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啊!”约翰·比尔森捂着脚跳了起来。
“混账东西,走路不带眼睛吗?居然敢撞老子,你是想死了吗?”还没等约翰·比尔森开口呵斥那个家伙,那个家伙反倒是先朝着他大吼了起来。
“混账!”约翰·比尔森放下了脚,怒吼着向那个家伙冲了过去,准备给那个家伙一个教训,一定要揍得让他妈妈都认不出他来!
约翰·比尔森狠狠的一拳向着那个家伙打去,然而那个家伙却格外的灵活,他只是轻轻的向旁边一闪,约翰的这一拳就落空了。然后,就在约翰想要收回拳头,再来一次的时候,他的脸上就重重的挨了一拳,于是他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就在晕倒前,他还似乎听到,那人说了一句:“真他妈的没用!”
第三百七十九章 改变
这一天,德娜和爱丽丝都没有受到什么打扰,第二天也是,第三天,第四天都是这样。
“这些家伙真是没用!”回到小阁楼里,德娜一头倒在床上,眼望着屋顶上的玻璃瓦,骂道。
“德娜,说谁呢?谁惹你生气了?”爱丽丝笑嘻嘻的给自己和德娜都倒上了一杯水,然后轻轻地走了过去,“起来喝口水吧,我都快渴死了,你就一点都不口渴?”
德娜坐起身来,从爱丽丝手里接过水杯,然后咕咚咕咚的一口喝了个精光。
看着德娜的动作,爱丽丝不由得有点想笑。在她看来,德娜小姐虽然非常厉害,几乎学什么都学得好,在这些日子的相处中,德娜小姐的知识面之宽,见解之深刻敏锐,以及做事情的认真干练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德娜小姐毕竟是个半大孩子,有时候也明显的有些孩子气。比如说,在外面的时候,无论在干什么,德娜小姐都是仪态万方的。而一旦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她就似乎有些故意的要和外面的形象对着干,怎么不淑女就怎么来。比如这个喝水的动作,要是让她母亲看到了,一定会非常的生气吧。而且,这种表现,也让爱丽丝想起了临出发前,她所看到的资料里对德娜的一些描述。
“德娜小姐可能是因为在家庭中的压力太大,所以极其渴望自由,而且有些故意反抗的意思。每次外出,德娜小姐都会有意的制造出一些意外的事情来,她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和负责保卫工作的人捉迷藏。所以负责德娜小姐的安全保卫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小心其他外来的危险,更要小心德娜小姐本身,不要不小心被德娜小姐甩掉了。”
“他说的那些家伙真是没用该不是说那些流氓的吧?也许德娜小姐只是想要借着流氓来捣乱的机会,甩掉我和那些暗中保护她的人,跟我们玩个捉迷藏?看来我们真的需要提高警惕了。”爱丽丝这样想着。
……
此后在英国的日子都相当的平淡,德娜完成了对于英国的医院的护理状态的报告,然后离开英国,依照计划前往法国。
1889年的法国正是热闹的时候,巴黎世界博览会正在举行,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都在这里汇聚。就在这一年六月底的时候,德娜和爱丽丝来到了巴黎。
德娜很快就在巴黎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女记者。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十多年前,女记者的稀有程度还类似于后世的华南虎,而到现在,女记者虽然还是很稀有,但稀有程度已经从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华南虎级别,降低到了至少存在与否不用怀疑,而且时不时的还能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滚滚的级别了。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以电气的普及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各国都冒出了一大堆的大大小小的暴发户。这些人家里的子女都会接受教育。同时社会上对于受过教育的女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这使得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女性的数量大大的上升了,也使得更多的女性开始离开家庭,进入到一些以前完全由男性独霸的行业。记者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那些主流的报纸,或者偏保守的报纸,依旧还不能接受女记者,所以德娜现在所供职的报纸只能是偏左翼的报纸。这类报纸大多很不稳定,说不定今天开张,明天就会因为发表了什么不合时宜的文章,结果报社就被查封了。当然,这绝对不是限制言论自由,而是维护社会秩序。
