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二百十五章 圣旨到

      一直在为灞桥大会忙前忙后的还有陕西第一镖局镇西镖局总镖头曾少敏,他带着自己的徒子徒孙们也在帮着维持秩序,维持各方关系的平衡,尤其是参加此次大会的绿林方面人员,他们的身份是土匪、响马、山寨等,他们的代表也希望趁机能够被朝廷招安,但又唯恐这是个陷阱被朝廷一股脑杀了。

    曾少敏以镇西镖局总镖头的名誉和镇西镖局的近百年来的名誉做保证,这绝对不是陷阱,而且如果大家联合起来请求曹跃收编,介时西北许多山寨土匪响马便可以鱼跃龙门,从此之后身份洗白,不再为躲避曹跃的新军围剿而苦恼。

    众人都知道这曾少敏曾经救过曹跃的命,因此算是半个主人,有他如此保证,大家放下心来。当然,若是曾少敏违背了誓言,西北数百家土匪响马非得将镇西镖局诛九族不可。

    曾少敏安抚了绿林留下保障之后,随后找到了曹跃,向他说明绿林代表的事情,曹跃考虑了一番,说道:“其实我并不想要招安土匪响马。”

    “啊?”曾少敏大吃一惊,心说你要是不招安何必派发灞桥令牌,再说我已经作出承诺了,这可要把我害惨了啊。

    曹跃随后却说:“但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决定对他们之中的部分人招安。”他没有说出来,其实最早的灞桥大会的设想就是整合西北民团,借机铲除土匪响马,可惜杜文辉私自制作了灞桥令牌卖钱,导致灞桥令牌泛滥流落到绿林人士手中,最终成为了如今西北黑白两道一起参加的灞桥大会。也许杜文德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只不过想要赚一些小钱的小伎俩,会导致这么大的变数,几乎西北绿林道上所有的土匪响马都派出人来参加灞桥大会,希望能够招安洗白身份。

    这些响马的目的并不复杂,因为曹跃的血军太凶猛强横,且曹跃平定甘肃之乱后,西北迎来了和平发展时期。而在和平发展时期内,百姓渴望过上平静的生活,朝廷也会将治理重点放在他们身上。这正和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混乱的西北和平后,响马土匪们将没有空间和未来发展。但凡长一些脑子的都会选择招安,便是没长脑子看到曹跃血军的凶狠与残暴恐怕也知道西北再不是他们的乐园,要么走,要么死。

    而灞桥大会,在杜文德意外的举措之下,成为了西北绿林的一个跳板和台阶,这倒是杜文德、曹跃和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在得了曹跃的保证之后,曾少敏才放下心来,笑着说:“只是不知明天晚上会有多少人来了,但是现在已经有八百多人,幸亏军营很大。另外在西安城里也住着几百人,不知会厅能否容纳得了?”

    曹跃想了想说道:“虽然可以容纳,但人多了无益,介时只允许一个代表带一个助手进入会场,如此便不会麻烦了。”

    曾少敏道:“这倒是个好办法,保镖护院进来容易惹事,我去与杜长官说说去。”

    “等一下。”曹跃忙道。

    “何事?”

    “曾镖头,你知不知道一个叫做绿林虎的人?”

    曾少敏笑道:“绿林虎便是杜长官啊。”

    曹跃紧锁眉头说:“这个家伙,真能胡扯。”

    “没事的话我去了。”

    “好,麻烦曾镖头了。”

    曾少敏说:“和我不必客气。”

    灞桥大会的举办地点是白虎堂,能容纳五百人同时开会,在白虎堂会场中央,杜文德正在指挥一切人员,将设施摆放整齐。曾少敏立即转达了曹跃的要求,杜文德忙说:“还是将军想得周到啊。”

    虽然大家都不带保镖进场,但还是有人害怕带了保镖,只是需要再一次贿赂杜文德了。杜文德想着左右自己也收了钱,有钱不嫌多,再者说他本来的安排是白虎堂要容纳一千两百人开会,可是按照曹跃的要求只能有八百人了,空着这么多的座位岂非浪费?于是暗中接了这一笔钱,心中学说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受贿,这是最后一次。

    辛洛安插在军中的人将杜文德的一切敛财行为看得一清二楚,立即上报给曹跃,曹跃表示由你记下来即可,不必多说,辛洛是明白人,便不再多言什么,却对杜文德的一切更加重视了。

