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确有情(高干 婚后) 我的小男友(高甜, 1v1) 我爱的你

第78节

      “哦,祝英台去读乙科了?就他那四十多名的……哈哈哈,他去干吗?在丙科当第一不是很好吗?”

    傅歧大笑了起来。

    “刘有助的事情对她刺激很大,怕是想学会礼法和律例,日后不在出现这种事情吧。”

    马文才叹息。

    “她本来是很不喜欢乙科的,在家连《晋律》都看不下去,更何况这时候才去就读,本就落下了不少课,我实在不愿看她垂头丧气的回来。”

    “知道了,反正乙科那些课我都听了三四年了,背都能背出来,早上我去乙一看看。你放心,有我照拂,就算成绩再差,没人敢笑话他。”

    傅歧听到刘有助也心有戚戚焉,难得祝英台有这个决心,他也愿意支持。

    “那就有劳傅兄了。”

    马文才闻言总算松了口气,看时候不早,连忙出去。

    傅歧和自家狗儿磨蹭了一会儿,进屋摘了自己的书袋,也直奔北馆而去。

    ***

    且说祝英台第一天到北馆上课,就有了和在西馆上课截然不同的感受。

    无论是在门口问路被人热络却不谄媚的指引了方向,还是到了北馆后立刻就有“同窗”大方有礼地向她搭话,祝英台都能感受到某些熟悉的氛围。

    而且北馆的学生们大多不会用好奇的眼神盯着她不放,即便乙一里有不少寒生,大部分人也都在抓紧马上要上课前的时间看书,也有放下书闭着眼碎碎念着什么好似背书的,倒挺像早自习前的准备工作。

    她乙科考试成绩太差,按座位坐也就是堪堪能读的地步,也拉不下来脸再去找人给她挪位子,干脆坐在了课室最后一排的空位上。

    反正这时代也没有黑板,看不看第一排无所谓。

    祝英台将自己书袋里的书本纸墨一点一点往外摸,东西还没放完,旁边的位子突然传来一声瓮声瓮气的轻喝。

    “你,给我让让位子,你坐那边去!”

    祝英台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惊喜地抬起头,只见长手长脚的傅歧推着她隔壁的学生去前排坐,长腿一跨,在她身侧的书案后坐了下来。

    “傅歧,你怎么来了乙一?”

    祝英台兴奋地睁大了眼睛。

    “我来看看一个乙科四十多名的士子,怎么在北馆自取其辱。”

    傅歧幸灾乐祸地拍着桌子。

    “你这人真是!”

    祝英台撇嘴。

    “好好好别恼,跟个女人似的。”傅歧笑着说:“今早的课是胡助教的‘雅言’,他的课对你来说应该不难,我就来看看,保证不笑话你。”

    妈妈咪啊,真是雅言!

    真是要了她的小命了!

    祝英台上辈子也是江浙人士,所以传来后继承了祝英台的身体,听着这吴侬软语还没什么不适应的,加之士族南渡已经有很久了,早已经习惯了日常生活中说吴语,平时自然是没什么的。

    但这时代的正统语言,是洛阳雅言。

    洛阳“居天下之中”,洛阳作为整个“汉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区域,自然被当做汉话的重要依据,而洛阳“居天地之正”,自汉时起,“洛阳雅言”便为天下正统,之后几乎各个朝代、各个地域的官话,都要用“洛阳雅言”。

    于是乎读书也好,上朝也好,官员之间互相交流也好,对外国来使外交也好,官方使用的是“雅言”,“雅言”作为天下读书人的“普通话”,对读书人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无论是切韵还是读诗词歌赋,他们都要使用“雅言”。

    有句话叫“中华音切,莫过东都”,哪怕现在洛阳给鲜卑人占了,他们还是用的洛音。

    寒生们读书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洛音”。

    吴音和洛音有很大的区别,许多寒生在丙科学会了书和算后,来到乙科,可拿到作为课本的《诗经》和其他辞赋,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读。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读音和其他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等请教过士族之后,他们才发现,在上层的正规交际场合,如果你不说“洛音”或说“洛音”不标准,即使你是士族,其他人也会耻笑你,自魏晋以来,人和人交往特别讲究身份、门第,这种影响绝对不可忽视;

    其二,官员也好,儒生也好,为了办公、交流的需要,也必须学习并熟悉雅言,否则很难和以读书人为主体的文官队伍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时间,“雅言”课就成了乙科一入学必学之课,只有将“雅言”学好了,方能继续往上去读《五礼》。

