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我爱的你

分卷(49)

      沈崇却坚持,我想试试。

    段知章对他无可奈何,只能叹气道,你私底下试试可以,但不能耽误救治病人的事情。

    这你且放心,我晓得轻重。沈崇做了保证。

    也却如段知章所说,没有完善一个药方要比再写一个困难多了,沈崇每日换班之时才会拿着研究一番,进展缓慢,他一度都想放弃,但心中总有着莫名的坚持叫他撑了下来。

    这些药物都是有记载的,四公子没有用错,证明他应该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经过研究的

    沈崇便这样坚持着坚持着,坚持到了张御医等人来。

    张御医和沈老不愧都是老牌御医,他们本来听说沈崇痴迷于研究小说里的药物而皱眉,结果拿过来一看,仔细推敲了数遍,终于判断出这是改良的的哪个药方。

    找到药方就好办事一些了,这古方正巧也是他们打算用来治瘟疫的,先用,再从使用效果来判断药物的增改消减。

    便是在这样的笨办法下,他们终于在加入了好几种药物将写出了这两张有效的药方。

    周承弋看了一眼,虽然基础药物以他说的那些占主要,但很明显这是两张新的药方,跟他脑子里模糊的印象无法匹配。

    但甭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周承弋对这事感到由衷的高兴。

    皇帝后来也问他是怎么想出药方的,周承弋自然不敢回答是未来的,只道,我知道的所有能清瘟清热的药物都被我写上了,我不过是误打误撞,是御医们的功劳。

    皇帝用手帕掩住唇神色莫辨,也不知道到底是信了还是没信,但到底没有再问什么。

    皇帝是想到了能光明正大不被人学阀诟病的扫盲教育的方法,疫情必然是长期之事,这种药理应推广到民众手里。

    是啊,毕竟一个人感染就可以传染给很多人,防治手段科普下去的话,会有效的阻碍传播。这个防治手段除了药物还有其他种种。

    周承弋感概般的说完,突然心念一动反应过来,父皇,你的意思是?

    皇帝投去赞赏的眼神,好整以暇的道,想要科普总要他们听得懂看得懂吧?药可以去药房抓,可是防疫急救手段,光是言传身教怎么够?总有忘记的时候,册子必不可少。

    有了册子不识字那也是白搭,所以还是得教。

    皇帝这个理由并不是天衣无缝,仔细推敲一番还有点牵强,但他扯了防疫这面大旗,便是世家学阀都得先掂量斟酌一二再开口。

    皇帝要的只是一个能够正大光明强制执行的理由,没有比这个更合适了。

    周承弋恨不得连脚都举起来的赞成。

    皇帝还想要开口说什么,却咳的有些停不下,喉咙口血腥翻涌,在王贺担忧的目光中,他平静的拿手帕掩盖住。

    皇帝从上次被气昏倒之后,就一直身体不太好,周承弋听他咳嗽都习惯了,所以一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的目光落在龙案的另一奏章上。

    作者有话要说:  两千营养液的加更完成。感谢在20210604 23:36:40~20210605 03:42: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芙蓉球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热望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永成辞典》

    周承弋会注意到这份奏章,是因为上面写了鸿蒙教三个字。

    自从上回出宫抓了那个骗人道士之后,周承弋有意识的让身边人调查长安及周边城市的传教情况,这鸿蒙教便是其中之一。

    周承弋拨开遮挡一目十行的看下去,才知道这个鸿蒙教便是传播天罚暴萧言论的那个□□。

    此教只在长安周边传教,教众不多却很是虔诚,对萧国仇视感非常之高。

    父皇您这是得罪什么人了吧?周承弋看着上面反萧、仇恨周皇室、萧国要亡了的种种言论,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群人这么颠倒是非黑白,怎么还不将其捉拿下狱?

    狡兔纵有三窟,这些人滑的如同泥鳅,又如何能轻易叫人捉住。

    皇帝说起他们眼中也闪过厌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十二年前就清缴了一番,销声匿迹许久,一有机会就又冒出来了。

    周承弋听到这敏感的年份,又看了看这鸿蒙教的教义,迟疑道,这鸿蒙教该不会是

    皇帝点了点头,肯定道,便是前朝遗留的那些余孽。

    周承弋:他们主子都没了,怎么还这么活跃?这么有毅力干什么不行,非要搞复国。

    根据周承弋的了解,前朝一共不足两百年,历经七位国君,前头三位命长的直接占一半,从开国到盛世,然后就开始后继无力,一直到亡国的后一百年,那真不是简简单单一句拉胯可以点评的。

    国君昏庸无能,国政太监权臣把控,还有后宫干政,皇帝成了傀儡,随后群雄割据,一年少说有二三十次小规模起义真是有东汉末年之乱,又有宋朝国力之羸弱。

    占据着中原广阔的土地,有着庞大繁盛的人口,却谁也打不过,只能卖先祖打下的江山求以苟活,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个弹丸之地。

    周承弋完全不知道这么的国家,怎么这么多人想要光复呢?

