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节

      刘七巧发现,自从这消息传播开来之后,大家看她的眼神,多少带着羡慕妒忌,有没有恨,目前暂时还不知道。原来从古至今,人们对城市的热衷都是相同的,迈出大山,走向城市,是祖祖辈辈的村里人都向往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进了城就可以跟刘老爷一样,吃香的喝辣的,在城里也娶上一房媳妇。可他们从来没想过,当年和刘老爷一起出去的四兄弟,最后也只活下了他一个。

    因为方巧儿的离开,刘七巧的心情郁闷了一阵子,没了闺蜜,刘七巧连自己平时爱去的地方也不去了。河滩上长了一大片新鲜的马兰头,往年她都会和方巧儿一起栽上一大把,回家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芝麻油凉拌着吃。今年看着那满滩的马兰头,刘七巧就感慨万千,也不知道方巧儿那男人好了没有,反正没消息总归是好消息的。

    刘七巧从外头回来,李氏便喊了她道:“你三叔去了京城,下午回来,一会儿你去他家候着,你爹给家里带东西了。”

    李氏口中所说的三叔,是刘家正房上的老三,和刘七巧他爹是堂兄弟,小时候关系很铁。刘老爹去了城里之后,时不时也接济一下家里人,眼下正是春耕的时节,刘老三就带着村里几个村民一起进城里贩粮种,有刘老爹在那头打点好了,做事也顺当很多。

    刘七巧应了声便又往外头来,她家如今富裕了,下地的活都用不着自己来。年前李氏看上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想买了回来给刘八顺当童养媳,顺便伺候刘七巧,被刘七巧给拦住了。有很多事情,刘七巧还是愿意自己做。

    刘七巧到了刘老三家门口,看见门口停着几辆牛车,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那里卸货。刘七巧还没往里面去,便被人给叫住了。

    刘七巧一看,是王二哥家的老四,村里头出名的老实大力士,年轻一辈的小伙子谁都比不上他。听说他十三岁的时候进山遇上了熊,非但没被熊给吃了,最后还把熊给打死了,拿着熊掌卖了好价钱。村里面几个姑娘都爱恋着他,希望能嫁给他当老婆,只有刘七巧和方巧儿对他没什么意思。

    私下里她们两个讨论过这问题,方巧儿不喜欢他,说他长的不好看,太粗狂了,晚上睡觉抱着就跟抱着头狗熊一样。

    刘七巧不是颜党,觉得王老四的长相其实还算周正的,至少鼻子眉毛眼睛都挺刮挺刮的,但她受不了那一身的肌肉,摸上去还带棱角边的,腹肌硬邦邦的,躺在上头还搁坏了自己脖子,太不划算。

    刘七巧喜欢的男人,说起来这乡下山里还真找不出来,她喜欢男人文质彬彬的,有文化但不可以迂腐;瘦弱但不可以体弱;谨慎但不可以小气;圆滑但不可以没担当。

    当时方巧儿就给了她这么一句总结:这样的男人,只怕这世上没几个女人是不喜欢的吧?

    “七巧,这个送给你。”王老四喊住刘七巧,从胸口掏了一样东西出来,他里面没穿中衣,就这样贴身放着,上头还带着点点的男人味……

    刘七巧看着他从怀中掏出来的如同至宝的粉红色小手绢,在内心深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虽然没洁癖,但也不代表我不懂卫生==。

    “乡下人哪里用得着这种精细东西,你快拿回去吧,我不需要!”刘七巧连忙退后两步。

    “听说你要跟你爹去城里了,以后就是城里姑娘了,这东西城里姑娘人手一件,我看着好看就给你买了。”王老四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把那粉色的帕子塞到刘七巧的手中,继续道:“再过半个月我二嫂子就要生了,到时候还要请你帮忙,您要不收下,我们就更不好意思了。”

