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文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5节

      几个人看了看商毅,又看了看桌上放着的几张卡片,又都不说话了,虽然他们都明白商毅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制定出一套游戏规则,所谓国会、内阁、司法什么的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大家都按照游戏规则来玩。其实历朝都会制定一套苻合自己情况的游戏规则,无论是显规则还是潜规则,只要是大家都按规则来玩,基本就不会出大问题。但只有皇帝是不受规则约束的人,而且往往又不愿按游戏规则来玩,因此到了这个规则被破坏之后,也就是一个王朝灭亡的时候。

    而商毅的意思是把皇帝也纳入到这个规则之中来,从理论上说,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能够破坏规则了,因此大家也就可以长久的玩下去。不过这一下子几个人接受的东西太多,因此几个人一下子都消化不了,头脑里还有些晕晕乎乎的。当然这也是商毅和众人详细的讨论未来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让他们回去想一想再说。

    随后商毅又道:“不过这些是我们最终目标,在新朝的建立之初,皇帝依然还是保留实际的最大权力,和议会、内阁、司法共同行使国家的管理权力,等国家稳定下来,议会、内阁、司法都能够完善的管理国家,并且制定出完善的宪法之后,再逐渐让出其他的权力,一切按宪法行事。”

    商毅所说的也就是二元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一般是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转换的过程中,封建制度虽然出现了各种危机,但还不到彻底瓦解的时候,而资产阶级的力量又不足以彻底战胜封建势力,双方只能互相妥协的结果,由封建君主出面领导,自下而下实行社会改革,实现甴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换。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

    用教科书上的话说,叫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只能与封建残余势力互相妥协,因此导致了革命不彻底,还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势。

    在这种制度下,君主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实权,国家虽然制定了宪法,也实行了三权分立,有议会、有内阁,有司法机构,但君主仍然保持一定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

    稍好一点的形式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对君主有一定的限制,但君主可以在宪法的范围内,以否决权的形式,来改变议会的决议,慢慢过渡到真的君主立宪制。

    而有些权力大的君主,依然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本质上来说,和专制没有什么两样。

    德国历史上霍亨索伦王朝(1871年~1918年)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另外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之后的俄罗斯罗曼采夫王朝也属于二元君主制。在三百年以后,中国的戊戌变法,其实就是想走二元君主制的道路。

    不过另一时空里的这些实行二元君主制的国家,无论君主的权力大小,但在国家的内部构成是以资产阶级为主导,也可以视为近现代国家,而君主的权力,也必须是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为主,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因此君主也不敢乱来,和以前的专制制度相比,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二元君主制毕竞是一个过渡的政治体制,因为君主和议会共同主政的二元局面根本不可能维持长久,君主不甘心让出自己的权力,而议会也想尽办法来限制君主的权力,君权和议会权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调合得了,早晚都会发生冲突,因此实行二元君主制的国家,都难以维持长久,不是过度到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就是转化成为共和制。

    德国的霍亨索伦王朝和俄罗斯罗曼采夫王朝,都只维持了四五十年时间,最终在一战中灭亡,转变为共和制,日本虽然维持得长一些,但也不到八十年,在二战之后,开始实行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到了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实行二元君主制后国家只有少数中东、非州国家,己经不成为国际主流。

    而对商毅来说,这种君主和议会共存的二元君主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因为现在中国的资产阶级还十分弱小,没有能够领导一个国家的能力,商毅也不可能放弃所有的权力,而且只有商毅保留相当的权力,才能保证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改造中囩,因此实行二元君主制不失为一个过渡阶段,至于什么时候过渡到直正的君主立宪制度,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毕竟社会的改造,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致是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四七章 制度(下)

    新朝毕竟还没有正式成立,因此新朝的体制和政治制度还是探讨和预备阶段,现实的事情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在新年之后,南京政府的各部门也都重新运行起来,开始了新的一年工作。

