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38章 找一个突破口

      球场中,瑞典神锋霸气侧漏。

    潇洒地从罗比基恩身上迈过后,连申辩的动作都没有。

    我就是故意撞倒你,你又能拿我如何?

    两人在场上位置都是前锋,按理说很难碰到一起。

    但刚刚伊布特意后撤到中场参与争顶,并且利用其高大的身材以及无与伦比的爆发力,在空中硬生生将罗比基恩撞倒。

    在将皮球分给队友后,伊布勉强控制住平衡,也正因此,两只脚一左一右地跨在罗比基恩身侧。

    这姿势已经很明显了。

    为了保护球员,刚刚还想继续比赛的裁判连忙吹响口中的哨子,上前查看罗比基恩的伤势。

    伊布在潇洒走到一边,既没有争辩,也没有言语。

    只是转过身,盯着面前每一名朝他声讨的热刺队员。

    罗比基恩是热刺的场上队长,伊布用这样蛮横的方式对其造成“羞辱”,热刺队员们第一个不干。

    双方隔着裁判,怒目而视。

    倒地罗比基恩只是有些擦伤,经过简单治疗后又重新站了起来。

    而伊布的反击却像一根点燃的导火索,彻底将这场比赛的火药桶引燃。

    很快,客场作战的国米就打出了一次威胁进攻。

    以萨内蒂为首的内拉们凭借出色的团队配合和个人意识,在左路打穿了热刺的防线。

    萨内蒂的盘带加上坎比亚索的奔跑覆盖,直接将战线推进到热刺禁区外。

    这时,萨内蒂突然传出一脚转移球,中路的斯坦科维奇奋力插上。

    就在其他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禁区内的圣克鲁斯以及伊布身上时,这名前南猛将迎球就是一脚远射。

    作为攻击型中场,斯坦科维奇带球速度快、技术好,射门力量大,在意甲赛场中屡屡上演精彩绝伦的远程破门,这也使得斯坦科维奇成为当今国米阵容中出场最稳定的球员。

    面对对手的冷射,门线上的罗宾逊注意力高度集中,用一个鱼跃扑救化解了危机。

    当热刺门将的手指碰到皮球时,他的身体已经横在空中,几乎和地面平行。

    “喂!都干什么呢?打起点精神来!”

    “不能再让他这样轻易射门了!”

    罗宾逊起身后冲着队友大吼。

    哪怕是主场作战,热刺队员们也都意识到,意甲冠军当真不好对付。

    两分钟后,热刺的机会也出现了。

    莫德里奇用盘带过掉了对位的坎比亚索,突然起脚45度传中。

    禁区内,贝巴压着科尔多巴勉强抢到了第一点。

    但他头球的方向却不是球门,而是国米禁区边缘的位置。

    这样的“配合”让初和热刺交手的国米上下有些摸不着头脑。

    按理来说,禁区内抢点队员的第一头球目标应该是对手的大门,再要么就是另外一侧出现空位的队友。

    像贝巴这样往禁区外顶的,还是第一次遇见。

    难道是热刺前锋失误了?

    就在国米后防抬头张望时,刚刚被顶出禁区的皮球犹如一枚出膛的炮弹,横在空中又飞了回来。

    面对来球,马特拉齐下意识扭腰躲闪。

    既是出自人类的本能,又是注意不能用身体干扰球路。

    果然,塞萨尔的门线技术也不是吹的。

    当皮球飞到门前时,刚好出现一双黑白色的手套,将皮球挡出立柱。

    哗!

    王小冬的劲射同样让内拉们一阵心惊。

    在双方球员渐起的火气中,比赛节奏越来越快。

    双方队员都在试图控制比赛,但哪一方都不是任人宰杀的鱼腩,根本不想跟着对手的节奏来走。

    球场边,国米主帅曼奇尼不得不做出双手下压的手势,希望队员们可以稳住心神。

    毕竟和对面年轻的热刺相比,国米的平均年龄整整大了对方5岁!

    这里是客场,和对手踢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要想赢得胜利晋级,可以回到梅阿查来“教训”对手,没必要在这里拼个你死我活。

    胶着的比赛中,虽然国米在控球上占据一定优势,可以凭借转移和稳步推进,把战线强推到热刺禁区前沿;但热刺的反击却犀利无比,无论是贝尔还是列侬,在边路都有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球趟至对方禁区。

    这样的反击速度,即便是以覆盖范围著称的坎比亚索都有些吃力——他跑得了那么久,却没办法跑那样快。

    再加上偶然出现的人仰马翻,比赛就在这样的互相伤害中进行下去。

    热刺的意图十分明显。

    就是想在主场打垮对手,然后获得更多主动。

    而国米又岂是易于之辈?

