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我爱的你

76 荀镇东巡行二州(上)

      这日,荀贞招来州府诸吏,说道:“正值秋收,州中暂时亦无别事,我意出巡徐、兖各郡,一则看看秋收情况,二来也是访问下民情。”

    遂於九月中的这天,留下荀彧、张昭、陈群等处理日常州务,荀贞带了戏志才等吏,由典韦、许褚率领虎士、甲卒数百从行,乃出郯县,起行巡视徐、兖两州。

    汉家本有规制,郡太守每到每年春天的时候要巡视郡中,观察农耕的情况,此之谓行春。荀贞早前在颍川郡的时候,当时的太守阴修就曾经行春,到过他时任行长的繁阳亭。荀贞与陈群等好些颍川士人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那个时候见的。

    掌控了徐州之后,荀贞不忙的时候,每年春时,通常也会巡视州中。

    不过,徐州毕竟是个州,不是郡,辖地不小,南北纵长六七百里,东西纵长三四百里,共有五郡,如把这些郡全部巡视一遍的话,会耗时不短,所以,他之前经常都是选一两个郡去巡视一遍,像此次这样计划的,整体巡视境内,这还是头一回。

    荀贞於这个时候选择巡视徐、兖,是出於两个考虑。

    第一,几场仗打下来,俘虏很多,部分精壮的俘虏编入到了徐州军中,但亦有不少,特别是黄巾降卒,被安置去了屯田,屯田的效果怎样?不能只看下边的报告,他需要全面的巡查一番。此外,还有流民,那些被安置被各县的流民,他也需要去看一下。

    毕竟黄巾降卒、流民现已是徐州民力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了。

    并且他们多是外来者,能不能与本地的土著百姓相安无事?本地郡县的吏员、豪强有无对他们的欺凌、盘剥?这都是关系到内部稳定的大事,必须亲自看上一遭,才能安心。

    第二,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视天下一样,兖州方面,接连两场的恶战才罢,算是初定,需要用他的威望弹压各郡,以震慑不服,同时,徐州方面,难保不会有因了兖州两仗而竟是生出别样心思的豪强,也需要通过他的亲自巡视,来做镇压。

    且不必多说。

    徐州的州治郯县隶属东海郡,既然是整体的巡州,那么荀贞的第一站当然就是东海郡了。

    不过东海郡因为是州治所在,荀贞平时,只要有闲,就会到郡中各县转转,——这是他了解地方民情的第一手资料来源,故是对东海郡内的情况,他已经是非常的了解了,无须再作多余的巡看,亦因此,他这回不准备巡视东海各县,只打算重点地巡视一下设在郯县的州学。

    东海郡别的地方都不去,只挑了州学做为巡视的第一站,荀贞这自是为了显示他重儒尊教。

    这天早上,於定下的巡州初日,带着已经定下和他此次一起巡境的戏志才、主簿陈仪、师友从事刘谦、部郡国从事文直、簿曹从事秦松、典学从事李宣、督府司马宣康、督府功曹掾鲁肃、诸葛亮等一干文吏和典韦、许褚等卫士,荀贞出府门,到了府外。

    因为州学就在郯县的县城中,所以随从的护卫只有典韦、许褚及数十卫士。

    余下的虎士、卫士,还有负责率领步骑兵马以作荀贞此次巡州之安全护卫工作的臧霸、辛瑷、张飞、关羽、荀敞诸将,则都在城外等待。

    东海郡的郡府与徐州的州府同在郯县。

    州府在城南,郡府在城西,东海相邯郸荣比荀贞得早,天没亮,他就与东海丞秦干、东海都尉凌操等郡中的文武大吏,候於州府外头了。

    这时见於戏志才等的前呼后拥下,荀贞从府中出来,邯郸荣、秦干、凌操等慌忙前迎。

    邯郸荣、秦干服文官冠带,凌操身披铠甲。

    “早就来了么?公宰。”

    邯郸荣答道:“下官等刚到一会儿。”

    “你这执礼也太恭了点吧?”荀贞与邯郸荣是老相识,两人的官廨又同在郯县,较以其他在外郡任官的旧识,他两人也是见面最多的,时不时的,就会相聚饮宴,所以与邯郸荣说话,荀贞甚是随意,并这话带着开玩笑的口吻。

    邯郸荣笑道:“臣候君,焉能不恭?”

