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二百六十二章 局势变幻

      从盈利来看,《黄金时代》的成本大约是两百万美元,而票房最终达到两千三百余万美元。而《辛德勒的名单》与《美丽人生》两部电影的总投入,大约在一千万美元左右。

    到一九四七年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之时,这两部电影,已经连续火爆上映了三个多月!票房将近两亿美元!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奇迹!

    按照购买力计算,这个数字也已经基本上超过了后世这两部电影的票房。

    从艺术性来看,《辛德勒的名单》与《美丽人生》两部电影,更是甩了《黄金时代》八条街。《黄金时代》只不过是一部以安抚老兵为主要目的的喜剧片,如果不是因为二战后复员的老兵太多,这部电影,根本就引不起什么波澜。

    对于所谓的人性探讨,极为微弱。并且,这些老兵原本就是胜利者。虽然需要安抚,但是,其心理阴影的面积,却远不如被德国人屠杀的难民那么大。所以,其抚慰人心的作用,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大。

    毕竟,真正上战场的军人,大约只占据总人口的十几分之一。而受到战争阴影威胁的民众,却是全部。犹太人只是其中最悲催的一群而已。从受众上分析,也知道谁的艺术力量更强大一些。

    所以,《辛德勒的名单》与《美丽人生》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将一九四七年,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历史,改了个天翻地覆。原本能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配乐七项大奖的《黄金时代》,只是悲催的拿了个最佳剪辑。

    其余的奖项,全被《辛德勒的名单》与《美丽人生》给包揽了。甚至,连其他电影原本应该获得的奖项,也被这两部电影给抢了个七七八八。大多数时候的评比,不过是这两部电影之间的德比而已。

    而这两部电影,也早就了一批红极一时的明星。且不说,原本就是好人形象的詹姆斯斯图尔特,在出演辛德勒这个角色后,形象更加高大起来。虽然已经不是二十岁出头的小鲜肉,但是,经过各种事情的磨练与洗礼后,詹姆斯斯图尔特的气质,在好莱坞已经无人能及。

    是真正的温和有力,宽阔浩大。在拍摄辛德勒在一群美女当中,选取秘书的那一段场景时,有的小姑娘在和詹姆斯斯图尔特对戏时,入戏太深,真的发起花痴来。演的浑然天成。

    这样的詹姆斯斯图尔特,简直可以秒杀从七岁到七十岁年龄阶段的所有女性。即便是在电影院中,也有为了再看几遍詹姆斯斯图尔特,专门到电影院刷票房的女性观众。

    若不是詹姆斯斯图尔特洁身自好,对宗教信仰虔诚,他早就被女人们就着口水吃干抹净了,霍华德休斯的花花公子之名,怕是就此不保。

    而詹姆斯斯图尔特的好友亨利方达,在出演《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阿蒙后,更是一具拿下最佳男配角的奥斯卡小金人。这远比他在后世,因出演《金色池塘》而拿下奥斯卡小金人的时间要早。

    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和余生有些关系的演员中。凭借这两部电影一举成为超级巨星的,既不是詹姆斯斯图尔特,也不是亨利方达。出演《美丽人生》中朵拉的海蒂拉玛,都也只不过是巩固了一线影星的地位而已。

    在这两部电影中,最出彩的角色,当属由玛丽莲梦露出演的、和纳粹德国军官阿蒙有感情纠缠的犹太女子海伦。后世原版的《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海伦,让人只能看得到她身上的干净善良。

    虽然她是阿蒙的至爱,但是,原版的《辛德勒的名单》中,并不强调海伦身为女性的魅力。即便其中有很多镜头,海伦穿的并不多。但是,在观众观看的时候,并不会有海伦非常性感的感觉。

    但是,玛丽莲梦露版本的《辛德勒的名单》却不同,虽然她严守导演的吩咐,按照海伦的性格去表演。但是,玛丽莲梦露本身的气质,就是充满敏感词的气质。在地下室中,阿蒙与海伦独处,阿蒙对海伦语无伦次的诉说心中的挣扎与矛盾的情愫的场景中。

    玛丽莲梦露几乎是在无意之间,就将自己的魅力散发的淋漓尽致!当海伦在阿蒙的倾诉中瑟瑟发抖时,玛丽莲梦露的性感,几乎征服了每一个观影的男性观众。毕竟,几乎每一个男人都会希望自己所爱的女子对自己柔婉相就,并且其本身就是性感动人的。

    玛丽莲梦露几乎符合这些男人的一切幻想。在玛丽莲梦露瑟瑟发抖的那一刻,她几乎就是古希腊神话中,可以让两国军队交战十年而无怨无悔的海伦!所以,虽然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海伦这个角色的戏份不多。但是,玛丽莲梦露凭借其自身独有的气质,和中规中矩的演出,一举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

    并且,凭借这个角色,一跃成为世界顶级巨星!在《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后,在美国,但凡和玛丽莲梦露沾边的产品,无不疯狂畅销。印有玛丽莲梦露照片的月历,几乎达到了每个美国男人,人手一册的地步!

