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章

      时至七夕,暑热渐散,已有几分秋风渐来之意。

    听说忠靖侯夫人过府做客,史家大姑娘湘云也随同前来。

    三春带着林家姊妹过去相看,在史太君屋里就看见一个圆润和气的年轻妇人坐在下首与史太君说着话,那穿着大红裳裙的姑娘应当便是湘云,跟在妇人身后的仆妇抱着一个才三四岁的幼童。

    嫣玉已是猜测到年轻妇人便是忠靖侯史鼎的继室夫人,那孩子便是忠靖侯的幼子史珩。

    “这是忠靖侯夫人。”史太君言笑晏晏地告诉姑娘们,又同忠靖侯夫人一一介绍几个姑娘。

    史家与贾家是姻亲,想来忠靖侯夫人鲜少出来走亲戚,连贾家的三个姑娘也不认得。

    史太君让乳娘将史珩抱给她看看,孩子在乳娘怀里扭捏着,似乎是有些怕生人。

    忠靖侯夫人才尬笑道:“珩哥儿被我惯坏了,我家老爷便让我常带珩哥儿出来走走。”

    “平素都有奶嬷嬷照看着,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史太君向来喜欢孩子,望着珩哥儿就轻笑着说。

    看见湘云坐在下首望着三春面有喜色,史太君就让她们几个姑娘各自去玩。

    出了正屋,探春才熟络地向湘云问:“云妹妹,怎么忠靖侯夫人也过来了?”显然从前忠靖侯夫人确是少与荣国府走动。

    “我也不甚清楚。”湘云摇头,又展笑同嫣玉黛玉姊妹说起,“我还是初次见到林家姐姐呢。”

    “之前听三妹妹说起过云妹妹,可惜到现在才能得见。”嫣玉便说。

    湘云一团喜气,回头嫣然笑起问探春:“三姐姐莫是与林家姐姐专说我的坏话吧?”

    探春气鼓鼓地撇过头:“我岂会这样!”

    正说着,湘云的丫鬟翠缕匆匆过来:“姑娘,瑾大爷过来了,正在前厅同政老爷说话。”

    “瑾大哥哥定是不放心你。”探春含笑趣她道。

    那瑾大爷想必就是忠靖侯世子史瑾,看起来史瑾和湘云的兄妹感情很不错。

    湘云眉然笑意,回头同翠缕说:“让大哥哥在花门等我半刻,我即过去。”

    翠缕却虚扶着湘云笑着说道:“姑娘是不知,瑾大爷派人送来好多夏鲜的瓜果,是孝敬给老太太的。老太太直夸瑾大爷懂事孝顺,还留了瑾大爷进来说话。”

    嫣玉侧耳倾听着她们的话,心中越发警醒,想起也许这是见到史瑾的机会;到时候用灵力悄悄将穆莨的信塞入史瑾的衣袖里,也算是完成了穆莨的嘱托。

    如此想来,嫣玉微霁。

    惜春拉着湘云悄声问她:“你家三夫人可知晓?”

    湘云却微微变了神色,才细声道:“大哥哥说想要参加文举,最近搬到学堂去住了。”

    想来湘云都未曾想过这其中不妥,才未有犹豫地说出来。

    史瑾既是忠靖侯世子,如今却搬出去住到学堂。无论出于何种缘由,旁人都会认为忠靖侯家宅不宁;忠靖侯的继夫人已经生下孩子,而世子是先夫人留下的孩子,不免要让人怀疑到嫡庶之争。

    三春和湘云都还涉世未深,想到史瑾刚中了举人,这在公卿家小一辈中还是头一份的,他想要安心准备春闱也能理解。

    这种说辞也就只有她们能够信以为真。

    嫣玉抬头正好看见黛玉微不可见地蹙眉,不过瞬刻就舒展如旧。

    “云妹妹,三夫人的母家可是文氏?”嫣玉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从前不知是曾听谁说起过,忠靖侯史鼎的续弦是文尚书的侄女,算起来如今忠靖侯已是赵王的人了。

    就看见湘云点了头:“嫣姐姐也知道?”

    嫣玉胡扯:“似曾听母亲提起过。”

    三春都未再在意此事,进了暖阁坐下就谈论起七夕诸事。

    午间尚是晴空万里烈日艳阳,从暖阁出来却已见黑云压城之势。

    嫣玉回头与黛玉说:“玉儿,你先回屋去吧。”

    “那姐姐早些回来。”黛玉见嫣玉未说,她也没有问起,只轻笑道。

    逾白打了伞跟在嫣玉身边出了院子:“姑娘要去哪里?”

