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仙李白的一首诗,无形中也为这座坐落于江南,大运河之滨的风景之城添了几笔青墨风雅。
这是福地啊。
南临长江,东依运河,漕运繁荣,商贸发达。
作为历来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美誉的扬州,从隋炀帝杨广大笔一挥,在地图上划出了那条所谓功在千秋的漕运生命线之后,扬州便一跃成为了江南屈指可数的重城、要城。
但也是因为这个所谓的重城名头,为扬州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带来了长达上千年的痛苦。
兵家必争之地。
这座在唐天宝盛世年间迅速繁荣壮大的城市,经历的第一次兵祸便是那席卷大半个神州的黄巢起义,起义军的兵锋自西北卷入江南之后,在扬州和大唐王朝展开了殊死搏杀。
扬州城几番易手,带来的唯一结果便是让这座曾经人声鼎沸,纳民五十万之巨的巨城沦为废墟,化作鬼都。
而等到五代十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扬州,便也如天下每一个城关那般,卷入了长达五十余年的诸侯混战当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周显德七年,陈桥驿站赵匡胤的黄袍加身,裹挟着历史浩荡不可逆的大势,再一次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扬州,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如同历史上每一个新生的王朝一般,大宋虽然比不上汉唐这些大一统王朝那般疆域辽阔,但中原富庶之地亦全在中央的统治之下,民生繁荣、国力强盛。
与人而言,饱暖思**,与皇帝而言,安定思开疆。
开国之后安定了几十年,赵光义坐不住了,每次展开历史的画卷,他都想迫不及待的上去挥毫涂抹,将自己的名字永远的镌刻进历史的长河中,更要熠熠生辉,光耀千秋万世。
他成功了。
成功的将高梁河车神这一名头留了下来。
不仅没有把燕云十六州收复,还一战将大宋王朝过半的精锐永远的留在了幽州地界。
于是大宋又一次老实了下来,从高梁河之战到雍熙北伐,许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又或许是屁股上的伤每逢阴雨天气都会发痛的原因,赵二终于老实了下来,致死再不敢言北伐事。
时间的长河进入了新的节点,咸平。
大宋迎来了更鼎盛的新时代,新皇帝赵恒的节税、开海、通商改革新政,让大宋王朝焕发了更加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也让社会的角角落落都繁荣起来。
作为运河第一城的扬州,富裕的速度自然是更快,而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社会繁荣所带来的舒适会抹平一切历史留下的痛苦和伤疤。
即使北方的大名府附近,宋辽还在对峙,在酝酿着更为声势浩大的新战争,但北方的狼烟纵使吹得再远,也终不可能越过千山万水,影响到江南的升平歌舞。
这一年,这一天,这一刻。
一个乞丐如千千万万为求生活安定从北方南迁的普罗大众一般涌进了扬州城,没人会去注意,也没人需要注意。
谁会去注意一个乞丐呢。
(新书将于明日正式更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