    虽然萧国也出了先帝这么一个将好牌拆稀巴烂的昏君,但他便宜爹接手之后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按照对历朝历代国运的推演,如今正是萧国中兴之时。

    《太平广记》上讲: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些人真有意思,生在太平盛世,却非要闹出些乱子来,乱世来了,也大抵轮不到他们光复,只是给他们做踏板,令百姓劳苦。

    怎么想的?周承弋撇了撇嘴,是真不明白这些人怎么想的。

    兴许,便是觉得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皇帝这话说的意味深长。

    周承弋警觉,有人将房观彦的身份泄露出去了?

    皇帝不置可否,只道了句,待到沧州事情了了,朝中腾开手,必然叫他们再也蹦跶不起来。

    此话题就此打止。

    萧国兴盛已然是大势所趋,周承弋看这个鸿蒙教也像是看跳梁小丑,在嘴里转了一圈便抛出脑海不再理会。

    相比起来,还是尽快开展扫盲教育更重要一些。

    皇帝这边派了太医院的御医常驻长安书坊,将《穷书生种田》中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全部提炼出来加以完善,加紧出一本《防疫手册》印刷五百万册。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惊人的五百万册的数字,而且为了推广,还是皇帝从国库拨钱,低价甚至免费发放给百姓。

    且皇帝的意思,这五百万册还可能只是第一波,后续肯定是要加印,力图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中去。

    赵家楼虽然背靠皇室,但盈亏自负,印刷房并不大,别说五百万册,能吃下一层都是勉强,更别说还有《长安朝报》和《每日新闻》这两样绝对不能停的报纸。

    最后是符谦接下了这数额巨大的单子,执扇轻摇,温和的笑容之下是矜贵的傲气,我长安书坊有着整个长安乃至萧国最大的印刷房,若是我都吃不下,那么长安不会再有任何人能吃下。

    给我半月时间,若是半月内这手册无法上市,长安书坊关门大吉。符谦立下军令状。

    房丞相的意思本来是要四大书坊一起分瓜这五百万数额,虽然商人重利,指不定就有那些私印贩售的,然则这些可往后再想办法查处,如今先印出来才是首要。

    结果没想到符谦直接将这笔单子吃下了。

    房丞相都忍不住好奇长安书坊的印刷房到底有多大了,符谦对此只是笑笑。

    直到后来房丞相去户部交赵家楼的账本时,正巧碰到了一年一次皇帝私库的清录,其中就有长安书坊的账单,不起眼的堆在一角,他随意的瞟了一眼,看到了上面动辄十万,最高达到百万的销售量。

    而赵家楼的账本上销量最高的《江湖都是我的传说》这篇文,在经过厚积薄发的爆炸性增长之后,销量才堪堪停在十万出头,只在长安名声极甚。

    甚的还不是原书。

    房丞相当时嘴里就泛起了酸,当时就决定要带着赵家楼全体编纂去长安书坊的年会上蹭饭。

    值得一提的是,《穷书生种田》此文是那年长安书坊当之无愧的销售冠军。

    尽管它一开始并不如《狐梦》的讨论度高,尽管后续评价变得两极化,有人觉得四公子灵气耗尽最后一部纯粹便是在臆想,也有人觉得那是四公子对于萧国寄予的美好期望。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如此毁誉参半,却依旧能一路高歌凯旋,直到完结之后也热度不断,最甚的时候《读者评论》上刊载的二十篇文章有一半是讨论它的。