不过左翼报纸也自有它的读者群,所以虽然有这样的危险,虽然不断的有左翼报纸被查封,但也不断的有新的左翼报纸出现。如今德娜就找到了一家刚刚开始兴办的左翼报纸——《晨星报》。
这家报纸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新报纸,因为他的投资人,主编,记者们已经合作了很久了。只不过他们的报纸以前叫《旗帜报》,后来又叫《明灯报》,后来又叫《警钟报》,后来又……现在叫《晨星报》。
“德娜小姐,您知道我们这家报纸的倾向吗?”主编阿尔芒问道,他们报纸现在的确需要记者,而且从观念上来说,他们也不排斥女记者。不过记者的政治倾向最好不要和报纸相反,要不大家都会觉得很不舒服的。
“我知道一些,你们是偏向左翼的报纸。”德娜回答说,“如果不是,你们也不会要女记者。”
“啊,这倒是,支持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正是我们这些人的一贯的理念。”阿尔芒笑道。接着他就开始考校起了德娜的知识程度。
“我不能说自己已经读过了大学,事实上,我正在为读大学筹集学费。”德娜这样告诉阿尔芒,“我来自美国的克利夫兰,你知道那里有一所不错的理工学校的。可惜,他们虽然招收女学员,但是他们的学费很高的。我在克利夫兰完成的中学学业,并自学了一些社会学,数学,以及工程学的东西,而且还学了法语和德语这两门语言。我想我能够胜任记者这个工作。尤其是,我的数学和理工科的只是还算不错,如今巴黎正在举行世界博览会,里面有很多的新的理工科相关的东西,这正是我的优势。”
在这个时代,很少有女性会对数学和理工方面有研究的,即使后代,人们也习惯性的觉得这个行当应该是男人的地盘。所以阿尔芒立刻来了兴趣,他本人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名字很土,但是这所学校却绝对是法国乃至欧洲的顶尖的学府)读书的时候学习的就是数学。于是他就随意的给德娜出了几道不算太难的数学题。而这种程度的题目也根本就难不倒德娜,她轻松的就解答出来了。
“嗯,很不错。”阿尔芒说,“那么社会科学方面,你读过那些书籍?”
“自由主义的我读过《国富论》,而左翼的社会经济学,我读过《1844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剩余价值理论》以及一部分的《资本论》。”德娜回答说。而她说出的这些书目,一下子让阿尔芒睁大了眼睛——这个阅读量,甚至都压到了大多数专门学习社会学的大学生了。
于是阿尔芒拿出了几个社会现象,让德娜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加以分析。结果,他再次惊讶的发现,德娜的确没有吹牛,甚至她不但读过这些书吗,她甚至能理解它们,运用它们。她对于一些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甚至比阿尔芒自己的答案都更深刻。
“一个少女,怎么会有这样的见解?”阿尔芒这样想着,他当然不知道,隐退了的史高治在鸭堡里给德娜他们分析过多少类似的案例。
当然,德娜的分析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至少,有一个问题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德娜的表达太直接,太犀利了。
“分析得很不错。”阿尔芒说,“只是在表达上,太过直接了。德娜小姐,要是把这样的语言直接刊登在报纸上,我敢肯定,要不了几天,我们的报纸就又要被查封了。不过这也没什么?不过是再换个名字罢了。只不过,有时候我们的记者也会因此被抓进去一段时间的。德娜小姐,您是一位可爱的小姐,我们可不想让您被抓进那种地方去。所以,今后您在文章中分析这类的问题的时候,在表述上最好能更委婉一点。不过无论如何,您的才华征服了我……欢迎您,德娜同志!欢迎您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为了真理而斗争!”阿尔芒向着德娜伸出了手。
社会主义的理论,德娜很早就接触过了,不过她所接触的更多的是一些政治经济学之类的东西。史高治在给孩子们选择教材的时候,是很小心的,毕竟小孩子很容易受到那些正义的大目标的激励,万一把他们教成了无产阶级战士了,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向那些指向革命的因素更多的作品,比如《共产党宣言》之类的东西,史高治可是不会让的那这样的孩子们去学习的。当然,即使是最纯粹的经济学里面,也是包含着革命的思想的,不过史高治不往那边教,德娜虽然有些朦朦胧胧的感觉,却也不会认真的去往那边想,总的来说,她的注意力几乎全放在“世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上,对于“世界应该怎么样”其实想得并不多。自然也就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关心有限。所以如今阿尔芒突然表现出来的这种热情,让德娜很有些惊讶。不过惊讶归惊讶,德娜却从阿尔芒这种热情中,感受到了一种真诚,一种不带有利益计算的真诚。而这,正是在鸭堡中所没有的。在鸭堡里,有一个靡菲斯特(引诱浮士德的魔鬼),一个否定的精灵,他不断地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撕了下来,而代之以清晰明白的可以计算的金钱关系。他将孩子们教得明智了,也将孩子们教冷了。而这种突然出现的真诚的热情,却让德娜又是抗拒,又是喜欢。