    乡下人就是这样质朴,大庭广众之下就送起东西来,外头还站在好几个小伙呢。其他人看了王老四着急的模样,无不意义深刻的笑了笑,各自背着种子往库里放去。

    刘老三从库房里出来,看见刘七巧正在外头站着,刘七巧也懒得跟王老四推三阻四,就收了帕子往袖子里一揣,喊了一声三叔。

    刘七巧走到客堂里,见三婶正从厨房里端菜出来,走到门口招呼外头的人道:“都忙了一天也饿了,进来吃口便饭吧。”她见刘七巧来了,笑着说:“七巧啊,你爹说要把你娘和你弟弟都接到城里,那你家这三百亩的地预备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它荒着吧。”

    刘七巧最知道这三婶,平日里属她最会做人,人精一样的,其实心眼比针尖还小。刘七巧两世对这种人都绕道走路,可人家问到了你面前,也由不得你不回答。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爹已经不管这里的事儿了,我姥姥家如今情况也不算好,我寻思着应该各家一半,到时候还跟往年一样收租子。”刘七巧是最知道这古代人了,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这么一说刘家的人肯定要跳脚的。可她毕竟是现代人,看着姥姥家清苦,她心里也不好受,所以先开口说了这法子试探试探,也省的以后李氏太过被动。

    果然她的话才说出口,刘三婶就恨不得跳起来道:“哎呀,这想法是你的还是你娘的,你们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田地是刘家的,凭什么去给李家种啊,你婶子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过有这种说法的。”

    这时候刘老三正好从外头进来,刘三婶忙拉着他道:“当家的,刚才听七巧说,他们家的地要分一半给李家种去,你在城里听五弟提过这事儿吗?”

    刘老三刚搬完货,额头上汗坨坨的一片,听了这话有些紧张的抬起头问:“这是你娘的主意?”

    刘七巧忙摇了摇头道:“我自己想的呗,哪有当女儿的看着自己爹娘受苦的,往后我们家去了城里,谁还能帮衬着我姥姥家,再说就是让他们家种,又不是白送了,不过就是亲戚朋友间互相照顾这点嘛。”

    刘七巧暂时还不想把这事情闹僵,因为闹僵了胜算就更低了,古代人的观念不好改啊。虽说李家也在这牛家庄,可李氏却也不常走动,怕就怕刘家这帮堂兄弟们说她那着刘家的东西贴娘家。古人就是有这么奇怪的想法,明明也不是你家的东西,沾上了一个姓氏,搞得就跟自己家的一样了。

    刘老三道:“这事儿你回去劝劝你娘,要这么干,就缺德了,那里有这样贴娘家人的,她如今可是刘家人。”

    刘七巧知道他们来来回回的就只有这几句,也听的耳朵生老茧了,就连忙点头答应了问:“三叔,我爹拖东西回来了没有?”

    刘老三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小包裹,里头露出一段浅绿色的缎面布来。刘三婶忙笑着道:“我搬的时候看着挺沉的,偷偷看了一眼,这料子不错,摸上去滑溜溜的,不扎人手。”

    刘七巧知道她定然是觉得这布料好看,起了心思,她媳妇怀上了小二子,也就个把月就要生了,定然是想摸上一两尺,做件小衣服的。刘七巧也不吝啬,开了包裹,那手比划着量出两尺来,扯了放在桌上道:“三婶,这一段就给娃做双鞋吧。”

    刘三婶看着这料子,这么多,足够做一套衣服的了,顿时心花怒放,把原先说的话也忘记了一大半。可刘七巧心里却还明白的很,姥姥家是肯定要帮的,本家也不能得罪了,都说富人命好,可是有一对穷亲戚的富人头大啊!

    刘七巧想到这里,莫名就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打发刘姥姥的做派,还当真是有大学问的。如今他们家只不过是有一点小钱,就已经被本家给惦记上了,有钱人不好当那!

    ☆、第4章

    刘七巧抱着包裹从外头回来,远远就看见李姨婆的大儿子从自己家离开。她拿着包裹往桌上一放,问李氏:“娘,大表哥来做什么?”