    律学虽不需要有雅言继承,可你雅言都没学好,也跳不到乙二去读律学。

    祝英台的原身倒是会说雅言的,只是祝家人并不出仕,也没什么动不动吟诗作赋的习惯,平日里雅言用的极少。

    昨晚祝英台知道自己今天要上“语言课”,连忙抱佛脚求马文才给了几本书,可是却对古代的八音看的是一头雾水,想要读几段雅言,自己先把自己笑了个半死,一个字都发不出来。

    这就跟你说惯了普通话再去学方言一样,如果过不了心理这一关,怎么都学不会了。

    傅歧没想到祝英台还有心理障碍,也没想到祝英台最大的软肋和那些寒生一样,他和马文才想的差不多,祝家也是大族,何况祝英台饱读诗书,要是连“雅言”都说不好,那才叫真见了鬼了。

    不但傅歧这么想,教导乙科的胡助教也是这么想的,高门子弟许多未曾说吴语就开始雅言,当他看到祝英台坐在后排时还愣了愣。

    不过他是助教,又不好做出特别注意某个学生的样子,只能咳嗽了一声,开始上课。

    “《论语?述而》中,孔子曾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是每个读书之人必须学会的重中之重。我知道在堂的各位许多都不会或者不敢用雅言,其实雅言是一种氛围,只要你们习惯了它的声韵,就会敢于开口了。重点是要多读、多听、多学。”

    胡助教认真地激励着学生们。

    “要敢于发音,敢于开口!多说雅言!”

    祝英台原本还绷着脸皮认真听课,等听到胡助教这一句时实在绷不住了,趴下身子就开始伏案而笑。

    这跟他们那上“疯狂英语”一样啊!

    连说辞都是一样一样的!

    同学们,同学们,听力是关键啊!口语是关键啊!

    要敢开口!敢开口知道嘛!

    哑巴英语是要不得的!要注重发音,音标要学好啊!

    妈蛋她好想笑啊!跑到古代还要学外语,阿不,重学普通话啊!

    悲剧到家了有木有!

    好在她坐的靠后,除了傅歧以外,没人注意到祝英台这不同寻常的态度,直到胡助教开始要求所有学生读一段《论语》后,祝英台还是趴在桌子上一直在抖。

    傅歧原本还只是看看,等看到祝英台抖得跟失心疯一样时又忍不住有些担心……

    难不成祝英台犯病了?

    可胡助教根本没给他去关心祝英台的机会,在所有人停下摇头晃脑的读书后,胡助教点了傅歧起身。

    读书声停了,祝英台也直起了身子,只是脸皮发红,眼眶里也有些泪水。

    傅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难道是祝英台成绩太差,听得自惭形秽?

    “傅歧乃是灵州傅氏出身,雅言说的极好,平日他都在乙三上课,虽不知今日为何来了乙一……”

    胡助教眼睛的余光,从板着脸掐着自己大腿肉的祝英台脸上扫过。

    “不过这也是个机会,让你们知道自己和乙三学子的差距。”

    他用亲切的眼神看向傅歧,颔首道:“傅歧,你将《关雎》读上一段,让他们听听。”

    傅歧来乙一就知道会有这事,倒不扭捏,张口就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胡助教一听这正统的雅言就在心里喝了声彩,忍不住随着切韵摇头晃脑。其余学生也是屏声息气一起摇头晃脑,生怕漏了他的发音。

    “噗嗤!”

    妈啊,这是河南话啊还是陕西话啊,妈啊分不清啊!河南话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吧?这是唱歌吧?啊哈哈哈!

    祝英台听到第一句就又趴下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哈哈哈,好qiu!第四声啊!

    妈妈啊啊啊啊!她不行了!

    这比刚才六十重奏版古代洛阳话还让人想笑!

    祝英台重新趴在案几上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傅歧原本背的好好的,其他学生也是一脸认真听取的样子,可又听到奇怪的“噗嗤噗嗤”声,忍不住一顿,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

    他这一顿,所有人跟着音韵摇头晃脑的节拍也陡然一乱,莫名其妙地看向傅歧,然后随着傅歧看向的方向看去。

    而后,他们便看到了伏在案上乱抖的祝英台。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下,傅歧也没心思再好好读了,语速极快地把剩下的几句读完,气呼呼地坐下。

    这祝英台是怎么回事?

    瞧不起自己吗?

    就算他觉得自己的雅言说的不好,也不必笑话成这样吧!

    同样生气的还有教授《雅言》的胡助教。

    他板着脸把满脸通红的祝英台叫了起来。

    “祝英台,你笑得这般畅快,想来洛音比傅歧还好?”

    祝英台连忙揉着肚子使劲摇头。

    “没有没有,助教,学生雅言学的差极了!”

    胡助教以为祝英台是假意推辞,冷哼一声道:“雅言好不好,要读了才知道,祝英台,你把《关雎》也用雅言读一遍吧。”

    祝英台站在那里,顶着“万众瞩目”,从额头红到了耳根,自己也觉得自己的举动实在是匪夷所思。

    可她要怎么和他们解释,一个说了几十年普通话的人简直没办法适应什么“雅言”?就算有记忆在脑子里,这习惯是根本改不了的……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