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我爱的你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第23节

      王昊以手指为剑,好在他的血月剑法早已大成,一个眨眼就能刺出十多次。

    慢慢的,他出手速度越来越快,一招接着一招永不停歇。

    血月剑法有一个要点。

    出剑要快!

    因为这是杀戮之剑,速度越快杀伤力也会越大。

    这一刻王昊心中再无杂念,整个人和血月剑法融为一体。

    时间流逝,两个时辰后王昊退出山谷。

    此刻他身上全是伤口,鲜血淋漓,看上去极其狼狈。

    不过那一双眼睛却是熠熠生辉,如同星辰般璀璨。

    “我的剑法还差了一些,只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王昊很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所以两个时辰一到果断退走,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等伤势恢复得差不多后他又再次进入山谷中和风刃对决,等接近极限时退走,周而复始。

    转眼王昊在山谷内练剑已有三天。

    他的剑法进展很顺利,如今已经可以在山谷外围待上三四个时辰,比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

    不过他还是没能领悟剑意,始终差了那么一点。

    “欲速则不达,实际上我的修行速度要比其他人快太多了。”

    王昊坚守本心,他不断追寻血月剑法圆满层次,已经有了眉目。

    和以往不同,这一次王昊没有依靠脑海中的书架来帮助自己突破,而是完完全全靠他自身的努力。

    而正当王昊在潜心修行之时,镇神司高层也已经收到了卫中庭的信件。

    “胆大包天,连坐制度除非亡国,不然什么时候推行过?”

    吠陀州镇神司高层在得知信件内容的第一时间就紧急召开会议,一直不曾露面的淮安侯也首次出现了。

    其中反对王昊的人不少,大汉儒家掌权,仁义二字已经深入许多将领的灵魂,因此他们在听到前者推行连坐制度的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谴责道。

    “我们现在和宗门保持了相对平衡,若是将他们逼得太狠,后果不堪设想,一旦吠陀州所有宗门联手,我们恐怕将很难抵挡。”

    有人站出来说道,这也是他们担忧的地方。

    儒家影响深远,但军队中还是有很多鹰派将领,他们对连坐制度不仅不反对,甚至还颇为赞成,只不过宗门界的反扑让他们不得不重视。

    镇神司的确很强,但联手后的宗门界只会更强。

    众多将领议论纷纷,唯独淮安侯稳如泰山,没有发表任何言论。

    实际上他也在思考对策,因为他不仅知道王昊推行了连坐制度,还知道东塔城中的宗门势力已经被铲除一空。

    很快所有将领都把目光放在淮安侯身上,他们在等后者表态。

    “太平盛世的确不适合推行连坐制度,但吠陀州是法外之地,不能以常理来看,关于此事我会上报朝廷,让三公和几位亲王评判究竟是功是过。”

    淮安侯扫视众人,随后将手里的另一封信件丢给最靠近他的那位将领。

    “你们看看吧,东塔城已经重新被朝廷控制,原本占据此地的月神教被彻底铲除,这就是天大的功劳,我们进入吠陀州近三个月还是第一次从宗门手中夺回一座城池。”

    淮安侯虽然扫视众人,语气有些不满。

    这段时间镇神司虽然杀了不少宗门弟子,可夺回一座城池控制权的情况还没有出现过,因为许多宗门弟子已经融入平民之中,很难将他们找出来。

    镇神司虽然可以强行夺回一座城池,可当军队离开的时候,宗门势力就会卷土重来,从而陷入拉锯战。

    毕竟镇神司军队人数有限,不可能驻扎在每一座城池当中,最终还得靠朝廷普通军队,可这些普通军队又哪里挡得住宗门势力反扑。

    所以从内心深处淮安侯是赞同连坐制度的,虽然因为杨鼎的原因,淮安侯跟王昊处于敌对关系,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后者行事果断,更能短时间内找出最佳应对方案,是难得一见的帅才。

    众将领逐一翻阅淮安侯给出的信件,随后陷入沉默,就连儒家出身的那些将领也都不再说话。

    “乱世当用重典,我不赞成也不反对,不过究竟该怎么看这件事还是得由朝廷做决定,左川,你先赶往东塔城坐镇,严防宗门势力前来报复,其他人等随时准备战斗。”

    淮安侯虽然赞同连坐制度,但他不敢轻易做这个决定。

    和王昊不一样,淮安侯是镇神司九大高层之一,更是吠陀州最高领袖,一旦他决定实施连坐制度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就算真能平定吠陀州宗门,他的下场肯定还是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天朝是儒家治国,军队只负责开疆扩土,若是引起儒家重臣不满,他一个小小的普通王侯根本承受不住这等压力。

    “善。”

    众将领听令,他们自然不敢违抗命令,其中一人躬身走出宫殿,径直离开吠陀州府,此人便是三品虎贲中郎将左川!

    这个人无比神秘,就连淮安侯也不太清楚其具体来历,更别说其他将领了。

    淮安侯之所以派遣此人前往东塔城也是打算将其调离自己身边,因为据他推断,左川极有可能是别的王侯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探子。

    命令下达后吠陀州的镇神司严阵以待,不少将领率大军频繁外出,时刻盯着宗门界的动静,随时准备发起战争。

    而这一切都跟王昊无关了,因为他正处于剑意修行的关键时期。

    第三十六章 领悟剑意

    数百道风刃分别从四面八方杀向王昊,轨迹变幻莫测,就连速度都不尽相同。

    这种攻击很可怕,因为完全摸索不到风刃的规律,所以王昊只能临时做出反应,这就要求他必须对血月剑法无比精通。

    只要出剑速度够快就能将漫天风刃尽数挡下,很明显王昊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攻击。

    “差一点,还是差一点!”

