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节

      如婷玉也是孤单,每次见她过去,总要一同打扮成面貌普通的中年妇人进城到处乱逛,一个寻访各地的风俗特色与文字,然后记录下来;一个寻找传统药方,寻找草药的下落并采集回家。

    回到现代,苏杏打开一个新文档。

    她打算写一本游记,笔名梅庄居士,此居士非彼居士,寓意是居住在梅林村庄的人。把记录下来的内容以短篇故事的形式写出来,写一部没有结局的书。

    直到她死为止……

    这种桥段早就有人试过,其作品在现代特别的有名。

    古有柳泉,今有梅庄,文章各有特色及其意义。所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互不冲突。

    当然,目前正在写的小说也不能断,否则后果很严重。

    “你特么到底在忙什么?!连续断更三天就该死了你知道吗?!你还给我断了一星期,不想活了是吧?别以为总编介绍的就能任性,你若不缺钱赶紧滚蛋别害老纸到处挨骂白忙一场……”

    这位责编是个小辣椒,平时说话简短,一旦炸毛那个唠叨啊~

    苏杏把手机开免提搁远些,免得耳朵与神经受罪。

    等对方咆哮完一段落喝口水的时机,她诚心诚意地向对方道歉。至少她认为是,虽然对方一直在说她假惺惺扮可怜。

    “少给老纸来这一套,你知道我有多忙吗?既要插画还要更漫画,要给你们安排广告检查有没人断更,还要负责联系……我忙成这样,有耽误过工作吗?下次再这样你死定了我跟你讲!”

    苏杏连声道歉,“是是是,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哎,你还会画漫画?好厉害!什么书名?能给我看看吗?”心想,如果画风合适,不妨找她给自己的游记弄个插图。

    图文并茂,能够让游记的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更加吸引人。

    她自己擅长简笔画山水,总有些内容不合适的,先找到人选以后有备无患。

    对方显然不想错过推销自己作品的机会,立马报出一个书名,然后继续呛她,“少拍我马屁跟你讲,老纸不吃这一套,最后一次警告你……”

    别看对方满口的老纸老纸,其实她是个女生,很年轻,才20出头。以前两人是邮件联系,可能今天气坏了,居然直接打电话来骂人。

    云岭村信号不好,又上不了网,好不容易今晚终于接通电话,难怪气成这样。

    第44章

    对方气得鼻孔冒烟,苏杏依旧云淡风轻。

    告诉小辣椒她居住的环境信号不好,免得下次又说她存心气人,并且再三承诺马上更文才能挂电话。

    然后,披星戴月地赶到东江桥,把小辣椒的大作下载到笔电回家慢慢看,然后将自己小说的存稿审核一遍,分几天上传。

    对于认真工作的人来说,时间过得忒快,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中秋没能回g城,过后苏杏回了一趟给师长们报平安。原本林师兄他们打算黄金假期去云岭村玩,那儿人少,交通不便但不堵车,可惜文教授让林、谢两人到国外参与一个文学交流活动,所以没来。

    不提倒忘了,正是去了这个交流会让苏杏对国外的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后因婚姻矛盾生出留学的心思,并在国外一呆就呆了几年。

