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我爱的你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第136节

      第142章

    明姝是个乖女, 从小到大干的都是小棉袄的活, 没怎么给家里添过麻烦, 但是早几年她议亲那会儿还是愁人。

    这闺女自幼便肩负着满京城的期待, 很多人在等她长大, 到十三四岁的时候, 她猛的拔高了一截儿, 五官几乎都长开了, 只是瞧着还比较葱嫩。从这时起, 没人再说燕王府的明姝小姐那可真是个美人胚子……她已经从胚子长大了,是誉满京城的绝代佳人。

    若是别家出这么一个,必然得送进宫去, 但因为明姝出自王府, 身上流的是盛家的血,皇上啊王爷包括王府世子都没法考虑, 能嫁的也就是国公府侯府这类。

    太皇太后寿年长,先皇驾崩都好多年她老人家还活得好好的,眼瞅着曾孙女该准备嫁人, 她也跟着操了心。

    太皇太后跟她儿媳妇——当今太后商议过,结果是看遍京城谁也配不上自家这仙女儿。

    虽说各方面都有杰出人才, 但没任何一个能将这些长处汇于一身。家世好、模样不错、腹中还有才学的就算顶配,要指望他长得比谢士洲俊并且要有能媲美杰哥儿或者说康哥儿的天分还要一心一意只对她一人好……直接说就是没有。

    因着品位让他们一家子养叼了,太皇太后对各家小子都不满意。

    可又没办法,姑娘家总还是要嫁人,不能因为不好挑就拖着, 左右适龄的就是那些,拖也拖不出什么名堂,时间长了条件不错的陆续定下,剩下来的更不咋样。

    道理是这样,真要从矮子里头拔高个实在痛心,太皇太后找来明姝,问她怎么想?她道看得顺眼没那些陋习就好。

    太皇太后替她补充说:“还得有能耐!最好要是门当户对的!”

    这样的话,不是又绕回死胡同了?

    门当户对的、长得符合她审美的、有本事还要无陋习的……这不是完人是什么?

    偏偏这四条都不好舍弃。

    明姝遗传到她爹娘,也算是个颜狗,对方长得不行她肯定不愿意嫁,成亲之后要朝夕相对,一眼都瞧不上的还得朝夕相对不难受吗?

    这条得保留。

    有本事无陋习也很重要啊。

    就算嫁去任何一家公婆都不敢给她脸色看,男人最好还是要有点本事,要是个绣花枕头你作为他夫人走出去都很没有底气……

    唯一剩下的门当户对这个,也是传统的婚配观。两家门第相当各方面都匹配得上更容易理解对方,做亲戚也好相处。若是一家高一家低,低的那头说不起话,尤其是男方差的可能招的闲话更多。

    好在王府的门第已经很高很高,要说体面除去皇上那家子谁比得过燕王?

    基于此,王府这头不会遭太多非议,哪怕选个没什么跟脚的人家也只会说燕王府权势滔天不在乎亲家底子厚薄,更看重个人条件……毕竟历朝历代公主下嫁的也没少过,明姝是好,身份上还是比公主低的。

    说要门当户对是太皇太后……她觉得门当户对的家庭才供得起明姝奢侈的生活,嫁低了那家子要啥没啥,还会添一箩筐你没法理解的亲戚。

    明姝生在亲王府,自幼头顶光环,是在蜜罐里泡着长大的。她认识的往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嫁去这种人家她更好应付。

    哪怕理智上认为必须做出妥协,情感上她不愿意明姝有任何委屈,挺长一段时间太皇太后都很纠结。

    跟她比起来,钱玉嫃对女婿的要求没那么高,她已经发觉闺女像自个儿。

    实际上没想过标准的问题,什么时候见着个人,合了眼缘,他的长处你欣赏,短处也能接受,相处起来非常舒服,那估计就是这个人了。除非这人出现,这之前你问她想嫁给谁她说不上。

    钱玉嫃想着嫁人不是要嫁给各方面条件最好的,而是要嫁个你喜欢同时他也不错的,过日子还是开心最重要。并且有个说法叫世事难料,哪怕你当时当地选了个你认为条件最好的,嫁过去之后很多事情会变,家中富贵的也未必会一直富贵,谢家就是例证。

    她这么想,也是这么告诉女儿明姝。

    让她不要因为周围人的说法去勉强自己选择其实并不喜欢的,是你嫁人,你得听听心里怎么说。

    只要是女儿真喜欢的,同时他不是卑鄙之人,家里都会成全的。

    “娘这么说,我爹他们怕不是这么想的,爹说要给我找个盖世英雄来着。”

