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06节

      其实商毅最初的想法,确实是想把反对《国会宣言》的官员全部都撤换掉,因为商毅认为,这一批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思想守旧,都不堪大用。

    但叶瑶瑱及时的将商毅劝阻住,认为现在帝国才刚刚建立,不宜有大的波动,有相当一部官员们对商毅的建国思路并不了解,因此出现判断失误,也是正常,慢慢对他们进行引导也就可以了,而另一部有怀有其他目地的官员,暂时也还成不了大气候,只要商毅能够分辩清楚,不吃那一套,也就是了,没有必要突然的更换大批官员,毕竟换上来一批新手,也未必有这批人好用。

    而紫玲珑也认为目前帝国确实应该以稳定为主,而且这一次的行为,也还没有到大换班的时候,一但真的对这批官员进行打压,说不定又有人想趁机混水摸鱼,借机排除异己,企图上位,因此不如先把这些人都记下来,以后再慢慢找人来取代他们,逐步的完成官员的替换。

    听了两人的劝告之后,商毅也冷静了下来,知道两人的劝说都有道理,治国不同打仗,不能够搞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式的一刀切,需要的是耐心和谨慎,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政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除黑就是白,中间还有许多的中间层色,不是除了对就是错,绝大多色的政治斗争其实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区别,而是各党派的利益,因此政治除了大原则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互相妥协,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都同样重要。

    就拿这一件事情来说,反对《国会宣言》的人,未必就是反对帝国的制度,更多的是对商毅的思路没有吃透,是中国传统的延续,需要用时间来引导;面赞同《国会宣言》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思想进步,也夹杂着不少是有意投商毅所好,进行政治投机,因此绝不能拿单纯的对与错,好与坏给双方贴标签。

    因此叶瑶瑱和紫玲珑的意见是对的,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只要肯定《国会宣言》就行了,表明商毅的态度,但只对事,不对人,不能对双方进行定性,尽量缓和矛盾,而不是促使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致于形成党争,当然如果这个时候谁还不知趣,还一定要没完没了,那么就对不起了,不管是那一方,都一定要坚决打压下去,同时也就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己经走到头了。

    当然商毅也知道,虽然历代朝廷都在尽量避免党争,但事实上那一朝都不能完全消除得了党争,包括在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承在着激烈的党争,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的民主政治,本质上就是党争政治!!只不过由各国的法制都比较建全,政治道徳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加上舆论监督机制也比较完善,因此各国的党争,基本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之内进行,说白了就是各国都给党争划定了一条红线,而各国的政党也都自觉不自觉不用去釆动这一条红线。

    因此对于现在的中华帝国来说,要做得并不是消除党争,而是逐步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把党争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演变成为了争权夺利,而做出不顾国家利益,互相拆台,以至影响到国家正常政治运行的事情来。

    而控制党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国会,也就是为斗争的双方提供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怎么拆腾都可以,但绝不能超过这个范围,这样斗争归斗争,行政归行政,把政治斗争对行政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因此国会的建立,也是关系到中华帝国未来的发展进程。

    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商毅的一行大队人马回到了南京,王夫之等内阁成员也带领着众官员在码头迎接商毅一行,回到了皇宫之后,商毅也例行公式的招见众官员,并且接受了众官员的问侯,众官员也显得十分和睦,几天前的那场争斗似乎真的就像没有发生一样,毕竟这场争斗并没有充份展开,就被极时的制止住了,商毅当然也向是没有发过这场争斗一样,提都没提,君臣互相说了一番套话之后,商毅也宣布退朝,让百官散去。

    随后商毅在文华殿招集内阁成员,了解近一段时间内,国内发生过的事情。

    当然这次也没有提到这次斗争的事情,因为还有许多国事,要比这次斗争重要得多,这时已经到年末,按照帝国的制度,各部门的年终总结,以及下一年的年度计划都将出台,由其是内阁也将做出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财政报告,第二年的财政预算,这才是商毅最重视的事情。