“德娜同志,”阿尔芒说,“我们马上就有一个重大的工作了,那就是采访‘社会主义国际’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第三百八十章 山寨大国
德娜的主要工作是采访即将召开的“社会主义国际”,也就是后世通常所说的“第二国际”的会议。不过这个会议的召开要到七月中旬,所以,德纳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采访正在进行中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用阿尔芒的说法是,也趁着这个机会,熟悉一下业务。
和德娜不一样,爱丽丝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天赋可远远比不上她在射击、格斗、跟踪等方面的天赋,所以,爱丽丝本来是不可能也找一个记者的职业,然后跟着德娜跑。不过这难不倒爱丽丝,麦克唐纳财团在法国也有很多的生意。有生意自然就有影响力。所以爱丽丝很轻松的就弄到了一份巴黎世界博览会“向导”的工作。然后德娜自然必须“雇佣”她,带着她满巴黎乱跑了。以至于阿尔芒甚至感叹,德娜小姐各方面都好,就是有点路痴。
世界各大工业国都把巴黎的世界博览会当做了一次展示自己的工业力量的大橱窗。而在这些展示中,德娜最为关注的就是德国的展区。
“德娜,你看这辆车,和我们的甲壳虫真像呀。”爱丽丝指着德国展区里的一辆小轿车,惊讶的对德娜说。虽然德国和法国的关系自从普法战争之后,就一直非常的冷淡,但是像世界博览会这样的机会,德国人也是绝对不会缺席的。
“的确有点像。”德娜也点了点头,“除了前脸稍微有点不同,然后车标也不一样,单单看线型还真有些像。不知道里面怎么样。”
“上去看看不就可以了。”爱丽丝说。
于是德娜拿出自己的记者证,递给那家叫做奔驰汽车的企业的代表,并对他说:“我对于这款车很感兴趣,我可以进到里面去看看吗?”
那个留着一副大胡子的企业代表看了看德娜的记者证,有看了看德娜,好像很为她的年轻而感到惊讶,不过他还是很礼貌地表示:“这位小姐,感谢您对本公司的产品的关注。”并且很客气的帮德娜拉开了车门。
车门打开后,德娜越发的可以确定,这辆车的的确确就是抄袭了大众汽车的甲壳虫。不过她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坐进了驾驶室里。
那个大胡子代表继续向德娜介绍他们的产品:“小姐,您看,这是方向盘,在车辆行驶的时候,您可以用它来控制方向。这是离合踏板,这是……”
“谢谢您,先生。”德娜满脸笑容的回答说,“我是从美国来,我会开车,而且这辆车的内部的设计和我以前开过的大众甲壳虫非常相似。我觉得,如果您允许,我立刻就能把它开出去绕着巴黎转上两圈。”
听到德娜提到“大众甲壳虫”,那个大胡子似乎有点不安,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说老实话,德娜对于“大众甲壳虫”被人家仿冒的事情,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在意。因为,美国的国力还不足以制止远在欧洲的仿冒行为,所以事实上,麦克唐纳财团对于德国人的仿冒行为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既然阻止不了,那破口大骂或是出言讽刺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德娜倒是并没有深究的意思。不过爱丽丝可并不这样认为,她细细的看了一下这辆车,然后说:“德娜,要说这车和大众甲壳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说,你看前车灯,大众甲壳虫是圆形的,这个却是方形的。然后车轮好像比大众的甲壳虫的小一号。”
“还有有不少不同的。比如说变速箱就和甲壳虫不一样。”德娜补充了一句,“比甲壳虫多了一个前进挡。当然,说老实话,就这一点来看,比大众甲壳虫还要强一点呢。”
“是的,这位小姐说得有道理。其实这车也就是外形和甲壳虫比较像,其他方面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这车比甲壳虫可便宜多了。”那位代表赶紧接着德娜的话往下说。
“比甲壳虫还便宜?这不太可能吧?”这个说法倒是让德娜吃了一惊。不过她立刻就反应过来了,继续问道:“你的意思是说算了关税之后?”