    初六,参政院正式将商毅制定的会议规则制度公布,并且黄宗羲又花了一天的时间详细的回答了各议员对这一套制度的问题,还举了一些例子来说眀那些行为是违规的。

    当然有许多议员对这套会议规则制度非常不满,认为限制得太多了,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以前多好,想说啥说啥,想骂谁骂谁,不就图个痛快吗。但黄宗羲坚持要求马上就完全执行会议规则制度,并且下令参政院留会三天,要求每一位议员回去之后认真阅读会议规则制度,以后一切都按这执行。不接授的可以退出,反正参政院马上就要选拔第二批议员了。

    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退出,毕竟在这里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评论时事朝政,甚致还可以参与一些政治行为,能有这样的机会,当然都不愿放弃。

    就在第三天,参政院在会议规则制度的约束,开始正式转行起来,首先讨论的,当然还是去年未解决的提案:该不该举行南征。

    虽然毎一个议员确实都回家认真阅读了会议规则制度,有不少人都可以背下来,但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是一天二天就能改得过来的。而且也有一些人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不会认真执行,或是法不责众,如果大家都闹,总不能把所有人全都赶走吧。

    但这些人很显然是低估了黄宗羲的决心,这几天他也和商毅讨论过,规则制度制定出来,就一定要执行,由其是在第一天决不能留情,一定要树立一个严格执行的形像,对故意捣乱的人更不能客气,该赶出去的,一定要坚决,那怕是把大部份人都逐出场,也再所不惜。

    果然就在黄宗羲刚一宣布可以发言之后,立刻就有人还像以前那样,争抢着发言。黄宗羲也毫不客气,连判了六个人违规,第一个发言者刚刚说完,第一个被驱逐出场的议员也产生了。而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共逐出场了十五名议员。其中有一大半是故意捣乱的。

    这一来其他议员也都明白了,这回是动真格的,也就都老实下来,并且按照会议规则制度行事。但在随后的时间里,还是不断有人违规或被警告,因为长期的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得过来,因此也陆续有人被驱逐出场。

    但就是这样,参政院的效率确实大大提高了,第一个提案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进入到投票阶段,毕竟该说话在去年的时候都说完了,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多事,现在也不许重复说明,时间当然就少得多了,而且如果不是因为违规耽误时间,其实还用不了半个小时。而投票的最终结果是四十五票赞同,二百五十七票反对,十五票弃权,以绝对的优势票数否决了停止南征的提案,而且按照新的会议规则制度,在一年之内,参政院将不在受理类似的提案了。到了那时,战事估计也进行得差不多了。

    拖了好几天的提案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得到了解决,黄宗羲也不由精神大增,随后又进行其他的提案讨论,后面做议论也都十分顺利,毕竟有了这么多详细的规则限制之后,一些乱搅蛮缠,重复拖挻的情况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的时间自然大大减了,一些复杂的争议比较大的提案,也就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解决,而有些简单的提案,只用二三十分钟就够了。

    结果这一天下来,参政院决议完的提案达到了十三件,这也是参政院成立二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以前只有在参政院刚成立的一段时涧,才能达到毎天决议十条提案以上的记录,而在去年的时候,如果一天能决议完五六条提案就很不错的成绩了。

    不过参政院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在这一天里,一共有二十七名议员被逐出会场,另外还有六十七名议员被记违规,一百四十三名议员遭到了警告,几乎有八成的议员都有了违纪的情况,其实到了后来,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有意犯规,而是习惯成自然,这些情况在刚开始执行会议规则制度的时候,也是再所难免的,议员们都需要慢慢适应。

    第二天的情况就好多了,被逐出场的议员锐减到只有十二人,违纪的议员也降到了百人以下,而参政院的效率也进一步提高,决议完的提案达到了十六件。

    而且规定了提案的标准格式之后,一大批理甴不充份,或就是根本难以实现的提案,也都全被ps掉了。其实格式到是小事件,因为这个时代科举规定的八股文体本身就对格式的要求十分严格,但要凑齐六要素就不容易了,有不少提案栽在这上面,漏洞百出,根本不切实际,这也逼使毎一位议员都必须认真的思考自己提案的实施方法,需要的条件,而不在是想当然,或是纯属牢骚发泄。

