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岁生日
她以为我在看那块疤,而我只是在看自己的脸。
“静,你骗了我。”我平静得道,从镜子里看向她。
她在我的目光下瑟缩了下肩,低着头道:“公主……”
我抽回目光轻笑,打断她,“虽然你骗我,可是我不恨你,两年的时间,
更能让我成熟,也更能让我成长,亲耳听到那个人说出事实真相,会让我记得更清楚。”
“公主。”静怯懦得看着我。
“静,什么时候我才能长大?”我问,目光中流露出渴望,“长大了,就能离开这里。”
我没有说明,静却懂得我的话。
从古至今,皇帝的公主能永永远远的离开皇宫,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嫁人。
我愿意嫁人,哪怕让我守着三从四德也好,只是别让我待在这里,杀死我父母的仇人就在这宫里。
我怕自己会失控,将所有的恨都发泄出来。
“公主,其实……皇上今天下旨,让公主迁到南宫偏院。”她小声说,怯懦得低下头。
我脸上渐渐露出微笑,转身看向她,“看来,他也不愿意看到我。”
静抬起头看我,凝视了很久,“公主,您长得越来越像小姐了。”
我冷笑,“因为我长得像母妃,所以那人不喜欢我,也因为我长得像母妃,所以那天,他才会当着所有人的面问我“何为七出?”他分明就是把我当成了母亲。“所以才要把我远远的打发开,不是吗?”
我脸上的笑越来越深邃,完全不像是个七岁的孩子。
“公主……”静怯懦得看着我。
“您是皇上孩子,是真的。”她拉着我的胳膊说。
“静,我宁愿你不要告诉我这些。”我用力甩开她的手,起身向寝宫走去。
他杀死了娘,却留下我,还让我继续在桐莘宫住了这么久,直到现在才驱逐我离开他的视线,想想这些,我应该感谢他了不是吗?必竟他没有抛弃我,把我扔到万恶的世俗民间。
可我宁愿到民间去。
我冷冷的离去,留下静寂寞的身影。
我知道她在看我,用疼痛的目光,可是我如此绝然。
南宫偏院远远要比我想像中破旧,荒乱的杂草蔓延丛生,房屋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就会渗露,静用一支支破罐子接水,长的,圆的,扁的,琳琳琅琅……
她左右避让,走路时格外小心。
昏黄的油灯下,我围着被子坐在床上,看着静匆匆碌碌身影,有些心疼。
那人已经收回了我所有的宫女,连最初两个管打扫煮饭的都不留,在这里,只有我跟静,当我吃着清粥小菜,听静叫我公主时,那种讽刺的感觉就会愈来愈强烈。
公主这个身份,是他留给我的唯一法码。
“公主,都好了,我们可以睡了。“静笑着走过来,脸上的微笑依旧温暖。
她似乎看得很开,无论怎么艰辛都能想办法让自己平静面对。
“静,如果要一辈子住在这里,那怎么办?”
“不会的公主,等你长大了,皇上就会下旨指婚,到时,我们就可以离开这里了。”她小心安慰我,目光却流露出忧郁。
因为她比我更清楚,如果那人成心冷落我,我就有可能在这里住一辈子,终老一生。
静脱了湿衣服凉在衣架上,换上寝衣。
看着她冻得发抖,我小声道:“静,今晚跟我一起睡罢。”
“不可以的公主,奴婢怎么能跟主子睡一张床呢?”她慌忙拒绝,誓死都要遵守着宫中的理法。
我在心中苦笑,看着她认真表情,笑得越发凄凉,“静,我从来没拿你当过奴婢。”
自从母妃死后,她就是我唯一的亲人,不离不弃的照顾我。
或者,她是遵从着母妃死前的遗愿,可我仍然感激她。
没有她,我将更加孤寂。
“那……就一晚。”她犹豫着,怯懦得伸出一根手指。
“好,快上来。”我欣然露出笑容,为她让出位子。
静脱了鞋上来,她的肌肤冰凉,我偎在她的怀里安然睡去。
南宫偏院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平静无波。
闲暇时,静也会教我读书写字,用母妃当年用过的琴教我弹琴,当指尖碰到琴弦,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母妃。
我的琴艺进步得飞快,让静咋舌。
“公主真是绝顶聪明。”她时常这么夸我。
第二年开春,是我八岁的生日。
静把每月的份例中米面拿出一半换回平时吃不到的糕点水果和肉蛋,看到一桌子丰盛的食物,我幽幽的叹息,“静,吃完这些,我们下半个月要怎么生活?”
静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下头,“公主,奴婢只是想给公主过个像样的生日。”
“静,我没有怪你,我只是恨我自己没有能耐,让你跟着我受苦了。”我走过去,轻轻将头靠在她身上。
我善良的静,我怎么忍心怪她呢?
我知道她早有打算,她会将自己的那部分口粮省下来给我吃,然后自己用清汤寡水裹腹。
“公主。”
“嘘,什么都不要说,”我出声打断她,拉着她在桌子旁坐下,“我们快吃罢,这么多好吃的,可以大吃一顿了……”
我努力微笑,装出快乐的样子。
然而我们彼此都清楚,我不快乐。
吃过饭,静带着我去了御花园赏花,荡秋千,直到傍晚才回宫。
我有些累,回到宫中就躺下睡了。
天色转暗,静关了宫门正要返回,却听见外面有人敲门,“开门……”
“谁呀”静疑惑的问,有些戒备。
南宫偏院位置偏僻,很少有人过来。
“谁呀?”她再次问道,将头轻轻靠到门板上听动静。
“是我。”来人道。
这时,薇静才听出来人是谁,忙开了门,笑着迎出去,“原来是王公公啊,这么晚了,不知您过来有什么事吗?”
王公公是皇上身边的大总管,往日娘娘受宠时,她们也时常来往,只是一朝获了罪,大家避都避不及,于是渐渐疏远了。
墙倒众人推,对于这些事情,她早已看得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