“关税倒不是关键。”那个大胡子苦笑了一下,回答说,“法国人怎么会给我们更低的关税呢?只不过,美国生产的汽车要从美国运过来,运费就不是一笔小数字。而且,美国人要支付的关税一点也不比我们低。当然更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工资成本要更低一些。所以,我们能够以比大众甲壳虫更低的而价格出售这种汽车。而且,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质量绝对不会比美国货差。甚至不会比英国货差。”
在那个时代的欧洲,新兴的工业国德国在产品质量方面的名声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响亮,这个时代的人在听到“德国制造”的时候,想到的绝对不会是高大上的“油纸包”,虽然在这个时候,德国人已经在青岛开始修建那个据说到处都埋着“油纸包”的特别有良心的下水道了。不过奇怪的是,德国人在给汉堡建下水道的时候却格外的没良心,弄得地势不高的汉堡一下雨就经常会积水。(其实,一千年前,中国人建重庆的时候也很有良心,重庆也从来不担心内涝,原因和青岛一样,因为它们都是建在山坡上的城市,它们都能积水了,周围都该变成大海了吧。)总之,在那个时候,德国货几乎就是低端便宜货的代名词。至少和英国货比,绝对是这样。
欧洲工人的工资比美国低,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不过德娜还是忍不住打听了一下奔驰公司的工人的工资状况。结果她惊讶的发现,在普法战争中胜利了的德国,工业实力已经明显超过了法国的德国,拥有欧洲最好的煤矿,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优质铁矿的德国,他们付给工人的工资居然比法国工人的工资还要低不少。
离开了奔驰的展台,德娜又随便逛了一下,又在其他的德国公司的展台上发现了更多的仿制品,其中有一些是仿制的美国产品,比如在专利过期后,几乎麦克唐纳电气的任何一种产品,你在这里都能找到德国版本的双胞胎兄弟。不过被仿制得最多的还是英国人的产品。最让德娜感到惊讶的是,她居然在西门子公司的展台上,看到了一套蒸汽轮机的模型。
蒸汽轮机的相关专利已经过期了,但是因为这种机器在工业和国防上的巨大的作用,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对这东西,都采取了极度保密的做法。这些机器是不允许出售给外国的,那些使用这种机器的单位,比如说发电厂什么的,也不允许有来自外国的员工。而现在德国人的展位上居然出现了这个东西。
“该死的而德国小偷!该死的美国笨蛋!”就在德娜身边,一个大概五英尺多高的长得很是敦实的中年汉子满眼凶光的盯着西门子的那个蒸汽轮机的模型,从牙缝里吐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前面的那个“该死”倒也没什么,但是后面的那个“该死”却让德娜来了兴趣,于是德娜问道:“这位先生?您觉得这台机器的技术是偷来的?”
“当然!”那个人用一口英式英语回答说,“凭借德国人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就不可能自己开发出这东西出来。这一定是偷来的,或者是那些只认得钱的美国佬卖给他们的。那些美国佬都是财迷,只要你肯给钱,他们什么都愿意卖!”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朝着那个敦实的中年人喊道:“费舍尔先生,您到这边来看看,看我看到了什么!”
费舍尔听到了这话,也就顾不得和德娜多谈,他向德娜点了点头,说:“小姐,请允许我失陪一下了。我要过去看看。”
德娜好奇的也跟了过去,她看到费舍尔正面目狰狞的盯着一家德国造船厂摆放出来的一条战舰的模型。
“蒸汽轮机动力,统一的主炮和火控,高速度,高防御,这是要干什么!”费舍尔忍不住说出了这样的话,“德国人想要干什么?他们设计这样的军舰干什么?”
这个时候,德娜已经猜出了这个人的身份,这个人是英国海军军械局的局长,费舍尔男爵。一个狂热的海上绝对优势的支持者。只是她不知道,在历史上,这个人还是的无畏舰竞赛的发起者。
这样的一个人,当他看到德国人已经有了强化海军的倾向之后,又怎么能不愤怒?
“不就是一个模型吗?”爱丽丝问德娜,“这个人怎么会如此愤怒?”
