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爱的你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第114节

      这回她是真的晕了。

    太子妃眉头微蹙,“幸亏这只是冬至赐宴,若是祭祀的时候晕倒了……”

    在座的众人都是心头一凛。

    祭祀是为了“追养继孝,,民德厚望”,对于一位王妃来说,能正常参加祭祀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如果连这一点也能出了差错,她这王妃真是可以不必做了。太子妃这话说的轻描淡写,可是,真的是意味深长引人遐想啊……

    玲珑睁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一幕,对太子妃佩服极了。

    平时看着挺随和的一个人,一旦出手却是稳、准、狠,厉害呀。

    玲珑看向太子妃的眼神中满是崇拜之意,太子妃不由的一笑。

    冷眼旁观的平王妃等人到了这时真是暗中庆幸:幸亏方才没有开口替鲁王妃说话!要不然,这会儿岂不是和鲁王妃一样闹了个灰头土脸?

    鲁王妃先是被周王妃义正辞严的教训,然后又被太子妃绵里藏针的警告,这个人算是丢大了。

    不过,鲁王妃闹出来的事在冬至宴会上不过是个小插曲,很快就被人遗忘了,因为宴会上出了喜事。

    秦王妃在宴会上并不饮酒,只喝清水,面前摆的菜式也和常人不同,寿王妃细心,便问她了,这才知道秦王妃已经怀了身孕-----所有的人都忙着向皇后道喜,向秦王妃道喜,哪还有人理会鲁王妃啊,早被人忘到脑后了。

    交泰殿的冬至赐宴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冬至过后,鲁王妃和周王妃之间的争执慢慢也传出去了。

    翰林院、六部、科道的一些闲散官员分成两派,一派是赞成鲁王妃的,“和睦才是正道,相逢一笑泯恩仇,才是心胸。”一派是赞成周王妃的,“有气性!伤害父母的人绝不原谅,绝不和解,这是为人子女应有的本份!”两派争过来辩过去,谁也说不服谁,辩了好几天。

    最后,德高望重的杜老尚书站出来说了一句话,“我若是有女儿,也希望她和周王妃一样啊。”

    杜老尚书鬓间头发已是花白,他这么一感慨,没人再叽叽喳喳了。

    是啊,说什么和睦、宽容、家和万事兴,真是自己被伤害了,谁不希望有周王妃这样的女儿,斩钉截铁的告诉世人,伤害过我父亲的人,绝不原谅,永不和解。谁又希望自己这边被人害了,女儿转过头就和那施害者言笑晏晏呢。

    皇帝召杜老尚书到乾清宫询问政事,应对称旨,赏赐珍珠十斛,锦缎十匹。

    “陛下英明仁厚,只是……有些护短。”朝中大臣们眼睛都亮着呢,知道皇帝这赏赐并不是因为什么应对称旨,而是褒奖杜老尚书为周王妃说话,暗中叹息的人,很是不少。

    皇帝陛下您已经把周王纵成霸道的性子了,再这么对周王妃……您是想把小儿子、小儿媳惯成什么样啊。

    喻家在众人眼中原本只是一户因为出了位周王妃而飞黄腾达的幸运人家,现在却不一样了。“周王妃是平民家的姑娘,新婚不久,便能对着鲁王妃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不矜不伐,可见喻家的教养。”打听喻家姑娘的人家很多,知道周王妃的两位堂姐已经聘人,目光便放在了周王妃族中的姐妹身上。喻家族中的姑娘,一时之间也很抢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喻二爷乐的呵呵笑。

    喻老太爷主持过金文学会的例会回来,欣欣然,“今儿个大家伙简直都顾不上正事了,一堆人围着我夸奖咱家小玲珑。十一郎,你养了个好闺女啊。”提起玲珑,非常得意。

    这父子三人当中倒是只有喻大爷这正主不怎么高兴,他勉强笑了笑,敷衍了喻老太爷几句,回去之后独自坐了许久,提笔给玲珑写了封信,“珑儿,爹只愿你平平安安的,还是不要和人置气,小心谨慎为好。”

