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民科
最近两个月来,本市西南城乡结合部陆续发生多起爆炸事故。
经过调查发现是有人故意为之。
被炸毁的多是人迹稀少的电线杆、变电线路等设施。
陆续造成多起停电事故。
老百姓戏称这罪犯是“笨-拉灯。”
袁宪洲介绍完案情,韩局在一旁义愤填膺:“这个坏分子!他是故意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想在老百姓中制造恐慌气氛!对待这种坏分子,我们必须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无情!”
韩局有点话痨,穆荣连忙及时制止他。
“小陈认为咱们这个案子暂时还上升不到控爆的程度。”
“哦,小陈你说说看?”
韩局当然高兴了。
本市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上报自己能解决还好,上报了自己又解决不了,那就是个大麻烦。
他这顶乌纱帽都未必保得住。
“我看了下卷宗,觉得这应该是咱们市周边心怀不满的农民所为。”
“为什么这么说?”
“咱们的化学分析做的不错,从现场找到的炸药成分看,应该是铵松蜡炸药。”
“哦,”大家都面面相觑,除了穆荣外,大家对这些拗口的名称没什么概念。
穆荣当过兵上过前线,对炸药略知一二。
他连忙向韩局解释:“应该是民用炸药的一种。”
其他公安干警也都有点生活生产常识,听穆荣这么一提示,不由得议论纷纷。
“是不是矿山、采石场用的那种炸药啊?”
韩局有些兴奋:“这些炸药都是管控的,我们跟安监局合作,把周边的矿场、采石场拉网筛查一遍,不信找不到这个坏分子。”
“不过,这种炸药在90年代以后就很少用了。”
“那就不好找了。90年代以前炸药管控不太严格,很多矿区的工人都会偷点回家炸鱼、炸石头什么的。”
穆荣皱起眉头:“能不能缩小点范围?”
韩局连忙问:“怎么缩小?”
“松蜡一般用于防水……”
陈侃点头:“这种炸药主要用在防水防潮的矿场。”
袁宪洲在一旁连忙说:“这就好找多了。比如煤矿,咱们西南那边就有不少煤矿,前年还发生过透水事故。”
穆荣也说:“现场提取的指纹也显示罪犯的右手可能只有四根手指。这多半是90年代以前矿井工作留下的残疾。”
“年龄也可以限定了,应该是四十岁以上的人。”
“可以把安监局的人叫来做人物侧写了。”
韩局兴奋不已:“小陈啊,你不愧是博士啊!一上来就能发现重点。”
“主要咱们检验部门工作做得细致,我光看检验报告就可以了。”
“咱们市出女神探啊,以前有个秦局,在全国都大名鼎鼎。你要是也能分配到咱们市局来,那真是烧高香了啊……”
其实,陈侃倒有意到一线锻炼。
不然就像周梅一样,专门擅长纸上谈兵,连人物侧写都做不好。
没事儿就跑到报纸、电视台上搞点心灵鸡汤。
凭着从美剧里学来那点心理分析水平,没事儿放点马后炮,教老百姓怎么找对象,怎么教育孩子。
不过,这由不得陈侃。
像她这种拥有三门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全国罕见。
不要说市局了,省厅都未必留得住。
安监局的人来到市局以后,陈侃立刻给出了人物侧写。
年龄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中等身材,偏瘦。
右手食指有缺损。
家住本市西南方向某个乡村。
90年代曾在煤矿上班儿。
要强好胜,心气儿高,有点小聪明。
在当地被当做能人,有本事的人。
很可能承包过当地的小煤窑,并因此致富。
后来小煤窑被关停并转,从而怀恨在心。
根据陈侃给出的罪犯侧写。
袁宪洲、黄毓他们公安干警在安监局工作人员配合下。
只用了三天便抓到了罪犯。
罪犯43岁,一米六九,略瘦。
90年代以前在煤矿干过几年。
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右手食指。
2000年左右承包过一个小煤窑,赚了100来万。
三年前被安监局强制关闭。
总而言之,跟陈侃的侧写相比八九不离十。
……
白客回收火箭的事儿虽然比较低调。
没有现场报道,也没有人物专访。
但这么重大的事儿,很容易就在业内传开了。
订单也纷至沓来。
因为火箭发射实现回收以后,成本大幅度降低。
比如,原本1000万美金帮人发射一颗卫星,可能还会亏钱。
眼下200万美金发射一颗都能赚钱。
更何况可以一弹多星呢。
以星辰科技眼下的技术,一弹九星都没问题。
接下来再出重型火箭,都能弄出一弹30星了。
目前,天空中大约有600多颗卫星。
一半是米国的。
其他国家不是不想,而是没这技术。
造卫星容易,造火箭却不简单。
所以,卫星发射的市场都被米国垄断着。
就像天朝人的熊猫一样。
你想租用吗?
我来开价,你闭嘴,光听就行了。
白客这技术一出来就牛逼大了。
直接把米国人发射卫星的价格砍下来三分之二。
谁看着不眼红啊。
原来不打算发射卫星的都心动了。
米国的盟友像日国、加国等也偷偷找人牵线搭桥想搭顺风车。
白客肯定得先紧着自己人。
先帮天朝军方发射三枚军用卫星。
卓杰网也悄咪咪地发射两颗通信卫星。
还有巴铁等几个友好邻邦。
反正先发射的都属于政治任务。
好在钱都不少给。
像科威特、阿联酋、沙特等几个土豪都只能排到来年了。
至于米国的盟友就没有具体日期了。
等等再说吧。
最近一年,云图生物科技的人造肉技术也获得突飞猛进发展。
三年前,云图生物科技的人造肉成本还相当高昂,甚至比黄金还贵重。
指甲大一块儿牛肉成本得10万美金。
眼下,巴掌大一块儿牛肉成本却只要1万美金。
虽然离上市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但进步已经很惊人了。
“呵呵!一定是你的培养液给力!”
“嗯,白总您说对了。”
孙皓得意洋洋。
“呵呵,孙总,你看咱们是不是应该去参观一下?”
“好啊,可你笑啥笑,阴阳怪气的。”
孙媛白了白客一眼。
“呵呵……”
几个人一起向实验室走去,一边走着,白客一边同孙皓的助手偷偷交换眼色。
到了实验室,白客主动戴胶皮手套拿面罩。
孙皓戴上胶皮手套后说:“不用了,咱们这无菌室已经很严格了。”
到了大玻璃前,孙皓将手伸进去打开器皿。
“你们看,这就是咱们的培养液。目前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的干细胞都可以在这里迅速成长。”
“那有没有可能,这里突然长出一只鸡来?或者长出一条牛腿?”
孙皓笑了:“这跟种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只鸡或一条牛腿的构成比单纯的一块儿肉复杂多了,咱们眼下还达不到那种技术。”
孙媛有些兴奋地说:“可以当做一个方向,将来器官移植就指日可待了。”
“那不成克隆了吗?”
“迂腐,这是造福民生的克隆,是好的克隆。”
“好吧。可这培养液既然可以繁育一块儿肉。那它算不算一个生命体呢?”
“当然算了。它是真菌嘛,就像你见过的千岁、红茶菌这种东西。”
“既然如此,它会不会进化啊,比如变得有攻击性。”
“哈哈,姑父您想象力真丰富。”
孙媛也在一旁哭笑不得:“你姑父整天在家看科幻小说。你要跟他说点天马行空的事,都说不过他。”
“呵呵,民科,我属于民科。”
“嗯,姑父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科学研究就要预测到任何一种可能性。”
说着,孙皓脱下胶皮手套,将手指向培养液中伸进去。
“别!”
白客想制止,但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