    其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帝国在各方面都发展形势都非常好,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上,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财政收入达到了五亿五千七百二十九万银元,拆合成白银,也就是五千五百多万两,返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数字不反己经超过明朝全盛时期的全国财政收入,就是放在另一时空的清廷,就是在国力最强盛的乾隆年间,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在六千五百万两白银左右,而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口己经接近了四亿,而现在虽然帝国没有进行人口普查,但跟据历史的记载和本时空的现况,现在中国的人口绝不会超过一亿,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算人均收入,现在的中国已是乾隆年间的三倍多。

    财政收入达到新高,主要的支柱仍然还是商业税,不仅是对外的贸易,而且中国统一之后,中国的内需量也极大扩大,因此国内的商业量也在迅速扩大,也是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涨的主要原因。

    另外,全国统一之后,国土面积也进一步扩大,而且南方的社会经济也有了极大的恢复,岁赋的来源也进一步扩大,这也是财政收入増涨的重要原因。

    而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虽然中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并且又收服蒙古,但总体来说,战争的规模已经大大降低了,因此尽量各地恢复社会生产也需要大量资全,但全国的支出也减少了许多,今年的财政盈达到了九千二百三十七万银币,国库的收入也进一步増加。

    其实中华帝国虽然年年征战,但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的降低,完全都是因为中华帝国的财政收入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帝国能够战胜清廷,军事是一方面,而财力也是另一个重点原因。

    而且随着中国与欧州国家加强了联系,并且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开避了通行欧州的新贸易航线,对外的经济贸易还有扩大的畲地;而在国内完成了全国统一之后,全国各地都恢复了稳定,社会生产也走向正轨之后,岁赋来源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因此帝国的财政收入仍然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一章 国会成立(一)

    看到了财政部的报告之后,商毅也十分高兴,毕竟财政是国家的基础,有钱才好办事,没钱什么事都干不成,自己能够在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山村的猎手一跃而成统一全国,开国立朝,一直保障良好的财政状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尽管帝国只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其他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南方地区由于被帝国统治的时间较长了,社会己经完全稳定了下来,各地的农业生产己经基本恢复,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而且也开始普及应用人工动力的农具,现在帝国的粮食供应,基本都是由南方生产出来的,而北方地区的社会秩序也基本稳定下来,大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恢复之中,估计在下一年中,就可以实现自产自足了。

    而在商业方面,帝国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己全面对外开放,各沿海城市的对外商易来往都十分频繁,同时海外贸易也带动了内陆商业的发展,加上帝国又取消了各地私设的诸多关卡、税务,因此商业的繁荣,也几乎快达到了明朝全盛时期的水平。

    和明朝相比,发展最为迅速还是手工业,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地区的手工业基本都已恢复了生产规模,由其是在浙江、江苏这些帝国的老根据地,己有以家庭也单位的生产作坊朝着规模工厂生产的方向发展,另外除了浙江、江苏省以外,在广东、福建省这些沿海地区,手工业也发展得极为迅速。

    按商业部的统计,现在注策的人数在二百人以上的手工工厂己超过了一千家,人数达到五百人以上的手工工厂有三百七十五家,而人数超过一千以上的手工工厂有六十七家,再加上数量更为庞大的小工厂、小生产作坊,现在帝国的工人人数已超过了百万,虽然和人口总数相比,这仍然只是个极小的比例,但在中国历史上,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了。

    而虽然这时的生产方式仍然是以手工生产为主,但蒸气机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现在蒸气机已经买出了七百三十七台,由其是人数超过一千以上的手工工厂,基本都在使用蒸汽机,有少数工厂的蒸气机己超过了十台,现在影响蒸气机进一步普及应用的瓶劲除了生产规模之外,就在于蒸气机的功率不足,现在帝国生产的蒸气机是在十马力左右,而另一时空里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瓦特蒸气机的功率在十五到二十马力,双方仍然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不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瓦特蒸气机的出现,应该是在一百年以后了。

