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0节

      丑姑看着宁二好不容易才养起了点肉的单薄身体,心疼的连忙说:“再多歇几天吧。你才刚养好了点。”

    “我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再歇也是这样了。除非什么事也不管,天天在家里呆着。”宁二抱歉的冲她笑笑,他也知道丑姑是担心自己的身体。

    丑女长叹了声,她也知道他说的是实情,弄得她只恨不得自己换他去北地种田,脱口就说:“其实不如和皇帝说声,我种田很厉害的。让我去算了。”

    宁二愣了片刻,差点大笑起来,丑姑这个想法简直是太搞笑了,“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啊,你开始种田不是和我学的吗?说来说去,现在的这些东西,有大半是我的功劳呢。”丑姑不满的说。

    宁二倒是不知道如何反击了,确实真说到种田的能人,其实是丑姑,而不是他,他完全是丑姑带出来的。只是就算全部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也不可能让丑姑去种田,让他在家里歇着的啊。

    除非丑姑当官,可是从古至今,他就没听说过有哪个女子出过仕当过官,就算再有功劳的女子,能得到上头的嘉奖,但这个奖励也都是落在此女的父兄及丈夫或者儿子身上啊。说来说去,女人都不能算是独立的人,完全是要依附于男人生活的。

    虽然他已经在丑姑的熏陶下,观念上有了不少改变,但本质上他还是个古代人的思想,没想过女人也可以和男人一样走出家门的。

    他的话,令丑姑更是不满,说:“这什么狗屁的逻辑嘛,明明是女人的功劳,却要奖给男人,弄得女人要依附于男人才能生存。真不公平。”

    宁二看着她,虽然他知道丑姑生气,不是因为她的功劳是赏在自己头上了而不满,她只是对这种制度的不满,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男权的不满。但这种吃软饭的感觉又是什么鬼啊,弄得他居然有点心虚啊,总觉得自己占了丑姑多大的便宜似的。

    丑姑却还接口说:“我就不相信了,古时都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怎的到了现在,我还不能代夫种田了?”

    宁二无语的看了她几眼,说:“难不成,你去当我的值,我留在家里操持家里琐事?”那岂不是让人笑死他了。虽然他种田的本领还是跟着丑姑学的,但哪里有男人在家里干女人的活,女人出去外面奔波的。

    “我种田可比你还厉害呢。”丑姑不满的说。她也知道,自己不过是随口抱怨几句罢了,不可能真让她去种田,把宁二留在家里的。最多是她也跟着过去种田,可是安安要怎么办呢?也不想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四处奔波。

    “哎,你不如帮我想想,北地除了小麦水稻大豆高粱小米之外,还可以种些什么粮食。让我早点完成任务,就可以回来了啊。”宁二连忙说。

    “这不都是全部的主粮了吗?还有什么能种的?”丑姑随口反问道。要是在现代还可以种土豆红薯玉米。可是这个时代没有这些东西啊。她恨不得回去带两样过来。可是,这什么破朝代嘛,却偏偏还有辣椒,简直令她头疼。

    宁二说:“北地,地广土肥,一年能种的也就一季作物。我想多拿几样去试试,如能多种两种,也能多少增加些收成。”

    丑姑就仔细和他了解了一下,北地的自然环境,感觉和和现代的大东北差不多。现代的大东北确实是产粮重区,小麦水稻,大豆和高粱的出产都高,而且品质都好。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农业种植技术十分不给力,完全是浪费了这大好的土地。

    丑姑搅尽脑汁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拿过去种,又格外好生长的物种,她本也不是搞农业的,北方更是去都没去过呢。

    最后,她只能建议:“那就多种南瓜和大豆,把南瓜晒干了,留下来冬天时煮粥吃。大豆的用途就更广了。”