    而一些真正具有实际价值,是议员经过了认真思专,对民生、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都有益的提案在通达之后,也很快就进入到讨论的程序中。从而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虽然还是有一些人对会议规则制度颇有诽议,认为太不自由了,但取得的成绩毕竟都是摆在眼前,因此绝大部份议员也都觉得执行这套会议规则制度的效果也不错,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想在这里干点实事,而不是存心捣闹,或者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当然也有一部人是被迫接受,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尊守规则制度,纪律好了,参政院的效率,和实质的作用自然也在一天一天的提高。

    看到了这些变化,黄宗羲当然也十分高兴,这才理想的效果,而且这样发展下去,参政院确实大有可能担付起国会的作用,另外参政院的工作轻松了,黄宗羲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写书了。因此他也抓紧时间,想尽快把【明夷待访录】的初稿完成,因为商毅的那一番话对黄宗羲的触动相当大,在不少地方都有了新的认识。

    ————————————

    就在参政院一步一步走上正轨的同时,清廷的第二批议和谈判使者也来到了南京,双方展开了南北议和的新一轮谈判。

    其实在去年年底的上一次谈判中,南京和清廷方面都己经各自的大致条件像对方做了交待。但双方的预期目标显然相差极大,南京方面坚决要求淸廷退出长城以外,而清廷则坚持要求只让陕西或是山西的一半,保留京师,因此双方基本没有相同的立场可谈,第一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的结果。

    当然清廷一方显然是不希望谈判破裂,因此使者推说要自己不便做主,要回去转告朝廷,请朝廷定决,同时也要求南京方面在新年之后进行第二次谈判。

    而商毅虽然明知双方己经很难谈得陇了,但既然己经决定,在新年之后发动南征,首先解决掉南明朝廷,那么和清廷也还是可以继续再谈下去,而且自己也另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考虑,因此也同意少在清廷使臣回国请示之后,再进行第二次谈判,不过对清廷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要求在第二次谈判之前解决。

    不过清廷的使者回到北京之后,清廷上下并未向南京所预料的,对谈判失去信心,相反在清廷中有不少人都认为还是有机会的。包括皇帝福临在内,都不觉得这次谈不成。

    原因就在于南京方面对于双方的称号并不在意,连结成兄弟之国都认为没有必要,两国各自对等就行了。在中国古代的谈判中,首要的是谈判双方的关系和互相的称呼,其次才是什么割地、赔款等等。一般来说,强势的一方都会在口头上占些便宜,如迫使对方称臣,甚致以晚辈相称,割地、赔款什么都是次要的,首先要把面子占住。在谈判之初,清廷在这一方面就相当的担心,费尽心机弄出不少花样,就是想为自己保住面子,相反在领土方面到没想太多。陕西可以全让,山西也可以让一半。

    但南京方面对这一点偏偏就不上心,因此这也让清廷上下认为南京方面的要求并不算高,当然南京方面要求清廷退出长城,也认为不过是漫天要价而已,只有少数人才意识到,双方根本就谈不成,当然在这个时候,自然都不会说出来。

    于是第二次谈判,清廷也是颇有信心,同时也决定抛出自己的底线,就是陕西的全部和山西的一部份,而对南京政府提出的附加条件,清廷也一口就答应下来,可以马上解决。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四八章 南征开始

    就在南京和清廷进行第二轮谈判的时候,中华军也己经开始向南方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中华军一共投入的八个军的兵力,分为东中西个方向,向包括四川在内的整个西南方地区发动全面出击。

    在西路是由湖广军区参谋长李牟任主将,率领第八军、二十二军,沿长江西进,兵取夔州府,进攻四川的东北,迫使吴三桂从湖南西南的战场撤军;中路军由江西军区的司令员罗远斌为主将,率领江西军区第二军、湖广军区第十三军,从湖南西南出兵,进攻贵州黎平地区,切断永历朝廷和四川的联纟,而江西军区第八军暂时驻守江西赣州,牵制广东的尚可喜,;东路军甴南京军区的司令员段鹏为主将,率领江西军区第十六军、南京军区第二十军浙江南部出兵,进攻福建建守府,驻守澎湖列岛的南京军区第七军和第四分舰队则准备从海上出击,帮助段鹏部夹击福建。