    在队长萨内蒂的调控下,国米的整体阵型一直紧凑无比。

    可以说,如今国米阵容中最出名的队员都坐在场边;即便如此,首发的这些家伙也都不是易于之辈。

    王小冬这段期间一直用自己的目光在萨内蒂、斯坦科维奇和坎比亚索身上晃来晃去。

    抛去另外一侧的马克斯维尔,王小冬需要在这三人中找到一个突破口。

    作为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史上最年轻的队长,斯坦科维奇的能力毋庸置疑。

    他的场上重心主要放在进攻上,所以想找到突破口,斯坦科维奇这里最为容易。

    但这名前南队员站位比较靠前,即便通过了也很容易被后面的对手补住空档,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陷入包夹陷阱。

    王小冬摇了摇头,又把目光看向坎比亚索。

    阿根廷光头大汉身材不高,比王小冬矮了半个头左右。

    但没有人敢小看他。

    作为知名的b2b中场,坎比亚索的跑动范围非常广,并且永不知疲倦,和马克莱莱是一个类型。

    不仅如此,坎比亚索还有一手属于南美人的脚下技术。

    他不仅位置好,方向感出色,更有一手“偷球”绝技。

    就在刚刚,王小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南美光头汉子从一侧神不知鬼不觉地上前,用一个难以形容的鬼魅身法挤到莫德里奇身前,切断其与脚下皮球之间的联系。

    而在这之前,莫德里奇根本没有意识到身旁还潜伏着这样一名对手。

    等听到列侬和王小冬的提醒时,已经晚了。

    所以要想在坎比亚索身上做文章,王小冬必须得做好临门一脚前,还有可能被对手偷鸡的准备。

    同样不划算。

    最后,王小冬的目光落在了萨内蒂身上。

    作为国米的场上队长,萨内蒂一直是内拉们的心里支柱。

    当今足坛,像萨内蒂这样"图腾"性质的球员已经越来越少了。

    他忠诚、坚毅、忍耐,从1995年就加盟国米的萨内蒂到现在已经有13个年头了。

    萨内蒂脚下技术不用多说,攻守全能的阿根廷人几乎可以胜任任意一个位置。

    他的号码和王小冬一样是4号,但就是这个象征防守的数字,却频频出现在国米的进攻第一线。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信任!

    队友们信任萨内蒂在进攻中可以传出一脚好球,也同样信任他能在对手反击时,用最快速度跑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上。

    事实上,萨内蒂也凭借自己孜孜不倦的拼抢和严谨的球风做到了这一点。

    可以说,萨内蒂所在的区域,是国米阵型中最难突破的一点,任谁都不会把这里当做第一冲击目标。

    但王小冬却不这么想。

    有谁会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再安装一柄自动步枪的吗?

    没有!

    那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保险柜是最安全、最结实的,不可能从外界攻破。

    也就是说,当你真拿着锤子敲开他的外壳后,里面最珍贵的东西会立刻出现在你眼前。

    置换在球场中就是,当对手从萨内蒂这里打通道路后,其它对手的支援绝对会更慢一些。

    因为没有人想到对手会从这里打通突破口。

    最牢固的城墙,也有可能是最脆弱的地方。

    王小冬心头暂定,他已经下定主意要敲一敲这个鸡蛋壳!

    又一次的进攻,莫德里奇转身面对坎比亚索,左脚虚跨,右脚顺势向前一拨。

    稍微晃开坎比亚索的的重心后,又用最快的速度将球拉回至身体左侧,与此同时瞬间蹿出,从对手身边突了过去。

    看上去很轻松。

    但银角大王却没有丝毫大意。

    他知道,对手就跟在自己身后,随时有可能上来断走皮球。

    此时此刻,克罗地亚少年每一个细胞都高度紧张,既要控制好脚下的皮球,又要注意对手的迎面防守,还要提防身后侧的“偷鸡大师”。

    趟了两步后,好不容易找到空档,立刻把球塞给了边路的列侬。

    电动老鼠得球后立刻加速沿着边线向前冲去,希望能打出一波快攻。

    贝巴和罗比基恩已经冲到了对方禁区前沿,随时准备接应,并且已经开始搅乱对手的禁区的布防。

    即便如此,列侬还是瞥了一眼中路靠后的位置。

    他在寻找自己最信任的队友。

    就在这时,马克斯维尔上来了。

    巴西人被伊布誉为“阿贾克斯最出色的球员”,也曾经是2004年的荷兰足球先生。

    27岁的马克斯维尔正是当打年纪,面对飞速插上的列侬,他并没有直接上前拦截,而是从内侧贴上去后,就一直在列侬身前不远处侧身跟跑,压制对手速度的同时,随时防止列侬内切。

    但内切并不是列侬的最优选择,甚至不是第一选项。

    在看到王小冬举起右手时,电动老鼠果断右脚一兜,把球踢向中路。

    “这就传中了?”

    马克斯维尔心头一惊,连忙向自家禁区望去。

    塞萨尔安稳地站在门前,眼睛随着边路的皮球逐渐移动到球场中间。

    “没有传禁区?”

    这一下马克斯维尔也有些懵了。

    热刺的打法果然奇特啊!

    前锋挣顶不直接攻门,边锋突破没到禁区延长线内就传中,并且还不是直传禁区。

    这样的奇特打法确实让这些传统球队有些不适应。

    随着皮球在空中飞行,摄像机也定格在皮球预落点的两人身上。

    当看到两个“4”号纠缠在一起时,主场解说员也来了精神。

    “阿伦传中...”

    “他的目标是...”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