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二百七十三章:郑杨定亲(一)

      张媒婆看着面前的杨氏,惊讶的问道:“还是去那文家说亲?”

    杨氏点头笑道:“没错儿,又要麻烦您了。”

    张媒婆面露难色的道:“上回人家都已经拒绝了……”那个小姑娘,可是有主意的很,连她娘都说不动她,难道再去一次,人家就能答应不成?

    她纳闷的想,这郑家现在的条件,也不是找不到媳妇儿,咋就跟那文家姑娘死磕上了?

    杨氏明白她的意思,不过也不欲多说,只道:“上回是咱们两家没有通好气儿,这会您尽管去,指定没问题。等回头啊,这谢媒钱肯定少不了您的。”

    张媒婆见她这么说,便也没有了顾虑。反正不过就是再跑一趟么?而且上回虽然没有说成,不过人家也没有少了自己的银子,这回肯定也是一样,谁会跟银子过不去呢?

    她满口答应了,也没有耽搁,送走了杨氏,连忙就收拾了一下,穿上她说媒的那身行头,往那文家去了。

    待见到文家的那小姑娘,只觉得这回果真是不一样,上次来,这姑娘虽然也是彬彬有礼的,不过却透着一股子客气劲儿,这回倒是热情了许多。

    他们两家既然通过气儿了,别的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把杨氏交代给她,让转达给文家的提亲的日子说定了,欢欢喜喜的又去了郑家,把消息传达了一遍。

    郑杨定亲的日子是杨老爷子选的,定在了六月十八。日子紧了点儿,不过好在只是定亲,东西都来得及准备。

    日子一说定,杨氏便忙前忙后的,去镇上添置定亲的物件儿,准备的很是齐全丰厚。

    到了定亲的这一日,一家人穿戴一新,同媒婆还有还在郑家的杨家人一块儿,去了榆树村儿。

    原本孩子定亲这样的大事儿,肯定是要把亲近的亲眷都请上,例如郑王氏跟郑来福,可是郑来田想到上回在老宅撞破郑王氏扎小人诅咒闺女的事情,就觉得膈应得很。人家巴不得自家过的不好,还要硬凑上去做什么?郑来田想都没想,当即便说不必叫他们。

    而杨老太太平时都会劝着些闺女跟女婿,听闺女说了这桩事情以后,也没有说话。这个郑王氏真是太不像话了,为老不尊,这样诅咒自己亲孙女,谁知道她去了文家,又要闹出什么笑话来?

    当下心照不宣的,谁也没有提老院那些人。

    回了榆树村儿,先是把骡车都放回了杨家,又叫上了林氏母女还有杨经文小两口,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文家去了。

    文家。

    今天是闺女定亲的日子,文娟娘也难得的下了炕,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自听说闺女的亲事终于有着落后,连身上都仿佛轻快了许多。

    上回文娟拒绝了这门亲事,她还在心里暗暗可惜,没成想,人家竟然还亲自上门,说动了闺女。光这份诚心,就足以让她高兴。

    文娟娘脸上难掩病容,可是却从里向外的透露出一丝喜气。看着闺女忙上忙下的,她凑过去,想要帮着端茶水,文娟见状,连忙制止。

    “娘,您赶紧坐着,这些事我来就行,您刚好一点儿,可别累着。”

    “诶。”文娟娘也不敢逞强,只好坐在一旁,看着闺女忙上忙下的,心里头有欣喜,又有些不舍。不过更多的,却还是开心。闺女有了着落,以后就是她去了,九泉之下,也有脸去见丈夫了。

    正想着心事,外头突然间热闹起来。文娟娘抬头一看,只见院门口浩浩荡荡的涌进来一堆人,为首有个老太太,她是认得的,那是村儿口杨家的人,而她旁边,站着一个和气的妇人,脸上笑意盈盈的,想必就是闺女未来的婆婆了。

    文娟娘赶紧站起身,有些紧张的拉了拉衣服,然后跟在闺女身后迎了出去。

    一照面,杨氏就拉着她的手,满脸关切的道:“听说你身子不好,咋还出来见风呢?快快,咱们进去说话。”

    今日来的人多,显得屋子有些狭窄,不过好歹算是坐下了。杨氏握着文娟娘的手,先是关心的问了几句病情,平时吃什么药的话,然后才步入正题。

    “亲家母,您就放心,往后闺女到了我家,我肯定拿她当亲生的闺女一样待。”

    在一旁的文娟听她开口就叫亲家,白皙的脸上飘起一抹红晕,不过还是强忍着,站在她娘旁边。

    文娟娘许久没有见到家里来这么多人,先头还有些紧张,不过见杨氏这样的亲切,这才放松许多。她声音有些虚弱,柔柔的道:“先前,我就见过杨子这孩子两回,这是个好孩子,娟儿交给他,我是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那张媒婆脸上也是一脸的喜气,把手里带过来的小包袱放在桌上,里头是郑家人在进门之前交给她的,用来做定亲礼的东西。

    打开一看,只见除了两块上好的尺头、并一些旁的礼品外,还有一对金手镯,一副富贵花开的金耳坠,另还有一个金戒指,一旁,还有五十两的银子。

    张媒婆打开后,对文娟娘笑道:“这是男方家给您家姑娘备的”

    文娟娘看着这些东西,有些惶恐不安:“这……这也太丰厚了。”她这话说的不错,普通人家定亲,大多都是五两十两的,最多二十两银子顶天了。他们家出手这样大方,可回头自家却没有相应的嫁妆,这……

    杨氏看出她的担心,不过面上却佯装不知,仍然是亲热的道:“这是应该的,我心疼文娟这孩子这些年不容易,小姑娘,正是打扮的时候,现在不打扮,等到了我们这个时候,就是想打扮,底下一堆儿女的,天天不得闲,也没有那个功夫了!”

    杨老太太也在一旁帮腔:“可不是?你别多心,我这闺女,最是好相处的一个人,咱们有什么就说什么。”

    文娟娘也知道杨老太太平素里是最和蔼不过的老人了,她的闺女,品性肯定也不会差,应该不是外头那种两面三刀的人,当时就放下了心,心里也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