    手工业的发展,不仅扩大的财政税收的范围,而且可以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啇品,也促进了农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从总体来说,中国社会的转变,尽管只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小范围之内,但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明清之际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荫芽虽然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但也己经破土露芽,长成了一株小树苗,而且正在顽强、快速的长成着。

    在另一个最受商毅重视的教育方面,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三级教育制度己经基本完善,小学已经普及到各乡村中,基本可以保证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教育,教学的内容也是按帝国制定的教材进行,而大学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凤凰军事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这三所大学,发展到十三所大学,而且专业涵盖了社会的各方面,甚致出现了航海船泊技术学院、农业学院、冶金工业学院这样的专业学校,也帝国培养出了不少各行业的专业人材。

    不过在南方的其他地区,情况就落后一些,虽然中小学校的普及建立基本达到了要求,但教师的数量,主要是新学科教师的数量,相当缺乏,有不少教师都兼着二三个学校的课程,这也影响了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而在北方地区,才刚刚开始着手建立各地方教育系统。

    另外现在帝国所有的大学都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台湾、湖北、湖南这六个省里,仅江苏、浙江两省,就有七所大学,也造成了帝国的高等教学资源的发展不均衡。

    当然这样的局面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造成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商毅的势力主要都集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因此各方面的情况,都以这一地区发达一些。

    除了政治、财政、农业、商业、手工业、教育之外,帝国在交通、城市建设、水利工程、文亿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小的发展,虽然其间还有诸多问题,但从整体来看,成就依然还是主要的。

    等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王夫之也像商毅提交了国会成立的报告,详细的价绍了国会的组建过程和制度。

    按照商毅和众人的构想,国会的结构和以前的参政院有一定的区别,将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以参议院为上院,众议院为下院。

    被选入国会参、众两院的人士统称为国会议员,成为国会议员的条件与以前的参政院基本相同:民族不限,但都是需年满二十岁以上,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非政府公职人员等等。

    而有所不同的是:一、必须是在帝国出生,并居住十年以上,除受政府委派之外,在中间离开帝国的时间累计不能超过两年,单次时间不能超过六个月;二、个人连续三年交纳的税赋,每年都是一百银元以上,或是每年纳税七十银元以上,三年累计达到三百五十银元以上。

    这两条新增的条件,第一条是要加强议员对国家的归属感,毕竟如果是长期居住在海外,或殖民地的人,那怕既使是中国,也很难保证会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第二条实际是将国家至少九成五以上人口排除在能够成为议员的资格以外,因为能够达到这个纳税标准的人并不多。

    不过在民主制度确立的早期,各国都有对议员有财产和纳税多少方面的要求,一则是这个时代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广大民群的知识、阅历和社会责任感都还没能达到议员的水平,只能从少数的社会精英中选择议员,才能够比较好的对国家付责,如果选一大堆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大字不识几个人,又怎么能充份的行使议员的职责呢;另一方面这一批人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本着谁纳税、谁有资格监督政府,了解自己上交给国家的税赋怎样使会,这也是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员也有区别,参议院主要是有退隐或辞职的官员,退役军人,地方上有影响力的乡坤,公认品行、道德、学问出众,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员组成,每省将有五个名额,南京、北京做为首都,也能各占三个名额,而皇帝私人也可以有五个推荐各额,当然如果各地方是公认品行、道德、学问出众,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可以在个人财产上取消限制,但这样的名额,各省只能有一个,只有皇帝的五个名额不受其限制。

    而众议院是按各省的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名额,由各省在民众中自行推选产生,但各省的众议院各额最少,不得低于十二人,最多不得超过二十四人,因为这个时候中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一些省的人口可以超过千万,有些省却连一百万都不足,因此这样规定可以保证每一个省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数,但也不会特别多,另外众议院议员的资格,毕竟严格按照议员标准来持行。

    议员的任期是三年,等三年之后,各地区将进行重新推选新一届的国会议员,而且议员资格,可以无限期的连任下去。

    参议院和众议院将各自选出议长一名,付责主持本院的会议、辩论、投票等工作;参议院设执行议员十名,候补执行议员四名,众议院设执行议员十六名,候补执行议员六名,付责协助各自议长的工作;同时由参议院议主兼任国会议长,众议院议长兼任国会付议长。