    王昊眼睛越来越亮,出手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很快这数百道风刃就被他一一击碎。

    “不行,这里只能同时出现两三百道风刃,还无法将我逼到极限,必须转移位置了。”

    王昊有些失望,他很早前便感应到了自身的瓶颈,所以想借助风刃的威胁成功突破,可惜始终差了一些。

    很快他做出决定,径直朝着山谷中心走去,足足过去盏茶时间才停了下来。

    这里风刃数量更多,更加密集,甚至连威力都要比之前的强上一些,根据王昊推测,或许每一道风刃都能对三才境修行者构成威胁了。

    “这里才更适合我。”

    王昊很满意自己找到的地方,随后马不停蹄开始修行,一刻都不曾停歇,就好似入魔了一般,根本不知疲倦为何物。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刚开始王昊在山谷中心待上半个时辰就已经到极限了,不过如今他一次就能在这里待上数个时辰,这样的提升可以算得上突飞猛进。

    近千道风刃划过苍穹,凄厉的破空声如同鬼神恸哭,刺耳无比。

    王昊近乎本能般出手,经过这段时间修行,血月剑法早已成为他的肉身记忆,因此也就能够做到一心二用。

    “还是没有我想要的那种感觉,也就是说,现阶段我的剑法依旧不曾圆满。”

    话虽如此,王昊并没有泄气,仍旧一剑一剑刺出。

    一天后,两天后,三天后

    直到第四天清晨,王昊那紧闭的双眼突然睁开,随后,他向前迈出了一步,手指如剑,缓缓向前刺出。

    瞬间一切都变了,王昊打出的剑光速度暴涨,竟然超过先前数倍,而锋芒更是凌厉了十数倍不止,若是这道剑光落在敌人身上,恐怕就连五行境强者都很难抗衡。

    与此同时山谷内一片沉寂,天地失音,呼啸着的风刃也停滞了,仅有那道剑光化作唯一。

    剑光纵横,犹如银河倒挂,从半空中轰然砸落。

    紧接着便听到震耳欲聋的声响爆发,大地颤抖,就连远处山壁都受到影响,出现了一道道蜘蛛网般的裂缝。

    巨变过后山谷一片寂静,那些风刃随即消失不见。

    “我突破了。”

    王昊自语,眼中闪过一抹激动之色,据他离开东塔城已经足足过去了半个月,时至今日总算成功迈出这一步。

    之所以刚才他打出的剑光能有这等威势就是因为剑意加成,不然哪来的这么大破坏力。

    “领悟剑意后我的战力也得到了巨大提升,足以和五行境强者一战,就算再遇到那血色身影也能不败,甚至战而胜之。”

    王昊自信无比,如今的他已经不是吴下阿蒙,战力提升巨大,在镇神司中完全有希望竞逐正三品将军之位。

    “接下来我该考虑的就是该如何突破到四象境,据我所知想要踏足这个境界必须借助某种四象之力,否则根本没有希望。”

    “四象分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这是四种传说中的神兽,它们早已消失不知多少个年头,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四象神兽存在的真实性。”

    “因为世上有它们存在过的痕迹,甚至还有血脉留下来。”

    四象神兽血脉的确是有的,但唯有少数人才能知道它们的下落。

    “我要突破四象境最好就是利用四象神兽的血脉,唯有如此才能给我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日后成就也能更高。”

    王昊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他当然看不上普通的四象之力,不过想找到四象神兽血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得靠镇神司,或者他的父亲,短时间来看应该不太可能会有进展。

    “我离开东塔城已经半个月有余,不知现在局势如何了,镇神司高层肯定早就已经得到了卫中庭的信件,无论赞成或是反对,如今的镇神司必然已经暗流涌动。”

    王昊其实并没有太多想法,他不过是千夫长而已,人微言轻,无法干涉上层的决定,但他愿意去做那个出头鸟,当然他敢这么做也是有一定把握的。

    “从人皇设立镇神司的举动就能看出,接下来天朝的风向必定是重武轻,儒家掌权的时间太久,如果没有一些措施必定会成为顽疾,天武大帝早就看到这一点,所以他要借助宗门之乱来削弱儒家势力。”

    因为有接下来十年的记忆,所以王昊对天武大帝的心思可以说是心知肚明,儒家和军队的权势之争从一开始就有了结局。

    所以他才敢肆无忌惮发布连坐制度,就是因为朝中自然有人会为他这一举动背书,只要风波一过,朝廷的赏赐必定会在第一时间到来。

    “估计不久后整个吠陀州都会推行连坐制度,甚至后期还会蔓延到天朝各个角落,宗门势力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得到削减,接下来要么就是双方拼死一战,要么就是宗门界低下头颅,接受招安。”

    王昊很清楚未来的变化,胜利的天平的确倾向朝廷,但并不明显。

    “宗门界的底蕴不容小觑,他们除了有正魔两道的领袖坐镇外,还有一位更强大的老祖蛰伏着,正因此人天武大帝才没有一开始就大动干戈,而是给了宗门界招安的机会,但也是因为此人的存在,宗门界认为自己能和朝廷一战,所以他们也不大可能接受招安。”

    和宗门界的战斗实际上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现阶段占据主动的是朝廷,但不久之后,宗门界必然会有反制举措。

    可以想象,很快整个天朝都有可能陷入混乱之中,民不聊生。

    第三十七章 回东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