    李氏放下手里的活计来拆刘老爹的包裹,一边道:“来借钱的。大侄儿满月要摆两桌,村里的红鸡蛋也没派,找我借几两银子周济下。”

    刘七巧知道这是牛家庄的风俗,哪家哪户添丁添口,都要给村里人派红鸡蛋,男的是双数,女的是单数。本来穷困一点的人家,也就略去这一条了,偏偏李姨婆家十几年了只得了这么一条喜事,说不办,也确实说不过去的。反正李氏是个菩萨心肠,这些年收不回了的银子,也不止一笔两笔了。

    “那娘啊,你回头等八顺回来了,让他记账上,咱借出去的钱,虽没指望他们还上,总还要记得的,不然爹到时候可要说娘持家无道了。”

    “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我心里有数,这些年我娘家能帮衬的实在太少了,也怪我自己,当年嫁过来就没几分嫁妆。”李氏说着,就热血沸腾道:“娘一定要给你备一份体面的嫁妆,等到了婆家也不用看婆家的脸色。”

    刘七巧心中默默腹诽,娘你可想的真长远啊,嫁人对我来说——那实在是不知道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李氏翻完了包裹,便问刘七巧道:“这包裹是不是被人动过?”

    刘七巧自然是知道刘三婶翻过这包裹的,可毕竟是亲戚,不想闹开了撕破脸,便道:“我不清楚,三叔就放在客堂里,我进去拿就这样。”

    “我让你爹给你带了半斤红糖,给你熬粥养身子的,你看看,这里哪有半斤?”李氏拿着一小包牛皮纸裹着的纸袋子,在手里掂量了掂量。

    刘七巧方才只记挂着面料,对放在边上的另一个纸袋子没在意,这时候看过去,那纸袋子确实也被人动过,连包袱皮上都撒了一些红糖沫儿。她十二岁来葵水之后,就疼的七死八活,李氏不知道从哪里得了一个方子,说吃当归红糖粥能好。刘家虽富裕,可当归还是吃不大起,只偶尔刘老爹得了赏赐,稍回来一些。但这红糖粥倒是没断过。

    李氏叹了一口气,不由有点怒火中烧:“每次叫你三叔稍东西回来,就缺斤少两的,我又是个薄脸皮的,也不想跟他们争,他们倒还当真我好欺负了!”

    刘七巧按着李氏坐下,为她锤着后背:“娘,二堂哥的媳妇要生第二胎了,他们家正好用得着红糖,娘你心眼好,就算了吧,眼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些小事别放在心上。”

    李氏听刘七巧这么说,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问:“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呢?”

    刘七巧抱着李氏的脖子,撒娇道:“您不是一直觉得对不知姥姥姥爷吗?眼下我们家要搬走,我寻思着分一点地给姥姥家种,这样他们家日子也能好些。”

    李氏虽然动心,可还是担忧的很:“这怎么可能,这地刘家的叔伯们都种了十来年了,我要是开这个口,会被口水淹死的。”

    “娘,你是怕被口水淹呢,还是怕姥姥姥爷他们过的不好?”刘七巧这样一说,李氏的眼眶就红了。

    “谁家嫁女儿不是为了女儿家好一点,能帮衬着点的,可你刘家这几个叔叔伯伯太厉害了,你爹跟他们又是过硬的关系,这地也种了多少年了,再收回来,只怕办不成。”李氏边说边叹息。

    刘七巧嘿嘿一笑,凑到她耳边道:“这事儿我今天在三婶面前提了,我也寻思着要在收回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打算在邻村买块地,我听说隔壁村一个小地主这几天正要卖地呢,我打算把那些钱花了。”

    李氏一听,顿时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道:“七巧,那些银子可是你奶奶给你存的嫁妆,可不能乱花啊!”