    等每一届的国会议员全体产生之后,首先是选出各院的议长、执行议员、候补执行议员,才能够正式开始新一届国会的工作。

    国会的运行方式是:有关政府部门的事务,在参、众两院分别进行辩论投票,必须在两院同时通过,才能进行实施;而由议员提交给参、众两院的提案,必须首先在本院通过,才能提交给另一方,再进行辩论投票,通过之后,才能视为提案被最终通过。

    以前的参政院议员,基本都全都转成第一届的国会议员,分别进入参政两院、加上其他推选出来的议员,也都已经在南京聚集,只能宣布国会正式成立。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二章 国会成立(二)

    不过第一届的国会议员并不是从全国所有的省份中推选,只有南京、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山东、河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这十三个省市地区推选出了国会的参、众两会议员,其中参议院议员为六十六人,众议院议员为二百九十五人,共计有三百六十一人,比以前的参政院多了四十多人。

    而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包括内蒙地区,因为被帝国收复的时间较晚,各方面的准备都不充份,有不少地方的行政机构都还没在建完善,因此这一次议会的议员并不包括这些地方,等第二届国会议员产生之前,再看这些地区的俱体条件是否达到成熟。

    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吕宋地区,因为吕宋是并入帝国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仅次于长江六省、山东和台湾,要早于两广、福建、河南等地,而且在帝国占领了吕宋群岛以后,有大量的华人迁移到吕宋开荒、设厂定居,现在吕宋的常住人口中,有一半都是华人,基本已经可以算是帝国的领土了,因此在一开始确定推选议员的地区时,有人就建议,将吕宋也算一个,而且也有一部份来来吕宋商人申请,吕宋也应该选出议员,加入国会。

    但经过了参政院的讨论、表决之后,认为吕宋暂时还不俱备推选议员,参加国会的条件,原因就在于,第一、吕宋现在并未正式建省,依然还只算是帝国的一个海外殖民地,实行的仍然是殖民制度,而不是帝国的省级行政制度,因此从法理上来说,吕宋并不能推选议员,参加国会;第二、吕宋的华人虽然达到了一半,但其中绝大部份只是在吕宋常居,而不是定居,这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长居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毕竟还是一个暂时性的,只有定居才算是固定人口,尽管有相当一部份在吕宋长居的华人其实也可以算是吕宋的固定人口了,但在户籍上,他们却是其他省份的居民;第三,就是吕宋的当地土著怎么算,是否也俱有被推选的资格,毕竟在绝大多数华人眼里,土著并不能算中国人,但土著的数量毕竞也占到了吕宋的一半人口,而且如果帝国打算把吕宋并入自己的领土,那么土著的身份定位问题,也早晚都是要解决的,因此这三个问题解决不了,吕宋也就不能推选议员,参加国会。

    商毅也此并没有太多的意见,吕宋不访可以再放一放,反正先把国会组织起来再说,第一届的国会暂时就是从这十三个省市中产生,不过让商毅唯一觉得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是众议院产生的方式。

    按照商毅的想法,众议院议员的产生,应该是由各地方进行地步选举,然后产生出各地的众议院国会议员,但现在参与国会的这些省市,尽管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地方行政机构,但仍然是沿用的前明朝的地方行政构成,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地方选举体制,因此众议院议员的产生,其实还是按参议院的方式,甴地方政府直接推举,选择的仍然是地方上的品行、学问突出的人士,只能算是推举,而不是选举。

    当然在目前的大环境中,也只能先采用这样的办法,广泛的民主政治,不是一天就能够建立起来后,不过国会对地方推举议员的方式也做出了些规定,不是由省级政府说了算,而是由各县、州首先推选出本地的备选人员来,交由省政府,进行筛选;同时按士、农、工、商四个社会阶层,都必须占到一定的比例,每个阶层的人选不能少于二成,也不能高于三成。