    钱玉嫃点点她额头,笑道:“这太平盛世哪来那么多盖世英雄?称得上盖世英雄的那岁数你喊叔叔还差不多!搞不好叔叔也不够,都是爷爷辈儿的。”

    明姝跟着笑,边笑边说:“爹就是那么讲的。”

    “他会那么说娘一点儿也不意外,你爹疼你,肯定想将你交到全天下最好最好的人手里。同样因为他疼你,他不会舍得在终身大事上勉强你,只要你心里有喜欢的人,你爹顶多使点小脾气刁难一下他,但凡他人品端正,你爹不会强逼你换个人去喜欢。娘相信我女儿不会看上卑鄙之人,所以不用担心。”

    说到家人,明姝心里永远都是暖烘烘的,她从来没想过爹娘会勉强自己,娘在一些方面是很严格,同样也很尊重她,凡事都愿意听她说的。

    比起担心家里棒打鸳鸯,她更担心自己遇不着喜欢的人,最近几年明姝也见了些人,还没有令她眼前一亮的。

    她好奇问当娘的喜欢是什么滋味?

    钱玉嫃:……

    “这哪说得清?喜欢就是同样的事情别人那么做你都该骂登徒子了,因为是他你心里甜滋滋的。喜欢就是你没事总会去想这个人,只要在一个地方待着你眼神就想往他身上瞟,还会不自觉去注意他做了什么说了哪样的话。那感觉你遇到立刻就会明白。”

    明姝撑着腮帮子,嘟哝说:“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遇到呢?要是遇不到又怎么办?”

    “安心,缘分或早或晚总会到的,娘当初最早相看的还不是你爹,后来不也嫁给你爹了?”

    说到这个,明姝又问起当年的事,她想听爹娘的爱情故事。

    大概是怎么回事府上人是知道的,细节就只有当事人才清楚,钱玉嫃本来有点不好意思,提到当年总免不了要吹吹自己……因为女儿实在很想听,她召来丫鬟上了茶点,从头给她说起来。

    这一说就是个把时辰,明姝听完就两个感觉。

    第一感人。

    第二她娘这段经历比戏里唱的还传奇。

    母女谈过以后,明姝就彻底放开了,也打算少想那么多有的没,真到做选择的时候随心意来。

    本以为自己的亲事不会太顺利,结果那之后没两个月,钱宗宝那边有喜事开席宴客,钱玉嫃带着女儿过去,热闹完回来就发觉姑娘有点出神。

    当时还没多想,后来那几天明姝都不太对,钱玉嫃才想到她是不是看上谁了。

    明姝交代了一番,钱玉嫃又跟亲娘打听来着,才摸清楚那是谁。

    按说京里有头有脸的她全都混了个眼熟,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这个也是勋贵之家书香门第出身,但是前些年他爹外调,去的还是江南一带,他娘不愿意跟男人长期分隔两地就跟了去,不放心留儿子在府上,想着江南那边文化氛围同样好,便带上他一起去了。

    明姝在京里活动这几年,那一家正好不在,这次回来也是为了应科举,对方只比明姝大个两岁,已在准备会试。这次上钱家做客还是被叔叔带出来,他叔跟钱宗宝有点交情。

    乔氏完全没想到明姝会看上那家的。

    她又琢磨了一番,人条件确实可以,模样跟才学都挺好的,差一点是在身份上,他不是长子没得爵位继承。

    不过又说回去……普通勋贵之家的爵位也没有多了不起,反正都是降等袭,若是子孙出息不大三五代就头了。这人年纪轻轻已经应会试了,没真才实学能行?他只要才学到了位,给点机会肯定是能出头的。

    仔细琢磨下来好像不错,乔氏还是意外,特别意外。

    更意外的是,男的那边跟着也有亲戚来打听明姝。那头没敢直说,是乔氏自己琢磨出来的。他们来打听看王府是不是已经给明姝相看好了,现在属意哪家的哥儿?

    乔氏想到女儿说外孙女对那个有点意思,她打算再看看对方到底是怎么个人。

    想到这儿,乔氏暗着往那边递了话。

    她先说这事还没谱。

    等人家说确实普通人配不上燕王府的小郡主。乔氏一摆手:“不是那么回事。我女儿说他们不苛求条件多好,主要是得有心,还得有些本事才学,品行端正,最重要得明姝自己瞧得上……现在还没这个人呢。”

    第143章

    乔氏跟人相谈甚欢, 这时她完全不知道, 那头是为齐家打听不假, 但他们不是为齐谨,是为齐谆。

    这两位的父亲是堂兄弟, 在平辈之中都算比较有本事的, 祖父辈的姑且不论, 两个爹一个从三品一个正四品, 齐谨家还略高半阶, 问题他是家中嫡次子,而齐谆是嫡长子。

    齐谆一直都在京中, 早就见过明姝,对其倾慕已久。钱家做酒那天他没到, 后来听说弟弟齐谨跟去见到了明姝他还跑去得瑟来着, 问齐谨他眼光好不好?明姝小姐可称得上京中第一美人?