    到了晚上,总督府亲兵营把总陈开天特地跑到灞桥军营来报喜说:“将军,大喜事,大喜事啊!圣旨到了,总督大人通知你明日沐浴更衣,在总督府接圣旨。”

    电视剧里宣读圣旨的一般都是太监,但是实际上到了清朝,唯恐清朝出现明朝一般的宦官专权舞弄超纲,康熙勒令所有太监不得出京。所以到外地宣读圣旨的并不是太监,而且太监也不能代表皇帝宣读圣旨,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人,只能传口谕。而真正宣读圣旨的人则是翰林院大学士或者皇帝指定大臣,例如给曹跃宣读圣旨的便是翰林苑编修广西人刘名誉。曹跃一直以来被电视剧影响,真以为来的是个大太监,还准备了一份厚礼。却没想到来的是个翰林,而且还是一个比较清廉的翰林。

    不过宣读圣旨这件差使其实也是有油水的,只是刘名誉胆小甚微,不敢拿太多,只收了曹跃二百两银子的包封钱。

    由于圣旨是光绪皇帝发的,因此第一句便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旨的第一句话都差不多,要么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要么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区别是诏曰是有翰林院编写,制约是由皇帝指定人编写,翰林院编写一般是由皇帝派遣翰林院人来宣读圣旨,而指定人编写一般就是由某一个特使前往。当然,皇帝差遣的特使如果出京,就不能是太监,否则就要被御史台弹劾,还会被满清的铁帽子们指责。

    慈禧曾经打破常规,派遣大太监安德海出京,结果在山东的时候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宰了,慈禧听了之后痛哭不已,但却拿丁宝桢没办法。一来丁宝桢是按照规矩办事,二来慈禧如果说是自己派安德海出宫,则首先坏了规矩,颜面尽失,死后不得入皇陵。

    这封圣旨的大概意思就是,傀儡万岁爷特招曹跃进京面圣,感谢圣恩,然后抬籍登记造册。

    曹跃与陶模连忙盛情款待这位翰林编修刘名誉,大概是刘名誉快要出仕,所以礼部派他出行走行走,结交一些官员,将来好在任上多多方便。而依照刘名誉的品级,他最少会出任知县一职,因此刘名誉哪里敢在陶模和曹跃两人面前装什么京官,连陪酒的时候也必须要坐在下座。见陶模与曹跃两人热情,刘名誉操着并不流利的带有广西口音的京话说道:“陶大人,曹将军,这次八百战俘一事可是给皇上和太后长脸不少啊。”

    陶模捋着胡子点头便笑道:“太后怎么说?”理所当然,和没权利的皇帝相比,太后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刘名誉道:“太后对你治理甘陕两省非常满意,对曹将军在西北的平乱也非常满意,他说国有良臣名将,何惧西夷。”随后不禁感慨说,“甲午年,我在翰林院任司务郎时,见那湘军淮军一败再败,军无战心将无勇气,若是有曹将军在,何须打不过东瀛日寇。唉……”

    曹跃听他所言,心说这广西翰林倒是一个爱国的书生,虽然也拿银子,但大体来说清朝无官不贪,已经成了风气,刘名誉虽然也拿银子却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应该是一种官场习惯罢了,他倒是对刘名誉刮目相看起来,嘴上谦虚道:“刘大人过誉了,甲午战争非在下能够更改得了的。”

    刘名誉道:“将军以为甲午何以言败?”曹跃看了看陶模,陶模示意他大胆地说,曹跃终道:“甲午之败,败在后勤,叶志超一败千里根源就是淮军无后勤,且大清国虽然装备了西式火器,甚至所用步枪大炮比日本人还要先进,勇气也不输于日寇,然而却低估了现代战争对后勤的需求。国战和战斗不同,客军作战和国土作战不同,昔日叶志超杀捻军时十战十胜,却是在山东大胜,背后有全国支持,捻军无火器巨炮交战,叶志超打得得心应手。但日寇却不一样,日寇也是现代陆军,叶志超理应明白,中日开战,起码要打上几年。他储存的弹药居然只打了一天,说明战前他根本就没有准备,或者是他心里没准备,或者是他将日本军队当做捻军一样轻视。而叶志超不是唯一一位这样想的将军,大多数军官的观念还是介于现代战争和传统战争之间,因此一旦遇到日本军队就准备不足。”

    刘名誉连连点头,道:“武人视觉果真不同。”

    曹跃总感觉这个刘名誉话里有话,可是却又不明白他话中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