“因为这个模型是一条针对英国设计的军舰。”德娜回答说,“这是一条以袭击海上交通线为目的的军舰。高速度能让它躲开敌人的主力舰,而高防御使得一般的巡洋舰难以对他进行有效的打击。至于它的火炮,虽然相对于吨位小了点,但是打商船和巡洋舰已经够用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英国,还有谁有那么多的海上航线能够给人家打的?德国人出售这样的军舰,怎么能不让英国人恼火?”
第三百八十一章 孩子们的练习场(一)
“德娜将来将要主管科研系统,葛莱史东将负责媒体和电气,唐纳德将来准备接受钢铁和武器。”史高治对家族成员们说,“所以,我把德娜派到德国去留学了。将来战争一旦开始,欧洲会被打个稀烂,德国有很多的很不错的科学家,我希望德娜能够从他们那里了解科学的动向。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她能和他们混熟悉,将来战争之后的艰难岁月里,她可以乘机把这些人挖过来。葛莱史东现在让他作为实习生观摩一下美联社的编辑对西班牙人在古巴的种族灭绝的罪行的报道,也算是一次历练。至于唐纳德,他将来负责的部门和军方政界的关系都相当紧密。所以,我觉得,他现在最好能去读军事院校。虽然今后他不会真的在军中发展。”
“那么史高治,你打算让唐纳德到哪个学校去呢?”卡罗尔问道。
“我觉得海军学院不错。”凯瑟琳插嘴说,“美国和欧洲距离那么远,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我们的陆军都不会有太多的发展机会。倒是海军,随着我们在海外利益的增加,海军的扩大是必然的。所以,我觉得海军不错。”
“我倒是觉得陆军更好。”卡罗尔说,“凯瑟琳,美国和英国不同,在英国,海军是国家的根本,陆军和海军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提。但是在美国,陆军才是建立国家的第一功臣,虽然内战的时候,陆军中的一大堆人都跑到南方那边去了,但是,战争中的英雄一样也都是陆军,最后,能够在政坛上有所作为的同样也都是陆军的人。英国是一个有着贵族传统的国家,海军这东西对于技术要求高,天然的好像就更有贵族味道一点。但是美国可不一样了,美国是没有贵族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美国人民也因此而自豪。所以美国人民天生的会对那些看起来更土老帽一点的陆军的英雄更喜爱更拥戴一些。所以,陆军出身的英雄在政治上也就更有号召力。所以,我觉得还是到西点去比较好。”
多萝西娅也想插一句嘴说弗吉尼亚军官学校要更好一点,不过想想还是什么话都没说。最后史高治拍了版:“那就西点吧。”
……
“葛莱史东,你可真是个幸运儿!”美联社的编辑普利策对刚刚分派来的实习生葛莱史东说,“你看,你一来就发生了好事情了。”
“啊,普利策先生,发生什么好事情了?”葛莱史东问道。
“西班牙人在古巴控制的一处镍矿发生了塌方事故。”普利策回答说。
如果不是英国人突然表示了对西班牙的支持,也许几年前,美国就要对西班牙人动手了。不过即使英国人靠着压倒性的海军力量压制住了美国人的野心,因为虽然真的打起来,英国人像上次那样,再次火烧白宫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阻止美国吞并古巴还是做得到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刚刚赢得了冷战的美国对于自己的军事力量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不过搞了一些年之后,却发现国力上吃不消,最后只能放弃了这一标准。不过在这个时代,英国人虽然没有宣传什么“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之类的战略,但在事实上,却是一直都在执行着类似的,甚至更高的标准:“在欧洲打赢一场战争的同时,在全球其他任意地方打赢另一场,乃至两场战争。”
为了达成这一战略构想,英国对于自己的海军,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两强标准”,也就是英国海军的力量必须要超出仅次于他的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但是随着欧洲和美国的工业进步,这样的标准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了。事实上,如果现在,欧洲或者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那英国人就真的未必能拿得出多少力量来支持西班牙了。
所以,美国将西班牙从美洲赶出去决心并没有动摇,对西班牙人的舆论攻击也没有真正的停止过。靠着十多年的不断地抹黑,即使是在欧洲,西班牙人的形象都已经烂大街了,如今西班牙人控制的矿区发生了问题,这对于美国的媒体来说,自然是一件喜闻乐见,普大喜奔的事情。
“这算什么新闻?这种事情太多了吧?”葛莱史东问道。