    中华军的战略意图是首先攻击福建和两广,对四川以牵制为主,等打下了福建和两广之后,再全力进攻四川。

    果然西路的中华军中,有许多原大顺军的将士,新组建的二十二军军长就是原大顺军西路军的主将李过,在当初大顺军南下的时候,就是由四川到达湖北,和李自成在湖北会师,后来投靠南明,成立忠贞营,又在川湖边境一带驻扎了近一年的时间,又这一带的地理非常熟悉,而且这也是大顺军的余部加入中华军之后,首次参加重大战役,因此人人都十分努力。

    而这时川军的主力正集中在四川东南部与湖南交界的一带地区,四川东北的守备十分空,中华军一路西进,十分顺利,首先攻下夔州,随后继续向西,连续攻占了云阳、万县、开县、达州等地,深入四川近三百余里,在川北和川中之间,划开了一个大裂口。

    吴三桂闻迅之后,也大为震惊,急忙下令从四川与湖南交界的一带地区撤军,分兵把守顺庆府、保宁府和忠州等地,全力阻挡中华军的进攻。

    这样一来,中华军在湖南西南的危胁也解除,罗远斌也率领中路的人马出击,第二军首先攻占了贵州黎平府。由于川军撤退,永历朝廷的西北边境也出现了一个大空档,中华军攻占了黎平府之后,立刻挥兵南下,进入广西境内,先取怀远,然后沿融江南下,直取柳州。

    柳州位于桂州府的西侧,一但失守桂林府也难以保全,因此永历朝廷的都师何腾蛟闻讯之后,急忙调动大军,奔赴柳州迎击中华军,自己坐镇融县指挥,双方在柳州府的北部地区,展开激战。

    永历军的人马达到六万,而中华军第二军只有一个师两个旅,总兵力只有二万五千多人,双方沿着融水,一路激战,但永历军根本就不是中华军的对手,被中华军打得落花流水,连败三阵,人马向南溃败不止。何腾蛟在融县收容败军,打算在融县驻守,以抵挡中华军的进攻。但中华军杀到融县之后,永历军的各路人马跟本不敢和中华军交战,纷纷向其他地方逃跑,转眼之间,何腾蛟手下只剩两千余人。

    而何腾蛟也不敢在融县驻守,只好也放弃了融县,到回到桂林。

    那知就在中华军的第二军进攻柳州的时候,第十三军也从永州出兵,直取桂林。由于何腾蛟将兵力都调去守卫柳州,桂林一带兵力空虚,中华军一路兵不血刃,连取全州、兴安,灵州,兵锋直逼桂林,己不足三十里。

    这时桂林举城震惊,永历朝廷的文武大臣也乱成一团,两位执政大臣丁时魁、瞿式耜也都手足无措。朱由榔不敢在桂林久留,立刻由马吉翔和陈邦傅、太监庞天寿等人保护,弃城而逃。丁时魁、瞿式耜等大臣得知以后,朱由榔早已逃出了桂林城,一路向南而去。而中华军已经到达了桂林城前。

    这时何腾蛟刚好也赶回了桂林,得知朱由概己经和马吉翔、陈邦傅、太监庞天寿等人弃城而逃,也不禁又急又气,但这时中华军己经杀到桂林城下,何滕蛟也只得下令人马拒守城池。

    而中华军随即对桂林城展开了猛攻,不到一个时辰,就用火炮轰开了桂林的城门,杀入桂林城中,永历朝中的大臣瞿式耜、何腾蛟、张孝起、李用楫,等人都因为逃跑不及,被中华军俘虏,而王化澄、朱天麟、袁彭年、吴贞毓、丁时魁、蒙正发、刘湘客等人在乱军中逃脱,各自分散。

    朱由榔逃出桂州之后,本打算逃到柳州去找何腾蛟,那知到了柳州之后才知道何腾蛟己经被中华军击败,回桂林去了,这时攻入柳州的中华军已经占领了融县,继续向柳州进攻。朱甴榔不敢在柳州停留,立刻又放弃了柳州,一路向西逃窜,狂奔了千余里,一直逃到了贵州省南部的镇宁州才算是收住了脚。而把整个广西省,全部都扔给了中华军。