    这样的规定,是让议员构成尽量平均,不能让某一个社会阶层独大,否则国会的性质也就变了,假如没有这样一个规定,估计议员的人选有八成以上,都会被儒生把持,那么国会也就完全成了仕人的天下,反应的只是仕人的利益,而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阶层的利益。

    从最后参众两院的议员名单来看,士、农、工、商四个社会阶层的比例大体为三比二比二比三,当然其中有不少人实际是有双重身份,如农民或商人本身也是士人,之间的界线本来就很难分得清,但从整体来说,还是基本达到了平均社会阶层的目他。

    因此总体来说,商毅对第一届国会后构成,和议员的产生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议会制度,其中有一些问题,出现一些未能尽入人意的地方,也是再所难免的,在以后慢慢的逐步完善,而能够做到现在这一步,己经是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在欧州,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己经有早期的议会制度产生了,而就是这样,近现代的议会制度从产生到完善,仍然用了近二百多年的时间,其间还出现了众多的个人独裁政府,当然这并非民主议会制度本身不对,而是在实施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也是民主议会制度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事实上和同一时期的英国、荷兰议会相比,中国的议会制度其实己经算是相当的完善和成熟了,毕竟和欧州的国家相比,商毅要多了三百六十多年的实际经验,以至于在二十年之后,英国、荷兰等欧州国家都不断派人到中国来考查中国的议会制度,对中国议会制度的完善和广泛性都赞不绝口,并且在回国之后,也参照中国的模式,对自己的议会制度进行了许多修改。

    而在三百年之后,在史学界一直都在争论,中国、英国、荷兰到是谁才是第一个建立真正近代议会制度的国家,有一种观点就认术,尽管从时间上来说,中国议会成立的时间最晚,但制度最建全,最成熟完善,社会的广泛性也最大,因化英国与荷兰的议会制度都出过波拆和反复,只有中国是最顺利的走向了近现代的君主立宪制度,因此只有中国才是第一个建立真正近代议会制度的国家。

    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商毅招见了黄宗羲等几位筹备建立国会的主要成员,对他们这一年来的辛苦工作进行了赞扬,并且向他们宣布,就在明天,商毅将以皇帝的名议,正式下旨,向整个帝国宣布,中华帝国国会正式成立。

    一般来说,帝国的政令都是以内阁的名议发布,但从行政制度上说,国会是立法机构,要高于内阁和司法机构,因此让内阁来宣布国会成立,显然是不妥当的,甴皇帝来亲自下旨宣布,当然是更为合适,毕竟在这个时候,皇权在人们的心里,还是有着茣大的权威,由其是在之前,出现了关于《国会宣言》的争论之后,由皇帝亲自下旨,宣布国会成立,也表示皇帝对国会的认可,如果以后再有人拿大不敬的帽子去扣国会,显然就不好使了。

    黄宗羲等人也都十分兴奋,毕竟自己一年以来的辛勤工作也终于等到了成果,而且经过了两年的参政院,和一年的国会筹备工作,他们也大量研究了欧州的古典议会和这时英国、荷兰的议会制度,因此也对议会制度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

    由其是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思想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一批有识之士都在反思中国的历史,并探索新的出路,但由于中国传统制度的巨大阻力,以及中国社会相对的封闭,知识份子的历史局限性,使众多的有识之士己经到了大门的边缘,事实上只要一伸手,就可以十分轻易的推开那扇门了,但偏偏就没有人敢于伸手去推。

    在这方面又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这三大宗师最可以为代表,一方面他们对中国旧制度的弊端十分清楚,也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判,甚致于都己经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向皇帝,但苦于历史局限性无法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办法,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皇帝或是大臣们能够靠自我的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徳水平来解决这些弊端,说白了就是指望着皇帝或是大臣们的良心发现,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明君、贤臣的范围,因此只能还在传统的圈子里打转。