    “罢了!”荀贞招呼秦干上前,笑与他说道,“仲仁凡有书檄送到,必会赞誉君子,虎父无犬子也。”

    “君子”者,秦干之子秦项。——如前文所述,秦项现在荀成帐下任长史,又如前所述,打青州等等建议,便都是秦项鼓动荀成给荀贞上的书。

    秦干是荀贞在颍阴时的故交,论以相识的年份,更是早於邯郸荣,然他自知不能与邯郸荣相比,面对荀贞,甚是恭谨,下揖作礼,应道:“犬子斗筲之才,蒙明公不弃,竟获重用!下官常去书与他,责他务必勤於公事,恪尽职守。”

    长史在一军之文官属吏中,算是最高的,的确可称重用了。

    荀贞再又与凌操说道:“卿治郡得力,东海如今盗贼绝迹,近路不拾遗,皆卿功也。吕布前攻夏口,虽因刘邓等援而撤回西陵,然我料他,十之八九还是会再犯夏口的,如果江夏再起战端,战事又比较大的话,到那时,我或许会遣卿去九江,助刘邓等一臂之力,卿可愿否?”

    凌操是扬州吴郡人,扬、荆那边若是起了大战,少不得,肯定是要派他去参战的。

    凌操喜不自胜,说道:“末将不敢隐瞒明公,明公威名之下,这东海郡中,现而下是连个贼也没几拨,末将早在待得无趣之至。如能得往九江,末将誓为明公斫吕布头来!”俯身行军礼,震动得满身甲片响个不住。

    荀贞哈哈大笑。

    闲聊几句,不再多说,荀贞登车。邯郸荣等在前引导,戏志才等从行於后,典韦、许褚引卫士扈从荀贞车驾的两侧。一行车马,往州学去。

    荀贞平时出行,仪仗都很简单,这次亦无不同。

    不过,这会儿时尚早,天光才亮,街上行人不多,因却也倒是不用清街净道。

    车辆行在夯土修成的路上,平稳得很,丝毫无有颠簸。

    ——徐州在荀贞的治理下,这几年州内无有战乱,较为安定,农业等各方面都发展得不错,外出打仗,又多是打胜仗,缴获也多,府库中稍微有了点余财,就在去年底农闲时,亦是出於给县里百姓些外快的目的,拿出了钱,用来修缮郯县的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县中这路是刚修缮过的,车行其上,坐着自然就会舒服。

    车坐着舒服,荀贞的念头却没在这舒服上,由这回的巡州想起,展望未来,他反而颇是压力不小,感觉惶恐,如履薄冰。

    说来他如今也是占有差不多两州之地了,加上他影响力极大的豫州,就是将近三州。

    江左不提,北方的膏腴、繁荣之地,他已得近半。

    於下,天下士人、海内英雄,哪个提起各方诸侯,不得说一下荀贞,且对他的重视?

    可荀贞今时今刻,打心底来说,他还真是没有半点的怠慢、安逸之念。

    毕竟他前世读史,袁绍以四州之强,以必胜之心,却败於官渡,曹操从而崛起的这个故事,他如何敢於忘掉?又曹操统一北地以后,以百万之军,亦是觉得一定会打赢的态度,南下江左,结果如何?却类袁绍的官渡之败,是赤壁一战,曹操大败而还,由此奠定了三分局面。

    别的不讲,只这沙场用兵之事,谁又能说自己是常胜将军?

