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84章 戏班子

      随后我就一直在梳理这件事,包工头和王栋等不及就走了,他们顺自己还有事要办。

    通过仔细的查找资料,翻看县志等手段,我注意到了当初记载的一个人,这人是当初一个戏班子里最小的成员,叫何生明。

    何生明当年十三岁,我算了下,要是现在还活着,应该八十四了。

    有些事,没有当事人目击证人自己开口,我就只能猜想,所以我迫切的想找到当初在戏班子里的这人,想向他多了解一点当年那件事的真相。

    这件事不太好办,要看运气,之所以难办一来是因为不知道这人还有没有活着,二来,就是不知道这人还在不在本地。

    打了个电话,我问了问王栋,问他知不知道一个叫何生明的人,大概八十岁岁,年轻的时候跟随戏班子跑过江湖。

    “八十多岁的老人,何生明?”王栋语气讶意道:“没啊,不认识啊,我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不过.....这样,文老板你先别着急,我有一个哥们在审计署工作,你等着,我让他从电脑上查查看本地的户口登记。”

    “嗯,行吧,一定要尽快,这事不敢拖了,要不然随时都有可能在死人。”我认真的说。

    他立马沉声道:“好,我这就去办。”

    只要做过人口普查,现在人用电脑查东西是很快的,不到一个小时,我就得到了王栋的消息。

    王栋说:“文老板,有结果了,我那朋友查了电脑,我们本地叫何生明的老人一共有五个,但符合你说的年龄段的,还会唱戏的,那就剩一个了。”

    “这人现在还活着,文老板我说你记下,地址是在,鼓东区茶山镇绕马乡池子村35号。户主就叫何生明。”

    “记下了吗文老板?”

    “好了,”我用手机短信记下了这串地址,然后挂了他的电话。

    只要有名有姓有门牌号,那就不难找,无非是多坐几个小时汽车的事。

    到池子村的时候是傍晚六点,天还能看清一点,我就一家一户的看,看人家门上的门牌号,毕竟是农村地区,有的人家门牌号都掉了,我费了不少劲才找到地。

    我抬头看着这个农家小院,铁门上贴着一个白色的号码牌,池州村35号。

    深吸了一口气,我迈步向前,敲了两下门环。

    “有人吗?有人在家吗?”

    没两分钟,铁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给我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大哥你好,我找一位叫何生明的老人,请问他是住在这吗?”我保持礼貌的问这人。

    中年男人看着我一脸疑惑,“找我父亲?请问你是?”

    我笑着说,“就是一个朋友拖我过来问点事。”

    “哦,哦,这样啊,那请进,不过我父亲现在身体不太好,医生说让他尽量多休息,还麻烦你尽量快点。”

    我微微颔首,“自然。”

    屋内有些昏暗,中年男人把我领进了西院屋,他打开了墙上的灯。

    “爸,有个年轻人说要找你,你看认识他吗。”

    床上躺着一名老人,面容苍老的厉害,头发掉的七七八八,老人身上盖着厚被子,看起来很怕冷。

    老人缓慢的转过来头,声音沙哑的问握,“你....是谁?”

    我走过去见了一礼,然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你好,我想了解一下当年你们戏班子里的那件事。”

    “咳咳!咳!”老人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他儿子忙跑过去让他靠在床头上,帮他拍后背。

    老人逐渐缓过来了,他一脸惊恐的望着我,“你....你是怎么知道戏班子的!”

    “老大爷不要着急,我叫文材,是个道士。”

    “道士.......”

    老人嘴唇多哆嗦,“他....他们出来了?”