    而现在商毅却帮他们推开了那一扇门,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同时也找真正能够解决旧制度弊端的办法,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知识份子来说,引入了议会制度,是否就能解决这些弊端还不好说,但至少这是一种新的办法,但传统的路己经泟明走不通的情况下,试一试新路还有希望。

    由其是黄宗羲,在经过了《国会宣言》的风波之后,对商毅的态度己经发生了完全的改变,虽然说《国会宣言》的内容在平时和商毅交谈的时候,商毅都是表示过赞同,有不少还是商毅提出来的,但嘴上说是一回事,写成白纸黑字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黄宗羲也对商毅的气度佩服不己,单是这份海纳百川的胸襟,确实不是任何一位明朝皇帝所能相比的,因此发生改朝换代,也确实是天数注定。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三章 国会成立(三)

    中华帝国洪宪二年(165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商毅下旨宣布,中华帝国国会正式成立,并立刻开始运行工作,并且规定,从此以后,国会将掌握立法权,拥有制定法律、制度、增减税收、设制政府机构、监督政府工作,弹亥内阁官员,考核官员政绩,对内对外发动战争以及缔结条约等诸项权力,而内阁从此以后,只拥有行政权,任何决意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国会的通过,才能够实施。

    而皇帝对国会的决意拥有否决权,可以否定国会的任何决意,不过如果参、众两院的投票表决率超过九成以上,否决权将无效,当然在事实上,投票表决率超过九成的提案,极为少见,在参政院成立了两年的时间,产生的超过九成以上的提案一共也只有三个,因此皇帝的否决权依然居有相当大的作用。

    当然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对皇帝的否决权有异议,毕竟谁都明白,皇帝不可能将所有的权力都供手交给国会,而否决权就是皇帝对国会的控制方法,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且皇帝虽然拥有否决权,但也无权向国会提交提案,并保证通过,这就是皇帝让出的权力。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除了内阁和各部门的事务以外,任何官员、民间人士有建议性的上疏,内阁甚致是皇帝,都没有权力进行直接受理,而必须以提案的形式,在国会的参、众两院提出,并按国会的程序得到通过之后,才能够实施,而且只有国会议员,才有资格向国会提出议案,当然官员们都可以找自已熟识的议员,代替自己提交提案,但提案能否通过,只能听天甴命了。

    比如这一次有官员质疑《国会宣言》的内容,那么在国会正式成立之后,将不能向内阁或皇帝提交,而必须由国会议员向参议院或众议院提交,然后进行答辩、表决。

    而且同样,如果有官员对皇帝的意见,比如认为皇帝不上朝,或是不爱学习,行为不敛点等等事物,在明朝的时候,是可以由御使直接向皇帝上疏,甚致还可以骂皇帝一通,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其实十分常见,因为付责这方面事务的御使,都有闻风弹奏的权力,可以随意的弹奏官员,甚致是指责皇帝,并多以此为荣,其是对皇帝的品行、私生活往往都会成为御使的攻击目标,其实大部份指责根本就是小题大作,但一般来说,御使都不会因此而受到太过的处罚,而且不仅仅是御使,就连其他官员也都会上疏质问皇帝,比如海瑞就是以一个户部主事的身份,向朝廷上疏,把嘉靖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

    中国帝国成立了一年的时间,但并没有设立御使这个职位,因此也让商毅的耳根清静了许多,但想完全避免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这一年中也发生过好几次官员上疏,对商毅的个人行为进行规劝,只不过商毅一直都没理,如果这样发展下来,也会发展到那一步。

    但现在就不行了,皇帝再也不会直接收上疏,任何的意见,都必须以提案的形式,先通过国会,然后才能传达到皇帝那里,比如像海瑞的那份骂嘉靖皇帝的《天下第一疏》,也许在国会就会被ps掉,根本就不可能传到皇帝手里,也就相当于给皇上安了一层过虑网,排除了许多无益的指责,因此也有人怀疑,商毅搞出一个国会来,就是为了让自已摆脱这些无端的麻烦。