    在余生和玛丽莲梦露疯狂赚美钞的时候,国际格局风云变幻,日本人在经过一年多的隐忍,和延宕战略后,终于等来了自己复苏的契机。不出日本人的预料,美国人和苏联人终于闹了起来。

    按照后世的话说,就是冷战开始。美国人和苏联人闹别扭,其实很容易判断出来。毕竟,两国的国情不同,而且信仰也不同。即便忽略这两点,在两个超级大国对外扩张的时候,由于地缘相近,只间隔一个白令海峡,并且,在欧洲都有利益,有冲突也很正常。

    美苏两国的直接冲突,是源于对德国的政策不同。因为美国和德国相距较远,而且,美国实际上就是个移民国家,在美国混的德裔并不在少数。所以,美国人打算重建德国,复苏德国经济,将德国经济纳入美国人建立的经济体系中。

    这样一来,既可以多一个制衡欧洲各国和苏联的傀儡,也可以多一个倾销产品的市场,还可以博一个好名声。不过,苏联人却不这么认为。苏联主张制裁并打压德国人,早晚打压的德国人无法死灰复燃为止。

    这样一来,矛盾便产生了。虽然美国人和苏联人都不打算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跟对方再打一场,让小弟们捡便宜。连日本,斯大林在收了北方四岛后,也让美国人给占了。不过,热战不打,其他方面的对峙,却就此而起。

    一九四六年,英国人曾经的领袖,温斯顿丘吉尔在访问美国的时候,发表了名留后世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迪利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这段“铁幕演说”,被后世认为是美苏两国冷战开始的标志。不过,温斯顿丘吉尔的影响力,如今已经远不如战时。作为一个政客,他这番讲话,不过是在应和美国人的态度。

    美国人对于苏联人态度的表达,最著名也最有标志性的,还是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在这封电报中,乔治凯南明确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战略。

    随后,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向美国总统杜鲁门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主张美国与欧洲各国联合,遏制苏联的发展与扩张。只要是与苏联有敌对关系的,都可以获得美国人的援助和支持。这份报告,几乎代表了所有美国人的态度。

    所以,在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的前一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的联席会议上,发表咨文,宣称:“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而美国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

    并且,杜鲁门强调:“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直接或者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这段咨文,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这是美国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对外战略。美国人的外交政策从此开始转变。

    苏联人不得不针对美国人的政策,开始了积极防御。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有限发展与军事相关的重工业,突出国防工业建设,并改组作战指挥系统,使整个军队的装备和素质迅速提高,以应对美国人对苏联的攻略。

    不过这样的政策,也为后世苏联经济发展的畸形,埋下了伏笔。由于轻视轻工业和民生的发展,苏联人的经济在后期迅速崩溃。所以,也算不得是高明的招数。

    而美国人的这种外交政策转变,对于日本人而言,却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日本人所占据的太平洋岛链面积不大,资源也不多。只够一个国家生存的基本要求,而向外拓展的资本很少。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占据的太平洋岛链的位置极好。

    向北,便是俄罗斯,向西,便是中国内陆,亚洲腹地,向南,经过便是东南亚诸岛,甚至可以一路沿着太平洋诸岛,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如果美国人想要攻略亚洲,最好的方式,便是将日本作为自身的护盾。当所有的攻击都经过日本这个太平洋岛链削弱,传递到美国时,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什么力量可言了。

    所以,虽然美国人也知道,日本人这个小弟骨子里面的性格狠厉,不好控制,不是个忠心耿耿的主。时刻都想着要逆袭美国老大。但是,在苏联人迅速崛起,亚洲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传承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即将再次发力的时候,美国人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扶植日本。

    一九四七年,当杜鲁门的咨文发表后,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政策开始转变,无论是经济政策,还是军事政策。

    在战后最开始的时间中,美国人为了摧毁日本人的工业生产体系,制定了“拆迁赔偿”的战后赔偿方式。这种赔偿方式的本质,就是拆除日本生产能力较高的工厂中比较先进的机器,运回美国,作为日本人对美国人的战争赔偿。

    这一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没有机器,即便有相应的技术工人和人才,日本人也不可能再生产出,能对抗美国人的武器,甚至是与能与美国人在市场上一较高下的产品了。

    而在杜鲁门主义确立后,斯特莱科和杜勒帕两个调查团相继对日本进行了考察,随后,便确立了提高日本工业水平,缓和并逐步停止拆迁赔偿的政策方针。就此,日本人的工业体系,便算是基本保住了。

    于此同时,日本人在美国人的同意下,日本政府为挽救日本经济,制定了《临时物资供应调整法》,将二百五十种生产资料的产品定为通知物资。任何人需要这些物资,都必须向日本政府申请,获得批准后发给分配证明书,然后才能买卖。

    虽然这种物资统制的力量有限,日本大城市每人每天的大米配给,也只有二百九十七克,但是,这也比战后日本经济刚刚崩溃时强了许多。至少,饿死的人少了。可以保证日本留存住一部分劳动力。

    在此基础上,日本人开始了价格体系的统制。同时,开始集中资金,恢复基础工业的发展。一九四七年一月,由日本政府出资,正式成立复兴金融公库。一九四七年三月,日本政府制定了《产业资金贷放优先表》,对手头所有的资金进行统一安排,保证重点产业部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