    一场仗打不好,那可能就要前功尽弃。

    此是荀贞如履薄冰的缘故之一。

    缘故之二就是,更且不说,荀贞现在的实力还没达到官渡战前的袁绍、赤壁战前的曹操的程度!方今割据诸州的袁绍、刘表、刘虞等等,还有曹操,再有西凉的一干军阀,个个都非可以让人小觑之辈,能够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地的,哪个不是人中之杰?

    若因眼前的小小地盘就骄傲自满,无异於自取死路。荀贞因是万万不敢掉以轻心的。

    就在心潮起伏中,车驾行到了东海郡府外头。

    车驾在到了这里,停了下来。

    前边车中的邯郸荣,下来至荀贞车边,问道:“明公,要不要去郡府中看一看?”

    略显嘈杂的声音从车外传入。

    荀贞挑开车帘,向外看去,掠过邯郸荣,看到东海郡府门外高大的桓表附近,约有十余个士人在那里。这些士人的乘车停靠於较远处,人聚於府门外,,三三两两成群,或低声细语,或一副很恭敬的态度垂手肃立。

    与邯郸荣同处一县,对邯郸荣的为政、治民风格,荀贞早就一清二楚。

    瞧见这些士人,他并不奇怪,同时也知这些士人并非是闻讯前来迎他的,心中想道:“素闻东海士民对公宰极是畏服,为讨公宰欢心,日日都有士人一早便在郡府外头等候进拜。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原来那东海郡府门外的这些士人都是来等候拜见邯郸荣的。

    却这邯郸荣,其人严厉,虽为冀士,而於治境理民上,反类豫士,特别是颍川士人,十分重视法度,——这点与荀贞帐下的另个冀士程嘉颇是相像。

    而也正因为了他性格严厉,重视法度,故东海郡在他的治理之下,现而今,何止百姓,就是士人、豪强,只要一听到他邯郸荣的名字,也都无不惧怕。

    却是话到此处,不得不提一句,既然说是东海士民对邯郸荣无不惧怕,那为何他郡府门前还是日日都有士人等候进拜?这乃是因为邯郸荣除了重视法度,他的性子里边,还有点好大喜功,直白点说,就是喜欢那种被众星捧月一样的感觉,东海郡的士人发现了他的这个特点,於是乎,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往东海郡府来跑,求见於他。这也算是投其所好。

    郡府门前的那些士人,看到了荀贞的仪仗,仪仗再是简单,他们也能辨出是荀贞的车驾来到,兼之又看到了站在荀贞车外的邯郸荣,顿时间,不管是说话的也好,默立的也好,急急忙忙的,都蜂拥过来,到至近前,纷纷冲着邯郸荣、荀贞的车驾下揖作礼。

    荀贞是去巡视州学的,没心思与这些士人见面,就与邯郸荣说道:“快叫他们都起身吧。我就不去郡府看了,臧霸他们已在城外候我,等把州学看罢,我即出城去琅琊郡。”

    东海郡位处徐州腹地,荀贞这次巡徐、兖两州的路线是,出东海,先东去琅琊郡,继从琅琊出,西入泰山郡,之后,继续东向,至历城,接着,从历城往西南而下,到济北,然后东平,一路南下,再巡任城,经此折往而西,相继再巡山阳、济阴、离狐,巡完离狐,回至山阳郡,东经沛国,回入徐州,再巡视彭城、下邳、广陵,最后,北上返回到郯县。

    等於说是以东海郡为起点,先向东然后向西,再向南,然后再向北,正好走了一个圆圈。

    邯郸荣听了荀贞的吩咐,应了声诺,随便向那些士人摆了摆手,说道:“我今日陪明公视察州学,没空接见你们,你们各回去自家去吧。”

    说完,也不理会那些士人的反应,回到自己车中,命令继续前行。

    过了郡府,前行不远,一座占地甚广的学校出现。

    这就是州学了。

    离州学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荀贞就叫车驾停下,下到车外。

    戏志才、刘谦等从吏听报荀贞下车,也都下车。

    诸吏集合到荀贞身边。

    刘谦问荀贞,说道:“明公,此处离学校还远,怎么就把车停下了?”