    此书还打破了符谦绝不加印的规矩,成为了许多年后都无法打破的销售神话。

    与《防疫手册》一样都要全民推广的,还有一直流传到后世被称为现代字基石的《永成辞典》。

    周承弋和皇帝兵分两路,他负责监督并催促翰林院的简体字进度。

    这拼音,这长安城的文士都学了好几节课了,太学院的学子们更是已经能够娴熟运用,然而简体字却才走了个开端。

    只能说翰林院的那群人实在太墨迹,无论什么字都要吵一下,不吵不配做翰林人的那种,虽然严谨却未免龟速。

    周承弋看了两天终于忍无可忍,强制将他们分开,把剩下的常用字平均分给每个人,要求他们在三日内给出最佳结果。

    杜冰箬和骆异都是松了一口气。虽然说太学也流行吵架,蒋羽生和楚添背后的两伙人,那可谓碰了面就唇枪舌剑的地步。

    但偏偏他们两个都不是会吵架的个性。

    杜冰箬爽朗好交友,骆异内敛难交往,至今都没因为什么事情跟同袍红过脸。

    而除他们两之外的翰林院其他人具是不满,尤其是赵光复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倡议否决太子殿下的一刀切政策而被周承弋一刀切。

    还有什么异议,大可以等到弄完之后再说,直接按投票定,少数服从多数。周承弋剥夺了他们过于极致的追求求同存异的快乐。

    不过这么一来,速度顿时立竿见影的快起来,终于赶上了定下的刊印日期。

    《永成辞典》一共收录了三种查字方法,即周承弋在现代字典中常见的部首、笔画和拼音,也将字形演变都作为释义记录。

    赵光复还提议在后面弄年表、历朝度量衡单位收录、成语熟语科普等。

    周承弋只采纳了年表、度量衡这些,而至于成语熟语,他建议道,你不如自己出一本《成语故事大全》。

    赵光复欣然应允,于是走上了一条编写基础知识工具用书的道路。

    也正是他的《成语故事大全》收录了蓝面之助琉璃玉骨等与周承弋相关的数个成语。

    因此后世人坚定的认为赵光复对萧太子十分推崇。

    在符谦的军令状下,《防疫手册》和《永成辞典》都在七月上旬刊印完毕上架推广。

    然而周承弋没想到的是,扫盲教育最先面临的阻碍竟然不是学阀,而是文盲本身。

    周承弋满怀着一腔兴奋的不惜亲自下到长安乡村支教搞扫盲,搭建的小学堂不仅没有他想象中人满为患的场景,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冷清。

    周承弋放眼望去,只有零星几个还流着鼻涕的孩子,还是村民们确认他是官府的人,听说他这里免费教识字还包一日两餐后,把孩子送过来看管的。

    一个个都是小萝卜头,年纪最小的刚能下地走路。

    拜托官爷了。村民们转头就带着他们家里几个大一些的拿着农具下了地,话里话外都将他当作佛祖。

    可不是佛祖,他们根本不在意学什么,对他们来说,这个学堂只是一个免费托儿所。

    周承弋试图劝村民们也来上学堂,不要学费,书本免费发,你们知道沧州的瘟疫吧?我们教你们识字便是为了看懂这些防治疫情的书。

    他指了指手里的《防疫手册》。

    村民操着一口口音很重的官话,憨厚的笑道,官爷,我们都是些粗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读什么书啊。

    另一个埋头干活的庄家汉子抹了把脸上的汗,勒紧了裤腰带,我们不干活,瘟疫还没传过来,自己就先饿死了。

    周承弋抿唇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却找不出规劝的话来。

    官爷,这七月的太阳可毒了,您还是先回去吧,脸该晒伤了。村民们高声劝道。

    长夏也过来,周承弋终究只能暂且默默退走。

    田中有个半大的少年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出身,晒得黝黑粗糙的脸上带着莫名的沉思。

    干活!他老子一巴掌拍在他背上。

    少年扬起脸,突然说道,爹,俺想读书。

    作者有话要说:  胃炎好很多了,吃的药很管用。

    还有一章,吃完饭码。

    小剧场

    【x度】陆光复,字克己,萧国时期著名教育家,萧太子周承弋的脑残粉。

    陆光复:?

    周承弋:?

    #你说的脑残粉是那种天天跟我对骂的那种吗?#

    感谢在20210605 03:42:37~20210605 19:24: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莲子大人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2560910 6瓶;八碗、君有疾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受阻(捉虫补字数)

    翌日,冥思苦想一夜终究没想出什么好办法的周承弋顶着一双黑眼圈来到学堂,里头书声朗朗,外头一个肤色黝黑的半大少年趴在门衔边探头探脑。

    你是?唉!回来!你跑什么?周承弋一开口,那少年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飞快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扭头就跑了。

    还跑的飞快,周承弋一晃眼就只见他的背影,而且喊都喊不住。

    后来几天,周承弋每天都能看到他,有时候是一大早上来,有时候是中午顶着毒太阳来,有时候是下午偷偷跑来,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小孩,他们每回就趴在门口看,每手里这一根树枝当笔在地上划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