    我点点头默认了,看来我猜的没错,这人肯定知道些什么。

    见我点头,老人痛苦的闭上眼睛,久久不愿睁开,像是陷入了回忆。

    过了好半晌,他支开了自己儿子,示意要和我单独谈。

    他儿子离开后,老人右手颤抖,他指着屋里柜子上的左边抽屉,他说抽屉最里面有一本老菜谱,让我帮他拿过来。

    菜谱纸张发黄,一看就有些念头了。

    他来回翻了翻菜谱,突然从书里掉出来一张黑白照片。

    我看到了。

    老照片里有很多穿着戏服的男男女女,很多人戏妆没卸,还有很多残疾人,那些残疾人站在最后排,这是一张大合照。他们队伍排的整整齐齐,都在笑。

    老人指着照片最前面,半蹲在地上,脸上画着猴王妆的小孩,“这.....这个就是我了。”

    而后,我从老人口中,断断续续的听到了当年的故事。

    当年唱戏的很火,那时候的戏班子不像现在。唱的好了,那你就是角!是被人捧的。

    城里当时有个黄姓班头,他的戏班子大的很,有上百号人,是当时十里八乡最大的戏班子。

    黄班头有个儿子,就叫他小黄吧,这小黄从生下来就是个傻子,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脑瘫,尽管黄班头尽心尽力的照顾儿子,但这个儿子最后还是病死了。

    起初的一年,黄班头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里,随着时间推移,他也慢慢的走出来了。

    戏班子本来就是走南闯北,哪有活就去哪的,就这样,天南地北的搭台子唱戏,黄班头收留了一帮流落街头的残疾人,父母丢弃的智障儿等。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缺个胳膊少个腿,有的有小儿麻痹症,还有的和他儿子一样,都是脑瘫,都是被社会抛弃的可怜人。

    黄班头把这几十个男男女女收养在戏班子里,管他们吃喝,还教他们唱戏站台,有的实在笨的不开窍的,黄班头就让他们举旗,反正光化了妆举着旗子站那就行,也不用动。

    后来。

    在泥瓦匠的怂恿下,员外郎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这群人上。

    他已自己五十大寿为理由请来了戏班子表演,唱罢戏后,员外郎装做很可怜这群人的模样,把这群人单独聚在一起,说要宴请他们。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戏班子天南地北收养来的这群人,都被喂了药,连夜就都被埋在了桥基下,被做了生魂桩,这些人可谓是死的不明不白,稀里糊涂。

    做完这些,员外郎还是很害怕的,毕竟这么多人,要是被当官的发现了,那他可就完了。

    老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怕什么来什么。

    不过,来找他的不是衙门的人,而是那群死掉的人。

    员外郎一连好几晚从梦中惊醒,他梦到自己坐在自己家大堂的椅子上,他身边站着几十个缺胳膊少耳朵的白脸人,因为那天他们死的时候还没卸妆,脸上抹的很可怕。

    一连几天做梦,这把他吓得不轻,所以他就找来了当初给他出主意的泥瓦匠,问他该怎么办,这是冤死鬼向自己索命来了啊。

    听完员外的诉苦后,那泥瓦匠呵呵一笑道:“员外,你无需担心,老头子我自有办法治这些小鬼。”

    泥瓦匠泥瓦匠,整天就是和泥和瓦打交道的,而且这人不一般,他不旦有一手邪门歪道,还有一手祖上传下来的捏泥人的手艺。

    他这种家传的手艺,和唐朝时期的泥塑工艺完全一模一样,如出一辙。

    泥瓦匠收集了戏班子里那群人的信息,没胳膊的他就不捏胳膊,少一只耳朵的他就少捏一个耳朵,最后对照着那些人死前的模样,又在泥人脸上补了戏妆白底粉,为了怕被河水泡烂,他又让员外花大价钱买了当时还很贵的防水桐油。

    从这一连串的手段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泥瓦匠老头,绝不是普通人。

    那些做好的泥人被埋到桥基下后,员外再也没有做过噩梦。

    这就是当年的那段故事。

    为什么那些泥人脸被涂白了,为什么有的没手没脚,为什么被人故意埋在桥基下,这就都说的通了。

    时过境迁,直到七十年后的今天,又被人在无意中挖出来。

    死的冤枉,还被镇压了这么久,泥塑上的戏班子人员的阴魂久气成戾,第一个就拿了古董店老板开刀,他们害死了古董店胖老板。

    如果我不尽快出手,那些泥人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人意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