    玲珑和周王已是亲密无间,接到信,和周王一起看了。周王拧眉,“嫁给我还要小心谨慎不成?小铃铛,岳父这是看不起我。”玲珑笑话他,“这个你就不懂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相差很多岁,是有代沟的,而且,父女之间有时候不需要讲道理,是讲感情的。”提起笔给喻大爷写回信,信誓旦旦的保证,“爹,我一定会很小心很小心的,绝不多走一步路,也不多说一句话。”写完,看了一遍,面色得意的封了起来。

    周王啧啧,“小铃铛,你很会糊弄人啊。你这么哄岳父,那你对我……”

    玲珑不等他说完,双手便环上了他的脖子,甜言蜜语,“王小三,你怎么会一样呢?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和你是一个人呀。”

    周王飘飘然。

    好吧,明知道小铃铛你在糊弄我,可我甘愿被你这么糊弄……

    鲁王胆小怕事,在府中把鲁王妃训斥怒骂一通后,心中还觉得不安,进宫请安的时候,跟他生母静太妃诉苦,“母妃,这秦氏哪像出身大家族的姑娘?不贤惠,净会给我添乱。”静太妃把前因后果都问了问,道:“她也是时运不济,遇着周王妃这样厉害的对头,若是寻常人家的姑娘,才嫁到宫里,两眼一摸黑,哪敢当众便得罪夫家婶婶?”鲁王无精打采,“周王那小子见了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心里怵得慌。母妃,都怪秦氏多事。”静太妃笑道:“周王还是新婚时节,当然向着他的心上人了。我儿不必怕,等母妃亲自出马去跟那周王妃分解一二,她不再记恨,周王也就释怀了。”鲁王大喜,“我也想过让秦氏跟周王妃陪不是的,只是她是婶婶,周王妃是侄媳妇,太低声下气了也不好,看着不像。您老人家如果肯出马,那是再好不过!”

    静太妃微微笑了笑。

    她命令宫女打听周王妃的行踪,想伺机和周王妃见面。

    “我是要代鲁王妃赔礼道歉的,只有她一个人不好,别人不知道,她脸上也没光;可是人也不能太多,若是人太多,我这张老脸也下不来。”静太妃暗自盘算。

    这天,陆夫人带小女儿阿密进宫,陆夫人陪着皇后在坤宁宫说话,阿密则和永宁公主一起去了宫后苑的晗芳亭------周王和周王妃在这里游玩,永宁公主和阿密是来凑热闹的。

    “三哥,你觉不觉得我和阿密很烦呀。”永宁公主笑嘻嘻问道。

    “三表哥,如果你觉得我碍事,我可以现在就走,不讨你嫌的。”阿密调皮的忽闪着大眼睛,不看周王,却看向玲珑。

    周王被调侃的有些不好意思,微笑告诉玲珑,“莫理会她们,阿璎,阿密,就是两个小淘气。”

    “三表哥脸红了。”阿密“小声”跟永宁公主说道。

    虽然是“小声”,可是,大家也清清楚楚的听到了。

    永宁公主促狭的笑,“嗯,脸红了。”

    被她们这么一打趣,周王和玲珑脸上都泛起桃花般的颜色,脸粉粉的。

    他们四个人都没有注意到,有一乘轿子冲这边过来了。

    是一乘双人抬的青色小轿,两边各站着一名宫女,看服饰品色,应试是哪位太妃宫里的。

    唐小鸣等宫女眼尖看到了,看到那两名宫女的服色,不由的有些奇怪:宫里这些太妃大多是深居简出的,这位居然到了周王和永宁公主面前,也是与众不同。

    “不知是哪位太妃的轿子。”唐小鸣向周王和玲珑回道。

    玲珑自进宫以来还没见过哪位太妃,不知先帝留下来的妃子是什么样子,好奇的看了过去。

    轿子停下了,宫女自轿中搀出位大约五六十岁、珠围翠绕的太妃,她年轻时候大概也美丽过、风流过,但是岁月在她脸上流下了太深的痕迹,她肤色已是没有光亮,眼角又有皱纹,看上去颇觉苍老。

    也对,深宫寂寞,无人陪伴,孤凄冷清,她能显年轻才奇怪呢。

    静太妃下了轿子,深深呼出一口气,堆起笑脸,向亭中走去。

    今天周王、周王妃都在,还有年幼娇痴、心地善良的永宁公主,和备受周王宠爱的小表妹,这个时机,太难得了。便是周王心狠些,周王妃面冷些,永宁公主和楚国公府的小姑娘却是心软面善好说话的,对不对?