    刘七巧当然不能说这叫投资田产,银子留着只会贬值。但她确实已经想好了,当年张氏去京城的时候,就偷偷给了她一箱银子,都是张氏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她这辈子吃了男人的苦,所以自己亲儿子也不放心,结果就便宜了刘七巧。

    李氏是个本分人,虽然知道这些钱,却从来没打过半点注意,是一心一意等着那些银子和女儿一起嫁出门的。如今听说刘七巧要拿这些钱来买地,心里还是忐忑的很。

    “我想好了,刘家的叔伯们肯定是不肯把那些地让出来的,因为那些地的地契上写了一个刘字,娘你若是真的要那么做了,将来只怕被人指着鼻子骂,如今只有想一个别的办法。”刘七巧说着,转身看着她娘道:“娘,你明日就喊上大伯母、和三婶去一次隔壁村,和地主谈好了,明说是给我买的嫁妆田产,以后都是我的,然后回来当着她们的面把地契给我。”

    “七巧,你当真要把这地给姥姥姥爷种?”李氏看着刘七巧,心里那个感激啊,实在是说不出来,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劳动妇女,怎么会明白刘七巧的这股魄力劲儿呢。

    “娘,你心里不也天天这样想吗?快别磨蹭了,你一会儿就去把大伯母和三婶都请上了,别到时候人家又觉得我们家偷偷摸摸的又发财了。”刘七巧正说着,刘八顺从私塾回来了。

    刘八顺的私塾就是在隔壁村的,村里一共有七个男孩上着私塾。刘家的家境最好,所以李氏专门买了一辆牛车,接送这几个孩子,刘八顺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地主家的小开。

    可今天刘小开的心情很不好,平常看见刘七巧总是黏糊的恨不得懒在她身上,今天却厌恶的哼了一声,背着个书包往自己房里跑了。结果房门的门槛太高了,刘八顺一个不当心,就摔了个狗□□。

    刘七巧一把把刘八顺拎了起来,看见他脸上还挂着金豆豆。

    “怎么了这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明白不?”

    刘七巧拿出王老四送的帕子,正好给刘八顺擦擦眼泪。

    “姐,你以后能别帮人接生了吗?同学们都笑话你,我看不惯,跟他们理论,还被人笑话。”刘八顺委屈直掉眼泪。

    刘七巧皱皱鼻子,蹙眉问道:“他们都怎么笑话我呀?”

    “他们说你不害臊,年纪轻轻就当接生婆,以后肯定嫁不出去!”

    刘七巧正色想了想道:“我确实不害臊,我也确实年纪轻轻就当接生婆了,可我未必就嫁不出去了呢!”

    刘七巧抱起刘八顺,揉揉他的脑袋:“就为了这事儿和人家打架?你应该告诉他们,就算我姐嫁不出去,我也一辈子养着她,因为她是我姐!明白吗?”

    刘八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小脸鼓成包子,握拳道:“姐,就算你一辈子嫁不出去,我也养你一辈子,因为你是我姐!”

    李氏听他们说的不像话,忙过来假装怒意道:“口没遮拦的,都乱说些什么呢,你应该说,你姐将来肯定能嫁的顶顶好的。”李氏上前,抱起了刘八顺,往房里给他擦脸去了。

    当天晚上李氏专门预备了一些刘老爹在城里买的糕点吃食,去拜访了刘老大的媳妇,和刘老三家的刘三婶。两个人听说是带她们一起去邻村看地的,心里都高兴的和吃了蜜糖一样。

    晚上睡觉的时候,刘三婶摇着在炕头上的刘老三,一脸的羡慕:“你说李氏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当年你爹也跟着她公公一起去去的京城,怎么你爹就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吗?如今你瞧瞧老二家,那叫一个吃香的喝辣的,明儿还要去找地主买地,可不就要成我们牛家庄的地主了?”

    刘老三跑了一整天,正累的慌,听她唠叨两句就打起了呼噜。刘三婶见他都不忘耳朵里去,气的一脚把他蹬下了炕头。

    刘老三吃痛,连滚带爬的从地上爬起来,指着她骂:“你他妈的有完没完,一晚上嗡嗡嗡跟苍蝇似的,你羡慕人家二哥媳妇,你也不打盆水看看自己这张脸,你配吗?”刘老三骂够了,抱着被子往角落了一窝,不再理她。

    刘三婶一听自家男人生气了,心里那个着急啊,这些年全靠刘老三两头跑,家里的日子才算好了些。

    刘三婶急了,扯了裤头,光溜溜贴了上去,喂过奶有点下垂的胸部在刘老三的身上蹭了蹭道:“他爹,别气了,我见识短还不成吗?”