    在右路,中华军的进攻也同样十分顺利,因为浙江、福建边境的重要关益仙霞关一直都被中华军占着,而出了仙霞关,一直到福州,都无险可守。

    因此中华军由仙霞关出兵,首先攻占了建守府,逼进福州,而驻守在澎湖列岛的第七军和第四分舰队也扬帆出兵,攻占了福州府东南的海坛山,水陆两路,共同出击,对福州形成了夹击之势。

    本来在南明向南京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绍武朝廷派大将金声桓,尚之言合军出击,进攻郑成功的彰州、泉州两地,并且攻占了彰州府,随后又向泉州府发动进攻。

    但就在这时郑成功早己回师到了泉州,率军与金声桓、尚之信展开了大战。郑军的实力虽然不及中华军,但也经过了郑成功十分严格的训练,另外也配备了大量的火器,而且又经过了中原大战的煅炼,比金声桓、尚之信之流还是要强得多,而且这时郑军心里都充满了愤概,自己在前方抗清,却被同伴偷袭了老窝,任谁心里都有火,因此双方在泉州府安溪县一带布阵大战,郑军十分骁勇,将金声桓、尚之信联军杀得大败,当阵斩首万畲人,俘虏了六千余人。部下的大将王得臣也被郑军俘虏,幸好是金声桓、尚之信见势不妙,换上士卒的服装,才逃出了一命。

    随后郑成功又趁胜进军,收复了彰州。金声桓逃到廷平府,而尚之信逃回到广东程乡县驻扎。而郑成功还不解气,将俘虏的王得臣等十三名军官斩首,又向绍武朝廷上疏质问,为什么趁自己北上抗清时,却派兵袭击自己的驻地。

    绍武朝廷接到郑成功的上疏之后,也无语以对,虽然以苏观生为首的大臣还在叫嚷举兵再攻泉州,但朱聿鐭总算还清醒一点,既然郑成功向自己上疏质问,就表示他还不愿和绍武朝廷彻底决裂,如果自己再发兵去进攻泉州,那就是彻底把郑成功逼反了,而且现在自己那还有人马去进攻郑成功呢,因此只好派人到泉州安抚郑成功,并且把一切都推到金声桓身上。

    而郑成功也确实不想和绍武朝廷彻底反脸,因此也算免强消了一点气,不过还是觉得这口气没出完,于是借这个机会,出兵去打金声桓。这时金声桓手下的人马己不足万人,那还敢和郑成功动手,见郑军攻来,立刻逃到广东,去投降了尚之信,而就在这时,中华军开始对南方用兵,攻进了福建。

    这时在福州的绍武朝廷也乱成了一团,因为金声桓被郑成功逼走之后,绍武朝廷已经无兵可用了,如何抵挡中华军的进攻,朱聿鐭也赶忙招集大臣商议,但这时谁还拿得出主意来,众大臣们都是大眼瞪小眼,足足十几分钟,没有一个人吱气。

    这下朱聿鐭也火了,下令将宫门关闭,在拿不出主意之前,谁都不许走,实在没法子,反正中华军打来了也是死,到不如大家集体就在这里饿死,也算是死个明白。

    见朱聿鐭来了这一手,大臣们也都真的害了怕,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愿就这么被饿死,因此众臣聚在一起商量,到是真还想出了一个办法,现在也只能向郑成功求救了,当然他们并没有指望郑成功能够挡住中华军,而且认为郑成功和商毅的关系不错,希望郑成功能够出面帮绍武朝廷求求情,让商毅放绍武朝廷一马,并且表示从此之后,绍武朝廷决不再与南京政府为敌,并任甴中华军去进攻永安、永历朝廷。

    而为了打动郑成功,众臣建议朱聿鐭写一份血诏给郑成劝,最后苏观生代表众臣向朱聿鐭直言,这是唯一的办法,除此之外再就没有别的招了,如果朱聿鐭同意就照办,不同意那么大伙儿就散摊子,各奔东西。

    朱聿鐭听了之后,也知道确实是没有办法了,只好照办,刺破食指,写了一份血诏,送给郑成功。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四九章 郑成功的选择(一)

    绍武朝廷诏书传到了泉州之后,郑成功的气就不大一处来,虽然说收复了彰州,又击败了金声桓,但郑成功的怨气并没全消,由其是得知了内容之后,郑成功心里更是有气,到了生死关头了,别人都靠不住,就想到向自求救,那么当初来打自己的彰州、泉州的时候,就没想到有这一天呢?