    南瓜这玩意儿基本不需要人管理,就能长的极好。田间地头随便种几棵,就能长满一整片,结很多的南瓜。就是南瓜籽也是能吃的,一点儿也不浪费呢。

    宁二想了想,点点头,说:“也对。那边人也种南瓜,但不过是种个三两棵,如果大规模种,每年晒个几千斤南瓜干出来,可不就相当于多了几千年粮食啊。大豆嘛,也可以多增加些。”

    丑姑点头,说:“我就是这个意思。”反正老百姓只要能搞饱肚子,才不会觉得吃南瓜比不上吃米面,而且南瓜还是甜的,煮的粥带有甜味,很得孩子与老人的欢喜。多种些南瓜,就可能节省不少粮食。

    最重要的是,南瓜又不象水稻小麦这些主粮一样,需要上缴给朝廷,是可以全部留下来自己家吃的,对常年吃不饱的贫民们来说,就多了很多口粮,不用再挨饿了。所以,他相信百姓们肯定愿意在荒地里多种些南瓜的。

    至于大豆,用处多多,炸油的也好,做豆腐也好,磨豆浆也行,也可以磨成粉与小麦高粱什么的掺在一起做馒头,煮糊糊吃,还可以晒制豆筋等等,怎么样吃都能充饥啊。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给百姓多分几亩田,你不是说地多吗?”丑姑又说。

    多种总是能多收的,而且以她在姜吴村生活的经历来看,百姓拥有的田地很不足,基本没有人嫌自己家田多,种不完的,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有田产。如果能让这些能种田的人都有田种,自然百姓的生活就好了,而且国库也充盈了。这可是一举几得的事情。

    宁二想了半天,才说:“确实很有地是荒的,没有人开。可是开荒也没那么容易啊。以前我们在男力湾开荒,那是因为人力充足,还有牲口,种子等等都不是小问题呢。”

    “那就和朝廷提出要求啊。你告诉我,北地人口多不多?是否农户都有足够的田地可种?荒地是平原,还是山地,还是河滩?”丑姑问。

    “怎么可能农户都有足够的田啊。荒地倒是平原多,而且我看过了有些土地还很肥呢。人口也不算多,因为每年冬春饥寒交迫时,总有冻死的。”宁二答。

    “人口不多,但每户是不是都有闲余的劳动力?不单指富余出来的青壮男力,就是老人孩子也一样可以干活的,不过是干的少些而已。”丑姑又问道。

    宁二马上明白她的意思了,说:“你是说把这些富余的劳动力全部用上,让大家开荒多种些地。”

    “对啊,既然有地有人手,为什么不多种点。就算老人和孩子们加起来,三个人抵一个青壮年,这些人一年也可能多种两亩地吧。鼓励大家开荒,开出来的荒地免税收五年,保证很多人拼命的地干。而且五年后,这些地全是熟地肥田了,再来收税,对国库也是一大笔收入啊。”丑姑说。

    宁二听的两眼发亮,说:“你这想法很好。其实我觉得完全可以带些劳动力过去,比如监牢的犯人们,全部拉到北地去劳作,干的好还可以慢慢由犯人改成良民。就是该砍头的死囚也一样可以干个一年半载的,比白养在牢里强多了。”

    “所以,这些想法,你要罗列给皇帝,皇帝再让大臣们讨论制定出一些规定制度出来。你不要自己搞,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就是累死也干不完这么多事。再者,要是出了什么麻烦事,还全是你的错了。”丑姑建议道。

    宁二沉思良久,才说:“是的,你说的对。光靠我,我也没这么大的权势。还是得皇帝下达命令,再派人去协助我,或者我协助别人也行。不过,你说到开荒。那片儿虽然平原多,但野草灌木等等却长得十分高大粗壮,这样的地想开出来还真不容易呢。”

    “一把火全烧了,再慢慢翻地呗。”丑姑不以为然的说。

    “放火,你开什么玩笑哦。那片儿四处是山林,这要是烧着了,不下大暴雨,大火能连绵数日甚至几个月的,不把一切烧光不会停。”宁二严肃的说。

    “放火,不是随便放的。可以分割出防火隔离带,再放火的。”丑姑说着给他仔细解释了如何做。她记得从某部抗日电视上看过这个场景,我军一小支抗日游击队,被围困在一个小荒山上,敌军放火烧山,当时就有人弄了防火隔离带出来,成功的僻过了大火。

