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1节

      “竟敢使唤我家大黑?”

    他话音未落,傅歧已经“唰”地一下站起了身子,面色漆黑狰狞。

    “兀那参军,等小爷我跟你没完!!!”

    小剧场:

    大黑:(哭)我是狗啊,每天要人溜啊!满地奔跑才是我的宿命啊!养在院子里什么鬼!

    大黑:(哭)我是马啊,每天要人溜啊!满地奔跑才是我的宿命啊!养在马厩里什么鬼!

    姚华:(爱屋及乌)……真可怜,算了,你就和大家一起快乐的奔跑吧!

    众学子:撕心裂肺.jpg

    大黑:猛虎出闸.jpg

    梁山伯:(冷汗)哦呵呵,我还是回家躺着吧……

    第61章 惊世骇俗

    知道大黑被那冷面大魔头拉去溜人了,傅歧也只敢嘴里喊喊。

    没法,他打不过那大魔头,真要去找人家麻烦,还不知道是谁给谁苦头吃。

    一向是“学馆一霸”的傅歧要当众被别人揍趴下了,还如何“霸王”的起来?他根本丢不起这脸。

    只能每天清晨苦哈哈的抱着自家的大黑长吁短叹,每晚认命地将泥腿子一样的大黑洗的干干净净,再看着它第二天像是野狗一样的跑回来。

    但好像大黑变得更壮了?

    不管了,也只能多加两条鸡腿。

    话说回来,这谁天天丢山鸡啊?

    难道真是大黑自己去叼的?后山的山鸡会不会给抓完了?

    傅歧这边“护狗大业”进展缓慢,祝英台这边倒是进展的很快,原身本来就有雅言基础,这东西就像是身体记忆,即使思维惯性让它无法发挥出来,但在那个语境里,总会慢慢适应。

    至少祝英台经过两三天的“雅言环境”后,已经不会像之前一样笑到抽风了,她几乎是拿出了以前读英语的势头,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早在院子里读诗词,平日里也尽量要求自己用雅言而不是吴语说话。

    不努力不行,马文才已经抄家伙了,上次大笑之后直接摔了砚台,她胆子小,欺软怕硬,只能苦学。

    这日里,马文才又在祝英台磕磕巴巴的雅言声中醒来。他按下准备伺候的风雨雷电,披衣起身,缓缓走到厅堂入院的门前。

    祝英台依旧在院子里摇头晃脑的读诗词,马文才怕打扰她的兴致又会尴尬,便站在门边静静地听着。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祝英台的雅言并不如大部分南人一般清脆婉转,总隐隐带着一种北地才有的坚硬之声,这也让她读起诗词来总带着一种激烈之气,但这一首恰好有种金戈铁马的萧瑟,此时祝英台诵来,倒相得益彰。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你这不像是诗赋,倒像是曲辞。”

    马文才等祝英台完全读完后,在她的余韵中悄然踏入院内。

    “而且不是南方的曲辞。”

    祝英台被马文才吓了一跳,见来的是熟人,总算松了口气。

    她其实最熟悉的是唐朝李白的《静夜思》,但李白离这个时代还有好多年呢,她总担心《静夜思》传出去乱了历史,读个几次后提心吊胆,索性不用《静夜思》背雅言了。

    除了幼儿园学的静夜思以外,她最熟悉的就是这首木兰辞,几乎到闭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的地步,不因为别的,这是她那个年纪所能知道的、心目中最伟大的女英雄。

    以致于她穿到这个时代之后,甚至不遗余力的去打听过花木兰的事迹,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南北朝,和那个传说中的花木兰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

    作为一个理工生,祝英台穿越前的历史知识差不多都去喂狗了,连南北朝到底在唐朝之前还是之后都不知道,一度还和五代十国弄混,也不知道北面的鲜卑人意味着什么,因为后世早已经没有鲜卑了。

    她对花木兰的憧憬,纯粹是对于一位女英雄的向往,因为她知道自己做不到花木兰那样。可她也曾期冀着如果有逃离祝家庄那严酷的藩篱的那一天时,这世上有其他地方可去。

    如果说这个时代还有能理解她的人,那一定是那位花木兰。

    她一定会理解她的想法,明白她的苦衷,她一定是一位既强大又温柔的女性。

    祝英台是这样想的,于是就去问了。

    可当她知道北方的鲜卑人已经建国百年,而那位花木兰已经是八十年前的人物,也早已作古,祝英台最后只能渐渐死了去见女偶像的心。

    认命的当着她的祝英台,想方设法逃离了祝家庄,走入她的宿命之地。

    所以当她重新开始咏诵《木兰辞》时,一颗心也渐渐沉静了下来,哪怕雅言在她看来声韵还是很古怪,祝英台却对这首辞半点都生不出嬉笑之心。

    这首曾经在少女时给了她无数憧憬和勇气的北朝民歌,如今依旧还有着同样源源不断的生机。

    这时代曲辞并不能登大雅之堂,祝英台平时没有听过这首辞,但想来她都能打听到花木兰,这又是首著名的南北朝民歌,如果这时代没有传唱,又是怎么流传到后世的?