    ☆、第5章

    第二天一早,李氏就请家里的长工驾着牛车,妯娌三人往隔壁的赵家村去了。赵家村在牛家庄的东边,隔着一条清水河,也是在山凹子里的一处平底,比牛家庄大上两三倍。因为地理位置好,所以耕地也比牛家庄多,土地也相对肥沃。

    赵家村的赵地主家老祖以前在外头做过县太爷,回家就把乡里乡亲的地都收了,做起了赵家村的山大王。这些年家里出了两个二世祖,一个好赌、一个好嫖,没几年就把家里的地给卖的七七八八的。

    李氏领着刘老大媳妇田氏,和刘老三媳妇王氏来到赵家门口。迎接她们的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管家,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将李氏等三人迎了进去。

    绕过影壁,进了天井,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穿缎面衣裳的人靠在大厅里抽大烟。外头的阳光很好,可那大厅里黑漆漆的一片,就只能看见那人嘴边冒出来的巴扎巴扎的烟雾。

    李氏定了定心,上前两步笑意迎人道:“这是赵爷吧,听说你这里要售地,我们从牛家庄来,特意过来看看。”

    那赵爷一脸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也不回话,抬头看了眼这三个村妇,就猛的咳了起来。

    “我们赵家村的地可都是良田啊,你们进村时候也看见了,那麦子可比你们牛家庄的长的高出一寸来。”

    李氏是个温婉的农妇,见他这么摆谱子,也不生气,笑盈盈的道:“我说怎么去年都说你们赵家村没丰收,原来是因为青苗长的太好了,反倒使种子结得瘪了些,这麦子不是看苗,是看种子。”

    田氏见状,也添油加醋道:“一看您赵大爷这身板,肯定是没在田里干过的,哪能知道这些事儿呢?”

    赵爷也不是傻子,磕了磕烟杆问一旁站着的管家道:“有这说法吗?”

    老管家只惦记着卖了地拿回扣,心里正着急这生意不成,听了这声问就笑着道:“我听我家婆娘说过,好像是有这个说法。”

    刘三婶王氏本就是赵家村人,年轻时也认识这赵爷,便觉得自己特有体面,拍拍胸脯道:“赵爷,我王艳艳可不会骗人,你不信谁也不能不信我呀?”

    李氏从来不知道这刘三婶的闺名,被她插了这么一句,原本一本正经的样子差点儿就给破功了。只憋着笑道:“原来老三媳妇和赵爷是旧相识啊,早知道我都不必亲自来一趟,让老三媳妇办一下这事儿也就成了。”

    王氏觉得李氏给了她脸面,不由心情畅快,谦虚道:“我和赵爷都几十年没见了,你只说到赵家村买地,何曾想就是赵爷家呢。”王氏也不等赵爷搭理她,就笑着迎上去道:“赵爷,这是我家弟媳妇,想给家里添几亩地,这不正巧了,您这儿富裕,她那里缺,咱把这个事办了,开开心心各自回家准备中饭。”

    赵爷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她是谁来,又抖了抖眼皮子问一旁的老管家:“咱们赵家村以前有这号人不?”

    老管家怕得罪了生意,点头哈腰道:“有啊,她是王老虎的妹子,您不记得了。”

    赵爷哦了一声,又冲着李氏瞧了几眼,象征性的问了一句:“你这地买回去打算咋整啊?”

    李氏不防他有这么一问,倒是逮住了机会道:“不瞒赵爷说,咱家闺女今年十四了,在牛家庄、赵家村,这四邻八里的也算是拿得出手的,这一百亩地,我是给她备着当嫁妆的,女儿家嫁妆丰厚,到了婆家才不会被人瞧不起,您说是不?”

    田氏和王氏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顿时就乱了阵脚。她们两昨晚没少打这地的主意,只当还是同以前一样,将这地分给刘家族里人种,所以才屁颠屁颠跟着来,这会儿听李氏这么开口,两人的脸色就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