    静太妃堆着笑脸正往里走,迎面看到一张清丽绝伦的面庞,整个人像被雷劈了似的,呆住了。

    她像傻了似的张大了嘴巴,眼神中有着无穷无尽的惊慌和恐惧。

    “我有这么吓人么?”玲珑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纳闷的问道。

    这个什么太妃好不奇怪,头回见面便盯着人死看-----我明明是位美人好不好,她这样子,却像见了鬼似的。

    永宁公主和阿密被静太妃的样子吓着了,两人手拉着手,偎依在一起。

    周王心头升腾起怒火,“这是哪里来的老太婆,怪模怪样的,莫把小铃铛和两个妹妹吓着了!”他抬起手,示意内侍,“把这老太婆弄走。”内侍会意,赶忙上前,要请静太妃回避。

    静太妃盯着玲珑,脑海中闪过无数骇人的念头,蓦地双膝跪倒,发出一声哀嚎,“王后,王后饶命……”

    她这声哀嚎十分凄厉,十分刺耳,周王拧起眉毛,伸手从面前案几上的盘子中拿起一个白白胖胖的馒头,手扬起,馒头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无误的落在静太妃口中!

    静太妃剩余的话语,都被这馒头堵了回去。

    ☆、139|夺宫

    周王面沉似水,喝道:“把她带走!”

    内侍早在静太妃发出那一声哀嚎的时候便已经吓得魂飞魄散,听到周王的吩咐,更不敢犹豫,上前扶住静太妃,不由分说,架着她往外飞奔。

    内侍速度很快,唯恐慢上一步半步,更会触怒周王。

    静太妃口吐白沫,脑子一歪,倒在了内侍身上。

    “昏过去了?昏了好啊,你就不会再乱喊乱叫了!”内侍见静太妃软绵绵的压在了身上,反倒放心多了。

    静太妃如果再大声嚎叫,那才是吓人的。

    跟着静太妃的那两名宫女啰啰嗦嗦跟着内侍跑,抬轿子的内侍也抬着空轿子跟着飞奔,直到拐入另一条宫道,已经离开了周王的视线,一行人才狼狈万分的离了下来。

    “你们,哪个宫的?”内侍知道周王看不见了,停下脚步,把静太妃甩给那两个宫女,没好气的问道。

    “静,静灵宫。”一个宫女壮着胆子答道。

    另一个宫女哭丧着脸,“这位是静太妃,还请您老人家多关照。”知道周王身边的内侍是有体面的,虽然明知他年轻不大,也尊称他为“您老人家”。

    静灵宫,静太妃?内侍寻思片刻,心里这个气,就别提了。敢情是位我都没听说过的太妃啊,好大的脸面,敢这么大喇喇的撞将过去,让周王殿下心里不痛快!得了,今儿个我也是倒霉,遇上这位糊涂太妃了,若不把她的底细查清楚,也难跟周王殿下交待。

    内侍冷着一张脸,“都愣着干什么?既是静灵宫的人,还不快回去?”

    宫女战战兢兢的把静太妃扶到轿子里,轿夫抬起轿子,两名宫女还在一边跟着,回了静灵宫。

    内侍也在后头不紧不慢的跟着。

    到了静灵宫一看,这间宫室倒还算整齐,宫里连内侍带宫女的也有十几个-----到底是有子的太妃,宫里的奉养还是很丰厚的。

    内侍在静灵宫坐着,一边看着宫里的人忙忙碌碌烧汤水,请太医,开方子,熬汤药,一边叫过这宫里管事的内侍、宫女问话、套话,知道静太妃是鲁王的生母,内侍也就似懂非懂,“敢情是鲁王妃得罪了周王妃,静太妃想求和吧?可是真到了周王、周王妃面前,她嚎什么啊?真是坑死人了。”