    当然现在国会的制度就这样大体制定下来,在以后的运作中,再逐步完善,而且将在以后修定的宪法中,以明确的法律形式,确定国会的地位和制度。

    国会的地址就设在南京皇城的西南角,和内阁正好相对,因为在许多时候,内阁成员都要在国会里进行演说,回答议员提问,因此距离近一些,也可以省去不少的时间。

    第一届国会成立之后,首先是要选出参、众两院的议长、执行议员和候补执行议员,然后国会才能开展工作,而最后经由商毅提名,选举的结果是,参议院议长甴黄宗羲出任,同时他也兼任国会议长;而众议院议长由顾炎武出任,并兼任国会副议长。

    这两个人选也都算是众望所归,因为这时黄宗羲本身就是名满天下的学者,而且这几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参政院的议长,为议会制度,国会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商毅提名黄宗羲为参议院议员,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的选票通过。

    而顾炎武现在也是天下知名的学者,又在参政院里也当过一年多的议员,这一次商毅本想提名他,推举为参议院的议员,但被顾炎武婉言谢绝,因为顾炎武和黄宗羲出身不同,黄宗羲是出身官宦世家,有很深的东林背景,而尽管顾家也是浙江望族,但到顾炎武这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下来,为了生计,顾炎武甚致还干过经商的事务,因此和黄宗羲相比,顾炎武更为平民化一些,认为众议院代表更为广泛一些,是想进众议院。当然以顾炎武的名气和影响力,自然被选为浙江省的国会众议院议员,于是商毅又提名他为众议院的议长,也以大多数的票数通过。

    两院的议长都选举出来,执行议员和候补执行议员也都产生了,国会也就将正式的开始工作,首先讨论的,是内阁提交的去年一年时间里的内阁年度工作报告,内阁成员也都分别在国会的参、众两院出席,回答议员针对内阁工作报告的问题。

    虽然现在新年将至,但毕竟是国会刚刚成立,议员们的热情都很高,因此两院的气氛也都十分热烈,议员们都纷纷向内阁大臣提问,内阁成员也都一一解答。

    因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帝国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非常好,内阁也确定做了不少的努力,绝大多数的议员对内阁的工作也是满意,因此经过了一天的答辩之后,内阁年度工作报告在参、众两院都以极高的赞同票数得以通过,而这也将形成一个定制,每年年未的时候,国会都将讨论内阁年度工作报告,以恒量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内阁的工作是否让人满意。

    当然除了内阁年度工作报告,帝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因为帝国毕竟才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完成国家统一的时间,还不足一年,而且蒙古才刚刚稳定下来,因此在帝国建立的时候,商毅并没有对现有的行政体纟、制度进行大动,一切都沿续原来的制度,或是按旧明朝的旧制行事,包括商毅的后宫,也只是策立了皇后,其他人也并没有明确的策封。

    但现在国家统一巳经完成,蒙古也己经被收复,国家也基本完全稳定了下来,虽然还有新强、青海、西藏等地没有被收复,但这些地区并没有与帝国为敌的意图,而在东北边境虽然有俄国入侵,但规模并不大,而且也只是局限于东北边境地区,对国家的危胁,远不如蒙古那么直接,因此商毅也认为现在的时机己经成熟了,国家的重大方针、路线都要确定下来,并对现行的体制、行政结构、各种制度进行重新制定。

    首先是在政治上,国会已经成立了,那么三权分立的另外两极,内阁和司法部,也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完善,中央政府的各职部门,各地方的各级的行政机构也要进一步的建立完善,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国家机构,以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

    而在军事上,现在国家统一己经完成,尽管在边境和海外地区战争还不会完全消除,但战争己不在是国家的主流,国内也己经进入和平时期,因此对军队、军务、军政等机构也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完善,处理好军政,军队和各地方政府的关系,既要避免军队干涉国家政治,同时让军队在和平时期继续保持优良的作风,保障国家的安全,同时还要为收复边疆地区,和海外的扩张发挥重要作用。