    嫣玉慢慢停下脚步:“最近有些闷了,就出来随便走走。”

    看见层云风卷,许是大雨将至。

    听见脚步声朝这边走过来,沉重缓行,应是有一个男子由远及近正向这边走过来。

    “逾白姐姐,刚才我的帕子好似落在来时的路上了,你帮我去看看,可好?”嫣玉才回首与逾白道。

    “那姑娘可别随便走,我要找不到姑娘了。”逾白闻言匆匆而去,消失在长廊影下。

    嫣玉藏身在树丛后,半刻钟后就看见一个年轻的少年郎从花门进来;少年郎约莫十七八的年岁,穿着一身宽大的暗白色衣袍,俨然魏晋士子的着扮,神态举止间却是与年岁所不符的稳重之态。

    嫣玉未曾见过史瑾,但见他与湘云相似的面容,也能确定他的身份。

    待到史瑾走过去了,嫣玉才取出那封信用灵力悄无声息地飞入他的衣袖里,随即依旧藏在树丛后。

    然而史瑾比她想象中更要警觉;尽管有灵力加持,史瑾还是察觉到异样,就发现了落在他宽大衣袖里的那封信。

    仅是看了一眼,史瑾就已神色大变,连忙回头,却并未看到人影之迹,才收起来信匆匆离开。

    如今信已经到了史瑾手中,嫣玉略微放心。

    确定史瑾已然离去,嫣玉才从园子另一侧绕过来回到廊下,便看见逾白回来了。

    “这天恐是快要下雨了,我们也回去吧!”嫣玉望了一眼阴霾沉沉的天色,思量着恐怕这七夕也过得不能安生。

    刚回到屋里就见瓢泼大雨满庭,裳裙被雨水溅湿了半侧;嫣玉换了石榴裙出来,看见黛玉正坐在窗边看书,茶案上煮着清茶,溢散出阵阵清香。

    黛玉才放下书:“姐。方才四妹妹身边的入画来过,好像是四妹妹刚得了一幅画,让姐姐过去一同赏画。”

    自从惜春知道嫣玉也会画画的,就隔三岔五地找嫣玉讨论画画的事。

    平素惜春总是少言寡语,只有提起她感兴趣的才会多说几句。

    “四妹妹午后都要小憩半晌,等一会儿我再过去吧。”嫣玉只在旁边坐下,瞥见黛玉在看的却是《春秋》史卷,但书卷却是崭新的好似是初次翻看,“怎么突然看起《春秋》了?”

    黛玉含笑:“姐姐说要读史明志,我就随便看了几页。”

    看见她合上书,嫣玉才佯作很随意地说起:“算来我们进京也已是一段时间了,母亲把我们送到外祖母家小住,说是与表姊妹们一同玩着,也是让我们长些见识;荣、宁两府是公卿之家,与寻常堂官也是不同的。”顿了下又道,“算来我们还是初次见到史家妹妹,还有忠靖侯夫人。我看着忠靖侯府的珩哥儿,与我们家琰儿正是年岁相仿的。”

    她这些话说得没有章程,黛玉却是明白她的意思。

    “先生曾告诉我们,京城之地天子脚下,当是事事小心才能不行差踏错。从前在学堂时便见甄家姐姐与薛家姐姐从不往来,而甄家姐姐的姑母是宫中的贵妃娘娘,薛家姐姐的长姐是赵王嫡妃,我便猜想应是与朝中储位之争有关。我在书上看过,天子至尊为万民之父,自古以来储位之争都是以举族身家性命为赌注;我们如今既已是身在京都,便再不能似从前那般了。”嫣玉本以为黛玉只是闺阁中的单纯女儿,如今听她这一番阔论才发现原来自家妹子其实什么都懂。

    嫣玉望向妹妹的目光如故那般柔和疼爱,还掺杂入几分没来由的欣慰。

    对上姐姐漆黑入墨的瞳眸,黛玉继续认真地说着:“刚才听姐姐向云妹妹问起,忠靖侯夫人是否是文氏女,我便记得先生说过,赵王的生母便是文妃娘娘。史家舅父既娶了文氏女为妻,两家结为姻亲之好,日后若赵王得承帝业自也是水涨船高。”

    若赵王得承大业,首先水涨船高的自是文家,然后才能让文家的女婿忠靖侯史鼎再分一杯羹。到时候史瑾在忠靖侯府的身份只会愈发尴尬;由文氏所出的珩哥儿逐渐长大,那才是文家的亲外孙,而那位忠靖侯夫人看着也非纯良之辈。

    恐怕忠靖侯府日后也是不得安生了。

    只是这帝王之争,谁知道最后会不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

    “姐姐,但我还有一事觉得不明。”黛玉沉默了一下,才又道,“母亲曾经说过,外祖家和金陵的甄家是世交,但又与史家是姻亲;若日后朝堂相争,这又该如何是好?”如今她们在外祖母家小住,自是不由想到荣国府的将来之事。

    原来妹妹是忧心此事,嫣玉不由轻笑:“公卿世眷已是位极人臣,且几个舅舅表兄弟都不过是享其俸而无其权,其实大可不必淌进这趟浑水。”

    黛玉若有所思地想着,尤有不解:“那为何忠靖侯要淌进这趟浑水?”

    嫣玉微眯起眼,话在心中转了几圈才说出口:“也许有不得已的苦衷。听说史家舅舅的先妻庆都郡主是从前的穆皇后的养女,穆氏的亲族都在平丰之乱时或是被杀或是贬谪,史家为了自保才投靠了文家,这也未可知。”

    思衬着姐姐的话,黛玉也觉得有理,就未再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