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世人的找寻
这件事情是穆雨橙从来都没有想到的,秋子翼帮段林御做的不只一件事情,这一件看上去是调查段洛或者三爷。但是段林御这么做目的又是什么?这倒是很让人猜不透的。
穆雨橙感觉到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东西的线索,拉着洛洛的胳膊急忙问道:“你把过程仔仔细细地和我说一遍,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洛洛开始只是直觉地觉得这个人不怀好意,今日生气也只是觉得穆雨橙和一个坏人在一起。但是此刻看到穆雨橙的眼睛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就坐下来回忆道:“就是,我在三爷爷家的院子里玩的时候,看到过他戴着相机。我之前看过他和雨橙姐姐一起演戏,所以就留意了一下。”
倒是个聪明的孩子。
穆雨橙伸手去摸了摸他的头:“之后呢,你还看到过什么?”
“我那段时间总是感觉到好像有什么人在看我,告诉三爷爷之后三爷爷让我多注意一点。之后我就发现他似乎总是拿着相机往我们这面拍,不知道在拍什么。”
这一老一少还处于尽享天伦的状态,段林御闲来无事过来拍他们难道是出于关心和照顾。穆雨橙才相信,但是单凭小孩子的话也是弄不清楚在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就只能是摸了摸他的头:“你做得很好。我们可以保护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保护自己。”
说完之后她就走到厨房一边开火一边给乔夜打电话:“今天秋子翼找我,他问我段林御去了哪里?我很好奇为什么段林御会想要用一个傻子?”
“一个傻子?”乔夜轻笑出声:“你是说秋子翼?他到确实是不机灵,不过好端端的他找你做什么?”
“他没说,我想问问你知不知道。”穆雨橙张了张嘴,又把洛洛告诉她的话咽了下去,只是这样说道。果不其然,电话另一端就传来了笑意:“这我哪知道,你觉得段林御那个变态的心思谁敢猜透啊。”
穆雨橙又听他扯皮了两句就挂断了电话,回头想了一下,电话又打给了周容晋。差不多的问题和差不多的回答,穆雨橙一听就觉得事情不太对,照道理来说如果两个人给的解释差不多,那么事情是没有端倪的,但是如果两个人搪塞的借口差不多,那么事情就不一定了。
况且,段林御的事情,乔夜是没有必要帮忙隐瞒的。
要么事情和乔夜有关系,要么和段林轩有关系。
穆雨橙不在乎这件事情和乔夜、和周容晋、和段林轩有什么关系,她在意的是,这件事情如果和段林轩有关系。
段林轩的信每天一封地送来,天知道什么人界妖界之间都是怎么沟通的。信里面总是这么几个字,还有一张画。段林轩画的都是她日常生活的样子,就好像是之前看久了,就慢慢地都记在了心里。
到底是什么样的男人身上才会有这种让人不知所措的感动。
穆雨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唯一的感觉就是段林轩那里战事应该还不算严峻,否则应该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做这些闲情逸致的事情。
至于洛洛身上的事情,穆雨橙躺在床上想了好一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就像是心里直觉让自己不能把它忽略掉,就拿出手机给秋子翼打了电话:“明天排练结束之后,我们一起吃个饭吧,有些事情我也要问问你。”
第二天排练的戏份就是秋子翼饰演的男主人公按照第一封信去拜访穆雨橙的好友。本来这部戏突出的角色就只有秋子翼一个,穆雨橙虽然是整部剧的线索,但是其实戏份不多。这个时候也就悠然自得地看着秋子翼一个人坐在台上一遍一遍地排练。
“若你不是你,又该是何人?若此处寻不到,又该去何处?”
穆雨橙在下面一边翻着剧本,一边默念着台上角色的台词,口型几乎一致:“我只知这一路并不容易,你可否愿意在此时就放弃,就算是寻到了真相,她也已经魂归西楼,真相之于你,又到底有什么意义?”
真相之于我,又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就好像是一记重锤,冷不防在穆雨橙的心上敲出了少许激荡,看了看剧本,脑海中又想起之前乔夜和周容晋对这个剧本的重视,仿佛就是在问她,是想要简简单单地和段林轩在一起,还是知道这个人身上所有的秘密。
秋子翼站在台上,单手放到心口目光灼灼,舞台的灯光照在他的眼睛里就好像是星星:“不,如果一缕残魂之执念尚不能得以解答,那我的诗句将毫无意义。我愿意用我流浪的足迹,在雨中雪中给她铺开一个真相。”
灯光渐暗,女角缓缓退场。
穆雨橙也像是从一个无比真实的梦境中走出来,按了按太阳穴把手里的剧本哗啦啦重新翻过了一遍。她在拿到剧本的第一个晚上就已经看到了结局,信有五封,拜访的人有五个,或多或少都牵扯进了女主人公的死亡中。
没有完全清白之人,却又都不是有罪之人。
这个故事的结局怎么看怎么像是在预示着什么。穆雨橙正皱眉思考着,就听到自己耳边响了一声响指,抬头看到秋子翼站在面前,依然是穿着戏装,眼睛里面是温和和熟悉:“在想什么呢?”
“在想段林轩。”穆雨橙毫不避讳。
秋子翼的表情就僵了一下,紧接着就把视线移开:“我先去换衣服,一会儿请你吃西餐。”
“不用了,这一顿我请。”穆雨橙用声音拦住他的脚步,重新翻开剧本的第一页:“就当是,我付给你的情报费吧。”
字字句句都不刺耳,却又是不想牵扯的干脆。秋子翼听着动作又是一僵,没有说什么转身就去了更衣室。
穆雨橙轻轻地叹了口气,看到剧本第一页上写的好像要用来作宣传的内容:“比死亡真相更加重要的,是世人的找寻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