    如今,这个机会给了谢妙妙。

    对此,苏杏有些感慨。

    同时庆幸谢的身边没有一个郭景涛式的男人,否则都该怀疑她会不会踏上自己在梦里的那条路。

    当然,感慨不是纠结,走什么路是谢妙妙的事,那种未来跟自己无关了,也管不着别人。

    文教授检查她的复习状况,得知她躲在乡下犹在找资料写游记,完全没有意志消沉的迹象,老人放心了。看了她几页手稿后颇感兴趣,叮嘱她内容必须经得起考究,不能信口胡编。

    那是肯定的,有其师必有其徒,虽然她偶尔确实想胡诌来着。

    每写一篇她都要在现代文学里翻一遍资料,直到找出蛛丝马迹为止,颇费精力与时间。实在没有她就用传说、据说来表达,资料从古代拿回来,要破旧一些的。

    回村里之前,苏杏在工作室附近较偏僻的绿化小树林拍了几张照片。包括一些特定位置,那种未来几十年内没有较大改变的地方通通拍了一遍,然后晒出照片来。

    因为她要退掉g城的出租屋,两个月了,颜姨婉转地告诉她有人对这套房有兴趣,对方愿意等苏杏期满再走,如果能早点就更好了。

    谁会嫌钱扎手?虽然对方信誓旦旦地说不反悔,还交了两百块订金。可人心易变,两百块跟房租没法比,若房子丢空几个月,颜姨得心疼死了。

    房东为人不错,苏杏不想看她着急,便遂了她的意。

    先到商场买了一堆日用品、大箱的零食和给周家人买了补品、玩具等手信,在出租屋走捷径搬回苏宅,然后打扫房间卫生。

    第二天,等颜姨过来检查一遍,一手交还钥匙,一手交还押金,苏杏正式告别都城生活,轻装离开这座城市。

    郁闷的是,这次她得一路坐火车转客车回去,足足花了一天时间,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到梅林村。

    俗话说,龙床不如自己的狗窝。

    苏杏站在院里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

    不过,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同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发生一些矛盾令人抓狂。

    先是邻居问题,她家右边的几栋土坯房全被铲平了,不知哪天开始,拉建材的车辆、一批工人陆续进村,搞大工程似的。

    苏杏见周叔常在边上溜哒,貌似和工人们聊得挺开心,便找他问个究竟。原来是有人买下那边一大块地方准备建一栋休闲馆,有吃有住那种,忒有钱。

    “这里能买卖?”苏杏蹙眉。

    周叔最近的心情特别好,笑眯眯地说:“地肯定不行,房子可以。这里的三条村都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不管你那里的,想买房子必须在当地落户。”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云岭村的真正居民只剩下周家了,不,现在又多了几户。

    “几户?”苏杏略惊讶。

    “可不是,”周叔回头看了看正在忙碌的工人们,笑道,“听说盖那什么馆要花很多钱,所以几个人合股,另外一个人要盖栋小别墅。呵呵,咱村要热闹了!”

    村子兴旺发达,老人高兴万分。

    这一点苏杏能理解,却不似周家人那般高兴,不喜不悲。

    以前她经常在楼顶工作,现在不了,虽然隔得远,总觉得灰尘滚滚呼吸不顺畅,所以她一般回书房工作,偶尔在凉亭。

    自从隔壁有工程,苏杏以为清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其实不然,人家都在白天七点开工,傍晚五点就停止一切劳作回家休息,据说有车过来接送,特有人情味的老板。

    经过一段日子,她渐渐习惯了白天的吵闹,晚上照样睡得香甜,稍微安心。

    可是,命运总爱跟人开玩笑。

    先是一个白姨,后是一位妙龄少女,现在又有一大批外来户入村。

    何玲一家的心思开始活络,在外边逢人便说云岭村有多好,还拍了彩页贴在店门口大肆宣传,俨然云岭村的代表。尽管村里有诸多不便,居然真让他们说服两三批游客进村参观游玩。

    吃住皆在周家,上山摘菜摘果,体验农家的田园生活。

    那些游客见苏宅古朴素雅,兴冲冲地要求租住苏宅,哪怕只要一间客房。

    苏杏当然不肯,断然拒绝。

    游客顿感扫兴,纷纷向何玲投诉。

    何玲一听,立马过来找苏杏商量。

    “玲姐,我早说过,当初看中这里是图个清静,受不了热闹。跟村里人聊聊天还可以,招呼客人那是绝对不行。最近几天我连门铃都想拆了,吵得我头昏脑胀……”

    游客暂时不算多,但也够呛的。

    尤其带着熊孩子过来的人家,经常跳起来按门铃玩,她一开始以为是周家人来了,白跑了几趟。气人的是,那些恶作剧的熊孩子一见有人开门立马跑得老远哈哈大笑。

    有些家长押着孩子向她道歉,有些则不以为然,笑骂孩子一句“调皮鬼”便走了。

    还有过来借厕所的,村里的茅坑人家看不上,令她不胜其扰。

    她还没投诉呢,那些人倒恶人先告状了。

    何玲听了她的埋怨,见她态度坚决不敢再劝,只好悻悻地离开村子。

    客人的投诉她得管,云岭村的住户投诉她却不敢当真,得罪游客岂不是跟钞票作对么?而苏杏的钱又不是给她赚的,没那个义务。

    所以不加理会,还跟家人说她不识趣,不近人情等。

    第45章

    (),最快更新水墨田居小日子最新章节!