    而在经济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各级税收制度,商业税、农业税、工业税等税率都要合理制定,保证民众的生活,也要保障国家的收入稳定。

    还有最后一项就是皇室的制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中国正处于一定皇权与议会权并存的阶段,互相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商毅在位的时候,当然可以较好的协调这些矛盾,一但商毅不在了,那就很难说,因此必须形成制度化,以后都按制度行事。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在新年以后进行,在国会正式成立之后,也完成了一件大事,商毅,各级政府部门,官员也就可以安心的过一个热闹的新年。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四章 后宫的政治(上)

    中华帝国洪宪二年(1652年)的大年三十,南京的皇宫里面充满了喜庆的气份,不仅仅是因为新年将致,而且今天得到了御医的确症,皇后叶瑶瑱和新纳的嫔妃紫玲珑双双都有了身孕,而在此之前,己经有了身孕的陈圆圆的预产期大约在三四月份,因此在新的一年时间里,皇室又将曾添新的成员。

    商毅的这次北京之行,又收了一名嫔妃,其他的皇妃们并没有太多的不满,因为谁心里都清楚,皇帝纳新宠,是开经地义的事情,对此不能嫉妒,是这个时代的女子美徳之一,当然在商毅的后宫中,也确实没有善嫉的人,而且紫珑玲还顶着是叶瑶瑱的姐姐的名头,其他人也自然不能不卖叶瑶瑱几分面子,因此每个人也都对紫玲珑进宫表示了欢迎。

    不过也有一些人在心里对商毅口味颇有些非议,一般来说,皇帝纳新宠,都是会选择年轻的女子,紫玲珑虽然说是相貌出众,但毕竟也是快三十岁的人,按这个时代的标准,差不多都可以算是中年妇女了,莫非皇帝有些特殊的喜好吗。

    当然对紫玲珑刚一进宫,就被确定有了身孕,也确实让其他嫔妃们羡慕不己,有多少人是盼了好几年才等到怀孕的这一刻,而紫玲珑确是轻轻松松有了,人比人确实是不一样,但商毅的嫔妃中除了朱媺婕以外,其他人都己怀孕生产,因此众人也只是羡慕,但并不忌恨,而且紫玲珑也确实是八面玲珑的人,很会处理人际关系,没有几天的时间,就和其他人都相处得不错,其他的嫔妃们也都觉得,这个刚入宫的新人确实还不错。

    但紫玲珑毕竟是刚刚进宫,因此她在宫里的身份和两名朝鲜公主一样,暂时还没有封号,也没有独居一宫的资格,只能住在其他后妃的宫里,叶瑶瑱当然是希望把紫玲珑留在自已的坤宁宫里,于是两名朝鲜公主就搬出坤宁宫,去长寿宫和林凤舞住在一起。

    现在商毅己经有了二位皇子和三位公主,但对于皇室来说,自然是子孙越多越好,因为可以保证皇室的后继有人,就算出现一二个意外,也还有足够的替补,因此在庆贺新年的晚宴上,众官员们也都纷纷向商毅道喜。

    而且算起来,这是叶瑶瑱第二次怀孕了,有不少官员都希望这次皇后能够生下一个皇子,因为皇子多了,虽然是好事,但也容易造成众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甚致引起骨肉相残,虽然现在商毅还年轻,几位皇子也都还年幼,并不用急于确立太子,但按照传统的习惯,如果皇后生出皇子,那么几乎就是铁定的皇位继存人,那么其他的皇子也就没有什么可争的了。

    另外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皇后叶瑶瑱一直都在尽心尽力的帮助商毅完成大业,一方面她睿智聪颖,确实有过人的才智,在商毅领军出征在外的时间,能够代替商毅主持大局,而另一方面,丝毫没有骄横之心,对待大臣和后宫的其他嫔妃,一向十分礼敬爱护,而且也不贪权势,并未借用代掌大权的时机,为自巳安排党羽,确实可以说是一位难得的贤明皇后,因此也深得到众官员们的爱戴,自然都希望皇后能生下皇子,直接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