“啊,葛莱史东,你还不明白。一件新闻能不能成为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你怎么样来报道他的。”普利策先生回答说。
普利策并不知道葛莱史东的真正身份,但是他却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绝对不简单。首先,这个年轻人还只有中学毕业的年龄,按说,美联社无论如何不需要这样的人来做实习生的。因为在这里,一个刚毕业的中学生能干什么呢?让他干文字工作或者管理工作?那不是添乱吗?让他干力气活?比如拖地板,送文稿什么的?那还不如直接找个没读过书的来干呢。更何况,葛莱史东被送到这里来实习的时候,普利策的上级更是告诉他,这个小伙子是一个重要的关系户的儿子,他到你这里只负责带着眼镜来看,带着耳朵来听,带着嘴巴来问。而你的责任就是带着他了解整个通讯社的运作。
这样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暗示了葛莱史东的来头绝对不简单。普利策认定,这个小伙子多半是美联社的某个出资人家里的公子。当然,具体是哪一家的子弟,普利策就不知道了。
“比如说这个矿难的事情,虽然是常事,但是真正目睹过矿难的人其实不多。而且,报刊的阅读者大多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上等人,他们对于矿难什么的更是没有什么体会的。所以不同的报道方式,就会带来不同的宣传效果。比如说,某家铁矿或是铜矿什么的出事故了,如果我们这样报道:‘某某铁矿发生塌陷事故,造成矿井全面停工,预计恢复生产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这将导致这家铁矿难以按时完成供货合同……’那观众们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到这件事情在经济上的影响上了。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件事情死了多少人什么了。相反,如果我们这样报道:‘某某铁矿矿井塌方,多名矿工生死不明,亲人朋友苦苦期待……’这样一来,走煽情路线,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人们的关注点也就不同了。如果能采访出所谓的矿工的妻子和失踪的矿工的生死之恋什么的,就更是能打动一大帮子的女读者了。另外,如果我们全力宣传:‘带血的铁矿——某某铁矿发生矿井坍塌事故,忽视安全,只要利润是导致悲剧的根源……’那就立马变成左翼的报道了。不过这样的报道路子在对西班牙人的镍矿的报道中用用倒是不错。”
“我觉得还应该加上煽情路线的一起来。然后最好还能有一些惊人的细节,比如就像《汤姆大叔的小屋》里面那样的夸张的描写。什么矿主用罗威纳犬撕咬工人呀,什么利用工人的职业病勾结黑帮放高利贷控制工人,让他们沦为债务奴隶呀什么的。这样应该会更好吧。”作为南方人的多萝西娅对于“诽谤”南方奴隶主的《汤姆大叔的小屋》一直是非常的痛恨的,时常会拿着这本书当做“诽谤宣传”的范例来将给儿子听。所以葛莱史东几乎一下子就想起了这本书。
“葛莱史东,你说的不错,不过还有一点你忽略了。那就是你说的这种报道,最好在欧洲去发表,而不是在美国。因为在美国发表这类的东西,也许会让我们的一些投资人很不满意的。”普利策笑呵呵的说道。
葛莱史东知道普利策的意思,那是因为美国人的矿井一样是危险重重,一样是经常性的会出一些安全事故的。而且论及矿业的安全,美国人其实也没有太认真的做。当然,比其使用殖民地的人力的西班牙镍矿,美国的矿井安全应该还是要好那么一丁点的,但这个区别其实也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而已。所以这类内容暂时还不能在美国国内大肆宣传,否则,万一误伤了自己人,那就麻烦了。
不过葛莱史东也知道,这只是暂时而已。现在家族的力量还在继续潜伏,再过几年,说不定情况就会完全不同。相比那些小型的“自由企业”,垄断性的大财团对于成本的增加的耐受力是要大得多的。必要的时候,调高某些部门的安全标准,就是击垮小企业,垄断市场的不二法门。到了那个时候,大规模的宣传矿业部门的安全标准过低,然后控制舆论,收买议员,通过更严格的矿业安全标准,就能让一大批的小铁矿什么的关门。就能以极低的价格再次扩张。就像这些年来标准石油在洛克菲勒的控制下,不断地利用他们和汽车、发电厂的特殊关系而推出的新的技术标准,将越来越多的炼油企业从美国市场上赶了出去一样。不过,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的扩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洛克菲勒本人在这家公司中拥有的股份不少,是这家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而且最近,他自己掏钱购入了一些油田,现在的洛克菲勒好像已经有点不太听话的资本和趋向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孩子们的练习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