    静太妃只是受了惊吓,身体并没大碍,太医来开过方子她也就渐渐好起来了。

    周王和玲珑等人本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来宫后苑游玩的,被静太妃这么一打搅,兴致全无,周王出宫办事去了,玲珑和永宁公主、阿密去了坤宁宫。

    周王并没有约束过他的妹妹和表妹,不过,永宁公和阿密心有灵犀,回去之后随意说着闲话,关于静太妃突然出现,以及她那声奇怪之极的哀嚎,并没有提起。

    “王小三的妹妹和表妹看上去天真无邪,其实很知道轻重啊。”玲珑不由的佩服。

    都是被父母娇养长大的姑娘,遇到事的时候竟能沉住气。

    皇后和陆夫人说起秦王妃的身孕,很是牵挂,“大嫂,我出宫一回不容易,您若得闲,常去看看阿恬。”陆夫人微笑,“那是自然。”又叹息道:“其实这时候最合适去看阿恬的是她母亲,可惜她生母早逝,我族兄又执意不肯再娶,她也没有别的娘家人能照看,只有我了。”

    秦王妃的父亲也是痴人,妻子去世之后没有再娶,又当爹又当娘的把女儿拉扯大。现在女儿出嫁了,他还是孤身一人,并无续弦之意。因为这件事劝他的人很多,他不为所动,“一则忘不掉亡妻,二则万一娶了新人,是个好的还罢了,若是个不好的,我女儿摊上恶后娘,平白无故连累了她。”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说着家常,陆夫人微笑看了玲珑一眼,打趣道:“你这不是又有了小儿媳妇么,说不定没多久,小儿媳妇便有动静了。”皇后顺手拉住玲珑的手拍了拍,嗔怪道:“大嫂,我小儿媳妇年纪还小,不许催她,过两年再说。”陆夫人不由的笑了,“我就不明白了,你到底是婆婆,还是亲娘?”皇后笑吟吟,“既是婆婆,又是亲娘啊。”

    永宁公主扑到玲珑身上,一脸的羡慕嫉妒恨,“三嫂,我娘本来只有我一个女儿的,现在又多了你跟我抢!”阿密也是个淘气的,拉着陆夫人的手认真提要求,“小姑姑有了阿璎,再有了三表嫂,肯定是不稀罕我了,您得多疼我,把小姑姑那份补回来!”皇后乐的不行,“阿密快过来,谁说小姑姑不稀罕你了?”

    玲珑眼眶发热,不好意思的说道:“平时我口齿很伶俐的,怎么这会儿想说句亲热的话,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呢?”永宁公主和阿密一起冲她挤眉弄眼,异口同声道:“你不用说亲热的话,只要学学二嫂,就行了!”玲珑窘的小脸通红,皇后和陆夫人不禁笑了,“阿璎和阿密这两个小促狭鬼!”

    女官来禀报,“静太妃病了,已请太医看过,并没大碍。静太妃想念鲁王,想让鲁王进宫看望。”

    皇后漫不经心,“准。”

    女官恭敬的答应,行礼退了出去。

    玲珑心跳加速,“这所谓的静太妃,就是方才那个莫名其妙的老女人了吧?原来她是鲁王的生母,怪不得她想要见我。可是她那句话到底是几个意思?耐人寻味啊。”

    鲁王到静灵宫看望他的生母静太妃,静太妃摒却宫人,和他私语良久。

    鲁王从静灵宫出来的时候,脸色惨白,眼神呆滞,面无人色。

    静太妃当晚就去世了。

    玲珑知道静太妃的死讯时,真是有点不敢相信。她死了?她看上去有点苍老,可是身体还是很好的啊,昨天才见过她,今天就死了?

    玲珑很想和周王见个面,和他详细讨论下这件奇怪的事,不过周王奉命办城办事去了,昨天没回来,今天还没回来。

    独自躺在晨玉宫寝殿之中,玲珑心里空落落的。

    夜半醒来,习惯性的去摸身边那个人,却摸了个空,不觉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