    齐谆说从明姝小姐满十三, 不断有人向王府示好, 明里暗里都是结亲之意,但王府那边一直没表态, 直到最近。太皇太后认为她岁数差不多,不宜再拖, 又讲这事提起来说,各家心里的希望之火重燃,这几个月明争暗斗得厉害。

    “你这几年在江南,没见到那阵仗,要是早知道谁家开席请到了她, 各家儿郎都着往前凑,有什么本事全使出来抢着想在她面前表现,以夺芳心。”

    齐谨听着笑了笑。

    问他笑什么,他道亲眼见过明姝小姐以后,会那样他并不觉得奇怪。

    听到这话,齐谆起先还紧张了一下,接着想起齐谨是家中次子,王府总不会将心肝宝贝许配给不能袭爵之人,谨弟一定是没可能的。

    齐谆放松下来,问他在江南可见过这样的女子?

    “只说相貌,无出其右。”

    “你这话说的!明姝小姐可不光是人漂亮,她才情和性情都非常好,从来没听说她与谁结仇,每次见他都是既高贵又亲切的。”

    说句实话,那日在钱府,齐谨一见明姝就觉得她完全符合自己心中对神仙妃子的想象,喜欢肯定是有的,他小声问了叔叔那是谁,叔叔随意一瞥就认出来,说是燕王府的小姐。

    说到燕王府的小姐就没有别人了,在这岁数的只一个明姝。

    齐谨刚萌生出一丁点念头,又让他自己掐了去。

    齐家也是大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每代都有人才出世,即便如此比起京中顶级贵族还是逊色不少。哪怕回京的时间还不长,齐谨也听说了很多事,其中就有因明姝而起的竞争。

    爱慕她的人里面哪样的都有,有国公府的、侯府、伯府、将军府的,还有一二品大员的子孙……京中条件最好的子弟为了得她青眼打破了头,也没见那位小姐动心。齐谨很有自知之明,左右他也只是有丁点心痒痒,没到弥足深陷的地步。

    齐谨对明姝那点隐秘的好感无人得知,反而齐家上下都知道齐谆在挑战地狱难度意图摘取高岭之花。

    前来打听的从头到尾没提个名字,结果就是对方想着齐谆问的,乔氏想着齐谨答的,说的明明不是一回事,她俩还相谈甚欢。

    得到那样的说法以后,那头将好消息带给齐谆她娘,讲王府那头还没看好,又说那头好像不是很在乎家世,反而更看重个人。说要模样周正,德行好,有学识有才干,满足这些之外还要合得上对方姑娘的眼缘,这事就有谱。

    齐谆他娘听着心跳都加快了,是兴奋的。

    “这说的不就是我儿?你看看我们谆儿,脸长得方方正正的,品德啊能耐啊哪样差了?”

    ……

    不吹不黑,齐谆有胆肖想明姝,他条件肯定不能太差,太差的哪怕更有那念头也不敢提。

    可要说他这个情况。

    脸是方正,但是跟明姝喜欢的不一款。

    品德这方面见仁见智的,至于说学识才干,毕竟人还年轻才干还看不太出,他学识不能说差,比齐谨反正差一截儿。

    要是让乔氏知道他们说的是齐谆,不用多说都能帮着委婉劝退,她知道外孙女很多方面像女儿,女儿是啥人自己不清楚?

    齐谆跟齐谨放在别人眼中条件差不多,齐谨学问好点,但是齐谆是长子在继承方面有优势,一长一短正好扯平。

    但王府那边兴许自己条件太好,嫁去哪家都不可能超过自家,他们反而不太挑剔家底。齐谨这样的日后出头的可能性更大,齐谆各方面看下来有些中庸了,他没任何一方面是非常好的。

    可惜到现在,齐谆那一家子鼓足干劲打算提一提试试看了,乔氏还不知道他们是为齐谆来问,她甚至在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告诉女儿:“他俩没准真有缘分,嫃嫃你来问过以后,没多久那头也找了人来,隐晦的跟我打听了不少。”

    钱玉嫃一听,来了劲:“有这回事?”

    乔氏说:“她没说是为谁问,可我听她那个话,应该是替齐家来的,跟我打听明姝相定了没?”

    “娘怎么说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