    荀贞答道:“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传经授业之地,需当肃穆,我不欲打搅学校中经师授课,所以令车在此停下。”

    刘谦闻言,大为赞叹,说道:“今海内丧乱,天下群雄争战不已,各地诸侯唯以兵戈而争强,如明公这般重教者,鲜矣!”

    刘谦是孔融的故吏,从青州奔投来的。

    荀贞笑问他,说道:“说到重教,孔北海,士流之表也,我比之北海何如?”

    刘谦答道:“孔北海虽崇贤重士,奈何北海境内黄巾肆虐,北海无能制之,故虽礼贤,所礼者三二子也,何能与明公设州学、延名儒,重昌圣人之道於境,广授名教之业於民相比?”

    ——这州学,不是本就有的,是荀贞於自设的。

    荀贞听了这个小小的马屁,微微一笑。

    李宣官任典学从事,主掌州中的文教,这个州学既归他管,也是他负责建起来的,州学中的很多经师亦是他礼聘的,对州学内的情况、经师、学生,他都非常的熟悉,便在前头给荀贞引路,——李宣是李瓒的儿子,李膺的孙子,他来掌文教正是适宜。

    一行人步行数百步,到了学校中。

    此时,正是早课时候,刚进学校的门,就听到校内的房舍内,传出阵阵朗朗读书之声。

    州学共有四个院落。

    一个院落教经书,一个院落教文学、算学等,一个院落是荀贞专门提出设置的,乃是供学生射箭、学骑的习武场所。君子六艺里边,有射、御两道,都是和打仗有关的。在州学中开演武之所,也算是秉承君子六艺的意思。剩下一个院落是老师们的办公地方。

    为不打扰校内上课,荀贞没有带太多的人进来,只有邯郸荣、戏志才、刘谦、李宣四人作陪。

    荀贞这次来巡州学,没有事先打招呼,因此州学中的老师、学生都不知他的到来。

    先到了教授经书的院落,李宣想去叫师生们出来迎接荀贞。

    荀贞制止了他,说道:“课堂神圣之地,不要打扰他们。”

    於是,李宣便就罢了。

    荀贞悄悄地到了邻着此院门口的教室外头,朝内看去。

    见一个长须飘飘,年约五旬,戴高冠,穿着宽大儒服的老者跪坐席上,於他面前,跪坐了大约十来个学生,学生年龄不一,小者十二三岁,长者十七八岁,因未成年,故都没有戴冠,然亦皆穿儒服。老者身前无有经书,学生的面前各摆一本经书。那老者闭着眼,背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却是在教读诵。

    ——荀贞搞了一个小小的“发明”,便是后世的标点符号,现在徐州所有出版的新书,包括州学、郡学用的教科书,基本都已经使用上了他的这个“发明”。其实在他“发明”这套东西之前,已有类似的符号通行於世,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性。

    荀贞侧耳倾听,听到室内师生朗诵的是“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云云。

    荀贞点了点,心道:“是《荀子》。”

    这一句是《荀子?修身》中的一段。

    荀贞听了一会儿,听到““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这段,不复再听。

    他没有打扰课堂内的师生,过了这间教室,行到前边的教师门口,依旧驻步悄观、静听。

    教室中的情景与刚才那间教室相似,他再侧耳去听。

    听没两句,就听了出来,这间教室中讲的却是郑玄的学说。

    郑玄是当今的一代大儒,他如今隐居泰山郡,荀贞虽数次邀请他来郯县,他都不肯,但当荀贞后来换而邀请他遣得意门生来郯县州学讲经的时候,他却是没有再作拒绝。

    ——不再做拒绝原因有二。

    一则,尊师重道,本来就是郑玄思想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其本人来说,他前后所教过的弟子已是何止数千?就在他隐居的山中,现在便还有数百上千、冒着战乱危险、不远千里而赴至的学生在跟着他学经。

    二来,前汉以今,儒学各派,最重门户、家学,郑玄尽管博通诸家,打破了诸家的门户隔阂,可越是如此,他也才越会想要传播他的学术观点,这是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本能选择。