    但看到诏书上满是血字的时候,郑成功心里多少也有些同情,绍武朝廷沦落到这一步,确实也太惨了一点。而且从心里来说,郑成功还是不希望和绍武朝廷彻底决裂的。但现在绍武朝廷求自己出面,去向商毅说情,郑成功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一来是这个弯并不是一份血诏就能转过来的,二来郑成功也十分清楚,自己的面子并没有那么大,可以劝得动商毅。

    但这份血书多多少少也勾起了郑成功的回忆,在三个南明朝廷中,只有绍武朝廷是第二代,是以前隆武朝廷的沿续,隆武朝廷的皇帝朱聿键对郑成功确实十分恩待,而且郑成功早年从文,也读过不少圣贤书籍,对明朝后忠贞观念己经深入其心,而且在举兵之后,郑成功也一直以明朝的忠臣自居,部下在对他的称呼上,都己经是用“国姓爷”,只是三个南明朝廷都太不争气,才弄得郑成功心灰意冷,但现在看到绍武朝廷沦落到这般地步,心里也多少有些不忍。

    在郑成功返回泉州之前,在南京和商毅会面的时候,商毅就己经十分眀确的告诉郑成功,对天下已是志在必得,而对南明朝廷,也决不会放过,至于愿不愿与商毅为敌,只在郑成功的一念之间。

    当然如果是面对清廷,郑成功是绝不会屈服,那怕明知不敌,也会尽心抗争,但和商毅为敌,郑成功同样也不愿意到那一步,这不仅是因为商毅在郑成功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大力的帮助,可以说郑成功有现在的基础,完全是拜商毅所赐,而且刚刚参加了中原大战,郑成功当然也知道,中华军的实力是何等强大,三个南明朝廷,加上自己在内都不可能是中华军的对手,本来经过了泉州、彰州被袭之后,郑成功也不打算再管南明的事情,凭着自己和商毅的关系,只要保持中立的立场,就不会但心受到中华军的攻击,而在商毅取得了天下之后,自己也完全可以在商毅的治下安居乐业。

    但又不想眼睁睁的看来绍武朝廷被中华军所灭,因此郑成功心里也矛盾之及,一连两天,都没能想出一个结果来。而这时中华军的兵锋己经到达了福州西面不足六十里的闽清县。而朱聿鐭又连续向郑成功发来两份诏书,最后一份甚致都己经用恳求的语气,希望郑成功能念在昔日先君对他的恩情上帮自己一把。

    郑成功看完了诏书之后,也不禁苦笑了一声,叫人找来了郑鸿逵、郑彩、陈豹等一干老资格的部下,商议怎么对待这次中华军进攻福建。郑成功是一个性格及为坚定,甚致到了有些固执的人,一但认准了目标,就决不放弃,而且举兵数年,就建立下这份不错的基础,虽然说有商毅的帮助,但自己在其中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也助长了他的自信,这己经有一些喜欢独断专行的势头。一般来说,不是到了万难解决事情,他是不会这样招集众人来一起商讨。

    但聚齐之后,众人都一致反对帮助绍武朝廷。付责留守彰州、泉州的老将陈豹首先发言道:“国姓爷,不是我老豹没有忠心,是他们姓朱的实在太让人寒心了,当初他朱聿鐭被尚可喜赶得走投无路,就像一只丧家犬一样,是咱们把他接到福建来,让他们有了立足之地,过上安心的日子,但这几年来,他们是怎么对待我们呢?这几年受了多少气就不说,这次您领军去打鞑子,不也是为了给他们老朱家报仇,而他们呢?不帮忙不说,还和尚可喜联手出兵来打咱们,简直就是白眼狼。所以说这次中华军打福州,那是活该。国姓爷,我老豹对您一向忠心耿耿,但这一次如果您还要帮朱聿鐭他们,我老豹就要向您告老还乡了。”

    郑鸿逵道:“明俨,老豹的话说得有些过头,但却是句句都在道理,这一次是他们姓朱的做得太绝情了,因此我们决不能再帮朱家了。而且你也应该知道,中华军的实力怎么样,就算加上了我们的人马,绍武朝廷也不可能是中华军的对手,到不是我们怕死,而是为一个翻脸无情,忘恩负义的朝廷尽忠,值得吗?”

