人抱有幻想。
    就是陶县令,喂她吃了这么多年的药,她其实心里有预感,可却还是吃了。
    并且,还暗暗的觉得自己多心,毕竟吃了这么多年,不还是一点事都没有?
    陶县令就剩下这么一点,还没有泯灭的人性,却让她以为这是亲情,念了这么多年。
    即便,她瞅准机会,拿了状子捅到叶卓华跟前,被毒打一顿,她都没有看破。
    尘封的往事,就这么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好的坏的,便被放在太阳下,供众人评判。
    陶县令动了怒,手费力的指着二姑娘,可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看着陶县令因为愤怒而憋红的脸,二姑娘眼慢慢的眯了起来,“其实,你一直都知道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大姑娘到了知府那边后,也会回来瞧瞧,每一次都说在知府府她过的有多么的不好。
    每一次过来,都让县令心疼的,一遍遍发誓,要效忠知府,不让知府为难大姑娘。
    可是呢,这么多年了,大姑娘在知府府都快横行了,县令难道真的没听说过?
    而且,当初入知府府,也不是知府提的,是大姑娘主动寻了陶夫人,让她递的话。
    二姑娘不信,陶县令不知道!
    他其实心里都有数,与其说是对大姑娘的愧疚,不如说成是给自己的懦弱寻了一个借口,然后戒不掉。
    渐渐的,他将这借口,当了真。
    二姑娘在县令府,孤身一人,她虽说装作已经知道怕了,不敢在找事了,也撞到几次县令与知府之间的勾当。
    可是,知府在这个地方就是天,便是连陶县令都没法子,她一个小丫头能做什么?
    只能向老天祈祷,求得有一日,神兵降世,收了那个祸害。
    “孽,孽障!”陶县令终于,可以发出声音来了,可是却还是在责骂二姑娘。
    二姑娘不以为意的勾了勾嘴角,“你知道吗,我娘给我镯子的时候,我瞧见她的手边放了一个墨色的瓶子,几次拿起来,在看见我的时候都落泪不停的罗下,当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二姑娘一顿,才又说道,“现在想来,怕是自戕的药,我当时年幼,我娘定然是舍不得我,不过我猜,与你也有关系!”
    二姑娘的视线重新放在陶县令的身上。或许,先夫人早就知晓,若是她走了,陶县令更没有勇气反抗。
    在世人眼里,一个女支子能嫁给朝廷命官,自是百世修来的福气,可在二姑娘心里,他不配!
    “无论你承不承认,只有我与我娘,才配堂堂正正的立于这天地之间!”二姑娘声音,陡然的抬高。
    有些人,只是长的像,可是骨子里,却分毫不像。
    “你以为我想吗,你以为我自甘下贱吗?”
    一直沉默的大姑娘突然喊了起来,她比二姑娘年长,自是懂事的早。
    这哪家里盆不与碗碰,再好的夫妻也有吵闹的时候,有一次,她俩人吵架的时候,却让大姑娘听见了,陶县令提起母亲的出生。
    她怎么也没想到,她竟然是最下贱的女支子腹中所出。
    作为平城府县令长女,自在平城高高在上,曾经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可最后,她才是个笑话?
    从那以后,她更小心翼翼的讨陶县令欢心,就怕有一日,陶县令纳妾,不要自己的母亲,连带着也厌弃自己。
    她也知道为人妾氏低贱,可有什么办法,知府那边已经知道了母亲的出生。
    她若不去知府那边,跟了旁的男人,日后还会想着,讨好知府,免得哪一日,自己的出生被传出来,让夫家看不起。
    既然,总绕不过知府去,那不若就直接去知府府中。
    对于大姑娘的叫嚣,二姑娘却是连眼皮都没抬,只是看向陶县令,“大人,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拾起你从前没有过的骄傲,一头撞死在我面前。要么,你就一路怂到底,写下罪状,将你与知府勾结的事交代的清清楚楚。”
    “自然,你可以死,可你的大女儿舍不舍得死我可说不准,左右,她这张脸皮,我很是看好!”
    言外之意,便是真的要剥了大姑娘这张脸。
    “你,你敢!”陶县令咬着牙,愤恨的看着二姑娘。
    二姑娘紧紧的皱着眉头,“你,写还是不写?”
    那眼神,仿佛是要告诉他,这是二姑娘最后的耐心。
    “爹,你莫要写,无论我能不能办成事,知府大人明日都会亲自前来平城,只要熬到大人来便好了!”看下头人端来了笔墨纸砚,而陶县令,犹豫了。
    大姑娘便焦急的喊了出来。
    她可以不办成事,可却不能坏事。
    只是,一着急有些不该说的话也说了出来。
    二姑娘饶有兴味的问了句,“哦?能不能办成事?不知道,知府大人会让他的妾氏,办什么事?”
    侧头,又问了陶县令一句,“不知,陶大人是否知道,你善良的大女儿,此行到底有什么目的?”
    话,既都说出来了,只要陶县令不傻也能明白。
    她过来,就是为了看着陶县令去死。
    “爹,你莫要听她胡言!”大姑娘还想说什么,可是看到陶县令眼里的失望,到底是明白,他不再信自己了。
    大姑娘张了张嘴,突然笑了起来,“是呀,我是想让你死又如何,你们既然生了我,便就该让我过上好日子。可现在,每日伺候一个快要做我爷爷的人,我每日都要忍着恶心!
    爹,大人说了,只要你痛快的死了,这事过去后,便休了他那个黄脸婆,爹,你为了我连母亲都不管了,就求你,再,护着我这一次!死了吧!”
    大姑娘越说,越让人觉得魔怔了。
    陶县令的手终于拿起了笔,眼泪从他满是伤痕的脸上落下,落在宣纸上,染出一滴滴水花。
    “我可以认罪,但你要答应我,不要为难你长姐。”事已至此,他再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他在乎的女儿,一直在骗他,他想要好好的活着。如今,却是人不人鬼不鬼的。
    认罪便认罪吧,说不定二姑娘一心软,能给自己个痛快。
    到了现在,陶县令还要护着大姑娘,真真是,慈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