    故是,郑玄本人虽不肯接受荀贞的招揽,然在荀贞派人去请他派几个高足来徐州授课的请求送到他处后,他却是欣然从之,拣选了门下四五个学生,使之来了徐州。

    这时在此间教室中授课的老师,即是郑玄门下的一个弟子。

    比之前间教室,荀贞在此间教室外驻足倾听的时间长出了不少。

    如邯郸荣、刘谦这样,或不怎么关注学术,或与荀贞相识还不算长的人,大概会因此而得到荀贞更重视郑玄学说的结论,实则不然。

    正好相反,相比郑玄的学说,荀贞更看重的是荀子的学说。

    郑玄固然是个通儒、硕儒,然至少在两点上,荀贞更倾向於荀子学说。

    一个是,神学思想方面,郑玄认为是有人格化的天神存在的,而在荀子看来是没有什么人格化的天神存在,都是自然规律,如此而已。

    在一个是,治国方面,荀子提倡的是礼法并施,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人定胜天。郑玄在这一块儿,他曾有过用“注经”的方式给汉律做注,论以成就,其注清晰、准确,堪称是今下最具权威的法律解释,可他继承了董仲舒“春秋决狱”的理念,实际上,他对汉律的这个注,是促进了法律的儒家化。儒家化即诸如刑不上大夫等之类。

    荀贞作为一个有前世经历的,他虽是知道法律的儒家化乃是个不可阻止的趋势,可不免会生排斥。

    不必多讲。

    只说荀贞更重视的是荀子学说,所以在州学、包括各郡的郡学中,他虽然不曾做过明白的指示,李宣及各郡文学掾等负责教育工作的诸吏,却也在事实上是有些“重荀子,轻郑玄”的。

    那么却就有个疑问,郑玄是当代最有名气的大儒,把荀子的学说这般重视,徐州士林没有反对之声么?

    其实,因为荀子的思想是儒法兼综,而汉家制度又是王霸之道杂用之,故此荀子的学说在两汉之际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再加上荀贞名义上是颍川荀氏之后,乃荀子后人,那么他在州学、郡学,大力提倡荀子之学,这自也是理所当然,题中应有之意。

    因而,并无什么反对的声音。

    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荀贞在这间教室外边倾听多时,依次又去其余几间教室外听了一听。

    转出这个院落,去到教授文学、算术等学的院中,一样倾听。

    再到演武院中,此时才是上午,按照州学规定,下午的时候,才会在这里进行一些演武的训练,因是演武场中还没有学生。场中竖的有箭靶,画了一个供马奔驰的跑道,还有一些石锁等练力气的用具,以及弓箭、剑等等兵器放在兰锜上。

    荀贞看过一圈,至办公院落。

    州学的主事再是后知后觉,也已闻讯知道荀贞来了。

    荀贞入堂坐下未久,州学主事等吏俱皆赶来,落座相陪。

    荀贞和气地与他们说了会儿话。

    有一件事在荀贞那脑子里想了很久了,他看着堂中的这些州学吏员,却是犹豫再三,没把他的念头道出。

    他所思之念,即是他想在徐州学术界推行百家争鸣,试试看能不能把“礼法兼重”这个他的治国理念给推行开去,可按当下各学术门派间的藩篱之重,彼此间互视为仇人的学风,如果他敢提出百家争鸣,极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论战,这反而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想想也就算了,终究未提。

    中午,荀贞和州学的主事、下课的经师们、以及少数优秀的学生们一起吃了顿饭。

    下午,荀贞离州学,出郯县。

    ——邯郸荣、秦干、凌操等东海郡吏和荀彧、张昭等留下来的州府诸吏,把他送出郯县后,分别回去。

    臧霸、辛瑷等率领的护从步骑兵马,早就出营,列好了队伍,共步卒千人,骑兵五百。

    初秋下午的日光下,荀贞便即启程,东往琅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