    宁二听得连连点头,最后直夸:“哎哟,太聪明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不过,火灾确实很可怕,所以这个操作起来要非常小心。不然真的会引发大事件的。”丑姑也说。

    宁二连忙说:“我们可以选择天气不好的时候来干,先一小块一小块的烧,慢慢来。”不然,大片的平原地带全部荒着,光靠人力还砍掉这些野草,就是个大工程,而且烧掉的草,还可以给田地增肥。

    “其实还可以发展养殖业,多养马养牛养羊,甚至兔子什么的,让它们去吃草啊。牛养大了,还可以耕田啊,不要光想着种田,要想富,就要发展多种经营。”丑姑接口又说。

    现代农业就包括了养殖业,畜牧业等等。那些只知道死种田的人,就没有那些头脑灵活,搞多种经营的人家富裕。

    “你说的对,这个想法好。牛马都是非常紧缺的资源呢。实在太好了,你真是我的福星。”宁二兴奋的一把抱住丑姑,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几口。

    不得不说,丑姑的想法就象是给宁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令他豁然开朗,觉得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牛马驴子骡子等等,都是极缺的,如果能养多些,不止对普通百姓有益,对国库更是大大有利呢。要知道,现在的农户可没多少耕牛呢。有了耕牛,可以解放多少劳动力啊,就相当于可以多种不少地呢。

    不止牛,就是驴子,骡子都是可以干重活的。马就自然不用说了,用途就更大了。这可是朝廷必配的军事装备。这样一想,宁二就激动的坐都坐不住。这些事情要是办成了,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他宁二这一辈子的资历也积攒足够了,对宁家也是有大好处的。

    看着宁二一副撸起袖子大干特干的样子,丑姑连忙又说:“你还是去找人商量一下该怎样上报给皇帝。我也就会嘴巴说说,而且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知道有多少问题呢。皇帝还不一定能同意呢。说不得还有很多人反骂你呢。”

    她很清楚,每一项社会变革,都得产生一系列的新问题,而且在初期都会被一些守旧的,或者会被损失利益的那群人阻拦。当涉及到利益时,人心就非常可怕了,人家会想方设法的搞死你。她可不希望宁二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反正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坐享荣华了。

    “那是当然,光靠我这样递份折子上去,就算皇帝高兴也不一定能实现,还得找几个得力的帮手才行。”宁二笑道。这种事情就不用丑姑操心了,他在官场这么久了,哪里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啊。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丑姑笑道。

    “恩,我先出去一趟,这事可不是一时半刻能办好的。”宁二说着就要出门。

    “哎,你别激动啊。这时候你去找谁?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马上就要到用饭的时候,你吃了再出门啊。”丑姑说着,一把抓住他。

    “这算什么,我难不成还能饿着肚子。”宁二不以为然的。

    他这会儿满心满肚子都是丑姑说的那些话,急需要好好整理整理思路,再寻人商量出来,挑选出可以立时去干的先上报给皇帝。他可没多少时间呆在京里了,这事拖不得。不然,等他人到了北地,再递折子回来,皇帝再着人商量讨论等等,今年就又过去了。

    第252章 改革

    宁二和青王等人讨论过后,这个建议很快就摆在皇帝的案头上了。

    皇帝是越看越开心,越看越激动,早朝时,直接把这事拉来令众大臣商讨。

    朝中如何吵闹,丑姑多少也知道些,宁二也不管,天天只管在家里收拾行李物品,他和丑姑又让人收罗了不少种子。

    管它能种还是不能种,反正地多,随便撒撒,有收成的就是赚了,没收成的也不过是少少浪费一点种子而已。这样多试几种,就算只有一种能成功,对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相当有好处的。这年头,只要是吃的,就没有人不喜欢的,可没人管好吃不好吃,特别是对广大穷苦百姓来说,能充饥,饿不死就行了。