    郑彩道:“不错,我看我们不如借这个机会,也出兵进攻福州,于脆就彻底投奔南京算了,反正今后这天下肯定是靖北王的,我们早一点投靠过去,将来也好算个从龙有功之臣。”

    郑成功也不禁苦笑了一声,这么看来自己的部下也都不想和中华军为敌,不过他们的意见并不算错,于情于理于势,和中华军为敌都不是正确的选择,也许自己真的是应该和明朝做一个了断了,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部下这几万人,还有他们的妻儿老小。

    就在郑成功正要做出决定的时候,忽然一个值日的从官走了进来,道:“国姓爷,南京派有了使者,现在己经到了码头,而且先给您送来了一封信。”说着将信举过了头顶。

    郑成功也怔了怔,商毅在这个时侯给自己来信,又是为了什么,而郑鸿逵、郑彩、陈豹等人也都有些紧张,难道是商毅写信来责问吗?

    虽然心中疑惑不解,但郑成功还是接过了来信,打开观看。只看了几行,郑成功也不禁脸色大变,连手都禁不住有些发抖了,马上问道:“南京的使者现在在那里?”

    从官道:“正在码头啊。”

    郑成功立刻起身,道:“走,我们马上去码头。”

    郑鸿逵、郑彩、陈豹等人也有些莫名其妙,郑鸿逵道:“明俨,到底是什么事情。”

    郑成功道:“四叔,你自己看吧。”说着将信递给郑鸿逵。

    郑鸿逵接过了信,展开观看,而郑彩和陈豹也在他身边,就着他的手里看信,等看完之后,几个人也是又惊又喜,陈豹道:“这是真的吗?”

    郑彩道:“应该错不了,这不己经到了码头了吗?”

    郑鸿逵道:“走,我们马上都去码头。”

    于是众人在郑成功的带领下,赶到了泉州的码头边,只见在一艘三桅帆船的船甲板上,有一名五十左右岁的老者正在凭杆眺望海景。虽然只看见了他的半侧面,但郑成功还是加快了脚步,来到了船边,几步踏上了甲板,抢步来到那老者的身前,跪伏于地,放声大哭起来。

    那老者把郑成功扶了起来,长长出了一口气,道:“大木,想不到我们父子还有重新相见的一天。”

    原来这老者就是郑芝龙,在南京和清廷进行第一次谈判议和的时候,南京方面就像清廷提出了一个额外的要求,用此前在山东战役期间俘虏的阿巴泰、岳乐父子交换郑芝龙一家的要求。

    使者回到北京之后,也将这一要求向清廷做了报告。在此前,清廷也曽数次利用郑芝龙来招降郑成功,但都被郑成功拒绝,而且清廷的主要对手还是商毅,因此郑芝龙在清廷手里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低,只是把他一家都软禁在北京,限制自由。

    因为郑成功也出兵参加过中原之战,在战事结束以后,有不少清廷的大臣都要求杀了郑芝龙一家,也算出一口恶气,原南明隆武朝的降将黄梧就向清廷上疏,力主叛臣之家族应当逐出帝都,乃被命充军盛京宁古塔,只是当时清廷的事务太多,郑芝龙毕竟是小事,无关大局,因此一时也顾不到他,而且也有一部份大臣认为要杀郑芝龙,随时都可以,不如暂时把他留着,也许还能有用。结果才一直没有动他。

    在清廷上下得知了商毅提出的交换要求之后,博洛首先上书清朝,要求清朝立刻答应,并且马上换人。因为阿巴泰是博洛的父亲,岳乐是他弟弟,因此他也远比别人关心这件事情,能用郑芝龙一家换回自己的父弟,博洛当然是愿意。