    怕是两国没有建交,南方所以不曾听闻罢了。

    也正是因此,祝英台在读诵这篇《木兰辞》时有一种心安理得的底气,可现在看到马文才满脸疑惑,那底气又不足了。

    “你没有听过这首木兰辞吗?这个应该知道的人不少吧?”祝英台有些做贼心虚地缩了缩脑袋:“这不是北面的民歌吗?”

    “原来是鲜卑的长调译成。”

    马文才了然地点了点头,“我刚刚还在想你这曲辞音韵古怪,平仄也不工整,为何这曲辞为何如此奇怪,原来不是中原的汉话,不过能译成这样的地步,这人一定精通鲜卑话,又是极有才学之人,否则只会变成一曲四不像。”

    “鲜卑话译成?”

    祝英台愣愣地问。

    “鲜卑人没有文字的,所有自己的故事和记录都靠传唱记录,后来魏国的拓跋文帝迁都洛阳,严令鲜卑人必须说汉话、用汉字,着汉人衣冠,所有鲜卑人才开始渐渐摒弃自己的语言。对了,你这曲辞是从哪里学来的?”

    马文才突然生出疑心:“你认识什么鲜卑人吗?”

    花木兰虽是英雄,但还是为正统所不容,即便是在北方的魏国,也只有以母系为尊的鲜卑人会毫不避讳地表现出对花木兰的崇敬,大部分汉人还是认为她是个大逆不道的女人,更别说传唱她的歌谣了。

    马文才甚至怀疑这首曲辞就是个汉化后的鲜卑人翻译过来的,因为汉人大儒们不见得会为他们心目中“惊世骇俗”的女人,动笔将鲜卑民歌的曲调和音韵调整到适合雅言传唱。

    “我,我不认识什么鲜卑人啊……”祝英台被马文才盯得快要哭了,“这曲辞我从小就会啊,你问我怎么会的,我怎么记得?也许是在哪里听过就记得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记忆超群……”

    “我也算见多识广,我为什么而不知道?”马文才步步紧逼,“花木兰这样惊世骇俗的女人,即便是在北面也鲜有人提起,为什么你会对一首这样的曲辞如此熟悉?”

    祝家庄难道通敌?

    祝家庄难道私下和北魏有所接触?

    “谁说花木兰在北面也鲜有人提起?”

    似是看不惯马文才不停地喝问,从隔壁传来一声沙哑的声音。

    “谁?”

    马文才一声大喝。

    随着马文才的大喝,祝英台院子的围墙上出现了一个身着黑色猎装的少年,他头上系着的红色额带在清晨地微风中微微飘动,背后背着一张长弓,手里还提着一只彩环山鸡。

    “是你?”

    马文才一看半蹲在围墙上的,是那个买马的参军姚华,忍不住一呆。

    “马公子。”姚华对他点了点头,“欠你的五万钱,我在想法子还你。”

    “你怎么……”

    马文才看着他手中提着的山鸡,恍然大悟。

    “哦,原来傅歧每天早上在院子里捡到的山鸡是你猎的!”

    姚华的胸臆之中尚有某种豪情在激荡,听到马文才的话也没有出声反驳或回答,只是用感激的表情看向围墙之中的小院。

    在那里,站着一个身材柔弱的少年,正捧着一张纸卷,满脸好奇地站在围墙上的自己。

    他的五官其实很清冷,可一双清澈的眼睛犹如刚刚离开庇护的小兽,既濡湿又天真,看的姚华心中也是一软。

    “你的《木兰辞》读的很好听。”

    姚华没有看马文才是什么表情,而是认真着对祝英台说着。

    “我原本是来送东西的,可听着听着竟走不动路,在外面像是傻子一样站了半天。”

    “你,你喜欢《木兰辞》?”

    祝英台有些发愣。

    她以为这个时代的南朝人,是没几个喜欢花木兰这样刚毅的女人的。

    姚华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声喟叹。

    “很喜欢呐。”

    “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马文才看着这“墙上君子”当他不存在一样勾搭祝英台,忍不住剑眉一竖,冷声道:“大门不走,爬什么墙!”

    “是,是我失了礼数。”

    姚华想了想,在祝英台的惊呼声中从墙头上一跃而下,整了整背后的长弓,看向祝英台手中的纸卷。

    “那个就是你读的《木兰辞》吗?能不能送我?”

    “你说这个?”

    祝英台看着手中的纸卷,下意识地看了眼马文才。

    之前刘有助差点斩手的事情她还记得,她并不认识这个少年,虽然对他很有好感,但也不敢确定能不能送他东西。

    她已经没之前那么“放达”了。

    “当然不行!”

    马文才皱着眉上前一步,隔开这大清早勾搭人的俊俏郎君。

    “还有,你不去筹钱赎马,跑到学馆里干嘛?”

    “我现在是学馆的骑射先生啊。”姚华呆呆地回答,突然又像是想到什么般对马文才说:

    “你刚才说的是不对的,北面并不是没人提起花木兰。”

    “哈?”

    他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