    所以,丑姑这些天也是开动了脑子,劲使想着什么如何提高北地的农来生产水平。她想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其实离不开规模化生产。比如大东北三省,小麦一种就是成千上万亩,靠现代化的生产机器来作业,比光靠人工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在这个时代,生产劳动力水平都很落后,只能靠人力与畜力,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多养些牛马驴骡之类的。其次就是劳动工具要发展起来。

    于是她就问:“那边的铁犁是不是也要多备些啊?还可以改良一些农具,增加劳作的速度。”

    宁二却苦笑道:“铁犁可是贵重物品,缺的很呢。不过你说的改良,提高速度方面,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丑姑想了想也明白了,打了几年,铁器的产出显然是不够用了,以至于铁制农具都跟着涨了不少价,后续供应也不足。

    “不管怎样,你也要找朝廷多要几副铁犁,没这玩意儿,难不成全靠铲子铁锹去翻地吗?”丑姑提醒他。最好从京城多带些农具过去,这东西其他地方缺,怎么也不可能缺到京里来了。朝廷总能想办法给宁二一些带走。

    “嗯,你说的对。另外,你再帮我想想,如何改良农具和提高劳作速度。这才是重点呢,朝廷不可能给我提供百千副铁犁啊。”宁二又说。

    丑姑想了半天,仔细回想着现代农村见到的一些普通劳作场面,可惜的是,她离开农村太久了,记忆中除了铁犁,就是钉耙就再也找不出什么了。这两样东西,她很早以前就已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了。哪里还有什么新鲜的。

    特别是在男力湾的时候,大部分的荒田都是靠它们开出来的。她当初在姜吴村弄的那个大铁耙子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期又有改进,弄成过两排的。这也早就被宁二推广过了。

    苦苦思索中,丑姑突然想起竹子,竹子制成的农具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播种时,已经翻好的地,完全可以用竹制工具,而不是必需要用铁制的。就是熟田也不必全用铁制农具了,很多时候都可以用竹制的来代替。不过是竹制的损坏的快,需要比较频繁的更换而已。

    “那就多弄些竹制工具吧。其实那大铁耙子也一样可以改用竹制的。”

    宁二听后,却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是可以,但北方没有竹子,还是得从外地运过去。”

    丑姑愣了好半天,才叹气道:“唉,那我就没办法了。”这时候,交通运输条件差的很,运些竹子过去北方,难度也不小,而且北方既然没有竹子,就肯定也没人会编制竹器,还得运送些匠人过去呢。这也是个大工程。

    宁二自己倒是想了个新办法,说:“不如,我在北方找找能代替竹子的木头。再同时运送些竹子去北方,不管多少,总有些用处嘛。”

    他还是打算试试丑姑提的办法,因为铁器实在太欠缺了。而且如果真试出来有用,可就大大减轻了对铁制农具的依赖,也给百姓减轻了不少负担。铁器贵,好多人家连锄头,镰刀都不够用呢,哪里还可能家家户户备一副铁犁。

    一想到,种田有这么多麻烦事,丑姑就又开动脑筋了,说:“其实,那边不是有很多特产吗,象各种菇子类,除了种田养牛马之外,还可能大力发展这些啊。把山珍山货运出来,贩卖到各地去,也一样可以给百姓增加不少收入啊。”

    要知道,在现代东北的黑木耳可是相当出名的,她每年都要托人买几包回来吃呢。

    “确实可以,只是暂时腾不出手,还有的就是运送出来也不太方便。”宁二答。在北方过了一年多,他当然吃了不少当地的山珍。这次回来,他还带了不少回家,送给亲戚朋友呢。他也曾经想过运些回来贩卖,就如他们当初从南方到京城一样。只是他现在是官身,不好做这种事情,只是带了些回来自己吃和送人而已。