    “送上门的钱不赚,矫情。以为这样显得清高不为钱财折腰?有本事给村里盖座新公厕,没能耐装什么大瓣蒜,嘁~”何玲满心不悦,往日的好印象因为今天这事给全盘否定。

    “你别那么说她,一个小丫头哪里晓得生活的艰难?”赵婶说,“况且她的工作需要清静。”记得她曾经说过,院门也老关着不见她出来串串门,跟白姐不同。

    “什么清静,说穿了就是自私。”何玲嘴一撇,“明知道咱村的情况也不肯帮一把,不就借个厕所么。看看小岚姐妹,人家上门借个厕所,她们不但欢迎,还立刻找人合伙在附近盖了一栋新的。都是年轻人,怎么思想觉悟差那么远?”

    “这能比?”周叔瞪她一眼,“梅林村是小岚小薇的家乡,为乡亲们做贡献很正常。杏子是长租房子的游客,不能要求她做太多。”

    “我要求不多啊,”何玲理直气壮道,“借个厕所有多难?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应该守望相助,她呢?以前觉得她人不错,今天真是刷三观。看来,咱们村想富起来还得靠落户的那几家。哎,不说了。”

    见车子的菜已经装满,何玲挥挥手便走了。

    等儿媳离开,回头见老伴神色愁闷,赵婶不禁道:“难怪玲子着急,咱村太穷了。”

    “急有用?饭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步一步来。这不,先是白姐,然后是杏子,现在有人干脆在村里落了户。”越来越热闹了。“她年纪不小了,心浮气躁只会坏事。”

    周叔缓缓气,又说:“今天她在气头上我不多说,哪天你出去跟她讲讲,别为了一些小事跟杏子计较。很多事情不像表面看的那么简单……”

    云岭村荒了那么多年,政府来过,外商来过,暴发户也来实地考察过,哪一次不是雷大无雨?

    为啥今天突然有人落户?

    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让楼房盖得高盖得好,基础很重要。

    有谁清楚白姨、苏杏的底细?没有。

    白姨身为村里第一个租户,租的土坯房,能证明她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才租得这么便宜吗?要知道,她每年得回城里住一两个月,或者近半年。家里养的鸡鸭狗与蔬菜,全部托付给周家。

    也就是说,除了狗以外,其余的家禽蔬菜全是周家人的。等她回来,周家还给她鸡苗菜种就行。可是梅林村有人笑话她小气,有人说她给人当小三在城里混不下去才跑回乡下吃土。

    真相如何,谁知道呢?

    落户那几家不明底细先不说,就说苏宅吧。

    一个刚成年的小丫头千里迢迢跑到这穷乡僻壤安家,平时对二老客气礼貌,家伙什儿有借有还。周家人给她蕃薯芋头,她回赠各种特产,进一趟城偶尔还给周家的孙儿买玩具。

    上次安装电视,建议他们家顺便也装了。以前二老吃饱饭没事干,要么出梅林村逛逛,要么七八点就睡了,生活枯燥无味。

    如今倒好,一无聊就看电视,生活比以前有趣多了。

    小丫头的厨艺、耐性确实差了些,但人情世故、待人接物方面做得很好。不管她钱哪儿来的,敢独居他乡说明她有魄力;人情世故通晓,证明她聪慧懂事,家教好。

    这两种生活方式能证明什么?谁敢断定她俩背后没几个人脉资源?说不定落户那几家就是她们介绍来的,人家不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