    “其实,可以建议朝廷成立一支专门的商队,运送这些山珍出来,既然可以给朝廷创收,还可能给百姓创收,一举两得的事情。”丑姑建议道。她只能提出想法,至于能不能实施的成,她就没办法了。

    她这个想法十分新奇,宁二想了很久,越想越觉得好,哪里还坐得住,拔脚就跑,说:“我再去找人商量商量。”

    “别,一口吃不成胖子的。你先把前面说的搞好了,再来提这些。这商队的事情不着急。”丑姑连忙叫道。

    新事物太多了,人们不一定接受的过来。而且弄的太多,宁二也根本就忙不过。最重要的是,要是前面的有成效了,再来说后面的,就更加容易了。再加上人人都南货北运,北货南下才能赚到大钱,估计一时还难得说动别人呢。

    宁二果然听见去她的话,他想了半天,才冷静下来,说:“你说的对。我暂时也管不了这么多,就是开荒和养马什么的,现在朝廷都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呢。”

    他与青王等人商量了一整夜,才整理出了一些详细的计划,列给皇帝了,还是先私下里给皇帝看过了,皇帝点头了,他才又重新正式上折子递给皇帝了。皇帝在早朝时,发给大臣们讨论,果然在朝中引起了掀然惊涛骇浪,大家狂吵在一起。

    站在宁二这一派的人,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反对派却认为这是动摇国之根本的坏事。说穿了,他们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现在的农田大部分撑握在某些阶层手中,普通农户拥有自己田产的人其实是非常少的。大部分的农人都是佃农,靠租田过日子的。

    而无论是普通富户乡绅土财主,还是达官贵族,都有不少田产,肯定不可能靠完全自己养家的下人去做。绝大部分是租给佃农们种的。如果这些佃农们有了自己的田产,还会租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嘛。

    宁二这一做法,明显就是要减少这部分特权阶层的利益嘛。皇帝当然是愿意的,因为这部分收入就到了国库,而且百姓受了益。国库现在空虚的很,急需要补充。光是靠上涨税收是杀鸡取卵的事情,皇帝清楚的很,而且皇帝更加明白,有些臣子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富有呢。

    这一吵就是吵了好几天,还没个定论呢。他这时候要是再提个建议下去,岂不是在乱了套。所以,他硬生生的按下了心中的激动。

    不过,等到宁二要的铁犁,种子,种马种牛等物都到齐了,朝中也下了定论。

    皇帝认可宁二的提议,大力支持他,并且点了周大人和宁二共同负责去处理这些事儿了。

    周大人为人圆滑,手腕高的很,光是做生意的能力不非常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些年光是靠金针菜(韭黄)这一样,就令他赚的盆满钵满。虽然这两年,他已经把这项技术公布出来了,而自家也收紧了这项生意。

    这是他和丑姑商量后的结果。不管是什么先进的技术,完全撑握到个人手中,总是会引来不少纷争,甚至给自己带来危险,丑姑觉得还不如直接交给朝廷,就不用担心别人总是瞧着眼红了。反正他们已经赚够了。

    宁二也没想到,最终这个任务居然落到周大人头上去了。他和青王其实都不愿意让周大人去,希望能派个中立派的官员,这样他们既能拉笼了中立派,使自己这一方的势力变强,周大人也能在京里暗中帮助宁二。

    所以,这个决定一下来,不仅宁二没想到,就是青王都吃了一惊。

    周大人自己倒是看的清楚,说:“王爷,您在京里要多注意了,我这个空缺,可得小心了。”他一动,自然就有人要来填补这个空缺了。肯定得让自己的人上啊,不有让对立派得益。

    青王点点头,说:“恩,这个位置可不能便宜了他们。”

    宁二不管这些,虽然他已经是这一个团队的人。其实还是有不少认,把他当成保皇派的,也就是说谁当皇帝,对宁二来说都是一样的。反正他官也不高,地位也不重,又能干实事,又不搞鬼,谁当皇帝也不会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